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检测技术研究及工程运用

2019-12-30黄开正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21期
关键词:检测技术桥梁工程应用

黄开正

摘 要:目前伴随着我国公共基础建设的整体发展非常的迅猛,现阶段国内桥梁建设行业的整体技术手段也有了全面提升。而在桥梁工程开展的进程当中,桥梁检测技术的深度应用对于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通过对于桥梁检测技术的技术进行剖析,并且有效的结合现阶段国内桥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在,对于其在桥梁工程中的深度应用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关键词:桥梁工程;检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4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1-0107-02

现阶段国内的公共基础建设工程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张,特别是诸如桥梁建设工程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同时目前我国还有着多批量的桥梁面临着进入维护保养的关键阶段,据相关的数据统计现实,目前我国需要进行开展维护和保养的桥梁已经占据了整体国内建成桥梁总数的约四成左右。所以综合来看,我国的桥梁维护工程已经成为了桥梁建设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而很多已经建成的桥梁因为在后期的维护保养过程中的操作不得当,特别是在桥梁应用期间没有及时对于桥梁进行整体的检测工作,也一定程度导致桥梁使用的周期严重缩短,甚至会出现坍塌等突发事件发生。所以为了更好的保障桥梁的整体质量,桥梁的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变得极为的关键。

1 桥梁检测的主要技术介绍

1.1 红外线热像仪检测的技术

红外线热像仪检测的技术是现阶段桥梁检测最为常用的一种检验技术,这种检验技术其核心是通过红外辐射来进行桥梁质量的检测,将红外辐射进程当中所获得的桥梁表面的具体温度所得到相关数据信息的获取,通过相应的数据信息得出整体的检测报告。如今的红外线热像仪检测的技术开始达到有效的检测范围可以达到千公里以上,不过在具体的桥梁工程开展的进程当中,大多数都是进行相对较少时间范围内的检测,在这样的短时间范围内的红外线热像仪检测的技术的应用同样可以获得相对精准的检测报告。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桥梁检测报告的精准度,让整体检测工作的开展更为的高效化。通常状况下会让红外线热像仪检测的技术与雷达设施有效的深度结合,将雷达的回波信息进行深度化的利用,可以更好的检测桥梁的破损态势。而雷达在不同的介质当中,所传播的波速范围也不尽相同,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发现雷达装置在雨天的状况之下,整体的波速范围相对较弱,所以在开展时需要充分注意天气的情况。

1.2 感应检测技术

感应检测技术使用的主要核心是依托于对超声波的深度应用为核心的,这种技术在检测桥梁破损位置的重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为穿透法的定位探索,第二种为反射法的定位探索。穿透法的定位探索是通过超声波在经过整个桥梁表面之后所通过能力的改变来探究桥梁整体是否存在结构破损,而反射法的定位探索则是通过超声波经过桥梁表面之后的反射情况来进行有效判别桥梁各个部分的损害情况。而应用感应检测技术的主要设施是传感器,而不同型号的传感器所以检测的核心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开展桥梁检测的进程之中,需要事先判别桥梁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再根据判别的状况来挑选适合的检测传感器。比如在具体的桥梁施工进程当中,可以大概的判别整个建设进程当中是否存在有位移的情况发生,利用感应检测技术,还能够综合的检测桥梁中翼墙结构的整体状况,特别是当开展桥梁建设的施工阶段,所形成的桥梁中翼墙结构与设计图纸之间存在的偏差情况,能够进行第一时间的感知,从而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1.3 光纤传感器技术

光纤传感器技术是最新研发的桥梁检测技术,其是通过光纤为载体来进行整体桥梁检测的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将光纤整体传输到调节器之中,而因为光的整体的光照度、波长等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调解器可以有效的根据此类信号的改变获得相应的数据资料,从而更好的明晰现阶段桥梁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总体而言,光纤传感器技术测量多为物理方面的具体状况,不过光纤传感器技术相比于红外线热像仪检测的技术而言其整体的检测报告更具科学化和系统化,比如可以有效的通过应用光纤传感器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桥梁现阶段整体的结构特征等,而充分的获取相应的桥梁信息之后能够有效的根据桥梁结构的整体应变情况,来具体的解析桥梁是否存在严重的质量风险。同时光纤传感器技术整体的检测差值相对较低,能够检测出桥梁损害位置的具体程度,但是这项技术也有一定的弊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整体的成本投入相对较高,所以往往在桥梁检测的应用中不是非常的广泛。

1.4 無线电检测技术

无线电检测技术其核心是通过相关设备对于无线电整体发射频率以及功率等进行综合的测量,通过测量无线电的各种状态,来得到相关的检测数据信息。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检测桥梁中的应力波,特别是当桥梁存在明显损害的状况,出现了断裂的情况时,此时就可以通过无线电检测技术通过应力波来科学的潘丹桥梁损害的具体方位。同时,因为桥梁在长期的应用过程当中,往往需要承担着极大程度的重量,如果桥梁结构内的钢筋达到了一定的磨损程度,那么钢筋也会发生一定的裂缝状况,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维修,任由钢筋裂缝的进一步扩大,会直接造成桥梁使用周期的大幅度缩减,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桥梁检测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的结合桥梁每一个构造,有效的利用无线电检测技术来深入的探析桥梁存在的损害状况,从而进行第一时间的维修工作开展。

2 桥梁检测技术的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的进行桥梁检测技术的精确度对比,通过收集整体了松花江特大桥的桥梁检测数据,如表2和表3分别为采用红外线以及超声波的检测具体数据和均值。

通过雷达超声波技术的应用检测结果综合可以看出,纵向检测行车道、超车道雷达图像均正常,显示混凝土密实性良好,无异常区域图像;横向检测6处区域剖面可清晰反映纵向桥梁主筋数量和位置,图像无异常,但纵向检测较横向检测清晰性差,分析箍筋检测效果不明显,保护层厚度按理论波速推定在5~6cm左右,3#区域横向检测中发现密实性较其它区域差。

通过利用红外线技术的应用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整体的桥面结构相对比较平衡,没有特别损害严重的表面,但是从上表中的数据测试中可以明显分析得出,6跨的整体平均值相对较低。对于6跨后期还需要通过多手段的桥梁检测方式进行深度化的验证。而当然这其中38跨也存在着诸如钢铁结构裸露的现象,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复。

通过对于桥梁的桥面数据的采集和检测进行综合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桥梁检测方法在桥梁的检测与桥面的损害基本的信息基本相同,特别是对于潜在问题的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而通过整体的数据整理对比之后,也得出了以下两重要结论。通过对于桥面损害的数据采集分析,充分验证了不同检测的方法对于项目检测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并且得出了:雷达方法适用于结构层的检测、钢筋位置检测效率相对较高,深入的结合钢筋定位仪检测可以有效提升整体的精确度和准确性。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桥梁检测当中需要更加注意结合面的整体平整度,不然就会对于检测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不同的桥梁检测技术其更具有先天性的优势,所以在桥梁检测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应用相应的优势展开高效率的检测工作。

3 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全面提升,如今国内对于基础建设的投入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强。桥梁工程的整体技术开发和应用会得到全面的提升,而这其中桥梁的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会更好的提升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长桥梁的整体使用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志勤.桥梁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简述[J].山西建筑,2007(2):58-59.

[2] 宣纪明,沈福兴.桥梁检测技术研究及工程运用[J].桥梁建设,2007(1):524-525.

[3] 赵文秀.桥梁检测技术综述[J].公路与汽运,2009(3):152-153.

猜你喜欢

检测技术桥梁工程应用
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
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