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博理的文化身份对其“农村三部曲”英译本的影响

2019-12-28黄勤党梁隽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语与翻译 2019年4期
关键词:阿四春蚕阿多

黄勤党 梁隽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本文选择著名翻译家沙博理翻译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从主题传达、人物塑造及文化特色再现三方面探讨译者文化身份对于译文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沙博理的译文十分出色,但受其文化身份影响,其在处理部分细节时会与原文产生一定偏差,甚至可能会造成目的语读者的误解。

1.引言

“农村三部曲”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的经典作品。为展现对20世纪30年代农作物丰收而农民却越发贫困的“丰收灾”的感性认识(茅盾1997:528),茅盾创作了《春蚕》,并在 1932年 11月刊登于《现代》上,1933年又创作了《秋收》与《残冬》,共同组成了“农村三部曲”。

《春蚕》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老通宝一家,历尽艰辛获得蚕茧大丰收,然而卖茧所得还不够偿还为养蚕而欠的债,老通宝因此气病。《秋收》讲述了老通宝经过养蚕事件后,依然保守地认为可以靠种田翻身还债,最终好不容易获得丰收,米价却因时局影响及地主剥削疯狂下跌,反而欠了更多债,老通宝也因此一气之下撒手人寰。《残冬》讲述时局动荡,村民寄希望于封建迷信,等待着“真命天子”的解救。阿四一家三口为生计发愁,其弟阿多知道想靠苦干来改善处境已不可能,走上武装革命的道路。“农村三部曲”描述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下,饱受封建制度摧残的农民苦苦挣扎的生活,并展现了守旧迷信、顺从于封建势力的老通宝与意欲变革的年青一代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沙博理对“农村三部曲”进行了英译,其译本广受好评,影响深远。然而国内对于此译本的研究仍处于初期,张洁洁(2015a)仅对“农村三部曲”中《春蚕》的语境及译者文化身份(2015b)进行分析,而未对整部“农村三部曲”进行探讨。李振(2009)基于关联理论对“农村三部曲”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了探索。国内鲜少有学者从译者文化身份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本文通过解读沙博理的译本,从主题传达、人物塑造及文化特色再现三个角度探究译者文化身份对译文产生的影响。

2.文化身份

2.1 翻译与文化身份

自20世纪末“文化身份”概念被引入国内后,关于译者文化身份的探讨逐渐成为热门。张裕禾、钱林森(2002:73)将文化身份定义为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在与他人、他群体、他民族比较之下所认识到的自我形象,并指出文化身份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或价值体系。译作呈现给大家的应该是有异域特色的东西,传递的应该是原作所要表达的文化身份。透过语言层面我们能够看到译者文化身份背后更深的政治、社会因素(刘彦仕 2014:47)。张静(2011:50)认为译者文化身份的特征会影响其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张景华(2003:128)将译者的文化身份分为国家身份、民族身份与地域身份。就国家身份层面而言,译者身份具有一定政治色彩,其翻译活动既受意识形态影响也可以通过译作对其国家的意识形态产生一定影响。就民族身份而言,译者处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中所选择的策略不尽相同;就地域身份而言,译者所处地域会对其译文语言特色产生影响。

2.2 沙博理的文化身份

沙博理是我国著名翻译家,1915年出生于美国,自出生后一直在美国接受西式教育。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美国陆军,在部队期间应美国当局战略要求学习汉语,退伍之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后转到耶鲁大学继续学习。其于1947年4月来到中国,并于1951年开始在对外文化联络局工作,1952年开始发表译作,并在此后翻译了诸多中国经典文学作品。1954年,沙博理开始在外文出版社任职,1963年8月23日,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就其国家身份而言,沙博理在开始进行翻译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党和国家把翻译事业放在了战略高度(任东升2017:14)。作为在外文出版社任职的译者,沙博理的主要工作便是从事国家的翻译实践,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可见,沙博理更多是代表国家进行翻译而非个人,其译作行为多受国家政治影响。就其民族身份而言,沙博理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在其前往中国之前,一直生活在英语语言环境里,成长于西式教育之中。即使后来加入中国国籍,深爱着中国,沙博理(1998:438)身上也仍有着“美国味”。而译者文化身份是“以民族性为立足点的文化中介者”(刘彦仕2014:101),作为主要将作品译成英文传播到国外的译者,沙博理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选择尊重他者文化,以其译作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卓越贡献。就其经历而言,于1947年到达中国的沙博理在解放战争后期一直生活在中国,见证了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变革。可以说,相较于“农村三部曲”所展现的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沙博理对新中国所展现的新风貌理解更为深刻。

沙博理受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具备双重文化身份,而其文化身份又会影响其翻译策略。

3.文化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其内容主要展现的是农民的生活,因而文中频繁出现各类农业术语,同时在人物对话中夹杂方言、俚语等,为原文展现人物关系,塑造人物形象增添了不少地域文化特色。因而如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并再现原文风格特色对于译者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本文对比原文和译文,分别从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及文化特色再现三个角度来探求译者文化身份对于译文的影响。

3.1 主题表达

“农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春蚕》始于作者茅盾回乡奔丧时,见证了发生在1932年的奇特现象——“丰收灾”,即因受日本蚕丝的压迫加之蚕丝厂主和茧商操纵市价,加倍剥削蚕农,使得蚕丝业濒临破产,春蚕愈熟,蚕农却愈贫困的特殊现象(茅盾1997:528)。茅盾以此为题材他作《春蚕》。因《春蚕》的反响较好,茅盾仍以《春蚕》的人物在1933年4月初创作《秋收》;同年6月创作《残冬》,描写农村经济破产,农民自发抗租抗税,走向革命。作者通过“农村三部曲”认识到与小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封建传统思想意识已成为中国农民的精神重负(李蕊2006:8),又因资本主义文明对自然经济的冲击,农民被迫要离开自己的土地,为自身生存而斗争。可见“农村三部曲”是作者结合自身见闻及时局所写的反帝反封建的作品。

国家机构赞助下的译者并不是出于个人兴趣从事翻译工作,其选材取决于国家机构赞助翻译的目的(马会娟、王越2018:67)。反帝反封建主题的“农村三部曲”正符合当时外文出版社向外输出的作品要求,即能体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任东升、张静2011:45)。

可以说,正是由于“农村三部曲”的主题思想与外文出版社的要求一致,该作品才得以被翻译出来。因此,受外文出版社的影响,沙博理对于原文主题的把握较为准确。他在翻译时尊重原文,其译文几乎毫无删减,较为完整地传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

例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年“蚕花”好了,他们的日子却比往年更加困难。(茅盾1985:335)

译文:With such a fine crop of cocoons the villagers had never dreamed that their lot would be even worse than usual…(沙博理 1952:24)

原文此处是《春蚕》结尾处农民们辛苦养蚕获得丰收后非但不能以此还债反而欠了更多债的“丰收灾”现象。作者茅盾正是在观察到这一奇怪现象后,才动笔写下了“农村三部曲”。三部曲中的《春蚕》和《秋收》都展现了在当时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下,底层农民难以靠种植为生,农作物越丰收,所欠的债也越多。小说此处直接指出“丰收灾”这一现象,并用“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来说明“丰收灾”现象的特殊与荒诞。沙博理在翻译时,不仅将原文的含义原原本本地进行了传达,更用标点符号“!”来强化出“丰收灾”现象的不合理。

沙博理评价“农村三部曲”中的《春蚕》为“直至20世纪初,封建主义在中国意味着什么”(沙博理1998:212)。可见,在主题传达上,沙博理的文化身份使得他对于作品主题的把握与原文作者茅盾所要展现的主题是一致的。

3.2 人物塑造

“农村三部曲”围绕着老通宝一家的生活状态进行描写,同时通过老通宝一家的遭遇来反映当时村民的生活景象,从而展现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及封建制度压迫下底层人物群像。

3.2.1 老通宝人物形象塑造

老通宝是“农村三部曲”前两部《春蚕》及《秋收》的主要人物。他在底层苦苦挣扎,思想守旧,迷信老派,与有着反叛思想的儿子阿多截然不同。老通宝与阿多在思想上的碰撞与主线交织,体现小说深刻的思想。在《春蚕》与《秋收》中的老通宝颇有主见且精通养蚕、种田之道,但其迷信守旧的思想使得他难以在当时的环境中将自我拯救出来,更是在连番打击后病逝。

老通宝的迷信思想从其行为到其话语都有许多体现,可以说“迷信”是老通宝人物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2天老爷没有眼睛!并且他最想不通的,是天老爷还给他阿多头这业种。(茅盾1985:352)

译文:The Old Lord of the Sky must be blind to let a good man like him have a son like Ah To…(沙博理1952:41)

在《秋收》中,老通宝在思索阿多的反抗精神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时局所致,反而将其归结于先辈所杀长毛冤魂前来报复所致,后在回顾自己人生时,责怪老天将“业种”阿多降生到家中。“业种”一词对应佛家恶有恶报之意,暗含的是老通宝认为阿多的行为非但不是在寻求生存之道,反而是在替冤魂复仇之意。老通宝整个思想都局限在迷信之中。而沙博理因其生长环境的原因,信奉犹太教的他对于民间迷信之说了解并不彻底,因而其译文虽将原文中老通宝对儿子的责怪展现出来,却缺少了“业种”背后的迷信意味,对还原老通宝信奉封建迷信的人物形象有一定影响。

例3阿四,你鬼迷了么?。(茅盾1985:352)

译文:Have you lost your wits?(沙博理 1952:49)

原文是《秋收》中,老通宝催促儿子阿四种田的话语。“鬼迷”是民间常用来形容人被鬼怪迷住心窍的样子,指人心智迷失。沙博理在此翻译时用lost your wits虽能体现老通宝责怪阿四对现状认识不清,但却失去了其中封建迷信的含义。无论是《春蚕》还是《秋收》,老通宝信奉封建迷信的形象在原文中随处可见,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旧时代的人。

原文中老通宝的迷信暗含了很多旧时代人们的封建思想,作者茅盾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了解底层人民因自身局限而将美好生活寄托于迷信思想,并将之体现在其作品的众多细节之中。而成长于西式教育信奉犹太教的沙博理受其文化身份的影响,其译文虽将小说内容较为完善地呈现出来,却缺少能体现人物迷信的细节。

3.2.2 阿多人物形象塑造

阿多作为“农村三部曲”的主要人物之一,代表着反抗命运、积极求变的人们。他的思想与其父亲老通宝的守旧思想在作品中不断产生碰撞,这些碰撞也使得读者对于小说的思想理解得更加深刻。作者茅盾在作品中通过阿多与六宝的感情线,与荷花的交谈,以及与父亲的碰撞来塑造一个年轻,易冲动,但有主见,充满着反叛精神的人物形象。作者透过了许多人物的评价或话语来从细节处展现阿多的人物性格。

例4但是他仍旧很高兴地工作着,他觉得这也是一种快活,正像和六宝调情一样。(茅盾1985:328)

译文:Nevertheless,he worked with a will.He enjoyed work,justashe enjoyed fooling around with Sixth Treasure.(沙博理1952:18)

原文是《春蚕》中阿多在捋叶时偷偷与六宝调情,阿多内心暗自将此看作是一种“快活”。文中与老通宝担忧养蚕的成功与否不同,阿多意识到在当时环境下,农民仅靠顺从地做农事已经没有出路,但他依然有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热忱,并用“和六宝调情”来说明他的“快活”。沙博理将阿多与六宝间的“调情”译为 fooling around with Sixth Treasure,根据柯林斯词典解释,fooling around with1指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混乱的情感关系。而原文中,阿多与六宝仅限调情。沙博理此处的译文使得目的语读者对于六宝与阿多之间的关系产生误解,甚至会误解阿多为男女关系混乱的浪荡之人,从而影响阿多的形象塑造。

例5他就盼望他的叔叔多多头回来,也许这位野马似的好汉叔叔又像上次那样带几个小烧饼来偷偷地给他香一香嘴巴。(茅盾1985:341)

译文:He only hoped his uncle Ah To would come home soon.Perhaps that wild young stallion of an uncle would bring a few sesame buns like last time and let him savour them again in secret.(沙博理1952:30)

原文描述的是《秋收》中阿四的侄子小宝的心理活动。文中此处通过阿多偷偷给小宝烧饼为后文揭露阿多参与“抢粮”活动做铺垫,同时也借此说明阿多对于家人的关心。“野马”说明阿多行事风格有如“野马”一般豪迈洒脱,“好汉叔叔”则强调小宝心中阿多勇敢侠义的正面形象。沙博理将此翻译为wild young stallion of an uncle,仅将“野马”的形象进行翻译,而将“好汉”一词进行省略,从而失去了其背后暗含的阿多行事仗义勇敢的人物形象。

原文借用诸多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对了解乡土文化的茅盾而言,在运用合适词汇描绘细节并无难度,而对生长在英语环境的沙博理,是很难把握词中含义的差异的,而译文与原文的偏差可能会使目的语读者对人物产生误解。

3.2.3 阿四人物形象塑造

阿四作为老通宝的长子,在小说中可以说是介于老通宝与阿多两种思想的中间人。一方面,他成长于老通宝的教育中,做一个本分的农民,养蚕种田;另一方面,他兄弟的新思想又让他对父亲的教育产生质疑。阿四的角色使得“农村三部曲”更加鲜活,人物既有守旧的老通宝、黄道士等人,也有求变的阿多等人,同时也存在介于两种思想间犹豫不决的人。阿四思想的转变更体现在封建社会中饱受摧残的底层人民对于旧思想信念的逐渐崩塌,其人物形象塑造十分重要。小说中同样借助老通宝之口对阿四进行了一番评判。

例6他知道儿子阿四尽管“忠厚正派”,却是耳根太软,经不起老婆的怂恿。(茅盾1985:348)

译文:He knew that while Ah Sze was a“loyal,respectable”citizen,he couldn’t resist his wife’s urgings.(沙博理 1952:37)

老通宝认为儿子是“忠厚正派”的。对于有着驯良思想的老通宝来说,“忠厚正派”便是老老实实做农活,当农民,不做有违“王法”之事。沙博理选用loyal2一词,强化阿四听从父亲指导,顺从当时封建制度的形象。但沙博理之后选用的respectable3一词,除了指行事作风规矩外,还有为社会认可受人尊敬的含义。虽然再次强调了阿四在封建社会中顺从的形象,然而作为社会底层的阿四难以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沙博理在翻译中,将“耳根太软”一词省略而“耳根太软”没有主见正是阿四最为鲜明的人物特征之一。后文更是再次强调了他的这一特点“老子的话是这样的,老婆的话却又是一个样子,兄弟的话又是第三个样子。他这老实人,听听全有道理,却打不起主意”(茅盾1985:349)。而沙博理将其省略,失却了原文中“耳根软”与“打不起主意”这样的前后呼应。

对于制度化译者沙博理而言,其国家文化身份使得沙博理对于“农村三部曲”反帝反封建的主题关注更加深入,因而在翻译中强化了阿四对于封建社会的顺从形象,而在关于阿四个人性格形象方面,如“耳根软”等的展现有偏差,在塑造阿四的形象上产生一定影响。

3.3 文化特色再现

3.3.1 农业术语

茅盾曾见其祖母连续三年“养蚕”,其亲戚中也有人是操纵桑叶市场价格的“叶市”中的“要角”,加之不少农民会向其透露农民的“所思所感和所痛”(茅盾1997:525)。因而茅盾在描写农民生活时,结合其自身经历,在作品中使用许多农业术语,为小说增添一份真实感,其中《春蚕》最为典型。

例7老通宝掮着一架“蚕台”从屋子里出来。这三棱形家伙的木梗子有几条给白蚂蚁蛀过了,怕的不牢,须得修补一下。(茅盾 1985:320)

译文:Old Tung Pao came out of the house with a wooden tray-stand on his shoulder.Some of the legs of the uprights had been eaten by termites,and he wanted to repair them.(沙博理 1952:10)

根据文中注释,可知“蚕台”是一种三棱式可折叠的木架子。作者茅盾原注提到“像三张梯连在一处的家伙”(321),架子中分七八格,每格可放一个团扁。沙博理在其译文中将“蚕台”译为wooden traystand,将其材质功用都体现了出来。然而对后文中提及的“三棱形家伙”却并没有进行翻译。原文中“蚕台”出现多次,是老通宝一家养蚕的重要工具之一,茅盾借“三棱形家伙”强调“蚕台”的形状特点,借“木梗子”说明其材质,从而加深读者对“蚕台”的了解。而沙博理只说明了材质,而未将“蚕台”形状翻译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对目的语读者了解“蚕台”这一特殊的养蚕工具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参与过农事且了解农事的茅盾而言,运用如“蚕台”这样带有特色的农业术语既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充满着乡土文化特色的农民生活。但对于鲜少参与中国农业活动的沙博理而言,在这方面却有一定难度。

3.3.2 地域文化特色

作为一个讲述南方农民在底层挣扎生活的小说,茅盾在其中增添了许多颇具文化特色的词汇及俚语来展现其中的风土人情。如:

例8当真没有。黄道士,丝瓜缠到豆蔓里…(茅盾1985:350)

译文:Really they didn’t go to the town.Huang the Priest got it all wrong… (沙博理 1952:38)

原文在《秋收》阿四向父亲进行解释的话语中增添了一个俚语“丝瓜缠到豆蔓里”。作为农民的阿四,在解释黄道士所言有误的同时,选用的话语也是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作物。用本不该“缠到豆蔓里”的“丝瓜”一事来表达黄道士的结论是错误的,并以此来说服同样作为农民的老通宝。茅盾不仅以俚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更是以此表现农民与农业的紧密关联。沙博理在翻译时将此意译为got it all wrong,强调了黄道士言论的错误,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但缺失了原文所具有的乡土文化特色。

3.3.3 传统文化特色

除俚语外,作者还透过小说中各种人物之口来叙述诸多民间传说,体现底层人民在生活中对于传统文化民间传说的广泛运用。如:

例9有文曲星武曲星帮忙呢…(茅盾1985:384)

译文:The stars will be helping him!(沙博理1952:71)

原文是《残冬》中荷花与四大娘抬杠时所说。“文曲星”“武曲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的星宿神仙。“文曲星”博学多才,“武曲星”武力超群,民间将这两个星宿看作是辅佐君王的化身。在这里的“文曲星”“武曲星”也与前后文的“真命天子”相对应,展现出《残冬》中面对时局动荡,村民心中的寄托与期望。而这里,沙博理将“文曲星”“武曲星”两个神仙简单译为stars,虽将星宿的含义译出,却失去了其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意味。

“农村三部曲”作为反映旧社会南方底层人民生活的小说,其中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细节之处颇多,而这些对于既没有见证过旧社会中国人民生活状态,也没有生长在传统文化氛围中的沙博理而言在翻译上有一定难度。因此部分蕴含文化特色的细节未能在译文中精妙地展现出来。

4.结语

本文通过对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及文化特色再现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沙博理的文化身份对其译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沙博理对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但受其文化身份影响,其译文虽在主题传达等方面与原作一致,但在人物塑造及文化特色再现等细节处,其译文与原作还是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偏差,可能会影响读者对于小说内容的理解。因此,作为译者,在了解小说故事情节之外,更要了解小说细节处所展现的文化,同时要对自身的文化身份有清晰的认知,结合自身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更好地完善译文。

注释:

1柯林斯词典解释fool around with为If someone fools around with another person,especially when one of them is married,they have a casual sexual relationship.(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fool-around)

2 柯林斯词典解释loyal为Someone who is loyal remains firm in their friendship or support for a person or thing.(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loyal)

3柯林斯词典解释respectable为Someone or something that is respectable is approved of by society and considered to be morally correct.(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respectable)

猜你喜欢

阿四春蚕阿多
“江湖情义”让他中毒太深
阿多尼斯是一棵桂花树
阿多尼斯的风
年关真难过啊
渔歌子·咏春蚕
春蚕
阿多的深蓝色旅行
春蚕
阿三与阿四
大师的疼痛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