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研究综述

2019-12-29

医师在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胃肠道针刺疾病

谭 俊

平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百色 531400

胃肠道功能紊乱在消化内科十分常见,且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我国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病率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对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有效治疗该疾病一直是众多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1]。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具有多变性和反复性,且个体差异较大,目前临床上还未形成统一、标准的治疗该疾病的方法,故为了给临床工作者有效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笔者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现综述如下:

1 西医治疗

1.1 对症治疗

由于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腹胀、肠鸣、腹泻、便秘等都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因此可根据患者病情对症使用解痉剂、止泻剂、通便剂等治疗,而近年来随着胃肠道功能紊乱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作用于5-HT受体的药物、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以及氯化物通道激活剂等靶向治疗药物也被逐渐应用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对症治疗[2]。

1.2 心理治疗

由于异常情绪可通过人体大脑皮层导致下丘脑功能紊乱,影响胃肠道功能,进而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因此,积极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十分必要。如通过向患者解释其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原因,向患者介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相关知识,以帮助患者正确看待疾病,主动调节负性情绪,通过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给予患者心理暗示以及转移患者负性情绪等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提高对疾病的治愈信心等。此外,必要时还要给予患者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以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如如王剑[3]就曾在西沙必利治疗基础上,对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老年患者实施了帕罗西汀治疗,结果发现西沙必利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单一西沙必利治疗的78.0%,且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也低于单一治疗的10.0%。提示从提高患者胃动力和改善患者抑郁等负性情绪两个方面来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更好。

1.3 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主要是指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的营养支持、运动支持以及睡眠支持治疗,和精神调适一样,这些行为的改变也是从根本上调整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重要方式。其中营养支持治疗方面,首先要保证规律、清淡饮食,并注意避免过度饮酒,避免摄入咖啡因以及高脂饮食,其次要增加可溶性纤维素的摄入,剔除致敏和产气食物,并注意全天功能供给目标值为5.9MJ,根据患者病情,第一周一般给予总能量的60%,第二周一般给予总能量的80%,此后依次增加,3个月后可过渡到普食;在运动支持治疗方面,则指导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在睡眠支持治疗方面,则可适当给予患者利眠安、眠尔通、安定、谷维素等镇静安眠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睡眠[4-5]。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胃肠道功能紊乱病机的关键在于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并常见脾胃气虚与湿浊气滞夹杂,因此可通过改善患者脾胃气虚、湿浊气滞的情况来促进其脾胃运化功能的改善。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对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较好的疗效。如黄国栋等[6]就曾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法来治疗该疾病,结果发现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KPS)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而李枋霏等[7]从调气为先、补益为要、扶正祛邪等方面来治疗该疾病,同样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2.2 针刺治疗

针刺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足三里穴位,可达到温补脾胃、温土逐寒、助脾运化的作用,因此针刺在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韩燕萍等[8]就曾对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实施针刺治疗发现,治疗后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比术后常规治疗患者更短。而董璐[9]还在针刺治疗基础上增加了运脾饮治疗,结果发现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所改善。

2.3 推拿按摩治疗

推拿按摩治疗可以调理患者肠胃,具有理气行气、疏肝扶脾的功效,从而可以达到调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胃肠分泌和蠕动功能的作用。孟亚慧[10]对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实施了推拿按摩后发现,经推拿按摩治疗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积分、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采用的推拿按摩方法为:先自上而下按揉患者的膀胱经,然后按揉患者的夹脊穴和膀胱经内侧线俞穴,之后再掌擦患者督脉,最后为患者摩腹5-7min,并按揉患者中脘、关元、足三里以及天枢等穴位。而麻美琴[11]则在给予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药物注射治疗基础上,给予了其穴位按摩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的肠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进食、排便、排气时间均明显比单纯药物注射治疗更佳。由此可见,适当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来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 小结

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病机制复杂且各发病机制可相互影响,尽管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但是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类型、严重程度等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其中西医治疗方面,应积极对症治疗并配合心理和支持治疗,中医治疗当面则应准确辨别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证型,并据此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方式(中药治疗、针刺治疗以及推拿按摩治疗等)来治疗该疾病。此外,鉴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具有个体性差异较大的特点,临床工作者在临床治疗时应注意遵循个性化原则,并视临床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猜你喜欢

胃肠道针刺疾病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