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批评视域下《沙乡年鉴》的翻译研究

2019-12-28陈月红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年鉴译本语气

伍 钢 陈月红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0 引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生态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性问题,并已成为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因此,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也催生了各人文社科领域的生态研究,其中就包括文学领域的生态批评研究。生态批评以地球为中心分析文学文本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探讨生态文学文本在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所起的作用。那么针对生态文学文本的翻译,译者应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原文中的生态思想呢?不同的译者对原语文本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移植是否存在个体差异呢?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本文将作尝试性的探讨。

生态文学著名代表作之一《沙乡年鉴》受到世人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被视为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作者利奥波德的生态思想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提出的“土地伦理”理念和“像山一样思考”思想也因此被广为人知。基于生态批评相关理论知识,本文将试论生态批评对生态文学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探讨不同译者在重构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效果。此外,本文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三个译本中,郭丹妮译本可读性更强,更受读者欢迎。本文将尝试为生态文学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1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著名学者胡庚申曾提出了著名的“生态翻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胡庚申,2008: 11)。在2013年,胡教授重新定义了“生态翻译学”,他指出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从生态视角纵观翻译的研究范式,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是一项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胡庚申,2013: 27)。近年来,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有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见解。生态翻译学不过是生态主义浪潮中翻译研究的“生态转向”。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生态翻译学实际是“非生态”的研究(苗福光,王莉娜:81)。在翻译学与生态学的交叉研究方面,Michael Cronin在其著作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中指出翻译对于语言和文化的保护不能撇开政治因素,并提出translation ecology的概念,将之定义为翻译实践应该控制着弱势语言的使用者和译者(Cronin,2003: 167)。在这里,translation ecology 意味着维护语言生存和文化平衡。许建忠也曾在其著作《翻译生态学》中响应了Cronin的观点,他指出,翻译生态学是翻译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简单地说,翻译学就是研究有关翻译现象,解释翻译客观规律的科学(许建忠,2009:2-4)。换句话说,翻译生态学意指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介绍到翻译研究中来,从而让翻译和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联系,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总之,以上的几位学者无疑都是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或者将生态学与翻译学结合起来做研究。他们借用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在研究和分析翻译学。苗福光曾指出,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者不可能不注意到稍早一点、在世界文学乃至人文社会学科领域惊醒的一场“思维的范式革命”——生态主义研究的勃兴(苗福光,2007: 8)。后来,苗福光和王莉娜又提出,反观生态翻译学的发生发展,不难发现,没有一位学者是站在生态批评视角来探讨生态翻译学的,相反,大家是借用和改造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来研究翻译的(苗福光&王莉娜, 2014: 80)。目前翻译学与生态学的交叉研究主要是借用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对翻译现象进行重新阐释,而对“实指”研究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没有系统探讨翻译时如何再现原语文本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没有专门探讨翻译在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陈月红,2016:63)。

1972年,Joseph W. Meeker首次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其旨在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Joseph W.Meeker,1972:9)。1978年,美国学者 William Rueckert提出了“生态批评”这一概念(William Rueckert,1978:105)。 在 上 世 纪 九 十 年 代,Cheryll Glotfelty界定生态批评为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研究,即运用一种以地球为中心的方法研究文学(胡志红,2015:73)。朱新福认为,生态文学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旨在确定文学、自然、文化之间的关系,创建一种生态诗学理论(朱新福,2003:135)。国内著名生态批评学者王诺在吸收国外定义之利弊后说,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王诺,2013:8)。因此,生态批评即是从一种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学与自然的关系的学科,生态批评也将文学与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联系了起来,尤其是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文学作品。

谈及生态批评,生态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英国学者Arran Stibbe说到,生态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主要就是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受制于人类的思想、观念、观点和世界观,反之亦然(Stibbe,2015: 2)。此外,翻译和语言紧密相连,因此,鉴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性,翻译和生态批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生态批评与翻译都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其都是研究把人类的精神世界、意识形态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西班牙学者Carmen Valero Garcés长期致力于翻译与生态批评的交叉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瓦尔登湖》的译本,她强调生态批评对译文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批评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而呼吁人们去重新思考文学与地域的关系(Carmen, 2011: 257)。 Carmen Valero Garcés还指出了环境人文主义对于翻译生态文学的重要性,研究翻译与生态批评的关系要重视翻译的重要性 (Carmen, 2012: 141)。 因此,生态批评与翻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研究空间。

美国生态文学包括生态小说、生态诗歌等,自然文学是美国生态文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美国生态文学进入中国读者视野的时间较晚,最早的译介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对《瓦尔登湖》的译介,之后进入相对沉寂期。目前生态文学的译介无论从体裁和题材上都比较单一化,不够全面。未来生态文学的译介,理应进行进一步拓展。只有多元化的生态文学译介才能带给读者多维的环境想象和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对生态文学的研究渊源多于对其翻译的关注。生态文学的相关翻译研究尚属空白,有深入研究的空间(马军红,2015:32/35)。针对生态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应该如何翻译呢?翻译研究者或译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中西传统中人与自然关系建构的不同模式及其发展,在翻译实践中遵守“生态翻译”的原则。事实上,在英译汉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英语自然文学的汉译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陈月红,2016:67)。从目前来看,国内关于生态文学的翻译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少数几部作品上诸如《瓦尔登湖》等。《瓦尔登湖》作为美国生态文学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国内外诸多学者曾经从生态学、文学和翻译的角度去研究该作品。马军红对梭罗自然写作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数量做过统计,其中《瓦尔登湖》排名首位。《沙乡年鉴》作为自然写作的经典著作之一,国内学者对其关注和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国内的学者主要还是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观念和土地伦理的角度在研究《沙乡年鉴》。《沙乡年鉴》的翻译研究也比较单薄,而从生态批评视角研究《沙乡年鉴》翻译的先例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文尝试选择具有生态价值的文本《沙乡年鉴》作为对象,从生态批评视角研究《沙乡年鉴》的翻译问题,探讨翻译在增强读者生态意识方面可发挥的作用,拟为生态文学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2 《沙乡年鉴》及其汉译简介

《沙乡年鉴》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所写的一本非小说书籍,堪称自然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Aldo Leopold被认为是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和美国的先知,这本书描述了Aldo Leopold提倡的一种关于“土地伦理”的思想。这本自然写作短文合集被视为美国保护运动中划时代的书。该书印刷超过两百万册,已被译为十二种语言。《沙乡年鉴》一书活跃和改变了环境运动,并促进生态学的广泛影响。A Sand County Almanac(《沙乡年鉴》)与Walden(《瓦尔登湖》)和 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被称为自然文学三部曲,《沙乡年鉴》一书更是被称为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圣经”,也曾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也已入选我国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在书中,Aldo Leopold主张人与动物、植物和土地应该和谐相处,共生共荣(Leopold, 1966: 99)。在其提出的“土地伦理”概念中,Aldo Leopold强调了人与土地的共存以及人类与动植物的共存的重要性。在《好栎树》章节,Aldo Leopold还积极倡议“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意味着人类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在描述栎树命运的时候,他对砍倒的栎树表达了深刻的同情之心。此外,Aldo Leopold将荒野比作远离科学技术和工业污染的自然环境,呼吁人们“像山一样思考”,重视生态整体主义和生态和谐。

《沙乡年鉴》一书在美国首次出版于1949年。1989年,时任兰州大学环境史专业侯文蕙老师首次将A Sand County Almanac一书翻译成了汉语《沙乡的沉思》,《沙乡的沉思》在1992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随着时间流逝,国内多名译者先后翻译了A Sand County Almanac一书,因此,A Sand County Almanac在我国也就出现了多个汉译本。截止日前,笔者发现A Sand County Almanac共有15个中文译本,并已被23家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1997、2010、2016侯文蕙;1996邱明江;1998、2004、2005、2014吴美真;2005孙健等;2010、2013、2016李静滢;2010张富华等;2011、2016郭丹妮;2011岑月;2013、2015彭俊、2014王铁铭、2014朱敏、2015舒新、2016李芳红、2016李强、2018胡向春等。A Sand County Almanac的中文译本名也出现了《沙乡的沉思》《原荒纪事》《沙郡年纪》《沙郡岁月》和《沙乡年鉴》等多个译名。

3 译本对比研究

为分析不同译本中译者的生态翻译观,笔者选取了三个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即1992年侯文蕙版的《沙乡的沉思》、2010年李静滢版的《沙郡年记》和2016年郭丹妮版的《沙乡年鉴》。侯文蕙译本是国内第一个汉译本,李静滢译本是翻译专业教师精心打造的译本,而郭丹妮译本是相对较新的一个译本。通过仔细阅读原文本和相关译本,笔者将从词法、句法和修辞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三个译本之间的差异,透过译本分析三个译者的生态观。由于篇幅有限,每一个层面均只举一例。

3.1 词法

词是汉语中最小的语言单位。词的种类繁多,常见的词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和介词等。副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常用来说明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等所涉及的范围、时间、程度、情感以及肯定或否定的情况(刘月华,2001:209)。副词是指在句子中表示行为或状态特征的词,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副词种类繁多,功能强大,常见的副词有时间副词、频率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关系副词等。

3.1.1 语气副词的使用

语气副词作为副词的一种,是表示语气的副词,常用来作为全句的修饰语。常见的语气副词为竟然、简直、难道、也许等。从意义上讲,语气副词表达的是说话人对话语真实性的主观意见或态度,它是语言具有主观性的表现,这一点与其他的副词有着根本的区别(齐春红,2006:16)。因此,语气副词与主观性有很大关系。汉语中的语气副词是表示语气范畴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语气副词在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为表述性功能、评价性功能和强调性功能(齐沪扬,2003: 62)。换句话说,语气副词与语气紧密相连,作者或译者的语气可以通过语气副词表达出来。

实例1:

原文 :Our record is 642 geese counted in on 11 April 1946. (Aldo Leopold, 1966)

侯译: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数目是642只。(侯文蕙,1992)

李译:我们的最高纪录出现在1946年4月11日,共计有642只大雁。(李静滢,2010)

郭译:根据我们的记录,在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一日,来到我们农场的大雁最多,竟然有六百四十二只!(郭丹妮,2016)

分析:在此例中,侯译本和李译本都是直译。从生态整体主义来看,郭译本似乎更甚一筹。在李译本中,“最高纪录”是对record的一个解读。在译本中,汉语语气副词“竟然”引导出了一个感叹句,强化了作者的语气,也因此更好地表达出了作者对于大雁数量之多的那份惊喜之情。当然,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讲,大雁的数量关乎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否。

3.2 句法

在汉语中,句子也是基本单位之一。不同的句型具有不同的功效,作者能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和感觉。此外不同的信息和感觉也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从语气上划分,汉语中一共有四种不同语气的句子,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类。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包括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类。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祈使句包括要求和禁止两类。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感情的句子。

3.2.1 陈述句&感叹句

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子,而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感情的句子。感叹句的主要作用就是表明情感态度,以抒发感情为目的,任何感叹句都具有这一特征。抒情性越强的句子,感叹性越强,典型的感叹句是以抒情为惟一表达功能的句子(杜道流 2005:40)。三位译者在各自的翻译中运用了不同的句型。在对比之后,笔者发现感叹句明显具有更好的阅读效果。

实例2:

原文 :Indeed he considers my ability to make it come as something magical. (Aldo Leopold, 1966)

侯译:它确实非常关心我的让热量奇迹般到来的能力。(侯文蕙,1992)

李译:实际上,它认为我有奇异的魔力,能够带来温暖。(李静滢,2010)

郭译:当壁炉把整个小屋变得非常暖和时,它会觉得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郭丹妮,2016)

分析:在此例中,侯译本略微不太通顺。从句法层面,侯译本和李译本都是陈述句,而郭译本则是感叹句。“它会觉得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了作者站在狗的立场上在思考问题,能够传递出一种惊喜,然而,另两个译本却没有此效果。因此,从非生态中心主义角度上讲,这里的感叹句把狗当成了人类中的一员,设身处地地站在狗的立场上在思考。

3.2.2 陈述句&疑问句

疑问句也是最常见的句型之一。疑问句的种类一般有四种,即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正反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吕文华:2008:176)。疑问句的作用在于提出问题,以便从对方获得信息(刘月华,2004: 28)。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每种疑问句都有自己特定的表达功能,有不同的使用背景,表达了不同的语气和感情色彩(吕文华:2008:177),否则就没必要存在这么多疑问句。因此,感叹句和疑问句在表达情感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在对比分析三个译本后,笔者发现,在生态视角方面,疑问句与陈述句相比有着更好的情感效果。

实例3:

原文 :I follow, curious to deduce his state of mind and appetite,and destination if any.(Aldo Leopold,1966)

侯译:我跟随着这个踪迹,对它的思想活动、欲念及其目的——如果它有的话,感到好奇。(侯文蕙,1992)

李译:我好奇地跟随其后,想知道臭鼬的心态和胃口如何,倘若它真有目的地,又在何方。(李静滢,2010)

郭译:它在找什么呢?我小心翼翼地跟在臭鼬后面,想看看它是何心态,到底想做什么。(郭丹妮,2016)

分析:在此例中,侯译本和李译本都是典型的陈述句,也比较忠实于原文。但不难看出,郭译本更加生动活泼,其里面有创译的内容,即“它在找什么呢?”这个句子是一个典型的特指疑问句,从而表达了译者对臭鼬行踪强烈的好奇心。此外,“小心翼翼”这个成语也运用得活灵活现,表现出了不愿意打搅臭鼬的那种小心和谨慎。

3.3 修辞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比喻、拟人和拟声词就是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

3.3.1 比喻的使用

比喻就是日常人们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事物(李庆荣 2007: 421)。比喻可以说明事理,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浅显,使艰深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比喻还可以描述事物。无论叙事、写景、状物,生动的比喻都可以使描述的对象具体化、形象化,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提高人们的感知度(李庆荣 2007:426)。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使译文更加生动,体现动植物及大自然的活力与魅力。在《沙乡年鉴》中,Aldo Leopold提出了著名的“像山一样思考”思想,这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比喻,呼吁人们像山一样思考。

实例1:

原文 :They set wing and glide silently to the pond, black landing-gear lowered and rumps white against the far hill.(Aldo Leopold,1966)

侯译:它们鼓起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黑色的翅膀慢慢地扇动着,白色的尾部朝向远方的山丘。(侯文蕙,1992)

李译:它们张开翅膀,黑色的双脚放低,白色的尾翼映衬着远方的山丘,静静地滑翔到池塘上。(李静滢,2010)

郭译:最后,大雁们会轻轻地滑落到池塘上,在远处灰色山丘的衬托下,它们的羽毛会像雪一样白。(郭丹妮,2016)

分析:在此例中,所有的三个译本都非常好。在三个译本中,侯译本是典型的直译,李译本非常流畅,郭本则显得比较灵活。“像雪一样白”是一个典型的比喻。众所周知,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纯洁无瑕不容玷污的颜色。郭译本把大雁的羽毛比作雪也说明了在译者的眼中,大雁和雪一样,是纯洁无瑕的,因此是不能被打扰的。这样一个比喻从动物权利角度真切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大雁生活场景图。

3.3.2 拟人的使用

拟人也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修辞手法。拟人,即把物当作人来描述。拟人是让物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动作神态(李庆荣 2007:446)。拟人可以增加感情信息,增加美感信息和调解话语风格(陈汝东2004:228)。运用拟人显得幽默风趣,表达的内容常常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化抽象为具体,化无生命为有生命,阐述事理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李庆荣 2007:456)。因此拟人作为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特别受用,颇受读者接受和喜欢。

实例1:

原文 :No oak grows above the reach of rabbits without a decade or more of getting girdled each winter,and re-sprouting during the following summer.(Aldo Leopold,1966)

侯译:在这1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每年冬天都要掉一层皮,每年夏天又重新长出来。(侯文蕙,1992)

李译:每年冬天,橡树都会被兔子啃掉一圈圈的树皮,等到来年夏天才会重新发芽生长。(李静滢,2010)

郭译:每年的冬天,野兔们会把栎树苗的鲜嫩外皮都吃掉,栎树苗只能熬到第二年的夏天重新发芽。(郭丹妮,2016)

分析:在此例中,三个译本都非常贴切。“Oak”即可以翻译成“栎树”,也可以翻译成“橡树”。在郭译本中,拟人的用法可谓是一个亮点,“熬”在汉语中表示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现代汉语词典 2016:13)。“熬”通常在汉语中一般不会用来修辞动植物,主要指一个人忍受艰难的处境,“熬”只能修辞人。从生态批评角度讲,郭译本在这里用“熬”来修辞栎树,表达了对栎树的喜爱和同情。

3.3.3 拟声词的使用

拟声词在文学作品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拟声词,又称为象声词、模声词、拟音词。拟声词表现的常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人的哭、笑、咳嗽、吐痰、动作等声音;人以外的生物发出的声音;无生命体自然地受外力作用发出的声音(李镜儿 2007:19)。因此,拟声词与声音紧密相关。拟声词使语言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作品和儿童文学常用拟声词来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感情,使语言生动活泼。拟声词也从声音的角度去描写表达的对象的动作、形象或者状态,给人明确的动作感、音乐感,同时得到充分的比喻的修辞效果(李镜儿 2007:167)。总而言之,拟声词的使用可以给读者带来别样的阅读感受。

实例1:

原文 :There come a night of thaw when the tinkle of dripping water is heard in the land.(Aldo Leopold,1966)

侯译:接踵而来的便是一个冰融的夜晚,这时,会听到水滴轻轻落地的声音。(侯文蕙,1992)

李译:冰雪总会在某个晚上开始消融,清冷的滴水声在大地上响起。(李静滢,2010)

郭译:仿佛在一夜之间,那滴滴答答的水滴声便在大地响起了,那是积雪在悄悄地融化!积雪融化的滴水声,仿佛铜铃,清脆悦耳。(郭丹妮,2016)

分析:在此例中,侯译本和李译本都比较忠实于原文,也很达意。然而郭译本则有创译的内容,即“滴滴答答”。“滴滴答答”也是一个拟声词,这样的拟声词不仅活泼地刻画出了水滴的声音,也流露出了生态批评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滴滴答答”真切地展示了一幅仲冬时节雪融滴水的优美画卷。

4 译本实证研究

为了确保译本对比分析的结果客观确切,笔者通过归类整理设计了一份不记名调查问卷,其题为《A Sand County Almanac三个汉译本具体案例的接受度调查研究》。笔者共收到有效问卷209份。这份调查问卷共设计23道单选题,第1道题涉及受众身份调查,其余22道题均为三个译本案例对比。从目前统计的结果来看,第三个译本(郭丹妮译本)以绝对优势胜出,得到了大多数填写者的青睐,其票数远远超过其他两个译本。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笔者有幸和三位译者进行了电话交流与沟通。译文一的译者侯文蕙被学界称为中国“环境史学的拓荒者”。从她个人角度来说,她把《沙乡年鉴》翻译过来是想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和保护自然,并努力用自己的语言把译文表达出来。译文二的译者李静滢指出,翻译永远无法达到完美,但是每个严肃的译者都不应也不会放弃对完美的追求。李静滢老师说,她希望她的这部译文能引导更多的人去认真思索自然环境保护的问题。译文三的译者郭丹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翻译和编辑工作。郭丹妮平常接触的文体都比较生动活泼,自己也不太喜欢沉闷风格的文字,所以翻译和写作就是延续这种生动活泼的风格。

5 结语

在当前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我们对于环境的保护和重视不容忽略。每个人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结合本文的译本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从生态批评角度上讲,郭译本要略好于侯译本和李译本。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对于重塑人们的生态观、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也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译者在翻译时可以传递不同的生态观,译者在翻译时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在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上有所作为,也可以通过翻译来增强人们的翻译意识。当然,在生态文学的翻译方面还有很多东西有待和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深思,从而构建翻译批评范式来更好地研究生态文学的翻译,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引导我们中国译者应该怎样把优秀的自然文学文本译介进来,如何译,怎么译,进而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以及重新审视对待自然的态度。

猜你喜欢

年鉴译本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邓小平文选》日译本的回顾与思考——著名翻译家吉田富夫先生访谈录
广西多部年鉴在全国年鉴评比中获奖
语气不对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注意说话的语气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