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蒙·道森英译《史记》的叙事特点

2019-12-2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雷蒙秦始皇英译

曹 强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近年来,史记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史记》的译介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介绍《史记》的翻译学者时,偶尔会提及英国著名汉学家雷蒙·道森(Raymond Dawson)翻译的《史记》,但大多语焉不详。当前《史记》英译研究影响较大者,首推李秀英的《〈史记〉在西方:译介与研究》一文。李文仅用100余字简要介绍了雷蒙·道森的译注及其翻译《史记》的章节[1],限于篇幅,作者未讨论雷蒙·道森英译《史记》的特点及其叙事特点等。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是《史记》英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雷蒙·道森及其翻译的《史记》,对研究《史记》及中华典籍的英译具有重要意义。

一、雷蒙·道森及其翻译的《史记》

雷蒙·道森是英国著名的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瓦德汉学院(Wadham College)荣退研究员,曾经出版过《中国遗产》(TheLegacyofChina,1964),《中国变色龙:欧洲观念和中国文明的比较》(TheChineseChameleon:AnAnalysisofEuropeanConceptionsofChineseCivilization,1967),《中华帝国》(ImperialChina,1972),《中国经验》(TheChineseExperience,1978),《孔子》(Confucius,PastMaster,1982),《文言文的新介绍》(ANewIntroductiontoClassicalChinese,1984)和《论语》(theAnalects,World’sClassics,1993)[2]等多部汉学经典著作。雷蒙·道森向西方人,尤其是英国人,介绍中国及中国文化,旨在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

雷蒙·道森翻译的SimaQian:HistoricalRecords(《司马迁〈史记〉》)1994年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列为“世界经典丛书系列”(World’sClassics)。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主要包括前言(Introduction)、文本注释(Note on the Text)、参考书目(Select Bibliography)、年表(Chronology)、地图(Map)、正文(第1~148页)、注释(explanatory notes)、索引(Index)等几个部分。

二、雷蒙·道森英译《史记》的叙事结构

雷蒙·道森英译《史记》前言(Introduction)部分,专题介绍司马迁和《史记》,指出《史记》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巨作之一,不仅在中国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早在8世纪就享誉日本。雷蒙·道森以1974年临潼兵马俑的发现为切入点,以秦始皇为中心人物,以秦长城为重点,介绍了秦王朝建立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与秦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迹。同时,介绍了司马迁的人生成长经历,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原因等。文本注释(Note on the Text)部分,雷蒙·道森交代了司马迁的《史记》总共526500字,他翻译依据的底本是中华书局1959年版的《史记》。翻译时,他力图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甚至冒着译文不优雅的风险,试图尽可能让司马迁的作品听起来像是20世纪写就的。诚如雷蒙·道森所言:“There are many possible attitudes to translation ,but my own method has been to try to ge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original, even at the risk of inelegance. It would of course be possible to make Sima Qian sound as if he writing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but it seems to me that more might be lost than gained. The language may occasionally appear too honorific or humilific for contemporary tastes…(……这种语言有时候会显得过于尊崇或者与当代的言语风格不尽相同,但他倾向于更准确地表达原文……)。”[2]xxi参考书目(Select Bibliography)部分,为了便于读者了解相关背景知识,雷蒙·道森介绍了美国著名汉学家华兹生(Burton Watson)英译《史记》,重点介绍了华兹生1958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Ssu-maCb’ien:GrandHistorianofChina(《司马迁:中国伟大的历史学家》),1961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RecordsoftheGrandHistorianofChina(《史记》),1993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RecordsoftheGrandHistoran:QinDynasty(《史记·秦朝》)。除了华兹生的译注外,雷蒙·道森还推介了TheCambridgeHistoryofChian(《中国剑桥的历史》)、TheFirstEmperorofChina(《中国的第一位皇帝》)、HistoriansofChinaandJapan(《中国历史和日本历史》)等著作。年表(Chronology)部分,雷蒙·道森罗列了尧舜禹、夏朝、商朝等历史年表,并列出了司马迁的生卒年及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担任史官的时间。地图(Map)部分,雷蒙·道森专门绘制了一张地图,展示当时秦、齐、楚、宋、鲁、吴、越等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和版图。

雷蒙·道森英译《史记》的正文部分总共分八节。正文第一节题目为:TheBirthoftheFirstEmperor(《始皇帝的出生》),该节依照《史记》第85卷《吕不韦列传》翻译。雷蒙·道森首先总体介绍了吕不韦,然后从“秦昭王四十年”开始,至“其吕子乎”结束,全文翻译了《吕不韦列传》。第二节题目为:AnAssassinationAttempt(《暗杀未遂》),此节依据《史记》第86卷《刺客列传》翻译。从“荆轲者,卫人也”开始,至“名垂后世,岂妄也哉”结束,节选《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刺秦王》翻译。第三节题目是:TheBiographyoftheChiefMinisterofQin(《秦大臣传记》),依据《史记》第87卷《李斯列传》翻译。自“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开始,至“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结束,全文翻译了《李斯列传》。第四节题目为:ThebuilderoftheGreatWall(《长城的建造者》),全文翻译了《史记》第88卷之《蒙恬列传》。第五节的题目是:TheAnnalsofQin(《秦朝年鉴》),依据《史记》第6卷《秦始皇本纪》翻译。雷蒙·道森首先介绍了《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的梗概,然后从《秦始皇本纪》中的“秦初并天下”开始翻译,至“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结束。“曰”之后的原文,雷蒙·道森没有翻译,他在第五节的文末指出:“The chapter continues with an essay on the faults of Qin, which was written, not by Sima Qian ,but by the Han Confucianist JiaYi, and is therefore not translated. (这章节后是一篇关于秦朝历史的文章,这段文字不是司马迁所写,而是出自汉代著名的儒学大家贾谊所作,因此没有翻译。)”[2]97这篇文章紧接的其他材料,雷蒙·道森指出在这里不合适,因此他也没有翻译(This essay is followed by some other material which is out of place here and so is not translated either)[2]97。第六节的题目是:TheTreatises(《论文》),节选《史记》第28卷《封禅书》和第29卷《河渠书》翻译。《封禅书》部分自“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开始,至“礼不必同”结束。《河渠书》部分自“而韩闻秦之好兴事”开始,至“因命曰郑国渠”结束。第七节的题目为:TheStoryoftheRebelXiangYu(《反抗者项羽的故事》),依照《史记》第7卷《项羽本纪》翻译。自“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开始,至“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结束,接着从“汉之二年冬”开始,至“‘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结束。《项羽本纪》中的部分文字雷蒙·道森没有翻译,他解释道:“我略去了一段主要是王侯们对项羽的支持,但以司马氏对项羽最后几年生活的叙述作为总结。汉朝以汉王朝重新确立的时间重新命名,这些上文中已经提及,但是这些页码将显示,反抗的处置不利于他(笔者注:项羽)。”[2]129第八节的题目是:TheStoryoftheRebelChenSheng(《反抗者陈胜的故事》),依照《史记》的第48卷《陈涉世家》翻译,从“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开始,至“吴广围荥阳”结束,再从“陈胜王凡六月”开始,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束,中间部分雷蒙·道森略去未译。

雷蒙·道森英译《史记》正文之后是注释(explanatory notes)部分,他对文中的jin、pledges of support、abundant flowers等148个词语进行了详细地注释。雷蒙·道森英译《史记》的最后是索引(Index)部分,雷蒙·道森以重要的地名、人名为索引词条,按照英文字母的次序排列,解释这些词条,并标注这次词条在文中的详细页码,例如:“Boyi, ancestor of Qin 96”“chu, state XIII,XXVI,6,12-13,15,25,27,50,55,65,78,89-90,93,113,118,128,166,168”,“Cao Wushang, general of Governor of Pei 121,123,126”[2]169便于读者检索。

三、雷蒙·道森英译《史记》的叙事特点

我们知道,叙事学研究有三个重要角度:结构、时间、视角。[3]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非常注重结构、时间、视角的维度,其叙事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以读者为中心,注重叙事结构的完整性

雷蒙·道森将译文的读者定位为普通的民众,但是英国的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典籍知之甚少,而且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强烈意愿。面对非专业的普通读者,雷蒙·道森英译《史记》的正文前专门有序言部分,他用14页的篇幅介绍了秦朝及秦以前的中国历史,以及与秦朝有关的历史人物,同时还专列大事年表,绘制地图,旨在让读者直观了解秦朝及其他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和版图,将其翻译的《史记》纳入特定的历史框架下,让读者更好地感知《史记》的时空结构。雷蒙·道森英译《史记》正文部分,共设计了八节内容,其标题与《史记》相关章节的题目不同,这八节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正文后,雷蒙·道森又专列注释和索引两个部分,帮助读者了解并扩展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检索相关内容。雷蒙·道森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叙事文本,向读者展示了秦朝的历史,以及与秦朝有关的人物历史等。

(二)重排《史记》文本的次序,再现秦朝兴衰的必然性

雷蒙·道森翻译《史记》时并没有按照《史记》原文的次序逐章翻译,而是重排了《史记》文本的次序,使译本与原文在结构上迥然相异。这种处理的叙事方式,与华兹生英译《史记》的处理方式相似。这种不同的结构特点“体现了译者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叙事理解模式,以及在译本构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叙事文本构建模式”[3]。译文中,雷蒙·道森从秦始皇的出生起笔,叙述荆轲刺秦王、李斯谏秦王、蒙恬筑长城,叙述秦王统一天下的雄心、蚕食诸侯的谋略、谋臣良将的辅佐、攻城野战的种种不易等,接着再叙秦始皇兼并天下、统一六国的伟业,描写秦王嬴政的雄才方略,紧接着再叙述项羽、陈胜等人的反抗,秦王暴政、民怨沸腾、揭竿而起,陈胜、项羽等人举兵,最终到秦始皇的去世及秦王朝的覆灭。纵观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我们发现,雷蒙·道森有意打乱了《史记》原文的次序,重新组合《史记》中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再现了秦王朝的兴衰更替。

(三)以秦朝历史为中心,重视叙事内容的关联性

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没有按照《史记》原文的次序逐字逐句翻译,也没有随机选择《史记》中文学趣味浓厚、故事性强的内容进行翻译,而是非常重视叙述内容的关联性。纵观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我们发现,雷蒙·道森以秦朝历史为中心,构建叙事文本模式。雷蒙·道森在正文每一节前都有一小段序言或题解,或交代背景知识,或说明翻译的缘由,体现他文本叙事结构安排的逻辑性。例如,正文第二节AnAssassinationAttempt(《暗杀未遂》),雷蒙·道森开篇写道:“In 227BC,not long before the Qin unification of China, a famous assassination attempt on the ruler of Qin and later First Emperor of China was made by Jing ke,whose story is recorded in chapter 86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s, which is a collective biography of assassins. It reads as follows:(公元217年,秦统一中国不久,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试图推翻秦始皇统治的人,这个人就是荆轲,关于他的故事在《史记》的第86卷,具体的故事为……)”[2]11第三节TheBiographyoftheChiefMinisterofQin(《秦大臣传记》),他指出:“We now move on the biography of Li Si(chapter 87), a very important politician during the Qin Dynasty. The chapter starts with an account of his early days ,and cover some of the events leading up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Qin Dynasty.(我们现在回到第87卷的《李斯列传》,李斯是一个秦朝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这一章以他早期的一系列事件开始,并包括一些秦王朝建立的事件。)”[2]25第五节TheAnnalsofQin(《秦朝年鉴》),他在开篇写道:“Having translated four biographies which relate to the Qin Dynasty and its ruler, I now turn to the annalistic s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s. Chapters 5 and 6 are devoted to Qin annals,the former dealing almost entirely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state before the time of King Zheng,who later became First Emperor of the Qin Dynasty,Chapter 6 stars by briefly recounting the early life of Zheng before he unified China. Here we take up the story immediately after the unification.(翻译了与秦有关的四个人物及其统治者传记,下面我转移到《史记》编年史部分。《史记》第5卷、第6卷和秦王朝的年表关联,前者几乎全部是嬴政以前的历史,嬴政后来成为秦朝的第一个皇帝。第6卷主要介绍了嬴政统一中国之前的早期生活。在这里,我们继续讨论统一以后的情况。)”[2]63这些小序言或题解巧妙地将各篇章衔接起来,构建成一个有机关联的叙事文本。雷蒙·道森还节选了与秦朝历史紧密关联的《封禅书》和《河渠书》的部分内容进行翻译。我们知道,华兹生英译的《史记》集中翻译了原文中文学趣味浓厚、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的那些内容,而对于其中一些涉及古代医学的章节,专业化性质比较突出的“书”“表”等没有涉及。[3]与华兹生英译的《史记》相比,雷蒙·道森英译的叙事不仅注重文本的故事性,而且重视叙事内容的关联性,重视叙事史料的完整性。

(四)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增强故事的可读性

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以秦始皇为中心,依照历史叙事文学的情节按照叙事结构,首先是秦始皇的出生,叙述秦始皇的文才武略,兼并天下的雄心,再到为阻挡秦始皇破坏诸侯国的合纵,壮士荆轲刺秦王,这些情节悲壮苍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再到李斯辅佐秦始皇,蒙恬修筑长城,辅佐秦始皇兼并天下,统一六国,再到项羽、陈胜等人揭竿而起,最后到秦始皇去世,秦王朝灭亡。分析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可以看出,他没有按照《史记》原文的次序翻译,而是以蒙太奇的手法,重新安排荆轲、李斯、蒙恬、项羽、陈胜等人物的出场顺序,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吸引力。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不像是历史的记录,更像一部情节张弛有度的小说。因此,此书被列入“世界经典丛书系列”(World’sClassics)。

四、雷蒙·道森英译《史记》叙事特点的启示

近十年来,我国着力加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不断创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翻译了一批中华经典名著,但是产生的影响力和政府的投资、学者的付出并不成正比。为此,胡安江[4]、汪庆华[5]、吕世生[6]、吴涛[7]等许多学者发表了系列文章,总结得失,探讨策略,积极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史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经典著作,应该“走出去”。我们知道,“翻译出去”不等于“走出去”,尽管《史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但与《史记》的“走出去”还有一些距离。一个新的《史记》译本,要为普通读者所接受,就必须尽可能地纳入普通读者的认知框架中。[1]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是在英国人或西方人的视域下建构的叙事文本,这种叙事特征对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启示,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我们知道,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译者努力使中国典籍易于被西方读者接受”[8]。根据我们初步整理,我们认为,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对中华经典英译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叙事结构的安排

据吴涛研究发现,长期以来,“汉学家在翻译非纯文学的中国典籍时大多选择学术型翻译路径……译语过度遵循原文”[7]。过于忠于原文,无视译入语或者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接受可能会导致译文遭受冷遇的现象。吴涛曾指出:“中国典籍英译需要跨出汉学界狭窄的接受圈子,需要被尽可能多的读者阅读和接受,才能进一步扩大中国典籍的文化影响力。”[7]基于此,英译经典时不能一味对照经典原文翻译。如前文所述,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非常注重叙事结构的安排,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史记》原文,而是选择《史记》中关于秦朝的章节,以秦始皇为中心,叙述秦朝的兴衰变化,重新安排荆轲、李斯、蒙恬、项羽、陈胜等人物的出场顺序,内容关联性强,情节张弛有度,故事性和可读性强。为了让读者充分了解秦王朝的历史,雷蒙·道森英译《史记》的Introduction部分,用14页的篇幅向读者介绍秦朝及秦以前的中国历史,讲述与秦朝有关的历史人物,同时他还专列大事年表,绘制地图,旨在让读者直观了解秦朝及其他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和版图,将他翻译的《史记》纳入特定的历史框架下,让读者更好地感知《史记》的时空结构。这给研究者和翻译者非常大的启示,翻译中华典籍时要牢固树立“读者中心”的理念,要根据接受者的需要,尽可能地补充足够的相关背景和文化的介绍,必要时调整经典原文的次序,围绕某一个事件或人物,重新组织有关材料,构建新的叙事结构。要按照译入语或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并且领会的方式,呈现中华典籍的魅力。

(二)叙事策略的选择

我们知道,中华优秀传统经典“走出去”必须要正确直面三个问题:一是为谁翻译?二是翻译什么?三是如何翻译?关于“为谁翻译”,实际上就是翻译的接受对象问题,翻译对象定位准确与否,决定着翻译作品的传播效果。接受对象通常可以分为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就文化接受而论,“非专业读者是比专业读者更难以取悦的目标读者”[7]。因此,英译中华优秀经典时一定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接受能力,重视翻译策略。罗选民等学者曾指出:“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的前提下,以最适合的方式来解读和翻译最合适的典籍材料,从而达到消解分歧,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满足西方受众阅读中国典籍的需要。”[9]雷蒙·道森英译《史记》时,已有西方学者翻译了《史记》的部分章节,为避免重复,展现他的翻译特色,他要在前人翻译的基础上,再辟新径,翻译策略和翻译视角显得尤为重要。1974年,陕西省临潼兵马俑出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出土曾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轰动,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对兵马俑充满了好奇和神往,许多外国人都渴望来中国参观兵马俑。兵马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基于此,雷蒙·道森选择了满足西方人好奇心的叙事策略,英译《史记》时,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切入点,以秦王朝为中心,以秦始皇为主线,重新编排《史记》的材料,选择与秦朝有关的第85卷、86卷、87卷、88卷、5卷、6卷等进行翻译,介绍秦朝及与秦朝相关的历史。尽管雷蒙·道森没有全部翻译《史记》,但是其影响力和传播力并不比全译《史记》小。

(三)叙事方法的使用

张利群曾撰文指出,《史记》是叙事文学的代表和发展高峰,是中国叙事文学,尤其是小说的鼻祖。《史记》具有小说形态。小说三要素即人物、事件、环境在《史记》多篇目中都明晰可见。[10]而如何体现叙事文学的价值,怎样表现“小说鼻祖”的魅力,叙事手法显得格外重要。传统的叙事方式有顺叙、插叙、倒叙等。雷蒙·道森英译《史记》时,没有从《秦本纪》或《秦始皇本纪》开始,而是从《史记》第85卷的《吕不韦列传》开始,然后是《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李斯列传》《蒙恬列传》,再是《秦始皇本纪》,这样的叙事手法是雷蒙·道森有意为之。他试图通过几篇文学趣味浓厚的章节,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中间夹杂《秦始皇本纪》和《封禅书》《河渠书》的部分内容,结尾又安排《项羽本纪》和《陈涉世家》的故事,再次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种匠心独具的叙事方法,不仅吸引读者,而且让读者有“浸入”式的体验感,纵横捭阖,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彰显出叙事文学的非凡价值。

(四)叙事文本的书写

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在叙事结构安排时,正文前面有相关英译版本的介绍,正文后面有词语的注释。词语注释时,他没有选择随文注释的方式,而是选择的文末注释。“注释过多还可能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阅读成本和负担。”[7]文末注释的优点是可以从视觉上减轻读者阅读的负担,不会让读者望而生畏,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文化素养和喜好等采取选择性阅读。此外,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中有前言(Introduction)、文本注释(Note on the Text)、参考书目(Select Bibliography)、年表(Chronology)、地图(Map)、正文、注释(explanatory notes)、索引(Index)等,处处体现的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叙事模式。

雷蒙·道森英译的《史记》是研究《史记》英译的一个重要文本,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期望能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猜你喜欢

雷蒙秦始皇英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秦始皇忆师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秦始皇拜荆条
电影·《雨人》
来自监狱的陌生电话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