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院校生物学野外实习开展人文教育的探索
2019-12-27吴凤英植子伦何英姿
吴凤英,植子伦,何英姿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育人环节,它在生物学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与传统的课堂模式相比,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内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野外实习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生物各大类群的生物构成和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掌握生物分类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生物的形态特征,明确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人类关系;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环境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展野外实习,综合实践探索,但是大多数野外实习的效果不尽人意。
1 当前生物学野外实习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经费不足局限野外实习初衷
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国家和地方财政虽然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但因为区域和地方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高校发展不均衡。某些高校因经费限制只能近距离选择野外实习基地,缩短野外实习时间。导致实习区域范围小,实习内容不全面,实习器材简陋等,从而无法让学生在野外实习中获得完整的实践。仓促的野外实习很难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升华。由于实习时间的限制,走马观花式的野外实习只能让学生匆匆记住部分动植物的特征及演化,单调的实习内容难以达到目的。
1.2 实习基地生态破坏堪忧
动植物识别和标本采集是生物学野外实习的实习重点。高校通常在固定的时间与建立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集中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实习。实习基地可供给学生观察学习的动植物数量有限。在采集植物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这种标本的采集方式若大量采集,对于实习基地的野生植物来说是毁灭性的灾害。集中基地的实习方式不但给基地中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而且不利于生态平衡,还淡化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尊重、珍视生命的理念,与环境保护相悖。集中基地的野外实习只能使学生掌握小部分内容,了解部分动植物的属性,制作标本程序。但大量标本采集的行为不利于学生形成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的人文观。
1.3 教学方式保守滞后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教师孜孜不倦地用术语讲解每种动植物,学生紧跟其后快速识记。此类传统的教育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知识,但也只能让学生认识基地中的一部分生物,对未知生物的鉴别能力得不到锻炼,思维和探索实践能力并未得到提高。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一些高校没有达到规定的师生比。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能兼顾全部学生,因而难以达到因材施教。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指导教师呈年轻化趋势。指导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博士,他们从“校门到校门”,在教学和野外实习讲授经验上往往较为薄弱。而且教师会将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安全上,无形中分散了一些精力。野外实习仅停留于知识的识记,缺乏人文素养的融入使得学习失去了“培养人”的意义。
1.4 考核评价流于形式
生物学野外实习考核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培养过程,它是衡量实习效果的尺子。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通常根据为期10 天左右的表现和实习报告给予考评。由于人数较多,带队教师配备不足和时间较短,教师无法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表现。只要学生的实习表现不过于糟糕,一般会得到较好的终结性评价。学生的实习报告按照报告的文采给予评分,这并不能真实的体现学生水平。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流于表面,对道德意识、与他人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缺乏考量。
2 人文教育融入生物学野外实习的意义
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是人文融合的产物。108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市位于交通枢纽区域,汇聚了许多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学的学者。他们聚集在博洛尼亚讲学并致力于学术研究。因为有人,才有大学。人文教育是大学的根,大学因人文教育而诞生。张楚廷先生经常提及的德国大学理念中的四个核心概念:修养、科学、自由、寂寞。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修养是对内心思想和行为的改造,也是人文所外化的思想道德。
人在自然界中生存,任何人的学习都是基于一定的目的性。如果科学技术教育不以人文教育为根基,科学技术教育对人类有何意义? 人才不仅具备理论和科学知识,他更是一个完整的人。教育的使命是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新人。在国际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新方向在于本科教育的回归。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人文精神的高地。本科教育的重点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而人文素质是本科生诸多素质中最为根本、基础的素质。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天然的具备人与自然的融合的人文环境,在师范类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开展人文教育对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显著的关联性。
3 生物学野外实习的人文素质教育融入途径
3.1 优化经费配置,争取支持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高效的野外实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要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引起教学管理部门对生物学野外实习的重视和争取其大力支持就显得极为重要。可通过邀请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亲临实际基地对实习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同时着重介绍目前经费短缺的现状和增大实习经费投入的紧迫性,使其充分了解野外实习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而积极争取学校对生物学野外实习的大力支持。
3.2 融入人文教育,绿色实习
在生物学实习中教师首先通过语音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及生态保护意识,使其体验生命的伟大。如在介绍植物个体时,在语言上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生命的观赏,引发学生对生命之伟大的由衷赞美。通过考察山地植被类型与结构,引导学生对大地滋养万物的敬佩。对生长在恶劣地形条件的顽强生命,引导学生对生命的震撼。生命是自然的赠予,不仅有外在的结构,本质属性,而且有自我存在的意义。让学生以小见大,洞见平凡的美。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人文知识内化到生物科学当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生态观,进而使其怀着感激的心情来欣赏自然、提高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其次,要重视对环境生态保护,绿色实习。如在采集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根瘤菌时,往往需要将整个植株连根拔起以便观察或者是采集植物生殖器官。这种做法对于在实习基地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植物来说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可能有多个高校到同一实习基地实习,学生人数众多,对珍稀物种或者学生过度采集时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因此,建议在实习过程中采取少量采集的方法,多人一组,分组合作。对于珍稀或者濒危物种则禁止采集,由教师现场讲解,学生进行拍照和笔记记录即可。在观察动物标本时最好是活体观察后放生。整个过程由教师引导学生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将生物知识与生命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善待生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3 提升指导水平,精益求精
前面提及由于高校大量扩招,专业教师数量短缺且呈年轻化趋势。针对此类问题,高校院系应对实习带队教师进行全方面地培训,掌握野外工作的相关知识,并要求教师保持好体能储备和对工作的热情,以便取得良好的实习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可利用现代科技如数码设备教学,利用各类相机或者APP 对动植物拍摄进行鉴别分类,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逐渐摆脱对动植物实体的依赖,进而达到绿色实习,既可有效实习又能达到保护动植物资源的目的。在教师短缺的情况下还可利用新课改下的自主教学方式,将小组分组,再由组长向其对应的组员讲解的“小先生制”,最后由教师总结。
3.4 建立多元考核,一丝不苟
对于教师不能兼顾每位学生的实习表现的问题可采用多方评价的方式,除了专业教师外,还应增加小组内外成员以及学生本人的评价; 对于小组外的成员可在实习前由其学习委员进行抽签,每位学生在实习中都暗中观察其对应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以及标本采集方式是否正确等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实习结束后进行评价。另外,可让学生将实习成果以汇报展览的方式,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将成果更直观地向教师及其他学生展示,即使教师了解学生整体实习情况又能达到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效果。还可通过撰写实习调查报告,考查学生环保意识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师范类生物学野外实习是课堂教学无可替代的环节,它的开放性,自然性,实践性使学生走出课堂融入自然,在自然界中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精神广博深邃,它无处不在,它和自然与人融为一体,生物学天然的与生命融为一体。在野外实习中通过动植物的生命唤醒,重视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培养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