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因、困境与对策: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构建

2019-12-30李周珊张新婷

煤炭高等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范式学术

李周珊,张新婷

现代科学规模宏大,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近代以前的任何科学,其“规模宏大”“强势入侵”“焕然一新”的特征,使得当今的人们不得不以“大科学”来美誉之[1]。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新能源、生化等领域的逐步崛起,带来了相关产业界的迅速转型,而这一转型标志着“大科学”时代逐步取代“小科学”时代的步伐已逼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单一线性的学科结构已开始无法满足知识创新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诉求,这就为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诞生孕育了新的种子。跨学科学术组织是将两门以及两门以上的学科(或者专门知识体系)知识进行整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升对问题的基本认识,还包括解决单一的学科和研究范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2]。2015年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突出强调了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其目的是通过鼓励发展交叉新兴学科与横向跨学科,从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构建在我国已经受到高度重视。但在跨学科学术组织构建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困境与障壁需要我们去认识与解决。

一、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构建的动因

1.外发推力:社会复杂问题的解决

正如《促进跨学科研究》一书所说,“受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的驱动,促使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的产生”[3],在社会文明进程加快以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复杂性社会问题已崭露头角。在现代化领域中面临的信息、科技、医疗、交通、环境等的建设问题,均体现出复杂性、整体性等特征,然而仅靠单一线性的学科来解决这些问题已变得不再现实,因此,这些问题成为需要多学科联合关注的全球性焦点。复杂性思维范式的提出者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认为:“复杂性问题与所研究事物的多因素、多维性以及多样性存在关联,而并非是将简单事物的组合的还原,因此,它促成了认识方法上的多观点、多视角以及多原理。”[4]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社会上复杂多样问题的衍生,复杂不确定性也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新动态,现代的科学研究常常需要打破传统的线性学科思维范式,来开阔更广泛的思维路径。这也表明,科学研究不再是个体能够独立胜任完成的事情,它需要各个相关学科在共同追求社会复杂问题解决的目标驱动下,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走向联合。解决这类社会复杂问题的迫切需求,无形中形成一种外部重要推动力量,倒逼跨学科研究的出现。因此,在这种外部市场化推力下,为学科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以及大学社会服务职能更好地发挥,跨学科学术组织应运而生。

2.内生动力:高校“双一流建设”与“卓越人才培养”的诉求

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有利法宝之一,是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2015年,我国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目标[5]。其后,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中又一次被提到“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此,学科建设在我国被提到史无前例的位置。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来看,它们基本都以“一流学科”为依托,而跨学科则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路径。有学者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成果为例,对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跨学科——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跨学科研究在促进原创性科学成果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众所周知,美国不仅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他们培养了众多的卓越人才,这也和美国高校开展跨学科教育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7]。“一流学科”需要依靠跨学科建设,如果建设“一流学科”还是以传统的分科化为导向,那么建设“一流学科”的构想也难以实现。因此,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构建、运行,则是高校迈向“一流”与卓越的内生动力。

3.催化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进入21世纪以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全球很多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例如印度推出了《印度十年创新路线图(2010-2020)》[8]。我国自然也不例外。“创新”作为一个高频词,在2017年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被强调50余次。另外,人工智能时代的降临,也对国家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现代工程技术、顶尖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的创新发明,倒逼学科之间要优势互补,协同并进。总之,在“创新时代”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催化下,各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开始出现相互交融、互相支撑的趋势,并在不断的联合交融中创新出新的学科思维范式,促进了学科生态系统的繁荣。跨学科学术组织必然要应势构建,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为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提供保障。

二、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构建的困境

跨学科学术组织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受到我国大学一直以来线性思维发展学科的影响,故跨学科学术组织在构建发展中存在着各种困境。

1.组织困境:学科组织形态“壁垒”

学科组织在高校中有三种存在方式:第一,作为学术组织和行政组织的下位概念,且受它们的制约。例如,科研课题的申请、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教授们的权力要受制于科研管理办公室、教学办公室等。换句话说,在学科建设上教授往往只有提出建议和发挥协商的权力,此外,就是服从和实行行政组织者的命令[9]16。学科组织的这种存在方式使得其在高校的实际运行中具有强烈的行政主义色彩,各行政部门明确的分工阻碍着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构建。第二,学科组织与学术组织基本合一。用数学上的术语来说,一个学术组织有且只有一个学科组织,二者形成的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你是我心中的唯一,我也是你心中的唯一”的逻辑关系。例如,某一个大学的二级学院,既是一个学术组织,往往又是一个学科组织,而且只受到这门惟一学科的组织认同。相应地,教师要被迫归属于某一个学科组织,而不能随便跨越,尤其是在学科评估的时候。显而易见,这种存在方式也缺乏跨学科构成的条件,阻碍着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构建。第三,作为纯学术组织独立存在,不附属于其他任何组织。换句话说,它不处于某个特定的学术组织或者行政组织之下,也不和其他任何组织并行,它自身具有一套特定的、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9]20。二战结束后,美国高校顺应了跨学科研究的趋势,它们借助大量的不需要负责任的经费赞助,就在未打破原有院系结构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一系列独立于院系之外的跨学科学术组织——研究院、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这就为跨学术组织摆脱校院系的控制、破茧重生开辟了新天地。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是公立的,国家与政府在高校中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大学的组织结构模仿了政府的纵向结构形式,固化成了“校—院—系(中心)”。这种运行模式就赋予了学科组织强烈的行政色彩,摆脱不了前两种存在方式的束缚。

2.制度困境:大学制度的分科化价值导向

高校是制度化组织,而高校学术组织同样受到大学制度的影响。然而,我国传统的大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阻碍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的障碍。

(1)人事制度的障碍。人才与知识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两大核心要素。跨学科学术组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科研人员流动,从而转移和整合不同的知识。然而,由于我国高校的大学组织形式是“校—院—系”,大学教师都是隶属于某院或某系的成员,他们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时,无不带着所属院系“专属”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任务角色。我国曾以文件的形式对教师的聘任做了要求,“要求完全以教师在各学科、各专业中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教育教学科研任务以及学科建设的需要为依据来设置各级教师的岗位”[10]。传统的院系评估常常不承认跨学科研究成果,这就导致教师们虽在跨学科研究上花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但是却得不到认可,使得教师们在晋升评估中面临一种“费力不讨好”以及“得不偿失”的困境。这样一种聘任和晋升制度严重压制了教师们从事跨学科研究的信心和决心,就导致了教师这一跨学科学术组织主体的缺失。

(2)评价制度的障碍。在我国实行的众多学术评价方式中,“同行评议”是最有效的一种传统方式。同行对学术人员的研究成果的赞同和认可,是其实现学术价值和获取学术共同体身份认可的关键。但是很显然,这一评价方式不适用于评价跨学科学术成果。因为跨学科学术成果的评判要求评判专家必须具备高深的跨学科学识,仅限同行来进行评价的话就很难达到评价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同行评价制度不具备跨学科研究成果要求具备的交叉性和前瞻性,同行评议制度无法对跨学科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11]。所以,大学的评价制度无论在评价指向上还是评价方式上均阻碍着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构建。

3.文化困境:不同学科之间研究范式的认同障碍

要理清不同学科之间研究范式的认同障碍,我们应首先理清“范式”的概念。美国的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所谓范式,主要指一个共同体成员在常规科学阶段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集合,它不仅是开展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而且还是一种从事某一类研究的研究者们需要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2]。基于此,我们就可以得出学科范式的概念:一门学科中的研究者和学者在常规科学阶段所共享的研究方法、信仰和价值观念等的集合,以范例或者制度的形式来制定从事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所应具有的方法和步骤,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前提和规范[13]。学科语言、认知图式及学科价值观念等是构成学科范式的基本要素。不同的学科均有不同的学科范式,比如在学科文化上、在研究方法上、在理论拓展上都独具特色,这是由于各学科的学者在过去知识的生产模式中对学术共同体的高度依赖所形成的。

跨学科组织的构建需要打破原学科的范式,这就造成不少研究者担心自己的领地在跨学科中会被侵蚀,或者学科带头人担心失去自己在传统学科中树立的权威,因此,为了固守自己的学科领地和学科权威,学科之间戒备森严,甚至相互产生对垒。例如在过去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研究人员之间在研究范式上出现过鸿沟——相互不信任。自然学科的研究通常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而社会学科的研究者通常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这种在研究方法上的过度区分就导致自然学科的科研人员认为社会学科的研究没有事实根据,研究结果没有事实根据;而社会学科的研究者觉得自然学科的研究虽有数据支撑,但研究的表述过于浅显,缺乏人文气息。这一现象就体现出学科的过度专业化致使科学研究比较“碎片化”,使得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大学以学科为界线,被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单元格”,为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构建带来了困扰。

4.治理困境:学科权力生态系统不稳定

孟德斯鸠说:“掌控着权力的人都可能会有滥用权力的倾向,他们会施用他们的权力直到有明确界限的地方才肯善罢甘休。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14]这就说明权力是一种地位和利益的象征,在生活中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自古以来争权夺利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主体在生态系统中的权力不同会导致其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整个生态系统的权力分布会呈不对称分布格局[15]。

从组织内学科权力生态位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不稳定主要是指主要权力和次要权力在学科之间的地位与组织体系的问题。每个学科都拥有自己的学科范式或者学科边界,并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地位与组织体系,这样的组织结构使每个学科都掌握着组织权与控制权。但是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是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共存的复杂生态系统[16],如果学科之间相互协调不好,每个学科都想要争夺主权力,势必造成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权力冲突。

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每个学科之间对经费、师资、设施等方面。我国大学的经费一般会按学科来分配,然而很多学院之下不只设立了一门学科,这时学科之间就会产生不认同经费分配的办法。比如,笔者曾走访过的一个师范院校,其教育科学学院包括了教育学学科和心理学学科,他们的经费就是按均分配,但是在分拨过程中两个学科就产生了分歧。心理学学科的教师认为,由于心理学的设备和实验需要更多的资金,国家拨款也是因为他们的设备仪器所以得到的款项更多,因此资金分配应该多划分给心理学学科;但作为一个师范学校来说教育学学科是该校发展的重点学科,教育学学科的教师也觉得经费应着重支持教育学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争权夺利的情况就会突显出来,导致学科之间各不认同,产生利益和权力的竞争。权力之争虽然增强了各学科内部成员对该学科的认可度与忠诚度,但对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构建是十分不利的。

三、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构建的对策

1.跨越组织边界,重构大学跨学科组织

如前所述,根据单一的学科来构建院系组织架构使得跨学科学术组织难以被推动,因此要打破构建跨学科学术组织,就必须模糊组织边界,重构大学跨学科组织架构。

那么,应该怎么打破传统院系组织架构呢?首先,我们可以设立“内部式”跨学科组织——在学院内部集聚至少两个系。以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科学学院为例:该学院成立于1932年,主要由六个系组成,包括数学系、生物系、化学系、物理系和脑认知科学系、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此外,还包括生物,化学,数学、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脑科学等学科领域[17]。该学院通过融合其他的新兴学科现已成为美国知名大学重构院系组织架构的重要方略。其次,建立“独立式”跨学科组织——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是设立独立于院系之外,但与学校层级平行运转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这种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各二级学院之间学科组织的分离状况,从而为前沿研究汇聚跨学科资源。二是在具有跨学科属性的学院内部设立内嵌式跨学科研究中心。这样的跨学科研究中心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学院内部的多学科资源,凭借多学科资源集聚效应,从而重点开展对某一领域的跨学科前沿研究[18]56。例如,田纳西大学的布莱德森跨学科研究与研究生教育中心就是通过集聚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以及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资源[18]57,开展与能源有关的科技、工程、数学研究。

2.采取教师集群聘任制,创新教师聘任晋升制度

传统的教师聘任制度和晋升制度、评价制度、人事制度等维系了“学科分化”大学制度,也是另一个阻碍跨学科学术组织构建的痼疾。因此要重构跨学科学术组织,创新传统教师聘任和晋升制度尤为必要。从教师的聘任制度来看,“集群聘任制”可以对此问题作出一个很好的回应。“集群聘任”主要是根据跨学科知识域建立一个集群,然后各个学科的教师通过相应的竞争进入相应集群。教师一旦进入集群,管理不再受制于传统的学科院系,而是由大学层面进行统筹管理。此外,在跨学科研究领域还应为教师提供相应的职位设置以及长效的晋升与聘用机制等,使得通过集群聘任的教师也能够在跨学科组织研究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及归属感,不再担心晋升评估等一系列的问题,能够全身心地从事跨学科研究。

3.重塑学科范畴文化信念,寻求共同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学科中的文化信念就是指在学科文化领域中普遍遵守的规范和道德标准,以及对行为期望的是非标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面对的复杂问题也越来越多,而仅靠单一的学科力量难以解决复杂性的问题,这就需要借助和汇聚跨学科的力量齐心协力去解决复杂问题。而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寻求趋同的跨学科研究范式。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以问题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研究范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这种研究范式首先要求各学科找到并确立要研究的问题,然后辨别问题的真伪性。问题的真伪性是探索正确答案的一个重要保障,就像维纳说的一样:“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有误,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19]基于“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因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和学科建设的真正基础,学术研究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可以构成一个新的知识增量,并且可以纳入学科建设中并发挥作用,才能够遵循实际推进学科建设[20]。

4.改善跨学科组织的内部治理,平衡跨学科权力生态系统

学科利益的非对称分配是阻碍跨学科学术组织构建的障碍,而组织的不公又平是学科利益冲突制度的根源,所以处理好组织的公平问题是优化跨学科组织内部治理的重要途径。首先,可以采取合议制的共同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强有力的群体决策过程的基础上,群体共同组织权威,所有群体通过直接的交流达成共识,共同分享决策的过程[20]。它的特点有:第一,强调通过协商一致进行共同治理,组织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力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正反两方都是组织里不可或缺的成员;第二,平等的共享权力和权威,组织里的管理者和教师都是平等的;第三,没有严格的等级地位之分。各学科学术权威通过在组织内部组建学术评议委员会,从而根据相关的制度规则来解决和协商组织内部的学术争议与冲突[18]57。另外,还可以采取共同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让每个成员都分担领导责任,让组织内部成员在相互尊重、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将组织的绩效负责作为目标,通过共同参与学科组织内部的决策过程,以至于实现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共同治理”。以上两种治理模式都要注重各跨学科之间拥有同等的话语权。

除以上几点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共同的激励机制以增强组织目标与学科目标的契合度;通过加强学术人员的自律、责任和大局意识,从而完善组织内部学术民主制度,制定学术规范制度;将学科的绩效作为基础,为增强学科和学术组织的目标,制定一个具有动态性及公平性的成果共享机制和学科利益分配制度;为使各门学科都拥有话语权,搭建一个能使各个主体公平对话的交流平台;在组织内部实现公平的治理程序;等等。

猜你喜欢

跨学科范式学术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学术动态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