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接收对乳腺日间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
2019-12-28吴莉萍钱蒨健沈坤炜李亚芬陈伟国
吴莉萍, 钱蒨健, 王 维, 沈坤炜, 李亚芬, 陈伟国, 方 琼
(1.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02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 200025)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乳腺肿块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不断升高,呈年轻化趋势,其中乳腺良性病变约80%[1-2]。日间手术的应运而生不仅满足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最大化利用医疗资源,成为乳腺良性病变病人的治疗模式之一[3]。源于日间手术的时限性,医疗管理时间较常规住院模式缩短,病人需担负较多术后康复的自我管理。日间手术相关知识与信息更趋于专业化、个性化,病人围术期的不确定性、焦虑发生较多,导致日间手术病人出现较为突出的心理应激反应[4]。适宜的信息接收是日间手术病人有效的心理管理措施之一,能提高其应对问题、参与共同决策的能力,促进心理适应,减轻负性情感[5]。目前,国内对于日间手术病人的应激多聚焦于现况调查与人口学、疾病相关因素分析,鲜有关注病人信息接收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乳腺日间手术病人术前信息接收现状与焦虑程度的调查,探讨信息接收和病人焦虑之间相关性,旨在为改善乳腺日间手术病人心理应激,实践专业化服务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2019年4月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收治的乳腺日间手术女性病人。病人经临床与影像学检查,行乳腺日间手术,对病情知晓有行为能力,并愿意参加本研究。不包括有严重认知意识障碍者。本研究纳入150例,中位年龄为32(15~59)岁。乳腺超声检查诊断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类和4a类。手术方式为乳腺肿块切除与麦默通旋切手术。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查(2019临伦审第57号)。
二、方法
(一)研究工具
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态、BI-RADS分级、乳腺肿块部位以及手术方式。
Amsterdam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Amsterdam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Information Scale,APAIS)[6]:包括6个条目和2个分量表,即焦虑分量表和信息需求分量表。所有条目采用5级评分,从1分(完全没有)到5分(非常明显)。焦虑分量表得分为4~20分,≤10分为低焦虑水平,>10分为高焦虑水平。信息需求分量表得分2~10分,分为低信息需求(2~4分)、中等程度信息需求(5~7)、高信息需求(8~10 分)[6-7]。 该量表中文版中焦虑分量表和信息需求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40和0.782,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8]。
信息接收问卷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nformation 25,QLQ-INFO25):由 Arraras等[9]验证,用作病人对接收信息感知的可靠测量。该量表包含25个条目,分4个维度(疾病信息、医疗检测信息、治疗信息、其他服务信息)和8个单条目。其中21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从1分(完全没有)到4分(非常多);条目 50、51、53、54 是二分类(是/否)。 根据EORTC的指导原则,将4个维度中的所有分数以及8个单条目的原始得分,通过极差化方法线性转化为0~100分,为标准化INFO25量表得分。QLQ-INFO25经过验证,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均好,适用于临床研究。总分和维度得分越高,表明病人所接收的信息越多,对于信息的感知程度越高,对所获取信息的满意度越高。
(二)资料收集
研究者发放调查问卷,病人自行填写并当场回收。病人理解有疑义的条目由研究者给予解答。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100%。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人本科及以上88例 (58.7%),已婚110例(73.3%),在职131例(87.3%),医保支付 100例(66.7%)。疾病相关资料中,乳腺检查BI-RADS 3类92 例(61.3%),4a类 58 例(38.7%);单侧乳腺肿块114例(76.0%),双侧36例(24.0%)。乳腺肿块切除术86例(57.3%),麦默通旋切 57例(38.0%)和肿块切除+麦默通旋切7例(4.7%)。
二、术前焦虑与信息接收的调查
(一)术前焦虑
乳腺日间手术病人术前焦虑为(9.55±3.73)分,高焦虑水平占45.3%。调查病人信息需求 (6.11±2.31)分,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需求,中、高程度的信息需求72.0%(见表1)。术前焦虑与信息需求得分显著相关(r=0.620,P<0.001)。
(二)信息接收
病人信息接收标准化INFO25量表总分为45.87±18.42。4个维度中医疗检测信息得分最高,其他服务信息得分最低。8个单条目得分最高为“希望接收更多信息”,最低为“希望接收更少信息”(见表 2)。
在150例调查的乳腺日间手术病人中,有83例对QLQ-INFO25问卷中的 “希望接收更多信息”开放性问题作出回答。对病人所希望接收信息的内容归纳为:病人更希望获得乳腺肿块的预防信息(28.9%)、术后切口、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指导信息(25.3%)、乳腺肿块病因信息(18.1%)、康复阶段自我管理信息(10.9%)等(见图1)。
表1 病人术前焦虑、信息接收得分
表3 病人术前焦虑、信息接收得分的比较
表2 病人信息接收问卷得分
(三)不同病人术前焦虑、信息接收得分的比较
病人术前焦虑得分在不同病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接收在不同文化程度病人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其余项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进一步分析文化程度对信息接收各维度得分的影响,本科及以上病人在疾病信息、医疗检测信息、治疗信息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下的病人(P值分别为0.026、0.007、0.001)。
图1 希望接收更多信息
三、信息接收对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
为进一步探讨信息接收对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本研究按焦虑得分分为低焦虑水平组(≤10分)和高焦虑水平组(>10分)。两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不同焦虑水平的病人在标准化QLQ-INFO25总分、疾病信息、医疗检测信息、对接收信息满意度以及信息获益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低焦虑水平病人在上述项目的信息接收均显著高于高焦虑水平病人。
表4 信息接收对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
讨 论
一、乳腺病人日间手术术前焦虑处于中、高水平
本研究显示,45.3%的乳腺日间手术病人存在高焦虑水平,中等程度信息需求占比44.7%,高信息需求占比27.3%,提示病人对于日间手术有较高信息需求,且焦虑水平与信息需求程度呈正相关(见表1),这也得到国内、外研究的证实[10-11]。分析原因,病人对于乳腺日间手术诊疗流程的陌生,且住院时间不超过24 h,一定程度上限制医疗团队与病人接触的机会,未能细致解答病人的疑惑,因此加剧日间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乳腺日间手术相对于传统住院模式,医疗团队专业管理少,且院后脱离严密的医疗专业管理,对病人的自我管理提出高要求,故病人存在较高的信息需求。有限的接触时间和紧凑的手术治疗流程制约医务人员实施乳腺肿块有关知识与信息的宣教。因此在高信息需求未得到满足的现状下,会进一步加剧心理应激状态。焦虑增加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致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免疫力降低、术后疼痛和镇痛药需求的增加,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降低病人就诊体验舒适度[12-13]。研究提示,心理状态受益于良好的信息支持,基于病人需求的心理支持与个性化信息定制,在降低焦虑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成效[12,14]。因此在后续的临床工作中,要评估乳腺日间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与信息需求,探索与建立适宜的信息传递方式与相应心理支持,以改善病人的就诊体验,促进快速康复。
二、信息接收处于中、低水平
乳腺日间手术病人QLQ-INFO25总分45.87±18.42(满分100),提示病人信息接收的总体水平较低。国外研究显示,病人所希望了解的信息与医务人员实际所提供的信息有差异,原因在于医务人员对病人所积极寻求的信息知之甚少[15]。国内研究显示,41.8%的日间手术病人对所接受的围术期知识与信息感到满意[16],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是,日间手术团队短时间的医疗知识与信息宣教,不能完全满足病人对于手术相关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病人更信赖医务人员专业信息的供给,而专业信息对于毫无医学知识的病人而言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与偏差,也会造成病人信息接收的不足。进一步分析QLQ-INFO25 4个维度:治疗信息(手术或其他治疗相关信息、治疗的预期结果等)和其他服务信息(后续康复服务、医院以外的帮助、家中自我照顾等)2个维度得分相对较低,提示病人对于手术治疗以及后续服务相关信息接收较少。不同范畴的信息支持能帮助病人更好应对日间手术全程中各个阶段的治疗与康复。此外,150例调查病人中,76例(50.7%)收到疾病相关书面信息,134例(89.3%)未收到音像信息,表明目前乳腺日间手术相关健康宣教的信息量少且形式单一,再加之繁忙的临床工作,限制面对面的口头宣教,造成病人对于信息感知的满意度降低。
对QLQ-INFO25开放性问题(即:您希望得到比较多的疾病相关信息吗?如果是,请指出是哪方面),150例调查病人中有127例(84.7%)希望接收更多信息。这些信息归纳为4方面:乳腺疾病相关信息(病因与预防、手术治疗方案、检查种类与意义)、自我护理信息(切口护理、饮食与运动注意事项、自我体检方法)、延续服务信息(随访时间与内容)和个性化信息(定制化信息支持)。本研究病人更多关注于乳腺肿块的预防、术后健康指导及病因相关信息。研究证实医务人员与病人在日间手术相关信息的感知存在差异。医务人员可能更关注术前禁食、检查与围术期用药管理,而病人可能更关注术后恢复与指导[16]。在医务人员方面,日间病人超声BI-RADS分级为3或4a,基本上属于良性肿块,手术分级相对简单,故医务人员对于术后恢复与指导关注程度没有病人高。在病人方面,不熟悉日间手术模式,希望获得更多的围术期信息、病因与预防知识。
研究发现,病人对于信息感知的满意度与后期的生活质量、身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相关联[17]。充足的信息支持能帮助病人应对新的挑战或痛苦,并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给管理者[18]。因此,本研究提示在后续工作中,应注重多范畴与多方式的信息支持,围绕日间病人的门诊就诊、检查、入院、手术至出院康复的全过程,制定无缝隙衔接全程信息服务。
三、信息接收改善乳腺日间手术病人术前焦虑
基于病人需求的信息支持能增加病人对于疾病的理解,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缓解抑郁与焦虑等心理应激状态,提高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12,19-20]。本研究QLQ-INFO25总分在低焦虑水平组显著高于高焦虑水平组,提示信息接收改善乳腺日间手术病人术前焦虑水平。分析原因是,乳腺日间手术病人在乳腺疾病的病因、日间手术治疗模式、术前完善检查目的与结果以及术后对于病理报告的解读等方面信息缺乏,病人缺乏医疗机构充分的信息支持,会产生一种被医疗机构抛弃的感觉,进一步加剧焦虑情绪。信息接收的满意度是病人所接收的信息内容、形式与所提出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评价。信息获益度是病人所接收的信息对自己的有益程度。本研究病人对于信息接收的满意度与获益度处于中等水平,且高焦虑水平组得分显著低于低焦虑水平组。原因可能与信息量不足以及形式单一相关。另外,研究指出,信息传递程序也会影响病人的信息感知。因此,适宜的信息量与信息支持方式能促进病人理解与运用相关信息,参与临床的共同决策,增加医患的有效沟通,缓解心理应激反应。
此外,医疗检测信息维度与病人术前焦虑水平密切相关。原因可能是医务人员更多关注手术信息,低估了病人对于相关检查目的、注意事项以及结果的信息需求,造成病人在日间手术全程中的不确定感,引发一定程度的焦虑;同时病人高焦虑水平以及低文化程度阻碍其对信息的感知[21]。本研究文化程度对术前焦虑状态的影响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中及以下病人焦虑得分较本科及以上病人高;高中及以下病人信息接收得分显著低于本科及以上病人。从另一方面解释,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能更好地获取与利用信息,来从容应对问题与克服心理应激。研究提示健康素养影响病人的信息感知,对于健康素养有限的病人应使用简单的语言来提供信息支持[22-23]。因此,本研究提示在后续工作中给予病人的信息应细致与详尽,便于其理解与应用。研究显示零散、无逻辑性的信息可能会被遗忘[22]。因此,以病人为中心的个性化信息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日间手术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
结 论
本研究表明,乳腺日间手术病人信息接收处于中、低水平,满意度较低,存在中、高水平的焦虑状态与信息需求,且良好的信息接收能改善病人焦虑的水平。为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团队应探索与建立适宜的信息传递工具,聚焦于个性化、动态化、多样化与全程化的信息支持,以期提高日间手术病人就诊体验感、改善心理应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