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植物资源利用潜力评价
2019-12-30奚蓉刘胜祥
奚蓉 刘胜祥
摘要 依據干热河谷地区植物资源的自身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该地区30种典型资源植物种类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此次评价的30种典型植物综合评价值在1.983 4~4.261 4,其中评价值在3.5以上的有9种,它们在利用价值、生物学特性、资源潜力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评价值,可进行大力开发和利用;评价值在2.5~3.5的有13种,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度进行开发利用;评价值在2.5以下的8种野生植物利用潜力偏低,可暂不予以引种培育及开发利用。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资源;利用潜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4-0094-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4.028
Evaluation of Plant Resource Utilization Potential in the Dry-hot Valley of Jinsha River
XI Rong1,LIU Sheng-xiang2
(1.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Guangzhou,Guangdong 510655;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resources in the dry-hot valley reg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otential of 30 typical resource plant species in the reg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s of 30 typical plants in this evaluation ranged from 1.983 4 to 4.261 4.Among them, there were 9 kinds of evaluation values above 3.5, and they had high evaluation values in terms of utilization valu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resource potential,etc.,and could be vigorously developed and utilized;There were 13 kinds of evaluation values ranging from 2.5 to 3.5, which could be developed and utilized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e utilization potentials of 8 wild plants with an evaluation value below 2.5 were low, and may not be introduced, cultivated and exploited.
Key words Jinsha River;Dry-hot valley;Plant resources;Utilization potential evaluation
作者简介 奚蓉(1986—),女,江西赣州人,工程师,硕士,从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政策研究。 *通信作者,教授,从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植物资源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8-29
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的总和[1]。植物资源包括野生植物资源和人工种植的植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指在自然界中的一定时空格局下,能对人类生产、生活及自然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野生植物的总和[2]。
干热河谷在我国主要见于西南地区金沙江、元江、怒江等流域的中高山峡谷下部的河谷区,受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峡谷地貌影响,与周边地区相比,区域气候长期干热,热量丰富,降雨量低,其植物区系、植被的组成与亚热带地带性区域均有明显差异[3]。区域植被的原生类型(河谷季雨林或稀树旱生林)已不存在,代之是较稳定的次生性的半稀树草原植被(semi-savanna)或称半萨王纳植被[4],有着独特的群落外观和植物区系组成,是我国西南大河河谷热区特殊的一类植被,也是世界植被中萨王纳植被(即热带草原植被)的河谷残存者,是一类珍稀濒危的植被类型[5]。组成干热河谷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多为干热河谷区域的优势种,而在我国其他地区少见。
目前对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植物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区系、资源植物类型、特有植物、具体植物开发利用的试验研究等方面,较早的如陈玉德等[6]对干热河谷比较典型的几种自然植物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木豆(Cajanus cajan)和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的开发利用进行试验研究。欧晓昆[7-8]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区系、植被以及资源植物的研究较为全面,同时周元[9]在随后对这一研究方向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对干热河谷地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偏重于对某类或某种资源植物的用途、经济与生态价值、引种评价、应用等方面进行的研究[10-14]。综合以往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对于干热河谷尤其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植物资源利用潜力评价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该研究在基于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库区植物资源多年调查的基础上,选取30种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典型植物种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与研究,在尽可能量化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植物资源综合价值的前提下,为区域植物资源保护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讨论与结论
受干热河谷独特的地貌、气候、生态环境及复杂历史原因的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植被类型及植物区系均与地带性区域均有着显著的差异。该区域植物资源具有资源植物种类多、利用途径多样、地域性强、特有现象多、储量小以及民族性强等特点。该研究依据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植物资源的自身特点,结合以往学者对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通过构建利用价值、生物学特性、资源潜力3个子系统9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模型,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可参考性。
受實际调查深度、掌握资料数据程度、评价者的主观经验所限,该研究对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植物资源利用潜力的评价体系尚有不足之处,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利民.植物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2.
[2]刘胜祥.植物资源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1-2.
[3]金振洲,欧晓昆,区普定,等.金沙江干热河谷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的初探[J].云南植物研究,1994,16(1):1-16.
[4]金振洲,欧晓昆,周跃.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植被概况[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7,11(4):308-317.
[5]金振洲,欧晓昆.滇川干热河谷植被布朗布朗喀群落分类单位的植物群落学分类[J].云南植物研究,1998,20(3):279-294.
[6]陈玉德,张志钧,惠雅雯,等.对云南干热河谷的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0,3(6):638-641.
[7]欧晓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资源植物及开发途径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3):262-265,270.
[8]欧晓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资源植物及其生态特征[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1):42-46.
[9]周元.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种子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初探[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6):16-18.
[10]龙会英,张德.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作物资源现状及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J].热带农业科学,2000(3):35-38.
[11]何璐,袁理春,段曰汤,等.云南干热河谷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J].中国热带农业,2008(1):33-35.
[12]冯光恒,张映翠,杨艳鲜,等.元谋干热河谷优势草灌资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92-94.
[13]吕玉兰,钟声,黄家雄,等.云南干热河谷区野生豆科草种资源调查[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5(1):10-16.
[14]张来宾.车桑子和三种大戟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5-10.
[15]奚蓉.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评价区陆生植物资源现状与潜力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13-26.
[16]萨蒂 T L.层次分析法:在资源分配、管理和冲突分析中的应用[M].许树柏,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10-21.
[17]杜广明,沈向群,杨智明,等.基于AHP的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观赏价值评价[J].北方园艺,2011(6):94-99.
[18]朱纯,代色平.广东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价[J].广东园林,2008,30(4):9-13.
[19]张佳平,丁彦芬.中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评价及园林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6):18-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