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2019-12-27黄科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广东湛江524048
□黄科(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 湛江 524048)
1、前言
岭南文化作为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是华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而湛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一部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近代以来大批中原人的南迁给湛江带来了诸多的中原文化,它与本地的雷州文化、海洋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湛江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色。目前,传统武术、海上龙舟、醒狮、人龙舞、傩舞、舞鹰雄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是湛江主要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包含了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和群众性等特征,展现出深厚的传统体育文化底蕴。
2、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态势
湛江久负“中国醒狮之乡”盛名,民间醒狮团队先后应邀参加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民间艺术节、国际舞狮邀请赛、国五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巴黎“中法文化年”展演等,影响范围遍及国内外。湛江市政府近年来充分发挥民间醒狮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社会民间醒狮文化,醒狮活动空前活跃。作为本地颇具实力的舞狮表演,南狮(高桩狮)是国际舞狮邀请赛比赛的主项目,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及香港、中华台北、桂川粤等地共12支国内外队伍均是国际舞狮参赛队伍,既体现了邀请赛的国际性和艺术性特征,又为不同醒狮艺术之间互学互补、相互促进的提供了平台。文车醒狮艺术在湛江颇受欢迎,先后受邀参加“中法文化年”活动、北京奥运会表演赛等。在2002的广东省民间艺术邀请赛、湛江民间醒狮表演艺术大赛和中国国际醒狮邀请赛上获得奖牌。
“人龙舞”是历史考证的重要见证物之一,也是湛江海洋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只有“龙”的形象在就有中国人精神在的特有思维方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人龙舞”就是展现威武奋发、大气磅礴、无所畏惧的精神和气概。湛江人龙舞最早只是每年中秋节、元宵节以及庙会期间在东山镇表演,直到1991年麻章区文化馆对人龙舞进行挖掘,聘请专家对人龙舞进行包装和艺术指导,人龙舞表演才有了服装和道具。2006年湛江人龙舞被录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龙舟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为世界人民接所喜爱,在弘扬民族精神、保留民族传统文化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逐渐在国际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轨道上加快了发展脚步。湛江 “海上龙舟”经过近年来的精心打造,其品牌效应已初显成效,吸引了海内外不少参赛队伍来湛江感受海上龙舟的艺术魅力。近年来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影响逐步加大,经验不断得到丰富,这为宣传推介湛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对树立湛江海滨城市品牌、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招商引资及促进湛江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湛江“舞鹰雄”已收集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一书。广东省文化厅关于命名第一批“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决定将湛江市廉江市新华镇定为“舞鹰雄之乡”。央视曾三度现场拍录“舞鹰雄”全过程;“舞鹰雄”在2002年参加广东省表演艺术湛江邀请大赛,梅开二度获金奖,2002年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获冠军,2005亚洲艺术获冠军和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汇演金奖,2006年广东省民间艺术汇演云浮南江文化艺术节演出金奖。2008年、2011年国家文化部二度命名廉江竹园舞鹰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6年“舞鹰雄”被命名为省级非遗传承项目。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组委会授旗纪念。2011年参加福建厦门两岸联欢庆元宵演出活动和参加全省农艺大汇演获冠军。2012年命名舞鹰雄为省传承基地。
赤坎洪拳作为湛江市赤坎区广泛流传的特色武术项目,其表演形式有套路、散打、对练等多种类型,其中“龙、蛇、虎、豹、鹤”五形是最流行的武术形式。湛江龙头人梁跃初在民国初期就创办了镇武堂,主要教授洪拳。1941年受南路共产党组织委派,吴川籍洪拳师李侠雄到文章湾村以创办群英社武术馆为掩护,建立了南路革命联络站。李侠雄擅长洪拳,是湛江武术界公认最好的洪拳武术师傅。赤坎洪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仅弟子就有数万众之多,分布于赤坎大大小小的武馆。1980年,镇武堂洪拳师傅庞康娣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荣获男子洪拳冠军,他创编的洪拳套路被省体委推荐,并编著《洪拳》一书,是湛江乃至全省第一部较系统的洪拳专著,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镇武堂洪拳师傅李宙云,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荣获梅花棍一等奖;群英社洪拳师傅叶嘉富荣获第三届广东省武术精英大赛男子南拳金奖等。目前,赤坎洪拳已被列入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3.1、湛江民族传统体育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湛江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归市文化局和体育局主管,自上而下的系统管理体制还不太完善,基层没有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管理部门,这严重影响了流域内民族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积极性,使得这些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缺乏组织,削弱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另外,湛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还需要大量的人才。一方面,从事湛江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研究的学者数量较少;另一方面,专门在从事民族体育组织的工作者大量缺乏,致使流域内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受到影响,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系列因素严重制约了湛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全面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健全的管理机制,以将各种工作落落到实处。但从目前来看,涉及保护湛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机制尚待健全。主要是对民族体育的宣传机制不配套。在各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大力宣传的情况下,如何将湛江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做出特色,做成体系性的社会民族文化活动,是为湛江民传体育积极迈出的重要一步。
3.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教育中发展滞后
学校体育教育除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同时也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地方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也是推广普及民族体育,储备民族体育人才的主要途径。据了解,湛江市绝大多数中小学均已开设体育大课间活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成为一些学校的亮点。比如湛江市第十六小学已经将武术开设为大课间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些项目没有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的教材内容,更不要说根据湛江市地方文化特色因地制宜的进行体育教学,这直接影响了湛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青少年中的普及。
3.3、缺乏传承发展的文化背景
湛江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它与湛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密不可分,每一项传统体育项目生成的背后,都有相应的文化因子在起促进作用。湛江传统体育项目与雷州半岛的民俗习惯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赖以支撑湛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很多时代因素不复存在了,如传统的军事征战,传统礼仪、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而现代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更是导致许多湛江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了发展土壤。
4、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
4.1、政府资助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实现保护
湛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本地的传统节日关系密切,随着社会不断变革,人们对参加节日活动的兴趣在逐渐的消退,尤其是不少人都去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去打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所以节日活动组织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湛江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相当的丰富,最主要是年例。过去村里过年例都要表演武术、舞狮、舞龙等,怎样组织好湛江的传统节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和组织,提供一些资金和指导人员,做好宣传带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湛江的特色传统体育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机会,为湛江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4.2、科学规划湛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造精品项目
以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为核心,充分发挥岭南师范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广东海洋大学雷州文化研究所等高校研究平台的作用,正确引导相关科研项目立项,把湛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纳入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湛江的民间民俗项目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经过科学地引导和创新发展,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高校的积极作用,加紧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开发和科研规划工作。加强雷州半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整合,挖掘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发展潜力的精品项目,以此来引领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4.3、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现保护,加大宣传力度
全国许多地方都设法将本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中推广。比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已在全校本科生中推广咏春拳,效果较为显著,地处湛江的岭南师范学院有学者也曾申请课题,提出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正规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将本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为校本课程的尝试。如果湛江市的中小学开发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内容,就使得学生从小就了解民族体育文化,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把湛江本地普遍流行的赤坎洪拳、文车醒狮、东海岛人龙舞、海上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去,让湛江民族传统体育获得保持和开发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基地。
我国已经开始施行《全民健身条例》,就是为了倡导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应大力宣传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逐步扩大雷州半岛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同时充分利用滨海体育休闲旅游的开发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要在大大小小的传统节日里对湛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展演,这对湛江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结束语
探索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新模式,加强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力度,是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前提。湛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体育休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去审视雷州半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为指南,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努力打造滨海休闲体育特色。因此,在弘扬本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湛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样才能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湛江“扎根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