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智能化“升级”新能源战略
2019-12-30
智能网联技术被认为是汽车产业变革中的战略性技术,在产业变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聚焦用户。
当前汽车已经从代步工具成长为一个智能移动终端,加之造车技术的突破以及产业生态积淀,合纵连横已经成为主基调。未来谁能拥有更安全的智能驾驶技术,谁能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谁能够更加满足用户驾驶需求和情感需求,将是制胜的关键所在。
北汽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多年,早已将目光提前锁定了智能网联领域。2018年在世界智能网联大会上,北汽集团发布了五年行动计划“海豚+”战略,围绕保护、优化、解放、个性、和谐,提出聚焦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核心技术与突破。今年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我们将牵手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十年磨一剑
核心技术是关键
从2009年到2019年,北汽新能源完成了第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的新能源的十年。现在,北汽将以智能网联技术开启一个新的十年。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上,核心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拥有和掌握核心技术是做好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
围绕着智能座舱,越来越多的手机产品、互联网产品希望能融入到智能座舱中。作为整车企业,我们更应该聚焦如何用开放和包容心态把新的技术融进来,更好地完成整车集成与创新。
在智能驾驶领域,相信很多OEM都会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比如驾驶权的实时动态分配、共享控制技术、多元异构的环境感知技术以及基于数据标准化联网后的决策控制技术,这些方面作为OEM都应去考虑投入资金,以确保掌握这些技术。
在网联上基于高速以太网架构的建立,为我们带来更多可能和更多的数据引入。
此外,智能的体验、交互的设计越来越关键和重要。如何通过它把这些技术更好地展现给用户,更好地把这些产品和技术发挥到极致,这也是我们需要聚焦思考的问题。
整合资源
确保体系安全
当然,拥有核心技术是关键,但资源如何整合也很重要。
北汽将基础支撑技术、云端平台技术和网联终端技术的进行全面的深度融合,从而保证了整车开发流程和体系的顺畅,全面提升了汽车制造的效能。
北汽新能源从成立至今,一路思考,且行且积累。包括最早以整个架构先行,以底盘架构和电子电器架构为核心,最终以“三电”为核心的全流程开发体系,到现在从功能驱动整车开发向软件驱动迭代开发全流程驱动,如何做全生命周期的融合。
事实上,80%的属性在SOP之前定义好了。未来,智能网联技术引入以后,越来越多的属性和功能以及体验交到客户手里以后会发生变化。这些流程如何能加入到我们现在的整车开发流程之中,高速识别多个专业部门和全产业链协同,这也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思考和挑战。
此外,北汽对于安全要求的苛刻程度是有目共睹的。众所周知,安全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北汽新能源有391个验证体系、407个系统级、4760个部件级,以21个技术领域和15个结构化的网络覆盖,从零部件系统到整车全流程验证体系。
抢占数据优势
共享开放迎接明天
作为国内销量冠军带来的庞大的数据资源,在10年的研发和产品应用阶段积累了240TB的数据,累计行驶里程66亿公里,这些都为北汽全面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车辆产生的数据并不应该形成数据孤岛,一旦形成数据孤岛,数据价值就将丧失。
因此,我们要面向全价值链,面向生态产生数据价值。数据产生以后会给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问题。不管以網关为主的车内的信息通讯安全,还是以像T-box为主的联网信息安全、云端布置的互联网端安全、三重防火墙的信息安全机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保驾护航的数据通道。
我们在数据安全层面,首创了车控指令安全防护技术、车网安全隔离技术、车辆安全检测和报警技术以及汽车特征识别技术。基于这些技术,我们才能为汽车厂商更好地提供产生数据的安全通道,同时,这也为我们数字化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产业变革创新的重要载体,智能网联汽车正推动着汽车产业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的深刻变化。未来,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呢?
我认为是共享和开放。在“汽车新四化”已经成为汽车未来趋势的今天,北汽新能源以“共享、开放”为核心思路,与北汽集团牵头建立汽车行业首个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全面打造“一个中心、两个高地、三个平台”,并继续与行业巨头和科技先锋企业进行全面合作,从而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构建全球优质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创新模式和开放、共赢的智能新生态的目标。
(本文根据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尹颖的演讲速记整理,有删减,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