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2019-12-30马存孝
马存孝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1992年4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这是中国高校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年以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文件精神,各大高校陆续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全国高校共有二百三十多所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立,是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四大平台”①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坚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研究概述
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研究,是一个建设与研究并行的过程。在党和国家顶层设计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理想的战略高度出发,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坚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地位。中宣部、教育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举措,例如《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4〕2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4〕3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教社科司函〔2014〕60号)等;特别是在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不断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途径。
在国内高校层面,各高校从实际出发,在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改革创新,积极实践,努力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水平。例如,北京大学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六马工程”②、中央党校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一流的“三大阵地”③、武汉大学提出巩固和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优势地位以及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力度等。
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持续提升。学者们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议题,从立德树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人才引进、制度保障等方面展开了有益的分析和讨论。近年来,随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机遇,无论是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还是高等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自身,都心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投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的要求。针对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国家民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充分调研,安排部署,提出“巩固良好态势、聚力问题短板、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聚焦‘三全育人’,着力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任的时代新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权;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和有关要求落地生根。”[2]
二、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现状分析
青海省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同时也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截至2017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98.36万,少数民族人口285.49万,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为47.71%,青海省分布有55个民族[3]。青海省的六个自治州、七个自治县的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8%以上。其中,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是青海地区的世居民族。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我国其他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具有很大的共性特征。
从青海省内而言,三所高校(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均已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同我国民族地区的同类高校相似,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育人不足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的中坚力量,青海省高校均建立了完整的面向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体系,加强了教学改革力度,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推进,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5],教师如何给“90后”“00后”的大学生,特别是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各民族大学生上好思政课,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是当前思政课面临的紧迫任务,需要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认真思考、不断实践。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既是教学问题,也是育人问题,这一问题在省内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显得更加突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普遍低于对专业课的满意度,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课堂管理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同时,任课教师感到思政课教学难度越来越大,不好教、不好管、效果难以提升。究其原因,一方面,位于欠发达地区的青海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教学对象、教学效果等方面与国内著名大学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另一方面,青海特殊的多民族省情增加了面对各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复杂性和难度。
(二)学科不足
学科发展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起着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国内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实力名列前茅。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存在学科不足的问题,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学科方向不够凝练。目前,青海省三所高校均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底,青海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完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联度不强。这种实际情况,是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发展的短板,学科发展滞后,学科方向不凝练,无法形成科学、完备的学科体系,难以凝聚学科发展合力,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整体水平,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三)责任不足
理论宣传、宣讲,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是教学科研工作同具体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宣传、宣讲,可以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理论政策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知名度。目前,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在理论宣传和服务社会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尚未形成理论宣传、宣讲的长效机制,宣传、宣讲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近20%的教师近三年从未参加宣传和宣讲活动,近30%的教师对参加的宣传和宣讲活动效果不满意;部分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5%的教师认为理论宣传和宣讲可有可无,在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上,不能够表态、不善于发声、不敢于亮剑。
以上三个方面的不足,是目前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民族地区同类高校普遍面临的困境,反映了与国内著名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差距。与青海省类似,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对各族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对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民族地区的研究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迎难而上,跨越发展,是当前包括青海省在内的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一个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的建设过程。因此,探讨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建设和发展,选择什么样的建设路径至关重要。我们既要积极领会和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也要充分认识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现状,正视差距,找准问题,抓住机遇,凸显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跨越式发展。
针对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
(一)培育合格人才与思政课建设
培育合格人才的方式,突出表现为教师上好思政课,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思政课的建设。思政课建设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实践教学等许多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让思政课在高校培育合格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思政课真正成为让大学生喜爱和受益的课程。
1.上好思政课,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总体上有一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师德师风优良的队伍,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底线”“红线”意识。但是我们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发现,在课堂讨论、学术探讨、非正式场合的交流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个别老师存在理想信念淡薄、思想意识偏激,看待问题的方法不准确等倾向,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发展观的正确引导和培育产生了消极影响。思政课担负着高校立德树人的重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主阵地。上好思政课,需要从师资配备、课前备课、课堂管理、评估考核等诸多方面严格教学纪律,严把教学过程,严肃教学考核。
2.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点。我们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发现,省内高校大部分学生并非不喜欢思政课,而是觉得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不能吸引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兴趣,因此出现不想学、不愿学等情况。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考核等,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3.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提升人才思想政治素质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是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家之力,无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因此,需要多部门联动,营造全方位的思想政治育人环境,不断提升高校培育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向更广的范围、更深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拓展,开展“大思政”教育格局,高校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位教师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都应该积极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和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坚持学生主体性,研究新情况,解释新问题,强化说理教育
当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省内高校大学生在思政课前、课堂、课后,有许多关注点,大部分都集中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树立问题意识,强调问题导向,将说理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采用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情制宜、因材施教,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合格人才。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发展
学科发展和建设水平滞后,是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短板,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水平。我们需要抓住机遇、争取政策、积极有为,尽快补齐学科发展短板,以学科发展带动思政课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工作。
1.拓展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目前,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意识都比较强,积极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学科资源。2017年底,青海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已经获得了教育部批准,几所高校正在积极拓展学科方向,为下一步申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做准备。在学科专业拓展方面,我们通过调研得出建议:首先,要“全”,按照学科目录尽量将学科方向设置全面;其次,不能“乱”,避免以前发展中的弊端,要将非马克思主义的学科方向排除,让马克思主义学科姓“马”;再次,要有特色,将青海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向的设置上,密切关注、联系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较高,博士学位学历的教师比例与校内其他院系相比基本持平或者略高,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优秀人才严重不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输血”和“造血”并重,创造适合人才成长、成才、成名的良好环境,通过激励措施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
3.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科研能力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很难支撑起学科建设发展的平台。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工作从数量来看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平均每四人就有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科研项目数量较多,结题(按时结题)数量较少;科研项目与本学科的关联度不明显;科研项目没有形成较著名的理论成果和社会效益等。
(三)增强社会责任,不断服务社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不是单纯的“教书匠”,也不同于一般的“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更应该关心社会、关注问题,将教学、科研工作同社会实际结合,回应时代声音,勇于担当,服务社会。高校应该将教师服务社会的各类理论宣传和宣讲活动纳入工作量考核范围,并且适当予以倾斜,与职称评聘、奖惩评优、职务晋升等联系起来,鼓励和激励教师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跨越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高校调研、座谈,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要把思政课建设好,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好。青海省各高校紧紧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锐意进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绩显著。今后,需要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各个方面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实现跨越发展。
1.建设规范化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来看,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陆续颁布,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以此为契机,在更高的起点、更严的标准、更快的速度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是要建设规范化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逐渐补齐长期发展滞后造成的短板,避免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的盲目性,发挥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具体实践中,需要在坚持标准化要求的基础上,严格制度化运作,同时强化监督和评估考核。
2.用超常规建设模式,缩短与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差距
所谓超常规建设模式,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能够持续关注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措施扶持、奖励激励等方面,给予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的优惠条件,使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成为重点学科,思政课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大学教师。落实超常规建设模式,首先应该做好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同时跟进高校制定特殊(倾斜)政策,但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铁还要自身硬”。
3.在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建设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
与国内同类院校相比,尤其是和一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相比,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存在着较大差距。想要将省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好,在国内高校有一定实力和知名度,就需要从“特色”二字上做文章。
第一,要突出民族特色。所谓民族特色,就是要大力挖掘、利用、宣传多民族聚居的省情,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思政课紧密结合,将国家关于少数民族发展的方针、政策、措施贯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积极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的实际,形成自身特色,继而转化为自身优势。
第二,彰显地域特色。青海区位特色明显,青藏高原、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等都是青海的地域特色,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需要充分认识和开发这些地域特色,将自身教学和科研工作密切结合地域特色,形成特色教学和科研优势,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上对策与建议虽然是我们通过对青海省高校调研而提出的,但对民族地区同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同样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四、结语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作。包括青海省在内,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国内同类高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落实各项工作安排,正视差距、找准问题、抓住机遇、发挥特色,努力建设好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 释]
①“四大平台”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
②“六马工程”是指建设和培育“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中心、建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创办马克思主义旗帜网站、建设马克思楼。
③“三大阵地”是指建成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基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高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