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地草原风电的拓荒者
—回顾龙源内蒙古东部地区风电开发历程

2019-12-28谢长军

风能 2019年12期
关键词:龙源兴安盟赤峰

文 | 谢长军

龙源蒙东孙家营风电场

内蒙古东部地区,一般是指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和赤峰。这四个盟市与东北三省毗邻,风土人情、方言、饮食等与东北三省相似。内蒙古东部地区大多是林区风貌,属寒湿带和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湿热,秋季霜冻期早,冬季寒冷漫长。风能资源丰富、土地开阔、人口稀少、地价低廉,适合集约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基地,如协调好现有火电机组调峰能力,可为大规模外送电力提供电源保障。

龙源在蒙东地区开发风电,采取的是“先分散、后集中”战略。即先按盟市分散开发布局,具备一定规模后再整合集中管理,主要目的是尽快占有风能资源,齐头并进,相互竞争,实现风电装机规模化快速发展。

赤峰新胜,旗开得胜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赤峰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境内有红山文化遗址。

赤峰市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和松山区的交界地带,地势平坦,海拔较高(1500~1800米)。风能资源丰富,离地面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达到8.0~9.3米/秒,风功率密度达到700~1200瓦/平方米。

2005年,龙源总部开发部前期工作人员进入赤峰,在翁牛特旗五道沟地区开展测风和风能资源评价等前期工作。同时,来自于国电电力所属朝阳发电厂的一批人员,也在翁牛特旗孙家营附近开展前期工作。一个大集团两支队伍在同一区域开发项目,如何实现相互支持和平衡,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一些难题。笔者在第一时间向时任国电集团总经理的周大兵和分管发展工作的副总经理朱永芃作了汇报并提出建议。为了提高国电集团对外形象,同时打造“龙源风电”品牌,为以后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奠定基础,建议由龙源控股、国电电力参股组建合资企业,共同对外开发项目。这一建议,得到国电集团领导的高度认同,同时也得到国电电力的支持和理解,在国电集团的协调下,双方达成一致。为推进后期电网送出工作,我们邀请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国网新源公司(主要从事抽水蓄能电站业务)参股合资公司。国网新源公司总经理崔继纯,曾经是笔者在龙源的同事和朋友,后任国家电网东北公司总经理,为龙源风电在东北电网的接入和消纳给予了很大帮助。

2006年1月,合资公司组建,龙源相对控股34%,国电电力、国网新源各占33%股份。为了方便以后上市,龙源与另外两个股东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和避免同业竞争协议。可是在公司名称上,各方迟迟达不成一致。原国电电力在赤峰筹建处的名称叫“赤峰新胜”,后经与各方协商,确定公司名称为“赤峰新胜风电开发公司”。名字中无龙源,也无国电电力和新源的字样,实际上主要是使用“赤峰新胜,旗开得胜”的寓意。

在公司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上,由笔者出任董事长,聘请来自朝阳电厂的李作书任总经理。李作书曾是电厂教育培训部主任,业务能力强,口才好,会用人,在他身上有一股“拼命三郎”的精神,工作从来不服输,口头禅是“不辱使命,不丧良心”。

三家企业的项目筹建团队团结一致,很快在五道沟和孙家营地区规划了一个装机60万千瓦的整装风电场和一座220千伏升压站,分六期建设。第一期规划建设10万千瓦,安装134台金风科技750千瓦风电机组(也是当时国内能生产的最大单机容量机组)。项目于2005年11月获得核准。2005年12月28日,天气很冷(-25℃),我们邀请赤峰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还有国电电力和国网新源的领导等共同出席了当天在赤峰市举行的项目奠基启动仪式。

2007年7月,原中国国电集团总经理周大兵(左二)赴赤峰新胜公司调研

2006年4月28日,五道沟、孙家营风电场仍然是冰天雪地,寒风凛冽。风电机组基础施工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开工了。基础表层土冰冻非常坚硬,剥离起来十分困难,地表是50至80厘米深的粉质粘土,土层下面是整体的玄武岩石。基础施工用时145天全部完工。风电机组吊装、厂内线路施工一气呵成,至11月21日升压站设备安装全面结束,12月9日,220千伏升压站通过验收。整个风电场的建设仅用了8个月时间。在赤峰市政府的鼎力协调下,赤峰大唐公司同意五道沟、孙家营风电场临时T接赛乌线(因电网公司线路施工无法满足风电场发电进度要求)。12月27日9时19分,首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12月30日,风电场134台风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赤峰新胜公司创造了三项全国第一的历史纪录,即10.05万千瓦装机容量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发电,其建设速度之快首开历史之先河;单场装机容量全国最大;134台机组全部使用金风科技S48/750型机组,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部整机国产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当天报道了新胜公司一期项目并网发电的新闻。赤峰新胜真正做到了“不辱使命,旗开得胜”。

左图:通辽满斗风电场

右图:2011年4月,时任赤峰市市长包满达(左一)赴孙家营风电场调研

谈起风电场的建设条件,李作书总经理讲:“不算太艰苦,我在工地一住,三个月未下山,三个月没洗澡。”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工程投产压力,让建设者们暂时忘记了条件的艰苦。实际上,这个风电场的建设条件是相当恶劣的。

项目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时任赤峰市委书记杭桂林、副市长张利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夏国华和翁牛特旗书记郑洪学、旗长汪国森等政府领导多次到现场指导协调,翁牛特旗副书记于德会率领旗协调工作组,充当公司“编外人员”,全程“贴身式”服务。可以说,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的精心组织协调,对工程项目的顺利投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道沟、孙家营风电场建成后,先后有原中国国电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周大兵,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等领导到现场视察指导。

转战通辽,扩大规模

赤峰新胜序曲精彩,首战告捷。2007年,龙源赤峰风电公司应运而生,也标志着龙源在蒙东地区开疆拓土的大幕正式拉开。按照龙源战略分工,龙源赤峰公司主要负责赤峰和通辽的风电开发。一段时间里,他们还负责内蒙古中部地区的风电前期工作和辽宁省朝阳市的风电开发建设工作。在后续业务调整中,内蒙古中部地区业务划给了龙源内蒙古公司。已建成的朝阳风电场(9.9万千瓦),划归龙源辽宁公司进行管理。

2007年10月,五道沟、孙家营风电场二期项目(9.95万千瓦)投产发电,2008年11月,三期项目(9.8万千瓦)投产发电。

2011年6月,龙泉风电场(9.6万千瓦)、北梁风电场(9.6万千瓦)同时投产发电。

2011年8月,齐心营风电场(9.9万千瓦)投产发电。

2011年12月,收购蒙能公司2个风电项目(9.9万千瓦)。

2014年1月,冠东风电场(9.9万千瓦)投产发电(早已建成,一直等待并网)。至此,龙源在赤峰市建设投产16个项目,装机达68.8万千瓦,实现了装机规模领先的目标。为了保障龙源在赤峰地区风电场的电力外送,在电网公司的支持下,龙源赤峰公司自建220千伏线路—北锦线,全长107.8公里。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东部,总面积5.98万平方公里,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

2009年3月,龙源通辽风电公司设立。

2010年7月, 敖日木风电场(4.95万千瓦)投产发电。

2010年12月,哈日塘风电场(9.9万千瓦)投产发电。

2011年12月,满斗风电场(14.85万千瓦)投产发电。龙源在通辽市共建设投产6个风电项目,装机容量29.7万千瓦。

2011年以后,通辽地区弃风限电严重,龙源通辽公司停止了后续项目的开发建设。

兴安速度,受限送出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总面积5.98万平方公里。兴安盟因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而得名,“兴安”,满语意为丘陵。

龙源是第一个真正进入兴安盟开发风电的企业,早期项目开发工作由龙源吉林公司负责。2007年12月,龙源兴安盟公司正式组建,与龙源吉林公司合署办公。2008年4月初,龙源吉林公司党委书记张华临危受命,出任总经理,龙源本部选派王琦出任副总经理,公司开始独立运行。

2008年4月,牤牛海风电场一期项目(4.95万千瓦)开工建设,2008年12月投产发电,创造了八个月工期的工程建设“兴安盟速度”。2009年11月,牤牛海风电场二期项目(4.95万千瓦)投产发电,工程历时七个月。

2010年12月,代钦塔拉风电场一期项目(4.95万千瓦)投产发电。二期项目于2011年4月开工建设,因兴安盟地区弃风限电十分严重,最高限电达到70%以上,项目被迫中止建设,后于2013年复工,仅建设安装了7台风电机组(1.05万千瓦),其他机位建设计划取消,这也是龙源历史上为数不多因中途改变计划而没有全部建成的风电场。

2010年12月,九龙风电场(4.95万千瓦)投产发电。

2010年6月,察尔森风电场(4.95万千瓦)开工建设,当年12月投产发电,历时六个半月,创造了工程建设的“龙源速度”。

上图:2008年12月30日,笔者(前排讲话者)出席龙源兴安盟牤牛海一期风电场竣工暨牤牛海二期风电场开工庆典

下图:兴安盟察尔森风电场

2010年11月,笔者与公司负责工程建设的副总经理张源(兼任龙源兴安盟公司董事长)一行5人到兴安盟首府乌兰浩特,专程拜会时任盟长邓月楼,洽谈兴安盟科右前旗桃合木百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事宜。会上,双方达成一致,兴安盟同意由龙源牵头开展桃合木地区200万千瓦风电基地前期工作,并将其中90万千瓦容量份额交由龙源开发建设,双方签署了项目开发框架协议。同时,龙源兴安盟公司还开展了突泉县蛟流河、科右中旗扎木钦、扎赉特旗宝力根花三个200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的前期工作,为储备资源做出了贡献。

2012年以后,因兴安盟电网建设严重滞后,加上当地电力负荷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龙源兴安盟公司生产运行、前期工作举步维艰,公司基本上暂时停止了后续项目的开发。

截至2013年年底,龙源兴安盟公司建成4座风电场,装机容量25.8万千瓦,在兴安盟地区一直保持领先的地位。

呼伦贝尔,力克低温

上、下图:2011年3月,笔者与兴安盟盟委领导会谈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公里的边境线。呼伦贝尔东西长630公里,南北长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与浙江两个省份的面积之和。

呼伦贝尔地貌以大兴安岭山地为主体,大兴安岭是构成内蒙古高原与松嫩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岭西地区的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等旗(县、市)均属低山丘陵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口分散,电网处于末端,网架薄弱,很多变电站是单回线路供电,安全可靠性较差。

2006年2月,龙源黑龙江公司与牙克石市签订协议,龙源在牙克石市开展测风工作。2008年4月,龙源呼伦贝尔风电项目筹建处成立,龙源黑龙江公司党委书记唐怀忠兼任主任。2009年年初,龙源呼伦贝尔风电公司正式组建,李栋任总经理。从公司成立到2010年5月,呼伦贝尔前期项目开发遇到林地审批和电网接入两大难题,一直推动不下去,整个公司的项目开发处于停滞状态。2010年6月,公司一次性取得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对满洲里高尔真、额尔古纳葫芦头、牙克石兴安三个项目的入网许可,前期工作局面才逐渐打开。

2010年10月,龙源加强和调整龙源呼伦贝尔公司干部配备,任命王强为总经理,马艺峰为副总经理,这两位都是龙源黑龙江公司前期工作骨干(一位任副总经理,一位任开发部主任)。经过他们的努力,2010年12月29日,公司取得国家林业局对牙克石兴安风电场使用林地的批复。至此,牙克石兴安项目获得开工建设的所有文件许可。2011年6月,牙克石兴安风电场(4.95万千瓦)开工建设,2012年2月投产发电。

2010年7月,满洲里高尔真项目与华润项目的部分机位选址重叠,双方施工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矛盾激化导致项目暂时搁置。高尔真风电场因故有13台机组需要移至新巴尔虎右旗敖尔金牧场建设。项目公司请敖尔金牧场场长铁球做工作,铁球是蒙古族人,讲道理、识大局、重义气,最后同意了移地建设方案。时任满洲里市委书记的吴浩峰也到现场,协商各方提出解决办法,项目才得以顺利推进。2011年3月,高尔真项目(4.96万千瓦)开工建设,2012年9月投产发电。

2011年6月,额尔古纳葫芦头项目(4.96万千瓦)开工建设,2012年11月投产发电。

考虑到呼伦贝尔地区全年平均气温低,最低气温可低于-50℃,冬季达5个月之久。三个项目全部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低温型风电机组(此风电机组曾在2006年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使用,并进行了大量的改进试验工作,后获得“全球最优低温型风电机组”称号),运行正常,解决了低温条件下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

龙源蒙东冠东风电场

提到呼伦贝尔的气温,还有一件事让笔者难忘。龙源呼伦贝尔公司副总经理张哲浩,是位朝鲜族同事,从龙源辽宁公司调来,为了工作举家(家中有两个孩子)搬到呼伦贝尔。因为工程繁忙,张哲浩不能按时接送孩子上学。大儿子初中模拟考试那天,孩子在从学校走回家的路上,突遇寒流降温,造成手部严重冻伤。虽紧急送到哈尔滨医院治疗,但因为伤势严重,后还是转到北京解放军304医院做了双手部分截肢手术。当年除夕,笔者去医院探望孩子,临走送给孩子红包时,被孩子的一句话逗笑了:“伯伯,我们家从来不收别人的红包,但你给的我就收了。”孩子很乐观,也很好强,后来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弥补了家庭和个人的部分遗憾。

2011年4月,龙源与陈巴尔虎旗签订《130万千瓦风电开发协议》。2011年9月,龙源与新巴尔虎右旗签订《100万千瓦风电开发协议》。后因呼伦贝尔地区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尚未解决),龙源暂时放弃了在呼伦贝尔地区的风电开发计划。

截至2013年年底,龙源呼伦贝尔公司,开发建设3座风电场,装机容量14.87万千瓦。目前仍然受到弃风限电的困扰。

区域整合,管理提效

2013年1月,龙源决定对蒙东四盟市的风电公司进行管理整合。三个管理团队整合成一个团队后,干部出现明显富余。龙源采取当地使用和外派交流方式,予以妥善解决。整合后,于国富任龙源内蒙古蒙东公司总经理,张华任党委书记,王强任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正职待遇)。马艺峰等一批优秀干部到南方一些公司交流任职。

整合后,龙源内蒙古蒙东公司的风电装机容量达139.17万千瓦,是当时龙源装机容量最大的区域公司,管理17个风电场,跨度超过1400公里。在新管理团队的领导下,公司开启了“强化管理,提升效益”的新征程。

蒙东风电,未来可期

蒙东地区当前电力发展存在两个大的问题:一是当地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电力增量本地消纳空间有限;二是四盟市电网结构薄弱,外送通道明显不足。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增加当地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加大电网改造和外送通道建设是当务之急。蒙东地区,特别是赤峰和呼伦贝尔两市,地域面积大,风能资源品质好,外加当地配套火电调峰能力强,是大规模发展风电的最佳选择。因此,建议:第一,在四盟市规划若干个500万千瓦装机的大型风电基地,通过建设50万(至华北、东北地区)或80万千伏输电线路专门外送至华中和华东地区;第二,提出定制风电场新概念,在风能资源地落户机组组装厂、叶片制造和塔筒厂,减少蒙东地区交通运输压力;第三,招标确定大型、特大型企业,投资建设风电场和通道输电线路。风电场运行后,电网公司回购输电线路并负责运营管理。

现任龙源内蒙古蒙东公司总经理王俊平、党委书记陈云晓,已经在思考龙源在蒙东的大基地建设,以及如何提高存量风电资产经济性的问题。期待龙源蒙东公司能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至此,本栏目全部十二期连载完。)

猜你喜欢

龙源兴安盟赤峰
赤峰学院学生书法作品
赤峰学院教师书法作品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鑫龙源能源有限公司
兴安盟大米插上“地标”翅膀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原副市长薛培明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兴安盟人民医院简介
兴安盟地区企业职工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期刊合作上网声明
龙源电力明年风电装机量有望全球第一 成最大风电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