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19-12-30邱程
邱 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1]党的新气象新作为可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但是,首先集中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体现在党建工作创新方面。要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提升党建工作的水平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要把互联网思维融入党建工作创新。
一、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党建创新的核心理念
“互联网+高校党建”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具有的及时性、便捷性、共享性、互动性、自主性、针对性、时效性特点,对用户群体的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党建工作的全方位融合。“互联网+高校党建”创新需要遵循以下核心理念。
1. 秉持“用户至上”理念,提升党建工作的计划性和参与性
从本质上说,互联网行业也属于服务行业,始终秉持“用户至上”的理念,具有明显的用户导向性,特别重视用户体验。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用户永远是第一位的,用户的需求是互联网技术革新的推动力,主导着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为此,互联网行业时刻保持与用户的深入沟通,研究用户成了头等大事,通过对用户数据的调查研究,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利用技术更新,不断升级产品,提升用户体验质量。互联网改革往往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是由千千万万个用户推动的。赢得了客户,就赢得了未来。
虽然党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任务,党建内容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但是党建工作的形式却可以丰富多彩。高校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可以将党建工作分解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即上级党组织规定的,没有创新余地的党建内容、原则、程序、形式等;“自选动作”即上级党组织只设立了工作目标,具体形式、方法、步骤、内容可以自由选择的工作。高校党建要想出成效,就一定要在“自选动作”方面下功夫。高校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广大师生才是党建工作的用户,要注重搜集他们的反馈信息,深刻挖掘他们的真实需求,迎合他们的现实需要,不断创新党建活动,提升师生的体验质量,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推动党建工作顶层设计。
2. 秉持“去中心化”理念,提升党建工作的自主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遵循“中心-边缘”的逻辑结构。“中心化”强度与靠近中心的距离有关。距离中心越近,“中心化”越强,自主权越强,信息发布权越大;距离中心越远,边缘化越强,自主权越弱,信息发布权越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这个逻辑结构,呈现出“去中心化”特征。“‘去中心化’使得人人都具有表达权,即‘说’的权力。”
“去中心化”结构中,存在着众多获得了高度自主性的节点,这些节点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互动,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对于高校党建来说,“中心”就是校级党委,节点就是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基层党小组、基层党员。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校级党委可以在发挥顶层设计作用的基础之上,给其他节点下放更多的实体权利,激活基层主体(基层党组织、党员)的自主性,引导他们形成矩阵式或网格化工作模式。
3. 秉持“大数据分析”理念,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大数据分析技术有利于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克服了抽样调查的弊端,它可以对每一个个体进行跟踪分析,记录个体的全部行为,对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不仅能够预测整体的发展趋势,而且能够记录个体的行为偏好。“高校党员群体具有高流动性、多样性等特征,为思想动态把握、行为管理约束、党内关怀服务等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数据化,进行数据分析管理,使得党员状态和数据的精确性得到提高,为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可能。”
大数据分析技术有利于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时效性。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互联网空间留下了海量的行为数据。传统的技术手段在数据获取、处理、分析、运用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和被动性,无法及时应对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高速度。它可以第一时间抓取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数据,通过预先设计的分析模型,自动完成数据分析过程,并及时运用分析结果,为党员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实现精准化和精细化管理,保障工作的时效性,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由静态化管理向动态化治理的转型。
4. 秉持“去中介化”理念,提升党建信息共享和循环的便捷性
传统的党建工作中,需要借助“中介化”。“‘中介化’意味着通过一个制度性公共机构向受众传输社会知识与文化价值。它被视为大众媒介的基本效用之一。‘中介化’强调的是一种调解、桥梁的角色,是两个或多个对象或元素的连接或者相互之间关系的转换,包括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中介化”工作模式是组织常常采用的传统工作模式,但是“中介化”模式会导致“话语封闭、控制模式低效、话语权行使过程固化、个体非人格化”。互联网技术为克服“中介化”弊端提供了解决方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冲破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层层阻隔。受众群体掌握了信息获取的自主性,可以突破科层制组织结构,无需中间环节,直接获取相关信息,表现出“去中介化”特征。在互联网时代,“去中介化”的目的就是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竭、失真、偏差等,让信息直达受众群体,最终实现高效率沟通和互动沟通。高校党建工作通过“去中介化”,可以实现党建信息共享,让信息循环更加便捷畅通。
二、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创新之现实困境
将互联网思维引入高校党建,形成“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是对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的有益补充和大胆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在工作中,我们强调“用户至上”“去中介化”“去中心化”等理念,是对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的纠偏和创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很难清晰地界定这些概念的范畴,有时甚至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党建创新的现实之困。因此,我们必须厘清这些概念。
1. “用户至上”而非“用户唯一”
在日常的党建工作过程中,党务工作者习惯采用由上层主导,自上而下的灌输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会表现出精英化运作倾向。上层精英群体凭借经验和政治使命,对信息进行筛选、提纯、加工、包装,而后以任务的形式向基层摊派,并且设定了整齐划一的传播形式。这种模式传导效率高,意图明确,但是也存在很大弊端,那就是传播模式逐渐单一化,基层党建工作被动化,普通党员的真实需求往往被忽略。党建工作中引入“用户至上”理念就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让党建工作更加关注来自基层的声音,回应基层关切,提升基层的参与感。
然而,“用户至上”绝不是“用户唯一”,不宜过度迎合用户需求,甚至让用户需求绑架党建工作。党建工作引进“用户至上”理念,意在强调工作对象的主体地位,但也不忽视其它因素,而“用户唯一”则将主体地位绝对化,主导因素单一化。党建工作带有与生俱来的政治属性,政治工作就必然带有灌输、强制、自上而下的色彩,带有价值观塑造的使命。党建工作可以回应工作对象即“用户”的真实且合理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发挥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塑造的功能,党和国家的意志要主导党建工作。因此,党建工作不能被所谓的“民意”“基层声音”“老百姓需求”绑架。
2. “去中心化”而非“无中心化”
“去中心化”虽然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但是随着主体和客体角色互动的深入,认知结构的不断优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个体就会从自我中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去中心化”只是赋予了链条中各“节点”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参与权和话语权。简单地说,在“中心化”的模式中,由“中心”来决定“节点”,“节点”依赖于“中心”。在“去中心化”模式中,个体都获得了“节点”和“中心”的双重身份。这些“节点”和“中心”又共同组成了更大的区块链。其实“去中心化”不是“无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反而更加强调各链条中“中心点”的作用。
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文·托夫勒曾断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因为互联网空间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极大降低了网络发声者的心理负担和责任意识,这就导致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空间发声,互联网空间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就要求高校在党建工作中,要发挥好各环节“中心点”的作用,各“中心点”要充当信息“把关人”的角色。“高校在利用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创新时必须要突出政治性,坚持政治建网、政治管网,把好网络政治关。”
3. “精细管理”而非“全权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精细化管理,是相对于“粗线条管理”而言的,是指根据个体的差异化特点,实施精准的党建工作策略。“粗线条管理”重点关注工作对象的同质化或相似性特征,工作策略和方法往往针对主流趋势,不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和回应工作对象的差异化特征、个性化需求、非主流趋势、主流趋势变化。“精细管理”则依赖科学的数据支撑,具有明显的及时性、准确性特点,在工作策略和方法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就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精准党建”。
但是“精细管理”不等于事无巨细,不等于大包大揽,更不是“全权管理”,要区分掌舵和划桨的关系,厘清每一个环节的责任和权力。首先,高校党委要做好掌舵人,把高校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高校党委要着眼于顶层设计和目标管理,把好高校党建的政治关。高校党委在把关的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是要遵循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规律,要传达好中央精神;二是要遵循互联网空间信息传播的规律,要牢牢掌控“议程设置”的权力;三是要遵循高校党建工作对象偏好运行规律,要了解工作对象的特点。其次,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各司其职,做好划桨人,发挥“中心点”和“节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互联网+高校党建”工作“一盘棋”格局。
4. “去中介化”而非“去科层化”
前文中提到,在互联网时代,“去中介化”的目的就是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竭、失真、偏差等,让信息直达受众群体,最终实现高效率沟通和互动。那么强调高校党建要引入“去中介化”,是否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科层制结构,去掉一切中间层级,变成“高校党委-基层党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模式呢?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无论从管理学视角,还是从政治学视角,都是行不通的。“去中介化”不等于“去科层化”。虽然,传统的科层制结构存在诸多弊端,但是,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德国政治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科层制具有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和技术化五大特征。”高校传统的党建工作建立在科层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之上,具有诸多优势。在政治学层面:这种模式能够保证行动统一、政令畅通、上下一致,高效地传达阶级意志和经验,特别适合传播主流价值,引导舆论走向,塑造意识形态,肩负政治使命。在管理学层面: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协调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的关系,让每个环节的中心点都可以有最佳的管理幅度,防止管理幅度过大和管理层级过多,保证逐层监督的效果。因此,“科层制”与“去中介化”其实并不违背,反而有利于共同推进党建工作。
三、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务实之策
推进高校党建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深化“互联网+高校党建”已经成为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必然之选,高校党建工作必须打开思路,遵循规律,探索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党建创新的务实之策。
1. 打造综合性“智慧学习系统”
高校党员数量众多,党员工作岗位和知识背景差异较大,导致很难统一时间开展党建工作。“互联网+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现实困难。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根据个人习惯获取同质化的内容,这些内容更加形象且具有感染力。在实践中,“互联网+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催生了众多学习系统,呈现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一个功能一个系统”“一个层级一个系统”,且各系统之间互不融通。这既形成资源浪费,又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难度,还降低了系统的聚集效应,最终导致系统无法形成强大影响力。高校应该整合各类学习系统,搭建综合性“智慧学习系统”。尽量实现“一个学校、一个系统、一个账户、多种功能”。综合性“智慧学习系统”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模块。
一是“党员学习”模块。以专题的形式,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分门别类的汇总党建学习资料,建立在线数据库,形成党员在线教育培训系统。考虑到制作高质量的文字、视频和图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对于单个高校来说,既不太现实,也没有必要。“智慧学习系统”更应该着眼于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将权威部门制作的精良作品投放到平台中。通过注册、签到、在线时长、学习频次、答疑解惑情况、思想汇报情况等数据,考核党员的学习情况,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监督师生党员登录“智慧学习系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
二是“党建活动”模块。搭建线上线下融合互通的党建活动模块。该模块内容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线下活动,线上宣传展示。主要是对党建活动进行记录和写真,保持活动的延续性,发挥后续影响力。第二种类型是利用关键节点(如各类纪念日、重大事件、焦点人物、热点事件等),通过顶层议程设置,调动党员的参与热情,引导党员在线讨论,联络交流、互动分享。这些交流和分享往往能够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留下可靠的反馈信息。第三种是线上发起活动,线下组织实施。这主要是扩大活动的知晓度和吸引力,让更多党员参与党建活动。
三是“党员信息”模块。将党员个人简历、优秀党员事迹展播、组织关系变动情况等资料建立党员身份信息库,实现党组织对党员的实时管理,便于掌握整个组织党员的基本情况。通过信息库,还可以探索党费收缴、党员考核、党员签到网络化、智能化。
2. 打造全通道“数据运行机制”
笔者认为,用户数据、技术支持、运行机制是党建大数据的关键要素和中心内容。在“大数据”获取和平台搭建上,高校党委要整合校内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智慧信息平台”,尽可能汇集学校党员学习、生活、工作、科研、实践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也可以选择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合作,建立数据信息开放共享机制,打通数据信息平台,让信息多跑路,打破“数据瓶颈”“信息孤岛”。实际上,大数据就是数据之间的“链接”,运用在“互联网+高校党建”工作模式中,就是实现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信息互通互联,实现从“点对点”的辐射向网格状辐射转变。
运用大数据实现党员思想动态实时监测。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思想、文化激烈交锋之地。广大师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多,也极容易产生思想波动。如何追踪师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实现党的思想理论入心入脑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做法主要依靠知识测试、问卷作答、个别访谈,这些方式获得的结果往往停留于表面,存在很大的盲区,因为,“知”和“行”很难统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打破这个盲区,通过数据搜集、甄别、归类、分析,找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行为,通过行为特征捕捉思想动态。大数据分析技术还能促使思想状况监测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实现实时可持续监测。
运用大数据实现党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校园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活动场所,可以贯通校内数据平台,对党员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集成、挖掘、跟踪、分析,发现党员的个人行为偏好,可以帮助党组织便捷、精准的了解党员的需求变化,更好的为党员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断地提高党建的质量和效率,真正做到需求在哪里,党组织就到哪里。
运用大数据评估党内制度规范运行情况。以前,评估党内制度和规范运行情况,主要依靠专家的主观经验,结果判断。这种方式不但准确性差,主观性较强,而且很难进行归因。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将所有数据都变成分析因子,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找到影响党建制度和规范运行的核心因子,为科学评判运行效果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建制度体系。
3. 打造阳光型“党务监督平台”
开通“信息公开”模块,形成有效监督。高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以“去中介化”的理念,将党务和校务向党组织、党员公开。公开的内容主要包含“三重一大”事项,关系师生员工利益的事项。以党务公开的方式,让党员群众看清楚、弄明白各级党组织的工作业绩,对“成绩单”进行直面监督,为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供保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造阳光型“党务监督平台”。
开通“网络问询”模块,倒逼服务提升。一方面,学校可以整合校内门户网站,设立综合网上事务大厅,推动职能部门网上办公,推行不见面审批,强化服务意识,形成一站式在线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在网络新媒体空间设立“问政专区”,师生员工可以针对关系自身利益的问题发表看法,网上提问,向主管部门进行咨询,要求其解答。因为互联网的“去中介化”和匿名性特征,师生的意愿和诉求能够未经过滤直达党组织。可以将师生的意愿和诉求设置一定的答复期限,如超过期限未答复,将自动跳到上一级党组织。通过此种模式,倒逼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升工作效率,杜绝“不作为”现象。
打造阳光型“党务监督平台”,使党员群众全面、清晰地了解党务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成绩,让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师生党员参与党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广大师生党员形成同心圆和内部凝聚力,提升高校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力,推动党建工作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党务监督平台”能够真正推动党的规章制度落实,确保规章制度发挥应有的效力,让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真正实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