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遗裔文学的师承与流变
——以王庭筠的后期诗风为中心

2019-12-27

文化学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师承金代渤海

李 莹

金代渤海遗裔诗人王庭筠,字子端,自号“黄华山主”,世称“王黄华”。他是金代大定、明昌年间负有盛名的艺术家,以其文行风度和诗词书画上的全面成就而为人称道。王庭筠出身渤海世家熊岳王氏,其父是有“辽东夫子”之称的王遵古,其母张氏出身渤海世家辽阳张氏,为金代重臣张浩之女。少年早慧、读书颇具天分的王庭筠于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登进士第,在地方上辗转,担任僚佐属官。大定二十年(1180),他因“馆陶脏罪”被解除公职,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归隐生活,“悉力经史,务为无所不窥,旁及释老家,尤所精诣,学益博,志节益高,而名益重”[1]。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即位,诏其试馆职,但因御史台重提“馆陶”旧事,再被罢免。自此屡经迁转,泰和元年(1201)复官翰林修撰,第二年十月,王庭筠病逝。

一、王庭筠诗歌中的典型环境与情感体验

金代的世宗、章宗时期,曾经盛极一时的渤海世家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渤海遗裔子弟多以文艺才能和科举途径入朝。父族和母族的熏陶成就了王庭筠文艺兼擅的才名,但是世家的出身也导致其诗作主题的保守性与封闭性,对社会的认知和对现实的表现是其诗歌的欠缺之处。王庭筠的诗歌创作围绕着生活的典型环境,以山林和书斋为表现对象,展现的是朝野迁转、宦海漂泊中文化精英的情感体验。

二、王庭筠前期诗歌的表现对象和“清峻”风格

王庭筠的诗歌创作以金章宗明昌元年为分界线,前半段是其短暂出仕及十年隐居时期,他的前期诗作重在以山林野趣为表现对象,风格清新,声律自然。他擅长描绘自然山水,“以人之性情通山水之性情,以人之精神合山水之精神,并与天地之性情、精神相通相合矣”[2]。王庭筠前期的诗歌有着灵动的景象和流畅的表达,呈现出明快自然的特色。明昌元年之后,他重入官场,历经宦海浮沉,陆续创作了《书西斋壁》《狱中赋萱》《狱中见燕》《偕乐亭》《孙氏午沟桥亭》《送士选山东外台判官》《超化寺》《舍利塔》《夏日》《忆漍川》《题马光尘画》等诗作。诗人再次踏入官场,远离了自然,受制于身份,压抑住天性,他的诗歌也失去了生动、新鲜的韵味。他在诗中以具有艺术性和宗教性的意象和物象为中心,表现山水花鸟、书斋生活和佛法禅思。王庭筠是继王维之后又一位将山水意象与宗教体验和绘画技法融合的诗人,“文采风流,照映一世……诗文有师法,高出时辈之右;字画学米元章,其得意处颇能似之;墨竹殆天机所到,文湖州已下不论也”[3]。王庭筠在诗歌中引入自然和人文意象来表现自己的处世态度和审美情趣。这个时期的作品主题没有向外拓展,诗人的艺术精力投注于技巧和形式的创新之上,审美对象、意境表现、观物视角和语言风格都具有“清峻”的特点,在清冷静穆的底色下表现出刚毅瘦硬的风格。

三、王庭筠后期诗歌的“工新”追求与师承

王庭筠的后期诗歌毁誉参半,贬低他的评论家如赵秉文、王若虚,认为王庭筠的诗歌内容因猎奇好胜而缺乏雅正风度和深沉情感,将他视为明昌诗坛“尖新”风格的代表;称赞他的诗人如李纯甫,则认为他的诗歌新奇生动,将他视为苏黄诗风的传人。这两派观点都承认了后期王庭筠的诗的承继性和开拓性,争议之处则在于如何对其风格进行客观的定性,如何评价此种创作实践的艺术价值。从王氏现存诗作来看,他的后期诗歌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模拟”和刻意的“尖新”的层面上,虽然受到个人的格局和视野的限制,但能够以其天赋才情和艺术功力弥补不足,最终自成一格,成为金代富有独特艺术个性的诗人。

王庭筠的诗是诗人自然生活的映现,它的艺术风格与诗人的学养性情、现实经历和渤海世家的艺术师承密切相关。王庭筠因着父辈的情谊顺利入仕,但是望族的出身和御用文人的地位使得他的一生陷于政治纷争,难以自拔。政治上的纷争使得王庭筠如惊弓之鸟,这使其转而寄希望于在诗歌技巧上有所超越,因此,他后期的诗歌以“工”和“新”为追求。王庭筠用学问和心性熔铸诗意,表现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清峻的诗风。

吴梅在《辽金元文学史》指出:“知其一代诗人,类皆从北宋欧、苏入手,以进窥乎三唐,其高者出入陶、谢,以写其自然之真趣,要与宋之西江、四灵、江湖各派,如泾渭之各别。”[4]王庭筠诗歌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前期追踪晋唐,后期师法两宋,能融唐韵与宋意于笔下,高出时人。王庭筠隐居时期的诗歌中深受陶渊明的影响,着眼于陶诗“虽天机和畅,静气流溢,而其中曲折激荡处,实有忧愤沉郁、不可一世之慨”[5]。陶渊明不能彻底忘情现实,王庭筠同样将自然造化和人生苦闷写进诗中,既有对于自然生活的感受,又伴随着难言的失意和寂寞,书写他时乖运蹇的经历和委运任化的态度。“苏黄之学”北行影响了金代的文学风气,金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多与苏黄之学有所渊源和师承。王庭筠本人闲雅化的生活方式,抒写性灵的诗歌内涵,以及对于人文意象的关注和以才学为诗的特点,都与苏黄的诗歌气质有相通之处。

王庭筠后期诗歌在对自然和人文意象的书写中寄托了诗人清澄淡远而又寂寥的情怀,在洞悉世事中保持着文人醇厚的品质和对士大夫品格的坚守。王庭筠是金代艺术成就最高的渤海遗裔诗人,以清冷的底色和淡泊的笔墨抒写性灵,清晰地展现了渤海遗裔文学的师承和流变轨迹。

猜你喜欢

师承金代渤海
渤海大学作品精选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师承授受经验谈
师承与独创之美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渤海竞渡帆高举——记渤海轮渡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
金代吏员服饰浅探
对金代提点刑狱的几点认识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师承关系与演唱技法等相关问题:访藏族男高音歌唱家顿珠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