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精神及其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教育的意义
2019-12-27王晓云
申 权,王晓云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教育的价值源泉。“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1]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要运用五四运动孕育出的伟大五四精神加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锤炼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立德修身、艰苦奋斗的品格;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自觉担当起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一、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阐释
(一)五四精神的提出与发展
对于五四精神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一个从不断深入到较为深入的过程。最早提出五四精神的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罗家伦,他在1919年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发表了题名《“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提出五四运动不只是一场“感情”的运动,而是一场包含了爱国“感情”和“理知”的运动,是一场青年掀起的波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打破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折射出一种学生自我牺牲、民族自决、社会裁制的宝贵民族精神。1919年5月27日现代哲学家张东荪发表文章《“五四”精神之纵的持久性与横的扩张性》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是“雪耻除奸的精神”,即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改造腐败无能政府的精神。1919年9月5日傅斯年的《〈新潮〉之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指出五四精神是区别于蔡元培“兼容并包”精神的鲁迅式的“求新”的“北大精神”。1921年5月4日太空发表文章《“五四运动”之回顾》将“五四运动”的精神总结为“民主”的精神,他说“五四运动”的精神就是发挥“德谟克拉西”(Democracy)的精神,打破黑暗势力,创造我们的新生命!早期关于五四精神的总结还有李大钊的“爱国”、争取“人类自由”和“直接行动”的精神,陈独秀的“直接行动和牺牲”的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向前发展,五四精神所蕴含的内容也不断地得到丰富与拓展。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即为“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的精神。1984年,国家领导人习仲勋在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的大会上指出五四精神即创造精神。1999年,胡锦涛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时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2](P834)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将五四运动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联系在一起,指出“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3]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和新历史地位,深刻揭示出了五四精神的价值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的相同性。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4]
总之,从历史的文献和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四精神虽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产生于民族危难之际,但是五四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却是永不朽的,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也会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向前发展不断拓展。因此,五四精神不仅仅是五四运动革命实践的产物,五四运动的精神力量,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
(二)五四精神的主要内涵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深层的表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是团结中华民族,凝聚民族力量,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精神在五四运动中最直接表现就是“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取消二十一条”等的口号。它集中表现出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们的爱国情怀。1919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的提议被拒绝,谈判失败,消息传回中国,顿时间全国上下群情激愤,直接点燃了五四的热火,无数青年学生逐渐认清了国内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本质。无数的爱国青年纷纷放下手中的书本,走出课堂,打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抵制日货”“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升华到了历史的新高度。自此,国内爱国主义的热情持续高涨,从原来的学生爱国运动发展为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的爱国运动。因此,可以说五四精神的核心灵魂就是爱国主义。
2.进步创新精神
进步创新是五四精神的本色,五四时期的进步创新最直接的表现是在青年知识分子的身上。广大知识分子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创新救国的时代誓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创新文化新思想,宣扬民主与科学,提倡个性与解放,提出“创造就是进化,世界上不断的进化只是不断地创造,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造的精神。”[5](P516)蔡元培践行着“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北大新精神的理念,开启了北大的学术自由之先河,在北大掀起了文化创新的潮流,促进了西方先进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在北大的传播。李大钊践行着以科学发展科学的新思想理念,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引入到了中国,他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的文章,在中国掀起了一股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热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共产主义的先锋战士,可以说,正是由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研究,传播,直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其次,进步创新的精神还表现在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罗家伦,傅斯年,许德珩等进步青年知识分子身上。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前,他们就在北大学习西方进步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在北大校长和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下,北大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纷纷成了传播着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的主阵地。五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也是进步创新精神引领的结果。因此,整个五四运动本身就是进步创新精神的表现。
3.民主与科学精神
五四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民主(Democracy)与科学(Science),民主是无产阶级大众的民主,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科学是除了自然科学以外的科学的精神与科学思想、科学思维。五四民主与科学强调的是人要有一种脱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要有敢于与封建旧道德旧伦理斗争,争取人民民主与追求真理的科学的精神。五四运动前期,陈独秀高呼“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极力拥护德赛先生反对中国的封建旧思想、旧礼教、旧纲常伦理、旧政治制度、旧艺术和旧宗教,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为五四精神的产生提供了生根的土壤。民主在五四时期主要体现在冲破了封建旧制度、迷信旧思想的束缚,实现了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而科学则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科学以及科学概念、科学定理、科技发明,而是指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民主与科学为五四以后的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历史的根基。民主与科学精神在五四运动中的最根本的体现还表现在它极力地批判了旧思想、旧观念,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新思想,促进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拥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开启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去认识社会,批判社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救中国的新征程。
二、五四精神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教育的价值意义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广大青年在各行各业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是培养新时代中国青年家国情怀的价值源泉;是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博学笃志的精神动力和鞭策新时代中国青年求实创新的价值准则。
(一)爱国主义精神是培养新时代中国青年家国情怀的价值源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五四精神的灵魂,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五四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勇担历史责任的价值引领。“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6]五四运动虽已过去百年,但五四先驱们不计个人得失、不畏困难、不惧生死,自觉担当起反抗民族压迫、拯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的时代责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价值源泉。
五四运动是一场先进的革命运动,它不仅揭露了帝国主义丑恶的嘴脸,也揭露了封建军阀卖国求荣的丑恶罪行。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华民族追求主权独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意识。五四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教育引导广大中国青年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重要素材。今天我们弘扬五四爱国精神,传承五四爱国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要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广大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砥砺奋进。要坚持把实现个人梦想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相联系,坚持爱国和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制度相统一起来,坚持把爱中国文化和爱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中国人民相统一起来,自觉的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去,用实际行动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
(二)进步创新精神是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博学笃志的精神动力
博学才能创新,笃志才能达远。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靠广大青年的进步创新来实现。进步创新是五四精神的要义表达,是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博学笃志的精神动力。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青年之于社会就好像是鲜活的细胞在人身体里一样,青年应当是“进步而非保守的”“进取而非退陷的”“自主而非奴隶的”“科学而非想象的”,青年应当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开启了向西方学习新技术和新制度救国的艰难历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创办新式学校,开启了中国新式教育之风;孙中山创办同盟会,倡导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创新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进步的体现。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掀起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开北大学风之新纪元都是进步创新的表现。进步创新是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博学笃志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7]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进步创新精神为精神引领,以五四先驱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明辨笃志,努力探索科学的新境界,勇攀科学的高峰,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国之栋梁之材,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广大青年在观念上要创新,要有时代紧迫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立场、观点,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识,扎实工作本领。要有敢为人先的斗志,要勇于解放自己的思想,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认知水平,要“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4]
(三)民主科学精神是鞭策新时代中国青年求实创新的价值准则
民主与科学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实现复兴梦想的必由之路。民主与科学作为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价值导向,凝聚和激发了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的奋进之力,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改变中国道路方向。民主与科学作为五四先驱们手中的一把利剑,斩破了封建制度的牢笼,斩破了封建迷信思想的牢笼,冲决了封建纲常伦理的压迫,促进了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它解放了广大人民,加速了中国迈向民主与科学社会的步伐和进程。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时期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们的价值追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危机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地用民族与科学的精神鞭挞自己求实创新,推动中国民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当今的中国业已成为一个民主制度健全、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美满的中国。但是当前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充满着挑战的中国,各种境外敌对势力意图通过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的错误思潮来消解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认同,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民主制度的建设。因此,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辩证的认识社会,追求科学的真理,求实创新,努力向着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与科学文化努力奋斗,推动中国民主制度的向前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7]求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保证,广大青年要以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鞭策自己求实创新、进步,要秉持求真务实精神获取更多的真理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赓续五四精神,担当民族复兴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3]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弘扬五四精神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就要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立德修身,锤炼品格;脚踏实地,求实创新。
(一)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精神上的“钙”,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灵魂,是激励一个人不断向前奋斗的不竭意志,有了理想信念,一个人就不会被打垮,就会形成昂扬的斗志。五四运动时期,广大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肩起了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实现民族独立的职责大旗,是因为他们身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伟大理想信念。五四时期广大进步青年知识分子,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富强的大任扛在肩上,提出了“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取消二十一条”的爱国主张,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独立,拯救了民族的危亡,推动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是坚定爱国奉献的强大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新时代中国青年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要以五四精神为价值引领,筑牢爱国奉献的理想信念,矢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的“总开关”,“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决定事业的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7]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当前中国所处的环境与面临的挑战,自觉地做到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时刻高举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勇做时代发展的先锋。坚定理想信念还要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自觉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大任,矢志爱国奉献。
(二)坚持立德修身
“德者,本也。”习近平总书记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3]道德是人的综合素质的表现,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发展方向。道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一个没有道德之人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因此,广大青年要立德修身,把立德摆在人生的第一位,要努力打牢人生道德的根基。一个人若是有才无德,即便他再怎么出色,也不可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反而会使社会陷于危难之中。
青年要立德修身,首先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努力加强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道德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强调的是人的个性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本质上规定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方向。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为着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社会主义荣辱意识,要自觉发扬高尚的道德风尚,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在面对外部的诱惑时要有定力;在面对复杂的世界变局时要有辨力;在面对美好岁月要心怀感恩之心。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努力的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新时代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功新时代。
(三)追求求实创新
创新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五四先驱们打破了各种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吸收和传播了西方的新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提出了民族与科学的新思想、新理念,铸就了不朽的五四精神,本身就是一场空前的创新运动。毛泽东曾说“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8]五四运动不仅创新了中国的政治理念、科学思维、道德体系、经济观念、社会文化,还改造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五四运动是一场最具创新和创造力的先进运动。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9]“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10]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中坚骨干力量,是中国梦的筑梦者。青年要有创新创造的闯劲,要敢于做新时代的领路人。当前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任重而道远,青年不仅要有创新创造精神,还要有实干精神和时代的紧迫感、责任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砥砺奋斗,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勇攀科学的高峰,追求时代的科学真理,强化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践养成。总之,在新时代,中国青年纪念五四运动,传承五四精神的最好选择就是要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地干,要像五四先驱们一样不畏生死、不畏强敌,顽强斗争“不断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服务于祖国,经受锻炼,从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11]共同谱写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