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装配式建筑监管工作的有效模式
2019-12-27张旭
张旭
(作者单位:荆门市建筑工程管理处)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节省模板、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等优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是一种绿色建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9月27日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2017年,荆门市成为30个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之一。全市以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为目标,积极谋划和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工程质量监管作为确保本地区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装配式建筑的深入推进十分重要。因此,为保证新兴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健康发展,本地建管部门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的质量监管工作模式。
一、装配式建筑监管工作模式的建立
传统工程监管以工程质量监督为侧重点,按照开工前编制了针对性的工程监督工作计划对工程实体情况进行程序式、计划式、施工过程中的巡查和工程质量验收监督。监督内容以参建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工程实体质量情况为主。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交叉融合的特点,涉及到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预制构件生产制作、质量检测等众多相关单位或机构,只有规范各自的质量责任,才能形成合力,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因此,传统工程监管工作模式难以适应,为确保对装配式建筑的推进和质量有效监管,荆门市建筑工程管理处作为建设工程监管主体单位,针对装配式建筑这一新型建筑类型,创新监管工作思路,建立了装配式建筑监管工作的有效模式。
1.提升监管人员业务能力
装配式建筑质量的监管要求对其在生产、运输、吊装及安装等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管,从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安装、构件生产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标准规范体系要求监管人员熟悉和掌握,积极安排监督人员参加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规范培训,熟悉现行质量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除了熟悉和掌握其书面内容外,我们还专门组织监督人员到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阳逻预制构件厂、走马岭社区二期建设项目等预制构件生产和安装现场观摩,了解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流程、吊装过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又与中建三局集团等先进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和武汉东西湖区质监站等先进质量监督单位开展深度经验交流,学习管理经验,解决监管工作遇到疑难点,以此有效提升监督人员业务水平。
2.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取消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市场准入的背景下,积极探索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重点强化了构件生产的事中事后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向生产企业派驻监理,部品构件必须实施首件试拼装。
一是从预制构件厂到施工现场做到监管全覆盖。在预制构件厂驻场监理复检的基础上,开展随机抽查预制构件的原材料、混凝土强度、外观质量、外形尺寸、预埋件、钢筋位置安装偏差等项目,保证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质量;通过强化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记录的抽查工作,倒逼生产厂家加强运输中预制构件保护工作,保证吊装使用的构件质量;通过采取不定期抽查预制构件吊装的监理旁站记录和现场巡查等方式,检查监理单位对吊装前构件质量的检查、吊装方案的审查监督、节点连接及防水施工质量的检查等工作落实情况。
二是多措并举提升建筑产品的性能。既对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堆放、运输、吊装、节点连接及防水施工等施工全程实施有效监管;又积极推广预制外墙、门窗、外饰面砖、保温体系一体化预制技术,探索解决了一批门窗、墙体渗水、外保温、外饰面砖脱离等建筑质量通病问题。进一步提高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楼板设计厚度等技术标准,鼓励采用降噪静音管材和同层排水技术,通过上述举措,推动了内装工业化和叠合楼板应用。
三是定期开展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质量检查,抓好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质量管理,切实落实好建设工程五方主体质量终身责任制。
四是在加强现场质量过程管控的基础上,抓好质量验收重要补救关工作。依据规范要求把预制构件的荷载试验纳入了验收审查项目,加强对预制构件的质量抽检;在监督巡查中,着重抽查预制构件的安装质量,保证结构稳定;为保证建设单位实现的按期交房目标,根据项目特点,采取了单位工程质量分部验收分解为多段式隐蔽验收,既保证了项目质量可控,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展。
3.创新监管手段
我们对在荆门施工的北京塝花园二期建设项目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装配式建筑“三化”(功能多样化、施工装配化、设计多样化)特点,主动调整监管工作模式,编制了针对性的监督工作计划,通过全过程、多手段的方式保证全方位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
通过在每月监理报告内增加连接节点灌浆料、座浆料强度、构件安装与连接、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防水处理等关键部位质量抽查内容,促进监理单位细观质量管理力度,有效补充监管漏洞;同时,利用信息平台上现场施工影像实时共享等方式,对项目实施全时段监管,补齐监督工作人力不足的短板。
通过强化旁站监理制度的完善,克服装配式建筑的放线准确,标高测量精确,预留孔洞位置精确度高等难点。
目前,荆门北京塝花园二期建设项目在参建各方单位共同协作和努力下,项目的工程实体质量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该项目不但在2018年11月8日承办了湖北省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观摩现场会,接待了全省各地市州监督管理部门、开发企业、监理企业和施工企业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观和学习,而且在2019年2月项目的8个单位工程均被评为了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
二、下一步工作展望
虽然建设项目已经划上了句点,但回顾整个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质量通病的防控工作还不全面、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及预制构件加工与现场施工的联动机制还不完善等。下一步,装配式建筑监管工作模式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是加强预制部品构件监管。推进由行业协会对部品构件生产企业及其产品流向进行备案登记,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管理作用。合理引导预制构件产能,确保本市预制构件市场供需平衡。
二是强化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加大施工现场巡查、抽查、专项检查频次,重点加大预制构件的检测和构件连接部位的施工质量抽查,重点强化预制构件生产、吊装施工、安装质量验收环节质量管控,严控工程实体质量。实施全装修住宅一房一验制度,确保本市装配式建筑质量可控。
三是推进工业化建筑项目评价体系。通过推进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从质量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统筹评判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成效。突出建筑工业化对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综合协同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考核;突出建筑工业化在工程质量、建筑性能、建筑使用寿命与传统建筑的比较;突出构件生产基地和施工装配现场的节能、节材、节水、节电以及噪声、污染排放的评价。
四是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支持施工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的抗震和能耗减震等关键性技术攻关。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工法,推广装配化吊装、构件安装、节点连接、装配校正、成品保护及防水等核心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三、结语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产业的蓬勃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将会日趋完善,以及地方装配式建筑配套优抚政策的出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工建设。为了给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亟需建设工程监管单位不断探索装配式建筑监管工作的新模式,强化装配式建筑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