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

2019-12-28

医师在线 2019年4期
关键词:粘液阑尾病理学

丁 峰

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 317200

阑尾黏液性肿瘤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然而其临床诊断却非常的困难,其原因主要为该疾病无典型症状,加之其肿瘤组织形态学与肿瘤生物学并不保持一致,极易发生漏诊以及误诊情况[1]。此外,由于在快速冷冻切片检查时,由于肿瘤黏液分泌较为旺盛,导致肿瘤细胞的有效成分相对较少,从而加大了诊断的难度[2]。因此,提高对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认识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行之准确的诊断方案,本文以我院近2年收治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病人12 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12 例,其中男性7 例,女性5 例,男女比为7:5,年龄39—72 岁,平均(55.5±7.4)岁。

1.2 方法

对全部病例进行复查,并依据WHO 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把阑尾黏液性肿瘤分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以及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学特征。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在12 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中男性7 例,女性5 例,年龄39—72 岁,平均(55.5±7.4)岁。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6 例,慢性阑尾炎4 例,阑尾粘液性肿瘤1 例,阑尾局限性腹膜炎1 例。慢性阑尾炎病理诊断症状:低级别阑尾粘液性肿瘤,侵至阑尾肌层,局灶可疑穿透至浆膜外脂肪组织。急性阑尾炎病理诊断症状:低级别粘液性肿瘤并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炎。此外,阑尾腔内见粘液,整个阑尾肌层见粘液,阑尾根部在浆膜外见粘液,阑尾切缘见粘液,建议请专家会诊。

2.2 回访情况

无复查,无症状2 例;复查,目前情况良好2 例;拒绝回访1 例;二次手术2 例;复查,有暗区,建议再次复查1 例;复查,偶感下腹部疼痛,会注意复查1 例;复查,目前情况尚可1 例;2 例无回访。

2.3 病理检查

阑尾长4.5—9.5 厘米,平均6.0 厘米;直接1.4—7.5 厘米,腔内均存有较多的灰黄色胶冻物质,均为穿孔。阑尾腔内见淡黄色胶冻状粘液,阑尾结构完整、阑尾充血肿胀,腔内见粘液、阑尾浆膜面充血,尾部腔内见少许粘液样物、阑尾充血化脓肿胀,体部根部结构破坏,体尾部腔内见少许粘液、阑尾充血,腔内见粘液、阑尾体部断裂,表面充血化脓、阑尾表面充血,根部见粘液、阑尾表面充血,腔内似见粘液、阑尾充血,附少量脓苔、阑尾尾端黑暗,表面充血、阑尾局灶化脓、阑尾化脓,尾部半透明各1 例。

3 讨论

阑尾黏液性肿瘤在临床上无典型特征症状,但右下腹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为60%以上,然而症状与急性阑尾炎无法从根本上区分,从而加大了诊断的难度。在此次研究过程中,患者的发病症状多为右下腹疼痛,而术前多诊断为阑尾炎或者阑尾周围脓肿,通过术中或者术后病理检查方能确诊[3]。导致该种现象的原因通常为阑尾黏膜下层淋巴组织过多,而肿瘤细胞一旦扩散到黏膜下层,极易造成淋巴组织增生,即导致阑尾腔变窄,严重者甚至发生梗阻。加之阑尾腔内本身存在着诸多的微生物,倘若墙内一旦发生梗阻极易诱发感染,即患者发生急性阑尾炎症状,所以临床上常会误诊为疾病阑尾炎。

由于对阑尾黏液性肿瘤曾有多种命名,如阑尾胶样囊肿、阑尾潴留囊等,然而这些命名通常均是以外观进行命名,无法对生物学行为的病变进行准确反映,从而给病理医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4]。由于阑尾炎缺乏纵向以及环形肌纤维,不但极易诱发阑尾炎穿孔,还能够造成早期腹腔扩散。通常在发生阑尾黏液性肿瘤时,常伴有发腹膜黏液瘤,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阑尾黏液性肿瘤进行诊断时,应按照肿瘤的生长方式、组织学结构等实施诊断,方能对患者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便于患者后续的治疗和随访。

在对阑尾黏液性肿瘤治疗时,常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虽然起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患者极易发生复发风险,所以因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才能对疾病复发情况进行控制。在对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进行治疗时,应充分的掌握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示,阑尾黏液性肿瘤在临床上属于一系列肿瘤谱系,其生物学行为直接取决于肿瘤性质以及类型,准确、规范的病理学诊断对阑尾黏液性肿瘤的治疗尤为关键。

猜你喜欢

粘液阑尾病理学
乳腺粘液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阑尾真的无用吗?
神奇的粘液菌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鼻涕虫爬行的秘密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