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上)
2019-12-27张彬福
张彬福
今年秋季开学,北京等六个省市开始使用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6月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2022年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思路框架、结构体例等呈现了全新的样貌,与现在高二高三使用的教材相比,无论从容量上还是开放程度上都给执教者的教育观念、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深化教学改革,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提供了机遇。
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与先期实验的上海、浙江一起实施新的高考招生录取方式。新的录取方式中,语数外三科自然分相加作为录取分数线;其他文理六科,可以跨文理选考三科,各科成绩折算为ABCDE等级;再有就是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即三年在学校的表现。高校根据这三个方面条件录取。因此,语文高考试题的区分功能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使语文素养高的考生得高分。因此,如何在日常教学和备考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促进喜欢语文、语文基础好的学生提高语文成绩,也成为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一、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把握语文学科特征,准确理解“语文核心素养”。
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确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核心素养”的提煉以此为依据。语文核心素养列出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思维、审美、文化三个方面都是以此为前提的,因此不能简单理解为“四个”核心素养。
第一,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不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课程,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没有这一条就没有语文这门课程,自然也就没有“语文核心素养”。
第二,我们知道思维跟语言是密切相关的。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思维指挥着语言,语言又刺激着思维,而我们的思想,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清晰化、完善化的。语言、思维、思想之间的这种互动过程,宛如我们居住的太阳系,“它们”一直在活动着、运转着:语言围着思维转,思维围着思想转,同时,正如我们的宇宙一样,思想又围着一个更大的天体转动——那就是社会。三者不停地运转,一方制约着一方,被制约者又反作用于对方:语言梳理和激活着思维,思维梳理和激活着思想。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拨动了思维这根弦,语言运用就会焕发出光彩。所以“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是应有之义,语言学习怎么可能与思维脱离而存在呢?
第三,关于“审美的鉴赏和创造”,语文课的审美跟音乐、美术等课程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审美的媒质不同。譬如音乐是对旋律、节奏等构成的作品进行审美,美术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形成的作品进行审美,而语文课的审美,主要是对借助文字符号完成的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的审美,这是必须清楚把握的。
第四,“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比较容易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存在没有内容的语言,有内容就有文化蕴含其中;更何况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从字源构成看,汉字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
思维、审美、文化三个方面,其他学科也要培养,“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是语文课程“独有”的,而其他三个方面是各学科“共有”的。所以,没有“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这一条,就没有“语文核心素养”,就不是语文课。
第二个问题:明确基础教育的定位,完整把握语文教学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一些提法,引发我们思考,对我们理解基础教育定位和完整把握语文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譬如关于课堂教学,文件说:“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多年被忽视了,然而看看我们现在的音视频媒体,多少读错的音,多少写错的字,多少用错的词?我们有多少学生,脑子里缺少储存,手底下不能成文,思维简单不讲逻辑,但却能夸夸其谈,这正是因为多年来我们忽视了基础教育的关键词是“基础”二字。所以国务院这个文件让我们警醒,基础教育还是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文件还特别强调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反复强调“基础”,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理解和落实的。
以上两个问题是我们使用好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前提,也是把握新高考方向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三个“走出来”
高中语文新教材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我们由注重“教”转向注重“学”提供了机遇。我以为,我们要从既有的一些思维框架中“走出来”,才能让新教材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从单一的文本解读里走出来,多去启发学生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积累。
这并不是要否定文本解读的教学价值和作用。这里所强调的是“单一”的文本解读,即仅此一招。语文课始终是作者介绍、背景交代、内容分析、特点归纳这样几个固定的“教”的板块,离开这些内容就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了。这就是“单一的文本解读”,是教师左右教学过程的“文本解读”。诚然,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解读”或者讲授有时是需要的,甚至必要的,但是目的也只能是为了学生有效的“学”。
这一套“解读”的模式多年来形成藩篱,许多教师难以摆脱。今天,我们能不能从这里边走出来,多去做一点启发学生形成自己感受和积累的事情?面对新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的挑战,除了教师的文本“解读”,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怎样把我们的注意力从教师的“教”放到学生的“学”上?这都是对一名语文老师适应不适应当下教学改革的考验。
第二,从滔滔不绝的讲授中走出来,用心组织学生开展良性互动的学习活动。
所谓“滔滔不绝”就是教师“不放心”,教学的内容非要经过自己的口讲出来,似乎才到位,至于学生是不是真会了,那是学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