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圣颂

2019-12-27张大可李永明撰文张大可注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丙申韩城司马迁

张大可,李永明[撰文] 张大可[注释]

(中国史记研究会,北京 100081)

史圣者,司马迁也!史记者,史圣之雄文也!韩城者,史圣之桑梓也!观史圣之才奇,史记之文奇,韩城之气奇,三奇合一,叹为观止也。

史圣者,司马迁,字子长,称太史公,汉夏阳今韩城人也。诞景帝之丙申[注]诞景帝之丙申:此取王国维说,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即公元前145年。,与汉武相终始。以史记闻,以风骨奇。十岁诵古文,二十游江淮[注]二十游江淮:武帝元朔三年,即公元前126年,司马迁二十岁,奉父命游历大江南北、讲业齐鲁,过梁楚以归,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为修撰《史记》考察社会,储备资料。史称二十壮游,当有数年之久。,讲业齐鲁[注]讲业齐鲁:指司马迁二十壮游,曾到山东齐鲁地区孔子、孟子的故乡去考察民情风俗,研习学问。,问道孔董[注]问道孔董:司马迁壮游归来,在二十二三到二十七岁之间,师从西汉古文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又师从今文学大师董仲舒学习今文学《尚书》。,观书金匮[注]观书金匮:阅览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藏书与档案。金匮石室,指坚固、珍藏,为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之代称。,考信六艺[注]考信六艺:宗仰六经,以之为评判是非之准绳。六艺,即儒家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乐经》亡佚,今存只有五经。,斯学殖之奇也[注]学殖:学问增益,学问修养。。仕为郎中,扈从武帝[注]仕为郎中,扈从武帝:武帝元狩五年,即公元前118年,司马迁28岁,出仕为郎中。郎中为郎官之一,掌守宫门,皇帝出巡为仪仗警卫。武帝在位,巡游全国各地数十次,司马迁司警卫之职,是为扈从之游。,奉使西征,设郡置吏[注]奉使西征,设郡置吏: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正月,司马迁奉命为郎中将监军开拓西南夷,在今云南、贵州,以及四川西部置郡有七:犍为、牂柯、越嶲、益州、武都、沈犁、汶山。此为司马迁奉使之游。,饱览山川壮观,网罗天下遗闻,笼天地之浩气,吐风云而成文[注]笼天地之浩气,吐风云而成文:司马迁游览天下,胸襟开阔,胆气豪壮,行文雄峻。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云:“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栾城集》卷二二),斯游历之奇也。蒙冤而身受腐刑,忍辱而发愤著书[注]蒙冤而身受腐刑,忍辱而发愤著书:腐刑,即宫刑,就是割除男子生殖器。受此刑法,被视为奇耻大辱,死后不得入祖坟。天汉二年,即公元前99年,汉将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征匈奴,遭遇八万匈奴骑兵的围攻,李陵寡不敌众,败降匈奴,司马迁为其申辩。天汉三年,即公元前98年,司马迁受李陵案株连,蒙受腐刑,痛不欲生。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隐忍苟活,引古人自况,认为只有那些能够经受得起艰难环境磨炼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司马迁效法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春秋》、屈原写《离骚》、左丘明著《国语》、孙膑论《兵法》,终于从个人悲怨中解脱出来,忍辱著书,升华《史记》主题,“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留下了宝贵的实录作品。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值得后人敬仰的。,效春秋成史记,立令名于天下,生也无悔,死重泰山,斯意志之奇也。忠臣死义之士,辅弼股肱之臣,扶义俶傥之辈,超凡负俗之伦,凡有奇德奇功奇言奇行者,莫不追慕而讴歌,传颂于千秋,斯好尚之奇也。然,斯四奇者,何足道哉!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两句诗见《诗经·小雅·车舝》。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引用称赞孔子的道德学问,像高山一样使人瞻仰,像大路一样导人遵循。这里借以称颂司马迁。,功追尼父,光争日月[注]功追尼父,光争日月:司马迁的成就可与孔子相比美,光芒与日月同辉。追,相比。尼父,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尼父,称其字而尊称。郭沫若诗云:“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光争日月,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屈原的高尚志节以及《离骚》,“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里借以评价司马迁。,庶几当之。

史记者,天下之奇书也。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注]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乃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司马迁《史记》成就的评价。,国学之根柢,资治之宝典[注]国学之根柢,资治之宝典:《史记》是一部国学根柢书,它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准则,是一部治国宝典和人伦道德教科书。根,是树之本;柢,是根中的主根。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史记》就是这棵大树之根之柢,即中华文化之源。在中国文化国学精品中,《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它生命之树长青,它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具有无比的凝聚作用。这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地位,奠定了《史记》成为中国人的一部人人必读的国学根柢书。!溯轩辕,综汉武,包举三千余载,荟萃百三十篇[注]溯轩辕等四句:溯,追溯,上起。缘,包举,下讫。《史记》上起黄帝,下讫汉武,贯通三千年历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计: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合称五体,其中本纪、列传两部分是主干,因此省称纪传体,是司马迁的独创。,华夏文明之浓缩,百科全书之大成,斯囊括之奇也。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注]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史记》协调了六经各家的不同解释,整齐了百家互相对抗的异论。这两句是司马迁包容和吸收了六经以及百家学说,而自成一家之言。,开纪传之先河,创五体之仪范,史官必守其法,学人专精其书,斯体制之奇也[注]开纪传之先河等句:是对《史记》体制五体创造的评价,涵盖了宋人郑樵和清人赵翼的评价。郑樵曰:“《史记》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通志·总序》)赵翼曰:“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见斥叛道谤书,实乃实录信史[注]见斥叛道谤书,实乃实录信史:班固、扬雄、刘向、刘知幾等历史学、哲学大家都盛赞《史记》为实录信史,“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东汉末王允斥责《史记》为谤书,为其滥杀蔡邕找借口。,斯史笔之奇也。融风骚之妙,擅古文之长,辞采峻洁,笔力雄健[注]辞采峻洁,笔力雄健: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以《史记》为旗帜,叙事用散文,反对骈体文。韩愈论《史记》雄健,柳宗元称《史记》峻洁。,生与相如交辉[注]生与相如交辉:汉代文章两司马,指散文司马迁与汉赋司马相如两人齐名,共为一代文宗。此出自班固在《公孙弘卜式宽传》中的赞语,曰:“文章则司马迁、相如。”,逝后韩柳同崇,斯文采之奇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熔六家之旨,成一家之言,为天地立心,为人伦立则,颂货殖游侠,重民生平准[注]立心等句:杨向奎在《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一文中说,司马迁思想的亮点为两颂两立。两颂,一颂货殖,二颂游侠;两立,一为后王立法,二为人伦立则。两颂两立为这几句的主旨精神。,六经之后,惟有此书,斯思想之奇也。然,斯五奇者,形之奇耳。至若神之奇也,浩如太空,质如金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语出《论语·子罕篇》,颜渊称赞孔子的学问:“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这里借以赞颂司马迁。,岂可尽道哉!

韩城者,天下之奇地也。西枕梁山,东临长河,北倚禹门,南襟韩原,群山环抱而茂树生,众水汇流而膏壤厚,斯山川之奇也。当秦晋之咽喉,扼东西之要津,霸者必图,兵家必争[注]霸者必图,兵家必争:韩城坐落在河西狭长川原地带韩原的北端。韩原西枕梁山,东带黄河,南有少梁渡,北有禹门津,是关中的北门,亦是山西、陕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故在古代列国纷争或群雄割据中,这里是兵家必争的形胜要地。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大战,秦虏晋惠公。公元前205年,汉将韩信以木罂渡少梁而擒魏王豹。公元618年,唐高祖起兵太原,南下渡龙门而取关中,奠定了唐室基业。公元1126年,金将娄宿越龙门冰桥取陕西。公元1644年,李自成从陕西出龙门直捣北京,推翻了明朝。在司马迁诞生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晋取少梁而兴,魏失河西而衰,秦晋、秦魏在这里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史记》记载的大战役就有六次。,鼓鸣震于八荒,烽火烛于天际,斯形胜之奇也。地本夏后之墟[注]地本夏后之墟:夏墟,夏朝兴起的遗址。夏朝文化遗存在河东。韩原在河西,位于梁山之东,黄河之西,故秦魏争强,魏失河西少梁,称新都为大梁,秦则更名少梁为夏阳,意为夏墟之阳,其悠久文化盖过大梁。汉置县。,民资椒粱之利[注]椒粱:花椒、高粱。用以指代韩城自古农业发达,物产丰富。韩城大红袍花椒闻名全国。,承周秦之遗风,薰三晋之殊俗,秉子夏之教[注]秉子夏之教:韩城文化悠久源长。《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洙泗之学,诗礼风行,俊彦辈出,斯风教之奇也。今观夫韩城,雄豪之气弥漫乎山川,雅尚之风充盈乎士庶,史圣化成于斯,必也。

嗟乎!二○一六年,巧逢丙申[注]巧逢丙申:公元2016年,即农历丙申年,司马迁祠文化广场告成,立《史圣颂》碑文纪念,恰值司马迁生年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六十甲子年第三十六轮起始之年。“巧逢丙申”指此,仿佛冥冥中有必然。,令属三秋,陕西韩城司马迁祠文化广场告成。司马坡下,芝水河滨,文风郁郁,气象蒸蒸。史圣之风采重光,鸿著之精深弥显。低徊吟咏,遐思翩翩,遂乃纵目长河,击节长歌,曰:

史圣之奇兮,国之素王。与孔子同圣,与日月齐光。

史记之奇兮,国之华章。如苍穹之浩,如瀚海之洋。

韩城之奇兮,国之灵壤。山远横兮昂昂[注]昂昂:摹写山势之态,气宇轩昂,显现无限的灵动与生机。,水长流兮镗镗。[注]镗镗:形容龙门湍急的流水,发出金属般的声响,比流水泱泱更为浩大壮观。

【点评】《史圣颂》文体,骈散相间,议叙结合,布局仿八股文起承转合应接,内容以人奇、书奇、地奇展开,共有十三奇,囊括古今文史哲大家的评论。上起《司马迁传》作者,下讫《史圣颂》笔者,两千年间班固、刘向、扬雄、刘知几、韩愈、柳宗元、苏辙、郑樵、赵翼、王国维、鲁迅、郭沫若、杨向奎等人的评价精言妙语,悉数采入,融会贯通,以“史圣”定位终篇。《史圣颂》是自古迄今对司马迁最全面最崇高的评价,无一字无来历,无一事无出处。“史圣”二字是首次使用,东圣孔子,西圣司马迁,二圣并立,依据有三:《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喻孔子,效《春秋》作《史记》;汉代扬雄以“奇”与“义”二字并提司马迁与孔子,《法言·君子篇》“仲尼多爱,爱义也;子长多爱,爱奇也”;晚近文史大家郭沫若有诗赞“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猜你喜欢

丙申韩城司马迁
陕西韩城:种好花椒奔上小康路
“黄河边”的韩城现象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2018年(丙申年)春联集锦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丙申三月独走青藏老妻为备行囊(外一首)
暗香依旧
韩城大红袍花椒
同庆丙申年
司马迁拒受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