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形似训练”在竞技运动向休闲健身运动转化中的运用

2019-12-28范波王鹏蒋斌

灌篮 2019年36期
关键词:健身竞技运动

范波 王鹏 蒋斌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项目对人体形态学投射的健身方法及动作设计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研究得出,①从选材学出发不同项目对人体的形态和能力要求不同。②通过竞技项目比较成熟的训练手段和要求经过适当的改进和设计实施于健身者对其身体形态的促进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③竞技项目对人体形态学投射的健身方法及动作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竞技;健身;运动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练习方法的选择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涉及练什么?怎么练?的问题,而且还涉及诸多客观因素如练习方法的有效性、动作难度、练习的时间与地点的选择、投入成本、趣味性以及安全因素等。因此,根据不同的人群我们给予不同的练习方法的建议符合练习者的心理诉求,更能让练习者接受并坚持下来。在此对形似练习法的探讨有助于为教练员们提供理论参考。

一、理论基础

(一)从选材学出发不同项目对人体的形态和能力要求不同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人体形态学在竞技体育的选材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对于训练过程也具有深远影响。不同的竞技项目对运动员的体形要求不同。因此,人体形态学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是教练员必须研究的课题,反观在大众健身领域,通过竞技项目比较成熟的训练手段和要求经过适当的改进和设计实施于健身者对其身体形态的促进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二)反向作用健身者对身体期望目标投射到项目特征

在健身过程中为了促进身体形态的完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通过竞技项目比较成熟的训练手段和要求经过适当的改进和设计实施于健身者对其身体形态的促进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三)在竞技项目的成熟训练方法中寻求健身手段的可行性

凡是都不是绝对独立的存在,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两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是彼生共长的存在。竞技体育来源于生产劳作和娱乐游戏,大众体育可谓是与其共生同出于此。鉴于竞技体育的高精尖特性,其从事的人数少、投入大、研究深,因此很多训练手段具有一定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在运动器械产业领域,鉴于投资者的逐利性更愿意注重大众体育领域,因为其参与人数多,需求大,其在对健身器械的设计方面存在诸多借鉴竞技体育训练的方法模型。

二、方法设计

(一)如何根据健身者的需求进行健身方法的设计

形似训练计划的制定,首先训练目标确定后,要对参与者进行全面的测试并分析和评估,针对个体差异来选择适合其实际能力水平的方法与动作形式;形似训练模拟竞技项目动作的程度越高,训练的效果就会越好;形似训练是为提高体能服务的,对于肌肉的质量,强度、量、时间(持久时间)、方法等细节都要细致的安排,应精确到运动员开始练习后的每一分钟。

(二)训练方法设计的思路

(1)项目的选择

项目的选择是影响训练者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事先通过对参与者的交流了解参与者的心理诉求或者是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参与者需要改变和提高身体的哪方面能力,有针对性选择项目。

(2)对运动项目进行技术分解

技术分解有几条路线:一是动作分解,如短跑的技术动作包括腿的蹬、收、摆和手的快速摆动。这里就可以将腿的技术分解成蹬的动作、收的动作、摆的动作,手的动作一样可以照此分解。二是能力分解短跑所需要的能力包括反应、爆发力、柔韧、协调、速度耐力等。这些能力是通过肌肉的协同工作而达到的,是所有能力的综合表现形式。两者的关系是前者是外在表现,后者是内部表现,两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在技术分解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

(3)技术重组

根据参与者锻炼时能做到上手快、难度低、避免局部負荷过大、还能达到锻炼效果的目的进行技术重组。技术重组根据技术分解路线提供了两种方案,一是:动作重组,在重组过程可以选择其中的几种或多种动作进行组合,可以借助简单的道具进行配合设计。二是:能力重组,如篮球运动的能力是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准确性等,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借助器械来完成。

(三)在实施过程中的健身要求和监控、跟踪、改进、完善

健身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主动参与过程,诸多事实证明此过程对参与者的影响是积极的,其影响包括多个层面,最为直观的是对参与者体质和形体的改变,深层次对其心理和生活的干预趋于积极面。为了使整个过程科学而可控就必须进行全程的技术监控主要表现在对受训者训练过程中和训后的反应及交流进行控制,另一方面通过仪器测试判断其生理状态为接下来的训练计划作为科学参考,并进行实时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和训练体念。

三、结论

(1)从选材学出发不同项目对人体的形态和能力要求不同。

(2)通过竞技项目比较成熟的训练手段和要求经过适当的改进和设计实施于健身者对其身体形态的促进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3)通过竞技项目的成熟训练方法寻求健身手段的可行性具有可操性,对于提高健身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4)项目选择、技术分解和技术重组是技术转换的三步骤,具体要求应遵从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王猛.110m跨栏跑节奏特征及训练方法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9.

[2]白玲.国外田径科技[M].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资源部,2007,3.

[3]黄勇等.第九届全运会男子110m栏冠亚军跨栏跑技术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1):57-66.

猜你喜欢

健身竞技运动
电竞种植记
E生命力
不正经运动范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以游戏为主打造趣味体育课堂
花与竞技少女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