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
2019-12-27刘明亮
刘明亮
“多元解读”中的“多元”,一是指解读主体的多元。进入文本阅读的读者都可以称为主体,具体到语文教学之中,“多元”指的是教师、学生、作者,他们都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二是指文本的意义的多元。文本并非是语言形式本身而是审美主体在阅读文本时,产生于知觉经验中的整体的形象,文本作为一种“图式化外观”,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将其意义现实化和集体化。多元解读是新课程提倡的阅读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下面,就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策略的必要性做简要阐述。
一、多元解读是全面落实阅读教学目标不可缺失的教学方法
1.文本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要求多元解读
文学作品都存在意义空白。比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没有直接描写祥林嫂从婆婆家逃出来的情景,没有描写在深山里的遭遇,这便是阅读中的“空白”。这些“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读者去填充,因而读者阅读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所以文本解读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
我国古人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讲的是这个道理。从这一角度看,“多元解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才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所以“多元解读”这一新理念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实施。
2.学生个性差异,要求多元解读
文学欣赏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在解读文本时,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体验往往是不同的,同时也是对个性化多元解读的一种肯定。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学感受力和想象力也有弱有强,他所理解的文学形象也就不尽相同,因此在课堂上出现对同一文本不同的理解,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倡导多元解读也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思维的必然途径。面对学生个性的解读,教师必然要珍视和鼓励,所以,在学生个性差异的面前,多元解读势在必行。
3.落实新课程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多元解读
“我们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以‘立人為中心,也就是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是以知识为本。课程要为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服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观念已得到语文教育界的认同。语文文本多元化解读正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与文本的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将文本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营养。
二、多元解读的误区
1.漠视文本,多元解读成为多元误读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与发现,绝不意味着简单肯定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文本解读。如学生解读《背影》,出现了“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说法。这些解读扭曲文本,背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违背了语文教育之本,偏离了课改的初衷。漠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原则地认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任由学生带着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走出课堂,这是对多元解读理念的误读与曲解,也是语文教师的失职。
2.多元解读青睐少数学生
“多元解读”中的“多”字应该有另外一层含义:让多数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应注意:不要让少数学生的思路左右大家的思路;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尽量多的学生进行多元解读。
三、多元解读的有效策略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教师的分析是无法替代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细体味语言,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努力促成学生的多元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究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2.多元解读必须以文本为依托
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想,赋予了文本在独特背景下特定的价值。解读文本,首先应该以尊重作者、尊重文本本身为前提。如在读《再别康桥》的时候,对诗中“但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作者不能放歌?这一问题的理解上,学生可以说“诗人不想打破康桥的宁静”;也可以说“放歌会让诗人回忆起往事,使自己更加不忍离去”;学生还可以说“诗人找不到一首最能表达出此时心情的歌曲,故没有放歌”。但是学生不能说“诗人五音不全,唱歌难听”;更不可以说“诗人嗓子不舒服,所以没有放歌”。这样的解读背离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加脱离了文本。
多元解读就是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找寻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实现一种平衡。过于强调意义的多元与创新,必然会脱离文本,丧失阅读的意义。
3.重视探究能力培养,促成学生多元认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要渠道。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而且文本解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这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学会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的确立,同时也是促成多元认识的必要条件。
多元解读对于提升学生的个性品格,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文本的多元解读,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体验生命的精彩。
作者通联: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