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有“课服”意识的地理教师
2019-12-30卢钢
卢钢
摘要
作为课堂中的教师,当好“课服”应该是一种角色,更应是教师本色,也是对待课堂的一种态度。要努力成为有“课服意识”的教师,其理念是教师应该不为教而教,而应为“学”而教;其基础是教师应该有宽广学识,善于引申;其保障是教师要有融合、整合、学科跨界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地理 课堂 “课服” 意识
顾明远教授关于课堂,曾发表了如下观点:课堂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现存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通过课文的辨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怎样传授知识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和学习他人的课堂教学,认为需要思考并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课堂到底属于谁?“谁的课堂谁做主”,教师如果能正确理解并积极组织课堂的教与学,那么此观念并不错。而更多时候是“唯我独尊”的思维占据头脑,常常可以见到教师的“课霸”行为。课堂应该是“我们的”——师生共同的,虽然课堂教学的组织主要靠教师来实施,但教师更需要把一讲到底的“讲堂”转变为促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学堂”。
二是如何设计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地理学科兼有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特性,是一个横断学科,是由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综合体,具有“综合性”特征,所以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就需要我们具备“学科+”的新思维,从而针对课本内容进行“统整”甚至是“跨界”的整合,进行“主题式微课程”的教学。
教师在课堂中有“教练、导演”等角色定位,无论是“我教你,我就是标准”,还是“教师按剧本指导,学生少变化”,抑或是“教师有建议,师生可对话,学生可发挥”,教师权威的地位似乎始终没有得到改变。笔者认为,对待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具备一种“课服”意识,这是一种新的身份意识和态度意识。教师放低姿态,更注重对学生的尊重、耐心、倾听,和学生平等相处甚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服务”,这样的课堂也许更加人性化。一旦身处地理课堂中的教师具备了“课服”意识,那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就会关注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突破知识传授的枷锁;就会关注课堂的即时生成,用心设计,凸显知识获得的“过程魅力”与“文化价值”。
一、促进学生参与学习
【课例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同)第四章第三节“人類的聚居地——聚落”。
【教学内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课服”意识下的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阅读该部分课本知识的“图文”(图4.12,此略,下同)。图文知识中涉及“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资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等人文条件”。
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曾经学习过的或将要学习的有关地图辅助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如结合“世界灯光影像图(2004年)”(该图出现在第五章中,图5.1)、“世界人口分布”(该图出现在第四章中,图4.4)、“世界地形图”(该图出现在课本的附录二中)、“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该图出现在第三章中,图3.28)等。
笔者为学生主动当好“课服”,想方设法让学生进行理解性、探究性、发现式的学习,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出处和知识间的联系”。通过以上设计,学生会发现并能梳理出“灯光密集→人口集聚→聚落密布→以在沿海平原、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为主→自然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等知识的相互联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性的学习,更清楚地知道“知识从哪来,如何建立知识间的逻辑关联”。这种通过“课服”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知识远比单纯让其去记忆,比教师权威式地说教来得重要和有意义。
以上课例实践给笔者的启发是:“教教材(知识)”固然会比以上的教学过程要容易操作或者短期的“学业效果”更好,但是如果长期将教与学落实到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某些知识的话,那么,这样的课堂不仅会限制教师自身的教学思维创新,而且学生自由的想象力、自主的创造力、自动的学习力也都将丧失。相反,如果“用教材(资源)教”,关注课本知识的前后照应的话,就会让教师不仅能忠实于教材,还会思考将“核心知识转化成核心问题”。通过问题间的逻辑性,师生们才能一起描画出一棵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的美丽的“知识大树”,这样的课堂学习设计难道不是更加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不会更加美好吗?
作为课堂中的教师,当好“课服”应该是一种角色,更应是教师本色,也是对待课堂的一种态度。课堂是灵动的,作为“课服”的教师,当然首先要预设“教学过程”,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俨然也要关注并尊重“过程教学”中的生成,要巧妙地当好“课服”,成就为一名善于利用生成、充满创意的课堂教学的开发者。
二、提升过程教学魅力
笔者不由想起2018年12月初宜兴市“课堂大比武”的一节地理课的教学案例。
【课例2】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这是一节随机抽签决定比赛的课,正文内容只有6小段不超过360字,其余图文包括一个“阅读材料”、两个“活动”和一幅“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可以说,该部分课本内容很简单——就是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有哪些、在哪里”,即地理事物及其分布。
【参赛教师的课堂设计】该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流程简洁明了——呈现学习目标、快速课堂预习、要点内容探究、剧本角色扮演、课堂巩固训练、课堂板书小结等环节。从课堂教学设计本身看,不失为一堂“流畅的课”。
也许因为内容真的很“简单”,所以该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学案”对“语言和宗教”这两部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主要内容的探究。在教学策略上,围绕“主题内容”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是可惜该教师只是让学习小组中的成员“找知识点的答案”(而真正的小组学习,笔者认为应该是小组同伴的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过程互助合作,学习结果纠错共赢……),显然少了对该部分知识的深入挖掘,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探究缺失了很多“思想和意义”。
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一是执教者对课本的研读不到位,对隐含在课本中的“知识”视而不见。比如,正文中有“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一核心问题,执教教师虽然让学生去阅读“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找到英语的主要分布区,还在学案中提供一组“英语主要使用国家的人数”的数据,的确是需要从地理学角度(定位、定量)去分析,似乎也没什么“毛病”,但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范围”理应不仅仅是英语使用国家的人口数量,而应该强调“有多少地区在使用,有多少领域在使用”等可能更加妥当。其實在“阅读材料”中就有“从使用的广泛程度来说,英语使用最广”。因此“范围最广”应该是指“使用的广泛程度”。
二是缺少“课服”意识,对课堂中的“生成”没有及时捕捉和运用。比如,当有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中“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扩展”“(英国)日不落帝国”,来推导出“使用范围最广”时,教师就应该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信息,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点,顺势而为。
笔者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想法:简单的知识怎么教?知识传授能不能更加“文化”一点?能不能利用其他学科的相关主题知识进行整合教学?事实上,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事物与分布”,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它们更是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的“政治、历史”等具有明显“文化烙印”的事物。地理和政治、历史等本身就能融合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适当、合理地处理,关注学科联系和学生知识体验,会让课堂更丰满,也更富有意义。
【“课服”意识下的教学设计】设计“英语”这一主题的课堂探究微课程。
1.英语源于何地?
2.英国殖民扩张活动及其殖民地建设情况如何?
3.英国历史上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对其语言的传播有何影响?
4.你所知道现在的英语使用的场景有哪些?
……
以上探究问题都是基于地理背景下的历史、政治知识。如此,既不失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也能充分挖掘地理和其他学科知识间的关联,更能体现出地理的综合性特征,也使地理知识更富历史性、文化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批评当前教育有关学习的论述,“主要关注的是教育过程的结果,而往往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关注结果,主要是指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综上所述,要努力成为有“课服”意识的教师,笔者认为其理念是教师应该不为教而教,而应为“学”而教;其基础是教师应该有宽广学识,善于引申;其保障是教师要有融合、整合、学科跨界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