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區建設成敗系於人性化
2019-12-30曉陽
澳門,是一個充满著動態的城市,它的高人口密度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居首。政府統計暨普查局2016中期人口統計結果,澳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400人。儘管去年統計數字本澳人口密度因新城區土地的增加而下調。然而,人們仍在擔心,未來人口的持續攀升,人口密度只會高居不下,會加劇對城市的負面影響。談澳門的人口密度,就要談澳門的人口增加問題,尤其對澳門這樣一個土地不會增加的現實之下究竟容納多少人口才是最合理?
澳門目前人口65萬,分佈在澳門半島、路氹各區。當中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黑沙環。三數年後,黑沙環一水之隔的新城區。政府規劃這區將來成為公屋為主的20萬人口的新區將落成。全社會都把關注的目光投到這裏。眾所周知,在澳門舊區,旅遊景點,到處人潮湧動,見人不見景;居住區,舉目盡見石屎森林,殘樓危樓,人車爭路,這些都是近二十年來城市發展面對的問題,且一直得不到改善,而飽受社會批評。政府寄望新城區能解決眼下的發展困局,按政府的規劃,要在二、三年內建成3千個公屋單位,只是,在這樣一片空地建一個容納萬人的社區,想像到每天往返各區工作、學習、各種活動的市民學生還有旅客及外地僱員,從早到晚間大量的車流、人流,以及交通堵塞所加據的空氣污染、噪音……會否成為一個石排灣公屋的翻版?是否宜居?還真是一連串疑問?
近期,很多人都關注(原海一居)P地段,政府打算利用此地大展拳腳,建15棟樓宇,包括置換房、暫住房、長者公寓及社區設施等等,被視為將來政府可著手啟動舊區重整工作的配套。可以預見,當P地段大型社區落成,將容納2至3萬人居住,加上北區原有的人口,會大大加劇這裏的人口密度,會否出現人口密集恐懼的社會效應?或產生一個圍城效應,就是圍內的人想走出去透一口氣,圍外的人想擠進門來?天知道! 近年本澳社會呼聲最高的議題,繞不過人口增長出現的土地房屋需求,以及隨之而出現的道路交通、醫療衛生、社會福利、環境保護等等,而且,這些訴求不會彼消此長,而是與日俱增。這就決定未來黑沙環區,尤其東北區壓力會大增,若出現民怨,首先備受指責的是政府。這些都是在總體城市規劃沒出臺前,毫無全局地發展所要冒的風險所在。在所有人類聚居的城市,首先面對的發展問題,莫不過是道路交通。該區對位於新城A區的意義有多重要,一是作為A區通往黑沙環的交通樞杻作用,至少在大橋等未落成前唯一的交通出口,二是這裏可能作為未來新城區居民的生活配套緩衝區,為未來新城公屋社區提供社區配套,比如教育中心、公共設施、街市,等等,相信再過若干年份,新城區大型公屋群、交通基建的先後落成,作為新城區通往珠海的門戶:北區的人口密度會再創世界新高。所以,P地段如何規劃,置換樓、暫住房如何設計,公交配套設計,等等,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問題。
或因受前有石排灣公屋群的社會反響影響,有團體及市民質疑新城區建大型公屋群是否健康,比如入住的居民有被標簽的不公平對待;將來社區設施是否足够的爭議存在,等等。在未來的新城區,將來的十多二十萬人口,絶大多數是年輕人,對自己的參與主導權會很重視,且意願性會很大,當然,要創造這個條件,還是要政府有關部門來搭台及推動。城市建設離不開人性化,離不開人這一主體的元素。現在各地興起一個新的趨勢,就是參與性規劃,讓使用者居民參與自己的社區規劃,比如康體設施、公共空間、引入旅遊元素的多少等等,新城區建設成敗系於規劃是否人性化,是離地還是貼地氣?
臨近換屆,新人事新作風,在土地及公屋範疇,社會上一直不滿意的意見最大,未來會否有所盲腸突破,由新城區著手,將這片土地打造成澳門人將來的宜居宜遊的社區,最重要的,是讓居民住得有尊嚴,住得舒適,而非再造一個石排灣公屋群。
(澳門/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