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民族高校后勤文化的服务育人功能初探
——兼论“十三五”时期构建民族高校“和谐”后勤

2019-12-30陈凤玉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陈凤玉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43)

高校后勤包括民族高校后勤在整个高校职能中的重要地位勿用重申。没有作为基础性的后勤保障,高校教育的“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三大职责与功能便无从实现。因此,可以说没有后勤保障,便没有高校的一切。但长期以来,高校后勤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一方面,要求高校后勤完全社会化的呼声不绝于耳。自1999年开始,很多院校都循此做了改革,但由此带来的校园环境社会化问题、经营与管理的两难处境以及其“貌离神合”的效果等等都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与评价。另一方面,有些高校也深刻认识到,无论后勤怎样社会化,都不可能使它从学校这一母体中完全脱离开去。它与高校之间存在着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亲缘关系。因此,后勤社会化只是提高其服务与管理质量的一种尝试手段,而不是真正解决高校后勤服务与管理问题的灵丹妙药。与此相联,民族高校的后勤管理也面临着这样一种两难处境,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民族高校后勤及管理现状

在以“四个全面”为指导思想的改革的大背景下,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包括民族高校的后勤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后勤服务与管理的质量,小而言之,关系到每一位师生的饮食住行等切身利益;大而言之,关系到高校教、学、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党与国家的各项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对民族高校来说,它不仅关系到民族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关系的建构。作为一所普通的民族高校,内蒙古民族大学自2000年7月成立以来,一直在尝试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但实事求是地说,改革效果差强人意。这主要表现在:学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校园建设面积、校舍建设面积、教室建设面积、教学设备与校园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等都已经无法满足学校教、学、研快速发展的需要;缺乏与民族高校后勤管理相关的体现民族高校特殊性的配套型法律法规体系;后勤管理干部及员工素质普遍不高,人才队伍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员工老龄化现象普遍、学历结构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更为重要的是管理与服务观念落后,缺乏“后勤育人”的教育思想;后勤员工缺乏爱校如家的忧患意识,关心学校发展的意识淡薄,个人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的契合度不高;迄今为止,尚未构建出符合并反映民族高校自身特点的后勤文化,更遑论对校园文化建设奉献自身的力量了。

该校后勤工作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受制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学校所在地通辽地区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受通辽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即使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该校因为地理环境相对偏僻的限制,造成高校信息相对闭塞,观念相对落后,很难在后勤管理与服务方面有什么创新之举。内蒙古自治区及通辽市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也是制约该校后勤工作的瓶颈之一。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一直以来后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尽管近期略有改观,但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后勤工作相对滞后的困难局面。其次是自身的观念及管理问题。与其他高校一样,该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在持续进行,但囿于种种原因,改革很不彻底,甚至止步不前。这当然与民族地区改革观念滞后、思想保守、不思竞争、过分依赖政府支持与救助有极大关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后勤工作相对滞后,也有顶层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一些主管领导未能真正认识到后勤工作与整个高校发展的唇齿关系,因而对后勤工作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究竟如何加强该校的后勤工作,为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圆满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目前后勤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亦是需要完成的最艰巨的任务。毫无疑问,那就是要继续进行后勤改革。但作为民族高校,与其他高校相比,后勤改革应具有自身特点。本人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借助于党和国家“四个全面”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民族高校应该将构建“和谐”后勤作为改革的终极目标,作为衡量我校后勤管理与服务质量的终极标准。构建“和谐”后勤的理念和目标,不仅与学校在“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相呼应,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和谐”理念高度一致。

二、“十三五”时期民族高校后勤管理“和谐”的内涵及特征

对“和谐”的普遍关注与深度研究当然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在报告中,将“和谐”上升到国家价值观层面来倡导,可见其内涵份量之重。从字面上讲,“和”由“口”与“禾”组成,即人人要有饭吃,有“丰衣足食”之意,指人物质层面的需求;“谐”由“言”与“皆”组成,即人人都要有话说,有“畅所欲言”“言论自由”之意,指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如果人人都满足了这两种需求,社会就会和谐稳定。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凝练准则,就是指国家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和生态文明,社会和谐。[1]“和谐”作为国家价值观层面的最高追求,它既是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更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

当然,和谐既有宏观层面,也有微观层面。可以说,没有微观层面的和谐,宏观层面的和谐就无从谈起。因此,后勤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其和谐化的管理对促进高校管理的和谐之意义不言而喻。往大处看,和谐后勤的构建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稳定,利于高校校园的平安;往小处看,利于后勤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该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后勤管理“和谐”的内涵和特征有哪些呢?作为一所以汉族、蒙古族为主体,另有藏族、布依族、朝鲜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29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学,从“管理、服务、育人”三大职能来说,其和谐后勤职能在于通过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后勤服务,从多途径、多层次、全方位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对后勤保障的需求,进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并具有其显赫的“民族性”特征。我校师生民族成分比例中,少数民族师生约占全校师生的三分之一强。因此,后勤服务的对象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意识、民族习惯和民族自尊。高校后勤在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并尊重不同民族的民族习惯,多为他们的“民族性”需求考虑,比如:蒙古民族服饰、回族及维吾尔族饮食等等。这对于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应把学校建设成为“和而不同”的民族团结和谐的先进单位,为其他民族院校乃至全国高校和社会提供民族团结的典型案例。

三、“十三五”时期民族高校构建“和谐”后勤的途径及策略

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深化后勤、资产、财物管理体制改革”,其中对后勤改革的阐释是:“结合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模式,建立健全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逐步推行‘服务定量外包、师生参与监督、学校考评核算’的后勤服务运营模式,加大社会参与比重,增强后勤处的管理和监督职能,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建立后勤服务、管理、经营统一管理模式”“推进后勤服务和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

加强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是后勤发展的必然之路。该校“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共有五点:硬件达标、软件提升、质量立校、治理创新、影响扩大。毫无疑问,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与后勤管理休戚相关。但笔者认为,在正确处理好后勤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同时,除了重视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等硬件、健全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之外,更应注重对后勤管理“软实力”的提升。如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加强对学校的精细化与节约化管理从而建设低碳绿色校园、注重师生的“民族化”“个性化”需求等等。只有走“和谐”后勤的改革与建设之路,才能为建设“和谐校园”“绿色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以人为本,提升后勤队伍素质

近年来,随着该校后勤改革步伐的加快,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大量的非专业化后勤人员大量涌入,特别是三校合并后。这与该校扩招、校园面积不断扩大由此带来后勤管理人员需求量增加有关,也与三校合并人员臃肿、只出不进和领导对后勤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视程度有关。目前该校后勤工作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文化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良莠不齐,人员结构不合理,老龄化趋势明显,工资待遇较低,后勤管理非专业化特征明显,工作效率普遍不高,且员工之间、员工与环节干部之间时有摩擦出现。如果不加改进,这样一支后勤管理队伍、管理方式、管理效率肯定会影响学校的综合管理质量,影响学校“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想打造“和谐”后勤,实现后勤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提升后勤队伍素质迫在眉睫。

在民族院校,该如何提升后勤队伍的素质进而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呢?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充分调动后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所谓以人为本,就是首先要充分考虑后勤员工的个人利益与需求,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让员工免除后顾之忧。既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又要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为后勤管理与发展积极献计献策。首先要领导充分重视,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思想政治宣传,要员工意识到后勤工作对学校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长期以来,该校领导包括部分员工对后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与广大师生与行政管理人员相比,总感觉低人一等。因此,部分员工在工作中的态度往往是“得过且过”。这既影响了后勤工作的质量,进而又影响了师生对后勤工作的积极评价。为此,要开展针对性强、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等多样形式,不断提高后勤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在“互联网+”视域下,要充分重视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构建“微后勤”平台来向员工宣传后勤工作对建构和谐校园的重要性[3]。同时,还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定期组织员工到在后勤管理方面走在前列的兄弟民族院校及其他高校去参观学习,聘请后勤管理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进行专业讲座,既提高员工素质,又达到了教育目的。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后勤员工的素质及工作能力[4]。一方面,对现有员工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多层次、多类型的技术与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管理能力。尤其重视与兄弟民族院校的后勤工作经验交流,积极拓展国外培训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国外高校后勤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开拓我校后勤员工的工作视野。同时,实行轮岗制度,加强干部交流。另一方面,加大后勤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充分考虑其专业、学历背景,对后勤急需的专用人才,尤其是蒙汉兼通的“双语型”人才,学校要特事特办,要在后勤经费、项目资金上给予特殊支持。

再次,要不断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要加强后勤管理及质量监督工作,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兼顾,将目标激励与成就激励相结合,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服务热情。要他们由“要我做”的被动型服务变为“我要做”的主动型服务,由“零散化”服务走向“一体化”服务,由模式化工作转为人性化育人。由此切实提高我校后勤工作的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后勤工作环境。这样,既改变了师生对后勤员工的印象,也提高了社会外界对后勤员工的名誉认同感。

最后,在该校后勤员工中,民族成分相对多样,以汉、蒙为主,包括满、回、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十几个民族。在这样一支多民族的员工队伍中,多少存在着大民族主义和小民族主义并存的思想观念,总有一些因为民族信仰、民族习惯等问题而引起的小摩擦,这不仅影响了员工之间的团结,影响了工作的效率,更影响了“和谐”后勤及“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需要特别强调一点:作为一所民族高校,在后勤工作中,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员工进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民族理论素养,使其掌握基本的民族理论知识,了解并充分尊重各民族师生的民族习惯。

此外,在今后后勤员工的引进工作中,除了重视其学历及专业背景外,更要考量其民族因素。作为一所民族大学,该校师生民族多样,除了汉族师生外,蒙古族的师生所占比重最大。因此,要着重考虑将蒙汉兼通的专业人才引入后勤干部管理队伍中来,充分发挥其专业与民族优势,为“和谐”后勤乃至和谐校园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发挥后勤文化的服务育人功能,构建“和谐”后勤文化

毫无疑问,后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有其自身特点。“和谐”的后勤文化对提高后勤工作的凝聚力,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作用至关重要。后勤工作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是用行动教育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阵地;后勤工作人员几乎与师生“形影不离”,作为“不上讲台的教师”,其“身教”典范作用明显。[5]但长期以来,我们过分注重高校后勤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后勤精神文化的建构;过分注重后勤管理与服务功能的实现,而忽视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可以说,没有后勤文化,何谈“和谐”后勤。因此,后勤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推动高校后勤改革、增强后勤职工工作活力和凝聚力、提高后勤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而建构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过分注重了后勤的经济效益,甚至有将后勤完全社会化和商业化之嫌,忽视了后勤育人功能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乃至高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弄得高校后勤发展与教学、管理皮肉分离,不能充分发挥后勤在高校运行中的“系统性”作用。循此下去,高校后勤越是改革,就越背离我们改革的初衷——为了高校的和谐发展!这一问题在民族高校尤其是该校较为突出。民族高校与其他高校相比,其显在的特点就是“民族性”。可是在后勤改革过程中,过分社会化、商业化的路径掩盖了后勤服务对象的“民族性”差异,导致服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民族性”矛盾,影响了民族高校“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不利于民族团结局面的形成。比如,在后勤餐饮方面,就因为房舍面积紧张、高素质的民族员工稀缺、对学生的民族差异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现在的餐饮“一体化”局面的形成,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民族化与个性化需求。现在,我校几乎所有餐饮窗口做出的饭菜都一个模样,一种味道。没有考虑增设几个乃至多个民族如蒙族、回族饮食窗口。如能这样既能满足不同民族师生的个性化口味,又能宣传、弘扬了民族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因此,在民族高校后勤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后勤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和谐”后勤文化建设,并在建设过程中尤为注重其民族性内涵则显得非常重要。总之,要想充分发挥后勤工作的服务育人功能,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后勤文化势在必然。而对于包括该校在内的民族高校来讲,除了强调后勤文化这一“以人为本,以广大师生为核心,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一根本理念,注重其“先进性、服务性、公益性和育人性”外,还应该特别强调其“民族性”。

当下,要构建“和谐”后勤文化,除了抓好自身建设,通过建章立制等多种方式,提高后勤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外,还应该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与大学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才可能避免后勤工作与教学管理“各自为营”的分离状态,发挥后勤工作在整个学校发展中的“系统性”作用。

四、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后勤管理的作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学生不仅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宣传和学生等管理之外,还要参与学校的后勤管理。[6]除了利用“微信平台”等网络设施加大宣传“和谐”后勤文化力度之外,成立后勤师生组织是一有效尝试。对该校来说,后勤师生组织的成立有广泛的代表性,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要大力提高。一方面,通过对服务对象的全方位了解,后勤工作者能充分考虑到广大师生“民族化”“个性化”“特殊化”的多种需求,主动为其提供“精准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师生的参与和监督,后勤管理者可以发现自身的漏洞与不足,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因为,后勤服务质量的好坏,广大师生最有发言权。同时,广大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也是他们难得的一次充分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的实习实践机会。而这也正是后勤工作服务育人与管理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食堂与学生息息相关,为此,学生要定期参与食堂的食材采购、制作和价格管理,不断反映学生的呼声,提高学生食堂饭菜质量。

总之,“和谐”后勤既是高校后勤的构建过程,亦是其构建目标。对于包括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内的民族高校来说,构建“和谐”后勤还有其特殊的民族意义。在“和谐”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生活的主题词的形势下,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指导下,在不断推进后勤改革的进程中,包括该校在内的民族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将自身建设为“和谐”后勤。这不仅是高水平民族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各民族团结融洽、共同繁荣的需要。笔者相信,在“十三五”规划的指导下,只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全校师生及后勤员工的不懈努力,“和谐”后勤一定会实现。

猜你喜欢

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高校后勤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
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及其原因初析
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能力生成探究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浅谈高校后勤餐饮成本管理与控制手段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后勤科学发展
浅析微信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