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健美操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9-12-27云长旭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河北隆化068150
□云长旭(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 河北 隆化 068150)
如今很多高中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了健美操项目,但是因为教学模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制约,无法充分发挥健美操的教学价值,导致学生仅学习到皮毛,无法达到健身、美体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进行改进和完善,将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引入其中,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其中的主要问题,再通过教学经验、学生心理特点等,进行教学改革,整体提升高中健美操教学质量。
1、高中健美操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在健美操项目逐渐发展中,已经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过在教学应用中,涌现出众多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只有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1.1、教师欠缺专业性
在当然的健美操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是教授套路、动作和技巧,忽略基础和素质的教育,很少将健美、健身等相关知识讲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健身知识匮乏。这是因为,很多教师本身健身、健美等方面的素养欠缺,在教学中无法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指导,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也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高中体育教学中,健美操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也是很多学生最喜欢的项目,加之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体形塑造的黄金时段,健美操可以满足高中生这一身体发展需求。但是,学生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中,无法通过其它途径获得健美操的潮流信息,如果教师本身专业素质欠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技术水平、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陈旧的思想观念、资料信息,将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求知欲,逐渐丧失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终将影响学生对健身、健美的兴趣。
1.2、教学设施不完善
很多学校不重视健美操教学,或是在资金投入上受限,在健美操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没有专业的教学室、没有练习镜、没有把杆、没有地毯等设施,仅仅是在坚硬的操场上进行健美操授课。这样的环境会有较大噪音,还会受到过往学生的干扰,导致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在课堂中,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会更加自卑、害羞、畏惧;另外,健美操活动中需要蹦跳、踏步,有着众多地面动作,但是操场不平整、坚硬,无法提供缓冲,长期练习会损伤师生的小腿胫骨、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不仅难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还会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健美操的教学中包括形体训练课程,在学习中对场地、器械的要求更高,如果没有镜子和把杆等将难以完成。所以说,这样不完善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会影响健美操的教学效果,限制教学发展。
1.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单调
在高中健美操教学中,普遍存在“一刀切”的情况,所有学生使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健美操套路动作,也就是配合一首曲子的整套动作,在教学考核中也是这一套动作,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新意,过于刻板,无法引导学生正确和深入认识健美操。而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进行差异化教学,而是应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吃不了”,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1.4、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教学考核中很多教师应用单一的方式,仅仅是在学期末进行考试,以日常教学中所讲授的一套或两套动作为考试内容,缺乏科学性,学生只要多次练习,动作准确、流畅就可以获得高分。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缺乏科学性,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也不能反映学生的课堂表现、身体素质改善情况等,导致教学过于片面化。另外,在考试中学生仅有一次或两次机会,如果因为紧张出现失误,没有将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也只能获得较低的分数,这并不是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不仅会影响体育学习总成绩,还会引起学生的不满,逐渐失去对健美操的学习积极性。
2、高中健美操教学的改进对策
2.1、建设专业化教师团队
在健美操教学中,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先进教学观念、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中“会讲、会教”,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说,健美操教师要通过委培、代培、函授、进修等方式,填补自身的不足,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学校和教育部门也要为教师提供更多深造的机会,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知识渊博、专业能力强的健美操教师团队。另外,还要优化师资结构,不断引进相关专业毕业或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储备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为有效展开健美操教学创造条件;当然也要注意教师性别、年龄结构的优化,打造层次更丰富、更具活力的团队。比如,在实际教学中,男生普遍认为健美操这项体育运动过于柔美,是女生该学习的,所以在学习中积极性不高,如果适当的增加男性教师比例,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所有高中生均衡发展。
2.2、完善教学设施
尽管很多高中已经拥有室内健身室和配套设施,但主要是提供给专业训练、参加竞技比赛的健美操队使用,很少应用到日常教学中,而完善的教学设施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投入,进而热爱上健美操这项运动,并自觉的投入到健身中。所以学校要加大相应投入,建设专业教室、并将现有教室开放,如果受到其让因素影响,无法及时改善教学设施,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适宜,比如,学校没有练习镜,在练习站姿时,指导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练习,互相纠正与指导,让学生正确提臀、收腹、挺胸、抬头,最终做到“正”、“直”。
2.3、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
(1)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动作编排丰富、基本的形体姿态、动作和音乐紧密相连。首先,丰富的动作编排:要打破健美操结构单调、动作重复性高、动作难度低、队形变换简单等不足,融入快速新颖、各种风格、丰富多样的动作,让健美操更加流畅,提高美感和教育意义;其次,基本形体姿态:将艺术体操中的基本形体动作为基础,进行姿态练习,通过一些列基本动作,进行舞姿、舞蹈等形体练习,让学生拥有正确的身体姿态,纠正身体畸形;再次,动作和音乐紧密相连:要选择节奏感强、热情奔放、旋律悦耳的音乐,每一个动作都要配合音乐节拍,这样才能让动作更灵动、富有生命力;另外,将音乐和动作相结合,能提升学生的表现力、美感、乐感,还能充分体现健美操的感染力,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形体塑造的同时,陶冶情操。
(2)因材施教,杜绝“一刀切”。
为了杜绝“一刀切”的问题,可以应用分层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层次划分,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辅导以及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信息、练习难度、学习速度要求,这样就做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比如,在教学开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力、协调性、节奏感、体能划分为3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可以随时根据学习情况调整。A层:乐感和节奏感强、体能好,具有健美操或舞蹈基础的学生;B层:协调性、体能等方面均一般,但是能跟随教学进度完成既定的教学要求,此层学生人数最多;C层:不喜欢运动、不爱表现,以及乐感、协调性、体能等方面不足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B层展开正常的教学,A层再此基础上再增加技巧和难度,而C层适当降低难度要求,并积极的鼓励和赞扬,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而让所有学生都爱上健美操,并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3)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模仿为主,教师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但是很多动作是动态的,学生无法在瞬间的示范中领会动作精髓,而且在教学中教师无法及时将发生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所以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完善健美操教学的艺术性。目前有着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所授内容合理选用,比如倒金字塔法、情绪激励法、衔接法、诱导法等,在这些方法的辅助下,能提升教学效果;另外,在课堂中还可以通过小组竞赛、个人展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教学模式不能一成不变,要勇于创新,比如,在一套健身操中,结合太极、街舞、舞蹈、体操等动作,音乐选择当下流行、学生普遍喜欢的,这样就让健美操内容、形式更新颖,学生也会更有兴趣学习。
2.4、丰富考核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考核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套或两套动作,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无法反映学生的真正学习情况,所以为了利用考核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要丰富考核方法,除了动作考试,教师还要对学生日常课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还要融入学生互评和自评,从更多角度进行评价。其次,在考核内容上,进行技能评价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合作精神、情感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还要在总结性评价的同时,重视教学过程评价。这样打造更为系统化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能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奋勇前进。
3、结束语
健美操的学习能培养高中生的专项素质,对气质、体形、性格等方面的完善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目前高中生在健美操的学习中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学习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要围绕这些因素进行教学改革,打造专业的教师团队、完善教学设施、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考核内容和方法,为有效展开健美操教学奠定基础,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掌握健美操动作和技巧的同时,提高对音乐、舞蹈、健身等方面的兴趣,打造良好的体态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