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校企合作前提下的创新型汽车人才培养模式

2019-12-30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22期
关键词:技师校企实训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沈 莉

1 我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目标与发展之路

(1)校企合作的目标。以全程、全面的校企合作为目标,致力于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项目、新空间,深化原有的校企合作形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寻求解决瓶颈问题的方案,努力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向深入,提高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效,成为本专业特色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我校汽车专业自建校伊始,就开始了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从最初的顶岗实习为主的校企合作,逐步发展成定向培养型、就业型的校企合作。同时,本专业的3个专门化方向均有与本方向对应的合作企业:汽车维修班分别与和聚泰汽车修理厂、西上海及协通集团等汽修型企业合作,汽车营销班与嘉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汽荣威4S店等销售型企业合作,汽车车身修复班与全国500强企业阿克苏诺贝尔集团这一汽车综合型企业合作。学校与这类企业的长期合作,奠定了本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发展的基础。

汽车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通过有效的工学结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环境不能完全提供培养这类人才的全部条件,而企业以生产为主,无法提供完整的人才培养环境。所以,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只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才能达到较好的培养成效,才能培养更多、更优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2 我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

我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有4种实践模式,见表1所列。

表1 四种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元素

2.1 引入行业协会,将技师纳入兼职教师资源库

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专业委员会嘉定区分会拥有大量会员,他们都是嘉定区汽车服务与维修企业的技术骨干,其中多人是汽车4S店店长,实践经验丰富,并且具备技师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抓住该行业协会“搬家”的契机,将行业协会引入校园。

(1)合作方式。学校为该行业协会提供固定的办公、活动场所,而行业协会成员则被纳入兼职教师资源库,双方共同签约,参与学校日常的教学、实训工作,学校按课时量提供相应的报酬。

(2)合作载体。以“技师进课堂”活动为载体,行业协会的技师会员分别承担《汽车技师讲汽车》《汽车技师讲用车》《汽车技师讲养车》《汽车技师讲修车》社团课程的组织教学。以个人成长经历、真实的汽车服务与维修案例等,组织课程教学。

2.2 校企合作,“三明治”式工学交替创新模式

(1)合作方式。西上海集团和协通集团以冠名班的形式与我校汽车专业合作办学,成立“西上海和协通班”。

(2)人才培养方式。冠名班学制为3年(6个学期),采用“三明治”式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第1、2学期在校学习,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动手能力。第3学期离开学校进入西上海集团或协通集团学习,并在不同的岗位之间轮换,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4、5学期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工种的中高级技能证书。第6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直至毕业。毕业后这些学生大多定向进入集团工作。

(3)教学计划的制订及日常管理。第3学期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教学培养计划、确定企业实践课程及相关内容。学校派教师巡回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训进行督促和指导,学校负责为学生购买保险。企业则落实教学培养计划的实施,安排德才兼备的师傅带教学生,严格管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劳动纪律,使学生掌握汽修专业相关技能。

(4)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学生在集团所属的汽车4S店基层岗位实习,具体岗位有:汽车维修机电工、汽车维修钣金工、汽车维修漆工、汽车前台接待、汽车销售、汽车保险、汽车售后服务等岗位。学生在这些岗位上进行轮岗实习,拓展了视野、提高了职业兴趣,使学生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

2.3 引企入校,合作培养

(1)合作方式。我校把上海和聚泰汽车修理厂、嘉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汽荣威4S店引进学校、进驻校园,开展校企合作。

(2)人才培养方式。汽车维修班和汽车营销班从一年级开始每班每周分别有4位学生到和聚泰汽车修理厂、嘉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汽荣威4S店实训实习,然后下周换另外4位学生下厂,依次轮流,确保全班学生一学期之内至少有一至两周下厂实习的时间。

(3)教学计划的制订及日常管理。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教学培养计划、确定课程及内容,学校派教师巡回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实习进行督促和指导。

(4)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和带教师傅。和聚泰汽车修理厂提供的实习工作岗位有:汽车维修机电工、汽车维修钣金工、汽车维修漆工等。如图1所示,厂方安排技术人员和师傅指导维修班的学生学习、训练和工作,对学生一周的实习实训给予评价。

图1 资深汽修技师指导学生

嘉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汽荣威4S店提供的实习工作岗位有:汽车前台接待、汽车销售、汽车保险、汽车售后服务等。厂方安排资深汽车销售顾问、销售经理指导商务班的学生学习、训练和工作,对学生一周的实习实训给予评价。

2.4 校企合作,依靠企业的支持开展专项技能培训

(1)合作方式。知名企业荷兰阿克苏诺贝尔新劲汽车修补漆有限公司与我校汽修专业合作办学,成立“新劲车身修复班”。

(2)人才培养方式。企业每年对学校的相关教师进行2次集中强化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车身修复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活动,由企业的资深讲师授课。

学校的车身修复相关师资较紧缺,所以公司派两名师傅兼职为学生授课,培训学生钣金和喷漆专项技能。

(3)教学计划的制订及日常管理。学生在学习期间,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教学培养计划、确定课程及内容。由于新劲车身修复班的教室及实践场所就设在本校汽修实训车间内,所以日常管理统一纳入学校管理。

图2 新劲车身修复班学生在喷漆实训中

(4)企业支持方式。企业设立“新劲奖学金”,每年资助5名家境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每年的助学金标准为2 000元。由于学校在日常教学中油漆的消耗量较大,企业将不定期向学校赠送阿克苏诺贝尔品牌的油漆及辅料,每年赠送的油漆价值约为5万元。基于“订单式”专项技能培养模式,企业在学生学习的第三年负责安排他们到本集团企业、企业的经销商处进行实习。对于实习期间表现良好的学生,毕业后将优先安排至重要岗位就业,并可能在学生毕业后送出国门继续予以深造。

3 校企合作的三赢格局

3.1 形成利益共赢、责任共担的“稳固三角”

我校汽车专业的校企合作之所以达到一定的成效并能够持久发展,是建立在校企各方利益共享的基础上的,行业协会/企业、学生及学校形成了“稳固三角”,三者之间形成了共担、共赢的局面,见表2所列。

3.2 校企合作的成效

(1)专业贴近市场,课程贴近岗位,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升。

(2)学生学习并掌握企业最新维修工艺,可以提前进入实习环节。

(3)学生实习成效显著,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根据我校市场部的统计资料得知,汽修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有了极大地提高,从几年前的不足45%,到如今已超过80%,有的班甚至达到92%,总体就业率接近100%。

(4)创新了校企合作模式。本专业的4种校企合作模式正是不同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需求点平衡的结果,这一创新模式对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表2 行业协会/企业、学生、学校的“稳固三角”

4 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

(1)职业教育需要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的全程工学融合。教育全程的工学合作比个别环节的工学结合更为重要。要实现全程合作,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就不应仅仅局限于实训基地的设立,实习的方式也不应仅局限于平时的观摩和第三年的顶岗实习,而应形成一套有效融合的机制。学生没有身处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就无法了解企业的文化、掌握企业的现代化设备、生产技术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我校的“西上海和协通班”,采用了一套新的机制,即“三明治”式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第三学期全部到所属集团实习,接受单位安排的实习岗位,学生通过轮岗,基本可保证在汽车4S店的大多岗位上都实习过,这种全程型工学交替才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目标。

(2)兼顾三方利益是基本前提。行业协会/企业在合作中必须保证自己的利益才能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而学校的教学目标也必须与企业的利益形成一致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学生知识的转换必须与企业岗位相对应才能使学生技能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如果学校能做到:努力为企业服务,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输送优秀学生,赢得企业信赖,实施“订单式”培养等措施,可使三方共同获益,共同提高。

(3)校企深度合作需要政策和制度的有力支持。通过这几年的校企合作,我们发现有许多环节需要政策和制度支持,例如对企业提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关键岗位要给予补偿,对企业使用教育资源要给予政策支持,对学校支持企业的教育资源和项目,要在制度上给予许可和明确规定,例如通过政府向企业购买有技术含量的实习岗位来满足需求,或许是一条可以考虑的思路。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校汽车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实践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校企合作使企业与学校建立起一种紧密型、渗透式的合作关系。但我们不能就此止步,仍需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做出进一步调整和改进,积极探索适合我校汽车专业的办学模式。

猜你喜欢

技师校企实训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