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2019-12-30黄芳
黄芳
摘要: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资产管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资产管理工作对于医院运行效益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规模不断壮大,但就目前来看,在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几点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构建策略,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对于个人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而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对于我国国民身体健康与个人幸福具有保障意义,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公立医院是重要主体,公立医院发展对于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现存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普遍存在,其主要体现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不细致、管理流程不完善等多个方面,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其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部分管理工作人员会过分依靠自身过往管理经验开展管理工作,此问题的存在会对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会造成资金浪费现象[1]。
(二)管理方式单一
部分公立医院存在着管理方式单一的问题,其并没有针对资产管理需求制定具体管理措施、明确管理重点,这会让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不利影响。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其管理方式过于陈旧,无法和医院内部控制实际需求相符,进而产生资产配置不科学、资金浪费等现象。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内部控制视角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全面考量医院未来战略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资产管理工作发挥实效。但就目前来看,在我国部分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中,其并没有着眼于未来发展制定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这会导致资产管理工作出现落实不严格、资产清查不充分以及执行力不足等现象,进而让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出现风险[2]。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
(一)关键要素
在内部控制视角下,为让公立医院发展水平与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关键要素为:
1.内部环境。在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构建中,为让内部控制效果得到保证,首要工作是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科学调节,让医院内部环境得以优化。
2.风险评估。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开展中,可能会因一些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管理风险出现,这对于医院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不利影响,风险评估工作可以让公立医院对风险的预见能力、分析能力得到保证,可以让风险防范措施得以及时制定,公立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利用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消除风险因素,让资产管理安全性得以增强。
3.控制活动。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内容会随着医院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此背景下,需要做好内部活动管理控制工作,针对多样化的资产管理风险以及战略风险制定有效措施。
4.信息沟通。信息沟通是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医院内部控制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质量直接决定了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质量。
5.监督保障。为让公立医院资产运行风险得到有效规避,让医院资产运行安全性得到提升,需要在资源管理过程中提供监督保障,应构建多元监督管理机制,保证资产运行公开化、透明化[3]。
(二)优化策略
1.强化资产管理意识
为让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得到有效运行,让内部控制措施得到全面落实。首先应对医院领导干部的资产管理意识予以其强化,可以将公立医院资产效率、安全、增值、保值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采用从上到下的监督考核机制,让公立医院所有工作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均能得到有效提升,让资产管理工作更具规范性、制度性。
2.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在内部控制视角下,资金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了医院资产管理水平,只有保证制度健全,才能让资金浪费现象得到有效规避,才能让资金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首先,应在资金管理制度中,构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让资金管理工作的明确性、具体性以及细致性得到有效提升,让资金管理工作开展质量以及开展效率得以提高;其次,需要对人员岗位责任制予以明确化处理,让资金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以及工作积极性得到保证,提升管理工作实效性;最后,需要针对资金清算工作予以定期开展,让资金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提升资金管理执行力度以及工作严肃性[4]。
3.明确资产管理重点
明确资产管理重点可以让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效率得到保证,可以让管理内容更为清晰。现阶段,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重点主要为:
(1)存货管理。在公立医院医用材料以及药品的配置方面,應保证其具有高度合理性,与国家规定资产配置标准相符,让使用者、保管者、负责人高度统一,让存货使用行为更为规范,存货使用责任全面落实,与此同时,需要定期盘点、对账存货情况,为资产完整性、安全性提供保障。在采购环节,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应与财务部门针对存货开展预算工作,对实物资产进行实时审核,并调查拟购入资产数量、名称,完成经费额度设定工作;在验收环节,应重点检查采购产品质量数量,依据供货商发货单以及合同协议开展核对工作,如果发现有不合格存货存在,需要依照合同规定对其进行处理;在存货使用环节,需要依照存货资产目录,对存货标签、明细进行检查,需要对出租出借方式、程序予以科学制定,避免有公共资产流失情况出现。
(2)固定资产管理。针对固定资产,在资产取得环节,需要公立医院资产使用部门、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严格把关资产质量、数量情况,应委派专职工程师对其进行具体检查,而财务部门可以依照医院会计制度对资产购入成本予以确认;在资产维护环节,公立医院应针对固定资产运行情况构建具体档案,并制定资产维修计划,保证资产维修保养工作高效开展,如果固定资产需要进行大修理,那么公立医院相关部门应对修理情况进行共同评估,拟定修理方案;在资产处置环节,需要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专业估值人员共同开展鉴定审核工作,并依照医院固定资产处置流程完成填写报废单等工作,最后在报废资产处置前,应由医院相关领导人员进行签字确认。
(3)无形资产管理。在公立医院无形资产取得环节,应针对项目投入的规模、成本、方向等信息进行全面考量,完成可行性评价工作,在项目自主研发过程中,需要使用部门、研发部门以及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完成验收单填写工作,并交给财务部门,保证资产入账具有高度及时性;在资产保全环节,需要针对无形资产制严格保密措施,对相关规定予以完善,避免有商业机密泄露情况出现,针对电子资料、纸质资料,应避免其发生损坏、被盗等情况,与此同时,公立医院需要对落后技术的淘汰行为予以慎重考量,避免医院利益因此受损,并鼓励医院内部研发部门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在资产处置环节,需要使用部门依照无形资产情况在申请书中明确处置原因,在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完成经济鉴定与技术鉴定后,方可对处置价格予以合理确认。
4.引进信息管理技术
在医院现代化管理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引进已经成为必然举措,因此,公立医院应对先进信息技术予以引进,并对现运行信息管理系统予以完善、升级,进而提升资产清查登记管理工作效率。在具体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中,首先,公立医院需要对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完善予以大力支持,可以聘请高水准信息公司结合医院资产管理实际需求完成系统构建工作,保证管理平台应用简洁性;其次,公立医院应针对信息管理技术使用制作操作规范、使用要求,并不断完善信息数据库;最后,公立医院需要针对平台操作人员、资产管理人员开展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培训工作,让其信息素养以及信息技能水平取得提高[5]。
三、结束语
綜上所述,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单一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我国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在内部控制视角下,公立医院通过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重点以及引进信息管理技术的主要策略,可以让此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而提升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质量,为公立医院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桂芳.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J].现代经济信息,2019 (18):225.
[2]刘睿.大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全面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 (17):272.
[3]汪丹梅,阎星云.公立医院无形资产分步管理模式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 (09):10-13.
[4]靳莉娟.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纳税,2019,13 (24):223-224.
[5]张博.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学习,2019 (23):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