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理念下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高校纺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9-12-30王春霞陆振乾何雪梅林洪芹郭岭岭
季 萍,王春霞,陆振乾,何雪梅,柏 昕,林洪芹,郭岭岭
(盐城工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
“新工科”中的“新”具有三方面含义,即新兴、新型和新生。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学科也属于传统学科,因此要注重学科转型、改造及升级[1]。地方高校要培养满足行业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进行“新工科”建设,而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近年来,我校(盐城工学院)纺织专业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师资结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 我校纺织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纺织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传统纺织专业改造升级。近年来,我校纺织专业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工科”是“卓越计划”的升级版,对照“新工科”理念,我校纺织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
1. 培养方案不能达到纺织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围绕“卓越计划”,我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如在拓宽专业设置口径、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在专业的交叉融合、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纺织产业的升级需求。此外,由于种种原因,产教融合仍主要停留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及就业等较浅层面。
2. 师资结构不能适应纺织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要求
围绕“卓越计划”,我校不断改进师资结构,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强化教师的工程素养。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博士引进力度,虽然年轻教师学历高、理论水平高,但缺乏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和产业经验。另外,年轻教师科研压力较重,精力主要放在论文、专利、基金项目等方面,缺乏企业锻炼的机会,导致师资结构不能适应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3. 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纺织类专业“新工科”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
围绕“卓越计划”,我校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考核评价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办学资源不足,教学模式以面授为主,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居多,考核方式以书面作业和卷面考试居多,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 基于校企合作的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 以适应产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
满足产业需求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相对高校而言,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拥有先进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能更准确地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培养方案的制订中,要到纺织企业调研,倾听行业企业专家意见,注重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适应纺织产业升级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使学生成为能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的纺织人才;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培养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的全能型纺织人才。
2. 以提高产业能力为宗旨,校企合作促进“新工科”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产业能力是“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师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教师了解到纺织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工程素养,加快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的进程,适应产业要求。纺织产业的升级离不开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近年来我校纺织专业在引进人才时也注重引进其他学科的博士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并加大力度引进创业型博士,以提高产业能力为宗旨,建设一支充满活力、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3.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校企合作推进“新工科”教学模式改革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外,还要重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优化,以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验课时和综合性实验,考核形式增加小论文、综合性大作业、答辩、操作等,并修订切实可行、有区分度的考核大纲。除了校内实训基地外,要积极借助企业资源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如企业投资建立工作室、工程实验中心。在合作中,企业既扩大了知名度,又获得了优秀的人才储备和创意作品,学校则获得了丰富的教学平台资源,推进了“新工科”教学模式的改革。
三、 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作为一般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上应该做到好而实,要聚焦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建设标准,培养的毕业生要能够直接在纺织产业一线就业、踏实能干。因此要依托校企合作,分析自身特点,一步一个脚印进行创新改革。
1. 以校企合作开发新产品为依托,优化“新工科”专业交融课程设置
《“十三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纺织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这就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校门,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纺织新产品的“新”主要体现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功能性等方面,这就需要多学科交融,纺纱、织造、染整、服装产业链的各领域既有分工又相互交融,纺织类各专业之间的交融也成为必然。
如图1所示,根据校企开发纺织染服装一体化新产品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我们对“新工科”专业课程进行了交融设置。第1~2学期主要是本专业“通识+基础+专业”课程学习,有共同的跨专业课程,比如“纺织服装概论”“认识实习”等;第3~7学期主要是本专业的“通识+专业”课程学习,仍然有跨专业课程,如纺织材料类课程、纺织检测类课程、纺织设计类课程、色彩类课程等[2];第8学期的毕业设计课题中,除了有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外,也有部分跨专业毕业设计,如“基于现代伴娘礼服的纺织染服装一体化工艺设计”将纺织、染整、服装三个专业进行交融,“基于匹染技术的仿色织大提花系列面料的研发”将纺织、染整两个专业进行交融[3]。
图1 “新工科”专业课程交融设置
2. 以拓宽校企合作途径为契机,推进“新工科”双师团队建设
近年来我校纺织专业大力引进博士,新进博士比较年轻,科研任务重,单个教师的双师培养任务重。高效提高师资质量的方式是团队建设,团队建设的优势在于能整合教师资源,科研型和工程型互补,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团队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团队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合作,掌握产业最新动向,学习企业最新知识,不断提升团队的产业能力。
近年来我校开展校企合作的途径主要有:(1)教师工程锻炼,包括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参与企业员工培训、教师创业等;(2)校企合作项目研发,包括产学研项目合作、校企合作开发新产品、校企合作毕业设计团队建设等;(3)资源建设,包括创新平台、实训平台、创新实验室、工程中心等;(4)学科竞赛,包括校企合作组织学科竞赛、参与企业赞助的学科竞赛等。此外,还有校企合作教材建设、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项目等。
3. 以校企合作专业教育为依托,稳定“新工科”人才专业思想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纺织工业的偏见,导致学生对专业认知不足,出现一面是企业需要人才、一面是学生想转专业的现象。近年来我校纺织专业以校企合作专业教育为依托,稳定“新工科”人才的专业思想。
大学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在大一,如果没有对专业正确的认知,新生就会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或者盲目跟风转入所谓的热门专业。我校纺织专业采取多种措施,让学生了解产业前沿、行业现状,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从新生家长见面会、新生第一课开始,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本专业;推行新生导师制,让新生进入导师的课题组,了解导师的课题及指导的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及毕业设计,在此过程中了解相关企业的产业现状,从而对专业有所认知;组织大一新生到企业认识实习,了解企业生产线;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杰出校友来校开设讲座,让学生对产业前景有全面的认识;组织新生参加各种行业展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最前沿的产品和设备。此外,还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观摩招聘会,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总之,通过校企全方位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积极的专业认同意识,了解行业需求与专业发展,尽早进行职业规划。
四、 结语
近几年来,我们深入领会“新工科”理念,虚心请教兄弟院校,针对自身特点进行改革和创新,推进全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对改革工作不断反思,鼓励教师大练内功,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质量显著改善,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二是重视对所做工作的及时跟踪报道,通过宣传,提高学院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来,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教师的产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