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碗捞面条(随笔)

2019-12-30陈宏宾河南

星星·散文诗 2019年18期
关键词:筋道面汤臊子

陈宏宾(河南)

那碗捞面条,至今还留在记忆深处。

那碗捞面条,让我的童年吃出母爱,伴随着飘香的捞面条,从童年一路走来,我总是念念不忘。

土生土长的我,呼吸着乡村泥土的气息,沐浴着乡村淳朴的民风,养成吃捞面条的习惯,这或许是一种乡土情结。乡村人都说,捞面条实在、营养多,最能补充体力,这也是大家爱吃的原因吧!我也说不清楚,是什么理由让我一个农村孩子喜欢上吃捞面条,特别是烈日炎炎的盛夏,一碗捞面条下肚,顿觉精神倍增。

说起这吃捞面条,当数母亲亲手擀的好吃、筋道、有嚼头。

做捞面条并不复杂,看看日近中午,母亲就开始和面,把面倒进瓷盆里,加入适量的清水,就开始使劲地揉,直到把面揉成一团绵软、柔滑为止,然后放在盆里“醒”一下,据说这样擀出来的面条筋道。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在和面时,往面里加一两个鸡蛋,做出来的面条更好吃,过去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待一定时间后,母亲就开始擀面,这擀面条是非常有讲究的。先在案板上撒些面粉,把和好的面团放上,用长长的擀面杖开始均匀的擀起来,擀的时候手上的劲要使足,只见母亲时而把面翻过来,时而把面包裹在擀面杖上,时而又撒上一些面粉。面团擀成薄薄的一张面饼,然后再把面饼折叠整齐,从一头下刀,一口气切下去,手一提,细长均匀的捞面条就算擀成了。

捞面条想好吃,必须得有臊子和蒜泥,这臊子的制法和炒菜差不多。印象中,小时候吃的捞面条大抵很少有臊子,因为那时家境不是太好,没有地方买菜,有时候就是去地里摘一个南瓜,做成南瓜丝,等捞面条出锅后,和南瓜丝一同放在冷水盆里浸泡一下,再捞出,放上蒜泥,一碗美味的捞面条就算做成啦。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再吃捞面条的时候,都会配上热臊子,要么是番茄鸡蛋臊,要么是白菜粉条臊,遇到过节时,还可以去集市上割几斤五花猪肉,配上粉条来个猪肉粉条臊,那捞面条更叫绝,保管你垂涎欲滴,吃过后还会天天想着它。

面条好吃,不要忘记喝面汤。在农村老家,老年人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原汤化原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知道了其中的缘由。“化”即“消化”的意思,捞面条比较干,不容易消化,喝过面汤后有利于肠胃蠕动,可以帮助消化,还有补充营养的作用,这些道理都是乡村人在实践中得出的。

有一年暑假,天气非常炎热,我嫌母亲做的捞面条热,就用压井水泡两遍,一口气吃三碗,吃完后就急着跑出去玩,竟然忘记喝面汤。到下午四五点的时候,我肚子开始疼起来,上下不通气,胀得鼓鼓的,疼得我在地上直打滚,吓得其他小朋友赶紧回家喊我母亲。母亲询问情况后,回家把中午做捞面条的面汤给我热一碗,我咬着牙喝完那碗面汤,母亲又用热手不停地在我肚子上揉来揉去。说也奇怪,肚子居然慢慢不疼啦,到吃晚饭的时候,我就能下地跑起来。看着我傻笑的样子,母亲心疼地说:“幸亏中午的面汤没有倒掉,要不然你非进医院不可,记得下次一定要喝面汤。”

听着母亲的话,我眼眶润湿啦。

今天,我们还经常吃捞面条,大都是机器压制的面条,吃起来却找不到当年那种筋道的感觉。或许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或许是人们的食欲减弱了,即便是配上美味的臊子,也只能是填饱肚子而已。

如今,年过七十的母亲已无力再去给我做可口的手擀捞面条,但我总忘不掉童年那碗香喷喷的捞面,忘不了童年岁月里的母爱。

童年那碗捞面条里,永远飘出母亲的味道。

猜你喜欢

筋道面汤臊子
臊子面
最爱西安臊子面
福山面汤
拌面汤
够筋道
睡不着
重庆小面
岐山臊子面,酸辣味美馋死人
小瓷碗
馏面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