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童声合唱中多声部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12-30应俊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合唱作为一种现代化音乐表演方式,其教学一直以来都未曾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儿童领域,教师们的教育重心往往只是集中于加强孩子们的歌曲教学,却没有把合唱作为一个重点去培养,最终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童声合唱中多声部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期在帮助孩子们体会艺术美的基础上,为其多声部合唱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童声合唱 多声部教学 教学策略
一、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教育教学手段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其自身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而从目前来看,现阶段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未能将把合唱作为一个重点去培养,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教师们都普遍认为童声合唱是不重要的,因此往往在教育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最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多声部的教学效果,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教育教学手段是现阶段教师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具体而言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提高对孩子们合唱意识培养的重视,想同学们推荐一些经典的童声合唱曲目,以此在不断激发学生对合唱这种表演形式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听觉,为后期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为增强舞台的表现力,教师们在对孩子进行合唱训练时,教师们要根据每位同学自身的音色和音高,对他们进行多声部的分派训练,使他们在逐步练习音声部旋律的基础上,亲身感受到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并最终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切实保障教师自身总领指挥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多声部合唱过程中,指挥作为合唱团的灵魂所在,其自身指挥动作是否规范合理,对于整体的舞台呈现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为从根本上保障表演的顺利进行,切实保障自身总领指挥作用的充分发挥也是现阶段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根据大量的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进行多声部合唱表演过程中,指挥者不仅需要拥有强烈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手势描绘出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以此来增强舞台的感染力,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需与学生一起对动作规范进行统一化、标准化,以此来保障后续表演能顺利进行,具体而言指挥的动作要根据所演绎作品的内容和语速、力量、音高等独立而准确的设计一个符合曲目的指挥手势,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除此之外对于教师而言,在进行多声部合唱指挥过程中,最难的就是起拍问题,起拍意味着音乐的开始,为能在第一时间引起观众注意、调节现场气氛,教师在每一个起拍和收拍的过程中,都需准确把握曲目每一个起拍和收拍、呼吸点、换气点,必要时可加入一点自己的手势,但需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三、科学地训練发声,提高孩子们的歌唱技能
在进行声乐合唱教学过程中,声乐功底的扎实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对童声合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换言之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童声合唱中多声部教学现状,科学地训练发声,提高孩子们的歌唱技能是教师开展各项教学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具体而言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强化自身的音乐素养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自身音乐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训练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而为有效地改善当前音乐教育教学环境,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也是教好学生声乐的必要基础,具体而言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们要多多观看一些大师级别的教学视频,而后从中得到一些感悟,抑或是通过阅读一些著名学院的研究专家所出的书来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以此在不断增强自身音乐素养的同时,为后期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入低音的固定节奏型训练
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在低孩子们歌唱技巧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加入低音固定节奏型训练也是简单且最有效的方法,相比其他的训练方式,这种方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是可为后期教师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进行《小鸟在歌唱》多声部合唱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低声部教学时教师可采取DSLS的固定音型反复用于全曲的伴奏,促使孩子用肢体语言感知、表现音乐元素。
(三)反复练习,强化细节
声乐的学习从某方面来讲,其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需从根本上对整个过程进行不断地强化训练,并通过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断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强化训练,以此来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正确且科学的发声技巧,最终为预期舞台效果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从某方面来讲,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因此为促进学生对于合唱的参与度,教师需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同事,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结语
综上所述,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表演形式,做到了“使音乐属于每个人”,尤其是对于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儿童而言,在多声部教学中,提高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从某方面来讲,不仅能从根本上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也为其团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能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歌唱状态中体会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杨立梅,徐海洋,李雯雯.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68(23):265-272.
[2]杨立梅,陈金国,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2(23):43-45.
[3]李静玉,丛林,徐海燕.多声声乐表演课中获得的启迪——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的拓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15(04):145-151.
[4]李楠,徐晓丽,李金娜.多声部合唱中声音训练的重要性[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15(Z1):140-141.
作者简介
应俊(1981.11—),男,汉族,职称:二级教师,浙江省临海市邵家渡中心校,研究方向:童声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