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域下《长生殿》中本源概念的英译研究
2019-12-28胡瑶刘彬
胡 瑶 刘 彬
(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1.引言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作品丰富多彩,是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成就的结晶。文化经典作品的英译,即典籍英译,这项年轻的文化事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大促进作用。[1]《长生殿》[2]和《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一并称为中国传统戏曲史上的四大名剧。《长生殿》由清朝剧作家洪·所著,共计五十出,经历十几载才完成。这部作品以宫廷生活为主线,穿插社会政治的演变,结合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写法运用,情节起伏不定,思想内容丰富,充分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成就不容小觑。其英译本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宪益同其夫人英籍翻译家、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家戴乃迭合作完成,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
本源概念指某一语言社团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维方式发展过程中孕育的特有概念。[3]211从翻译教学的角度,将原文中源语社团文化与译语社团文化共享的信息或概念传递至译文,仅仅是双语技能;而将本源概念(=源语社团文化所独享之信息或者概念)成功传递至译文才是真正学翻译的开始。[3]211因此,涉及本源概念的翻译,不仅仅只局限在语言传递层面,更上升到文化信息转换的层面。据调查,目前学界关于本源概念的翻译研究大多是调查文本中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即是各本源概念翻译策略在不同文本中的分布情况,所选文本的重点是小说、幽默文本和政治性敏感文本。然而,从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本源概念进行英译研究少之甚少。
为了促进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了解、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准确传递中国传统戏曲中丰富的本源概念就显得愈发必要。本文以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选取洪昇的代表作《长生殿》及其杨宪益、戴乃迭合译英译本为语料,建立本源概念汉英双语平行数据库,对《长生殿》中不同类型的本源概念的英译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揭示译者在翻译本源概念的过程中如何做出顺应的语言选择,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实现文本中本源概念的成功传递,以期为本源概念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顺应论简介
顺应论(The Adaptation Theory)是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的一种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的理论。[4]55-56该理论阐明语言使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选择,也不管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变异和商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顺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出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从而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5]基于顺应论的理论基础,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来描述和阐释语言的使用,即语言结构顺应、语境顺应、动态顺应和意识程度顺应。中国学者率先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的是戈玲玲教授。[6]在戈玲玲教授看来,在科技翻译中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关系选择词语的意义,也就是说词语意义的选择要顺应不同的语境,表达不同的语境,以最大化满足语言交际的需要。[7]戈玲玲教授还提出在“顺应论”的框架中,翻译是对源语语境和语言结构的动态顺应过程。[8]7
至此,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使用的过程和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要实现预期目标,实现成功有效的交流,就必须依据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程度的顺应。
3.顺应论视域下《长生殿》中本源概念的英译研究
顺应论强调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因人们作出不同程度的顺应而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因此,目的语的语言选择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应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语言结构而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8]9在翻译本源概念的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需要作出不同程度的动态顺应,才能成功传递本源概念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交际。以下分别是语言结构顺应、语境顺应、动态顺应和意识程度顺应的举例说明,并分别附原文、原文页码、译文及译文页码。
3.1 语言结构顺应
语言结构的顺应是指语言选择存在多方面的选择,可选择语言、语码、语体,可选择构建话语的成分,也可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语段,还可选择话语的构建原则。[4]115当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语言的选择过程也就十分必要。因此,为成功传递本源概念,译者在语言结构的构建上必须做出顺应的选择。
例1:原文:纵虎归山。(P198)
译文:Let the tiger go back to the mountain.(P199)
该例的“纵虎归山”属语言类本源概念,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释放敌人就等同于将自己置于潜藏的危险之中。在译文中,译者并没有把该隐含的意义翻译出来,而是顺应原文的语言结构,传达该本源概念的字面意义,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成“Let the tiger go back to the mountain”。这样的话,目的语读者能够对该本源概念有直观的了解,使得他们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以便真正地理解原文。
3.2 语境顺应
语境这一概念最初由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通过弗斯的扩展,语境由语言上下文延伸至语言使用时的主客观环境。而Jef Verschueren[4]76-77将语境划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而语言语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下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语境是在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组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因此在翻译本源概念时,译者应当顺应不同的语境,从而作出正确的语言选择。
例2:原文:通个关节。(P18)
译文:Through him send present.(P19)
该例的“通个关节”属语言类本源概念。“关节”一词并非指人体的关节结构组织。实际上,“通个关节”在中国是一个含有特殊意义的语言概念,这一整个短语的意思是当陷入困境时,人们可以通过送礼疏通关系。因此,这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很难理解其真正表达的信息。根据原文的语境,安禄山在大败奚契丹逃回京城,因害怕受到皇帝责罚,想通过送礼通个关节寻求丞相杨国忠的庇佑。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作出协商性选择,将其意译为“through him send present”,成功传递该本源概念的隐含意义,最大程度地实现原文的语境顺应。
3.3 动态顺应
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是语言选择过程的内容,但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动态顺应是指在语言选择的过程中语境和语言结构如何相互作出顺应,从而动态地生成话语意义。[4]147换句话说,动态顺应不仅应该考虑语境因素,还需考虑语言结构的顺应。在翻译中,翻译的生成过程受各种语境因素和语言结构因素的影响,其变化甚至可以左右译文的语言选择。
例3:原文:丽水紫磨金步摇。(P160)
译文:Gold tiara. (P161)
该例中的“丽水紫磨金步摇”属物质类本源概念。在中国的古代宫廷中,妃嫔会佩戴各式各样精美的头饰以供赏心悦目,“步摇”便是其中的一种。在该例本源概念中,“丽水”“紫磨”和“金”都被用来修饰“步摇”,以说明“步摇”的性质、打磨方式和材质。然而,在译文中,“丽水”和“紫磨”二词均被省略,原因在于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和接受,除非他们可以亲眼见到该“步摇”的制作过程。因此译者直接把“金”直译成“Gold” 说明“步摇”的材质,并将“步摇”换译成“tiara” 这种在西方文化中像皇冠一样的珠宝。因此,译者根据不同语境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作出的适切的语言选择,才能准确传达出本源该概念所包含的信息。
3.4 意识程度顺应
在使用语言、选择语言、作出顺应这个过程中要涉及某些认知心理因素,即顺应的意识程度。[4]173由于存在认知心理因素及其诸多差异,作出的语言选择有所不同,顺应的意识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翻译本源概念的过程中,译者的意识因素在选择合适的译文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4:原文:冯媛当熊,班姬辞辇。(P10)
译文:Good queens of old.(P11)
该例中的“冯媛当熊,班姬辞辇”属语言类本源概念。前后两个分句包含关于古代中国两个皇帝妃嫔的典故。“冯媛当熊”指的是汉元帝的贵妃冯媛在汉元帝遭受大熊攻击时挺身保护,而“班姬辞辇”指的是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正色拒绝与汉成帝同辇出游,以促使其勤政爱民。在该例的译文中,译者本身的认知心理因素发挥作用,并未一味追求解释该本源概念所包含的两个典故,相反,总结和概括这两个典故中人物共有的特征和品质,将其意译为“Good queens of old”。因此,目的语读者能够最佳地理解该本源概念背后的文化信息,而不会因“冯媛”是谁或“班姬”是谁而感到困惑不解造成文化传递的断裂。
4.结论
《长生殿》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经典作品,其蕴含的丰富本源概念的英译研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从顺应论的视角出发,对《长生殿》中的本源概念进行英译研究,得出译者在翻译不同类型的本源概念时,为最大化地保留本源概念的源语信息,作出不同程度的顺应,选择正确的翻译方法,筛选恰当的语言,构建最贴切的译文表达,实现本源概念信息的成功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