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大自然的奇妙相遇·追踪鸟类(节选)

2019-12-30

学生导报·东方少年 2019年24期
关键词:雄鸟雌鸟鸳鸯

作者:关翔宇/著 杨小婷/绘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内容简介:只羡鸳鸯不羡仙,说的是鸳鸯的忠贞,但其实,这类鸟并非一生一个伴侣;为什么在中国人们认为猫头鹰不祥,但在西方却是智慧的象征?作者从生物学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许多鸟类代表的文化意义。什么是观鸟?所有鸟都会飞吗?如何选用望远镜?如何找到鸟?同时作者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向读者介绍了观鸟的入门方法,这本书将带读者领略飞羽世界的美妙与神奇。

只羡鸳鸯不羡仙

不论古今,鸳鸯都是文学艺术作品里最常用的题材之一,它常被描述为爱情之鸟,因而被人们熟知。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鸳鸯这种美丽的鸟儿,隶属于雁形目鸭科,通俗点说,它其实是一种羽色靓丽的鸭子。

户外观鸟时,经常会看到有人把一对鸳鸯当作两种鸟,雄鸟称为鸳鸯,雌鸟称为野鸭。这也情有可原,谁让鸳鸯雄鸟与雌鸟的羽色差异如此之大呢。鸳鸯的雄鸟身着一袭华彩,尤其在春季,米白色的宽大眉纹,粉红色的小嘴,配上独特的棕红帆状羽,美得如此高调。雌鸟则一身灰衣,与雄鸟相比,显得丝毫不露声色。

鸟类世界里,有不少种类鸟儿的雄鸟都要比雌鸟艳丽,这是为什么?动物学家认为,大部分雄鸟比雌鸟羽色靓丽,与鸟类的求偶和繁殖习性有很大关系,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漂亮羽毛和悦耳的歌声一样,是雄鸟吸引雌鸟的杀手锏,当雄鸟具备了鲜艳动人的外表,就有可能赢得更多的“爱人”。对于绝大多数鸟类来说,孵卵和育雏任务一般主要由雌鸟承担,而雌鸟孵卵时要长时间呆在鸟巢里,灰暗的羽毛与周围环境很相似,不容易暴露,有利于保护自己和幼鸟的安全。

反之,以彩鷸为代表的极少数鸟类,雌鸟羽色比雄鸟更为艳丽。这些雌鸟羽色斑斓的鸟类,在繁殖中通常由雄鸟来承担孵卵和育雏任务。

春天来临,雄鸳鸯会向中意的雌鸳鸯“求婚”。它在水中竖起头部绚丽的冠羽,伸直颈部,头不时摆动,上演着一曲曲水中舞蹈。

当时间来到夏季,雄鸟完成了交配任务后,就会悄然换上和雌鸟相似的外衣。如果对鸟类不熟悉,看到夏季的鸳鸯雄鸟,或许会很难辨认出它的身份。这种黯淡的羽毛又名蚀羽,是鸭子们和其他少数鸟类的特殊换羽阶段。换上这身羽毛的同时,它们翅膀的羽毛会脱落,为长出新的飞羽做准备,因此在蚀羽阶段,它们几乎是不能飞行的,也只有换上这身低调的装束才能更好地躲避天敌。这个阶段鸳鸯雌雄相似,不过辨别性别也并非不可能——粉红色的小嘴就是成年雄鸟身份的象征。

鸳鸯有着独特的繁殖习性。与多数雁鸭类的鸟不同,鸳鸯常繁殖于山地森林水质较好的溪流附近,通常营巢于紧靠水边的树洞中。雌鸟产卵后主要在巢中孵卵,而雄鸟此时通常在隐蔽的地方开始换羽。经过妈妈大约29天的悉心照顾,长满绒羽的鸳鸯宝宝就会出壳,第二天就可以离巢了。雌鸟先在洞口呼唤宝宝,然后飞出洞外,继续招呼着孩子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洞中的雏鸟一边回应着妈妈,一边爬到洞口,排着队一个一个跳到树下的草地上,跟随着妈妈跑到水中,一同去面对新的精彩,迎接新的挑战。

鸳鸯是文化之鸟,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就经常出现它的身影。“鸳鸯”两个字如今是以合成词的形式指代这个物种,而这两个字在古代是独立的,古文中的“鸳”指的是鸳鸯的雄鸟,“鸯”则指雌鸟。唐代诗人卢照邻用“只羡鸳鸯不羡仙”比喻恋人相伴相爱,后世文人多仿作,鸳鸯遂成为不离不弃、终身相守的爱情的象征。不过通过现代科学的观察研究发现,鸳鸯并不是终身配偶制。古人错认鸳鸯是忠贞不渝的爱情之鸟来寄托情怀,也是受限于时代的一种美好错误吧。

鸳鸯也是自然之鸟,它是环境的指示物种之一。鸳鸯多繁殖于山地森林的河流、小溪附近,有鸳鸯繁殖的水域,往往说明水质条件较好。鸳鸯以水草、虾、昆虫为食,若是水质较差的环境,缺乏满足它们觅食繁殖的条件,自然就很难有鸳鸯光顾。

近年来,随着气候和环境状况的变化,鸳鸯在很多地方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改变。20余年前,鸳鸯在北京地区属于罕见旅鸟,然而近几年人们逐渐发现,在北京繁殖的野生鸳鸯越来越多,夏季城区中的圆明园、紫竹院公园、北京大学等地,都能看见鸳鸯游曳。若是来到郊区,怀柔、密云、延庆的山涧溪流附近,也有很高的几率看到它们。冬季有些个体更是在北京集小群越冬,这在过去都是极其罕见的。

也许由于气候变化,由于关注鸟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变化和惊喜。愿鸳鸯这种美丽的鸟儿,继续在我们身边繁衍生息,也为我们在自然中的旅行带来更多色彩。

猜你喜欢

雄鸟雌鸟鸳鸯
流苏鹬 安能辨我是雄雌
知更鸟先生也是“模范丈夫”
麻雀能感知外遇
为什么雄鸟通常比雌鸟美
“作秀”的鸳鸯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English Abrid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