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寸回眸:数据库出版的现状及反思

2019-12-27温强

出版广角 2019年23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数据库融合

【摘要】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数据库产品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政策的积极推进,加上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及网络载体的蓬勃发展,数据库出版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浮出水面,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把数据库出版、运营工作做到实处是促进新闻出版行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关  键  词】数据库;知识体系;知识组织;知识资源;运营版权

【作者单位】温强,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23.004

一、新闻出版界数据库的概述及定位

我国早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便明确提出,鼓励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的提出与文化和信息技术都有联系,它是基于数字技术应用产生的新兴产业概念。数字内容产业涉及移动内容、互联网服务,已广泛深入各个领域,其在发展过程中,将各种文化、知识资源与最新的数字技术结合、融汇,建立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促使新的产业群落形成,培育了新的消费人群,创造出惊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数据库出版工作是数字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概念起源于20世纪,最早应用于美国军方的研制数据工作,后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泛指“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而本文对数据库的论述,仅限于新闻出版领域。

专业学术数据库可以更好地组织知识数据、更方便地维护知识数据、更严密地控制知识数据和更有效地利用知识数据。因此,专业学术数据库的出版工作在新闻出版领域被高度重视和广泛推广。近年来,媒体融合成为全球出版传媒业的共同趋势,5G时代提前来临,给以专业数据库出版为代表的出版单位带来了空前机遇和新一轮的挑战。

数据库可以从存储和访问、资源类型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首先,从存储和访问的角度划分,一种是存放于联机检索系统中的全文数据库,另一种是基于云技术的在线数据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在线数据库已成为主体,但由于用户保密、考核等特殊需求,联机或单机形式的数据库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绝大多数的数据库提供商开发的数据库都可以兼容和满足上述两种不同的存储和访问需求。其次,从资源类型角度划分,可以分为电子书库、工具书库/条目库、电子期刊/报刊库、图片库、视频库、音频库以及综合型数据库等。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出版方越发重视一站式服务,因此越来越多的数据库逐渐发展为集合各种资源的综合型数据库。

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的技术水平和功能差异较大,但都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的功能特征:汇聚海量内容、知识资源深度结构化标引、内容评审与检测、内容出版企业信任评价及准入机制、内容协同数字编辑和加工过程的跟踪管理、内容產品的多形态发布、产品的投送和多渠道营销功能、电子商务功能、智能搜索功能、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功能、客户关系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版权保护、内容资产安全管理等。

二、数据库内容组织与生产的关键环节

数据库的内容组织与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仅针对核心环节进行概要性介绍。

1.产品设计与开发

数据库产品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市场和用户需求出发,充分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这是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各出版单位的融合出版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出版人才。数据库的产品设计工作,已从早期的通过文字描述需求发展为通过原型设计软件全面表达需求。通过几十页、甚至过百页的原型设计,基本上已经可以呈现最终的产品形态,并可以通过原型进一步对用户进行调研论证、证实用户需求。对于大量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的出版单位来讲,这种产品设计和开发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开发风险,提高了数据库产品的社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2.知识体系建构

对于传统编辑来说,知识体系就是一本书的目录。但对于数字出版而言,知识体系是专业知识科学概括后的分类归集,更是通过一定规律对知识属性进行提炼并运用到知识资源标引及分类检索、智能推送的唯一依据。因此,知识体系的建构对专业学术数据库而言尤为重要,决定了一个数据库的科学性和易用性。建构知识体系的基本工作思路是:确定知识组织方式→制订分类体系→明确各分类属性→建构叙词表。一套科学、严谨的知识体系,对于用户精准、便捷地发现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知识资源生产

专业出版机构在长期的编辑出版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专家资源和内容资源,对于出版专业学术数据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存量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和标引是知识资源最基础的生产方式,但随着数据库产品用户群体的扩大,用户对增量资源的需求日益凸显。因此,升级出版模式、改造出版流程,使知识资源先入库再反向作用于传统出版,是学术数据库能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

三、数据库的主要运营模式

数据库运营是对数据库出版后期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通过对数据库的运营可以实现市场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渠道管理、内容投送以及用户个性化需求服务管理。现阶段,由于单位性质、人员规模、产品结构等不同情况,各出版单位采用的运营策略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自主运营、委托运营及合作运营等模式。

第一,自主运营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出版单位常采用的一种运营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对运营工作各环节的掌控力比较强,能获得一手资料,能对工作力度、质量、进度进行全面、直接的管理。但自主运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的投入都比较大,综合成本和服务风险也比较高。

第二,委托运营是出版单位面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数据库产品而自身不具备运营条件时常采用的一种运营方式,即把产品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来运营。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解放专业编辑,使其精力进一步聚焦在出版业务上,而运营工作交给更专业的公司和人员来完成,效率更高;缺点在于委托运营公司缺少主人翁精神,而且可能同时承接多个项目的运营,在运营深度、连续性等方面会有所欠缺。

第三,合作运营是结合上述两种运营方式的一种折中解决方案。出版单位和运营公司各委派专人成立专门的运营团队,甚至合资成立专项运营公司。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出版单位人员不足的问题,又能对运营团队进行针对性管理和考核。但该模式只适用于大型的、用户量大的数据库产品,中小型数据库产品很难以这种模式操作。

四、数据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欣欣向荣的行业发展态势

自“十二五”以来,国家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对传统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做出了巨大支持。出版单位在各自的优势出版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以TO B商业模式为主的专业数据库,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据库品种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版行业面向机构客户提供的电子书、期刊类数据库有近百种之多,而在5年前,市场还处于两三个平台独大,采购供不应求的状态。数据库品种的丰富满足了越来越多的行业需求,为各行业、各专业领域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第二,内容质量和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早期数据库的数据来源基本是已出版内容,仅是呈现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变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以知识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数据库逐渐成为主流。此类数据库的数据都经过深度标引且增量资源越来越多,语义分析、智能推送等技术更是被广泛应用,这使得数据库的内容更丰富、检索更智能、推送更精准、使用更便捷。

第三,产业链越来越完整。由于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以及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日益突出,业内对数据库产业链的要求越来高。一个好的数据库产品,选题调研、内容生产、技术开发、平台运营、渠道搭建、维护反馈这一系列工作环节缺一不可。因此出版单位与软件开发商、运营商及代理商的合作日趋密切,不同类型单位在整个产业链里各自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出版单位的不足,更好地把数据库产品推送到用户手中,同时更有利于出版单位根据真实需求快速更新迭代产品。

2.数据库发展面临的问题

(1)数据库行业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盗版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市场化发展。专业学术数据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学、严谨、权威的专业内容资源。被称作“内容提供商”的出版单位,必须严格把关版权问题。出版单位既要确保取得原创者的相关授权,又要严厉打击非法盗版者。特别是针对机构用户的数据库产品,机构用户绝不会为同一内容多次买单。而盗版者由于没有版权成本,售价经常低于正版内容几倍甚至几十倍,严重扰乱了市场,制约了专业数据库的发展。因此,各出版单位应高度重视版权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护合法权益。

第二,行业资源整合需求高、难度大。数据库品类的增多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资源分散,用户使用不便。首先,不同的数据库平台很难实现跨库检索,即使实现了跨库检索也仅仅是实现链接跳转,无法真正打通各数据库的知识体系。其次,虽然相关的专业出版单位都有自己的优势出版方向,但再有优势的出版单位也无法实现某领域图书的100%市场占有。再次,资源打通还涉及版权和管理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结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行业资源打通整合、提供一站式服务是专业数据库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深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第三,产业边界基本消失,竞争激烈。数据库的出版运营模式与传统出版的版号/刊号管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任何一家IT技术公司、运营公司都可以做数据库,网络上充斥着海量的各种资源。在这样的大市场环境下,出版单位的竞争对手已不仅是自己熟知的行业同伴,还有更广泛的竞争主体,所以出版单位在管理、运营等机制和策略上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将成为产业链中话语权最弱的一环,甚至被淘汰。

(2)数据库产业链各方的痛点和矛盾

数据库市场需求旺盛,内容生产已步入正轨,所用技术业已成熟,但有多少专业数据库的销售收入能达到所在出版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20%以上?问题出在哪里?其中的原因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产业链各方的利益诉求仍有矛盾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内容提供商、渠道运营商和机构用户之间的矛盾。

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出版单位,自身最大的问题是能否把自己最新、最优质的资源放到数据库中或实现对外授权。目前担心对外授权会影响传统出版业绩的观点还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出版单位最大的痛点是“用户盗版或使用盗版怎么办?”“渠道运营商销售数据不真实怎么办?”正是因为這两个问题无法有效解决,所以出版单位越发不敢对数据库进一步投入和授权。如何通过政府监管和技术升级解决这些问题,将对专业数据库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构用户考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价格、资源量和服务永远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但市场的实际情况是,某些盗版库的价格远低于正版,资源量却远高于正版,而且由于资源量大,使用也更加便捷,更容易得到用户的认可。相反的,采购所谓的正版库,要想实现盗版库的功能,需要花费数倍的经费不说,用户访问时还要跳转N个平台,极不方便。在这种情况下,让采购者如何抉择?因此,前文中也提到了行业资源整合这个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财政资金的监管落地,以及采购者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这类现象稍有好转。

运营商以及渠道商(两者有时是合二为一的)在产业链里可能是最艰难的角色。作为私营公司,创造利润生存下去是他们最基本的诉求。但在正版库和盗版库价格相差巨大的情况下,他们在数据库招投标工作中很难占有优势。而且面对盗版库不需要再分配利润,正版库还要向内容提供商分成的现实情况,运营商和渠道商更是步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为了取得业绩,有时只能突破自身权限开展工作以及在经营模式上投机取巧。而这种情况出版单位或多或少是知晓的,所以越发不想把自己的新资源、优质资源授权给他们,这让数据库的运营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盗版问题。

五、数据库出版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融合力度

融合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出版单位在推进融合发展时必须坚定信念,加深对融合发展的认识与理解。一是要把融合发展当作“一把手”工程进行全局式部署,集中资源力量深入推进。二是要建立融合出版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为融合出版制定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融合发展。三是面对新环境、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要进一步加强前瞻思维和开拓精神,特别是要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跟踪研究,以技术应用创新引领内容呈现、产品形态和服务体验的创新升级。四是借助社群营销等营销新模式,全面提升融合出版产品的营销能力、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让融合发展有成果的同时,也能真正实现有影响、有效益。五是借助资本力量,通过融资、上市、寻求文化产业基金扶持等手段,持续增强融合发展动力,释放融合发展活力。随着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正在从过去的产品融合、渠道融合,逐渐演变为平台融合、生态融合,迈向合二为一的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2.普及新技术应用

2019年,我国5G实现商用, 5G的运用将极大提升信息的共享效率和传递能力,将给经济发展、社会服务、个人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给出版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尤其给数据库的选题策划、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带来深远的影响。专业数据库在迎来空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重大挑战,这对出版单位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和交互式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出版单位在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上要进一步加强探索和实践。

3.净化、规范市场环境

一方面,需要行业加强行业规范制度和管理手段的进一步优化完善,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行业准入、奖惩机制,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健全数据库版权保护机制;另一方面,出版单位应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注重价值导向引领和内容把关,坚守底线,不触红线,共同建構数据库发展良性生态。

数字出版作为新时代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必须充分发挥骨干先锋作用。数据库作为其重要的产品形态,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资源整合与版权管理,以便全面推进融合出版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编委会. 数字编辑基础(中级·2018年版)[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2]温强. 化工领域知识服务动态化智能化[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06-21.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数据库融合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中国最美的书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