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木居奏稿》历史文献价值考述

2019-12-27袁耀先

文化学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界大臣

袁耀先

《散木居奏稿》原稿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该书是学界考察斡难·瑞洵从政经历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瑞洵生于咸丰九年(1859),卒于1936年,字信卿、信夫,号景苏,晚号天乞居士。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大学士琦善之孙,杭州将军恭镗之子,诗人恭钊之侄。瑞洵自幼聪慧,敏而好学,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光绪二十七年(1901)任科布多参赞大臣,后因案中伤,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不幸入狱。辛亥革命后,瑞洵家产荡尽,从此不谈世事,归依佛乘,晚年虽寄居净业湖僧舍,却常与晚清遗民唱和以思清廷,不仕民国。

《散木居奏稿》成书于1939年。据《散木居奏稿·叙》记:“景蘇先生既逝之三年,吉武重至燕都,得先生所为《散木居奏稿》,谋付剞劂,属杨君鉴资专任校勘,六阅月成书,凡二十五卷,吉武乃谨为之叙。”[1]现《散木居奏稿》原稿本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其稿本影印版在2004年6月由全国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共分为五册。除影印稿本外,目前学界还有关于《散木居奏稿》的两本校注:一本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的,由魏影点校的《散木居奏稿点校》;另一本是商务印书馆于2018年7月出版的,由杜宏春所著的《散木居奏稿校证》。《散木居奏稿点校》使得国图影印文献变得更加简明易懂,对于学界后期开展瑞洵研究、清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贡献。《散木居奏稿校证》以时间轴为主线,在点校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进一步的编排,使得历史文献更加“亲民”、瑞洵从政经历更加清晰,便于学界对清代边疆治理、中外邦交史有更为明确的认识。

该书共二十五卷。书分为司业集、筹笔集、游刃集、敛锋集、纡辔集、无药集、强行集、雷池集、壶卢集、勉力集、岁寒集、让贤集、维谷集、棒喝集、造塔集、微管集、弥节集、西征集、藏弓集、弃肋集、热歇集等。每一集分别记述了瑞洵不同阶段的从政经历,记述了清朝末年诸多历史事件,因此,瑞洵的《散木居奏稿》犹如观察历史的一面镜子,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一、考证瑞洵生平事迹的第一手史料

由于瑞洵在《清史稿》《清史列传》中皆无传,因此《散木居奏稿》是目前学界考证瑞洵生平事迹的第一手史料。例如:《散木居奏稿·叙》《散木居奏稿·跋》《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传》中较为直接地记述了瑞洵的生平经历,并书写了瑞洵的政治品性与德行。

首先,关于瑞洵品性、德行的评述。如铃木吉武在《散木居奏稿》的叙中记:“平昔讲论多及时事,忠义愤发,穷老弥坚,向使敭历台省,与闻国论,其表襮固不止,此朝廷得刚明任事之大臣,左右启纳,国势当不致一蹶而不可复……先生审时地,度利害,毅然驳其奏草,为属籍恒钧借录,久假不归,恒钧亦即不禄,逐无从踪迹,惜哉。”[2]铃木吉武在此处写出了瑞洵忠义愤发的品格,书写了一位刚正不阿、励精图治的正义之臣。杨懿涑在《散木居奏稿·跋》记:“朝著忠谠之士,半皆流宕江海,纵使腾达,有所建树,势亦不能安于其位,行见斗筲,泄沓厕九。列膺重寄,非吾侪之不幸,乃朝局消长一大关键。何其言之悲也。丈以乔木世臣,早历华选,若循默平进,可以自容,顾素性鲠直,敢于言事,遂令时流侧目,久居边徼,复为忌者所中,及沈冤甫白,而大局已不可为矣。天留老寿,坐阅沧桑,万物皆流,而金石独止。卒之抑郁,谁语齎志以没?”[3]其中,“朝著忠谠之士”是对瑞洵政治品格的高度评价,“顾素性鲠直,敢于言事”是对瑞洵品性的最佳概括。由此可知,在清廷用人之际,瑞洵因其品性的正直而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正如《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传》中载:“性伉直,饶榦略,敢言事……中日之役,具疏痛劾枢要,直声震朝右。”[4]虽然瑞洵在甲午之时得罪了一些人,但其从不与官场无耻之徒同流合污的政治品性与受人排挤之时依然敢于直言的行事风格,体现出一个忠臣的赤胆忠心,也表现出其乱世之中不朽的人格魅力。

其次,关于瑞洵的生平记述,《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传》最为客观。其中,该传对瑞洵戍边之事的记述尤为详尽。《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传》载:“英人窥两藏,识者谓华盖可以制之,瑞洵与之知契,其为人有肝胆,留意人材,类如此。由侍讲学士出为科布多参赞大臣。受事伊始,即值二十六年妖民肇乱。廷寄诏旨率皆绝洋人,练拳民,心知其非,不奉行,用安抚政策,壹以约束蒙古,慰谕外人,联络邻境,巩固边防为主。迄和议告成,北路无赔偿之案,游牧晏然,绥疆土,遏祸萌,有合於‘阃以外将军主之’之义。在军历蒙年终颁赏‘福’字、黄辫大荷包、小荷包、银锞、银钱、食物。三十年,奉命往古城招致哈萨克,索还阿勒台山。经营年馀,收回逃众万馀人,借地亦归还,声绩甚著。”此中记述为瑞洵担任科布多参赞大臣守边的主要政绩。科布多参赞大臣是清代蒙古科布多地方的驻扎大臣。瑞洵在任期间与沙俄军队、商人周旋,并通过诸多政治、军事手段使得边疆得以稳定。虽然科布多此地随着清廷灭亡与后续政治事件而损失,但瑞洵当时戍边功绩不容学界忽视。

二、考察清末改革、边防的幽微之镜

《散木居奏稿》不仅是学界考证瑞洵生平事迹的第一手史料,还是考察清末改革、边防的幽微之镜。“《散木居奏稿》中大量记载了当时真实详细的情况,这对于研究清代西北边疆政区局、满清政府处理少数民族事务以及中俄问题等都有着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5]

首先,从《散木居奏稿》中记述瑞洵参与清廷政治革弊的事件来看。光绪十二年(1886)至光绪十九(1893)年,瑞洵成进士后改翰林院庶起士,历任散馆授职编修、国子监司业等职。自光绪二十年(1894)起,就是甲午年间,瑞洵敢于直言,激扬浊清,奏陈外省滥保积弊并请旨严禁,主张请清查民人冒入旗籍以别流品。这些政治主张与奏请在《散木居奏稿》中的“司业集”中均有记述。《散木居奏稿·司业集》载:“二十年三月,奏陈外省滥保积弊,请旨严禁,以杜俸进。”[6]此事一奏,立即得到朝廷回应,《光绪朝朱批奏折》载:“近年各省滥保之弊屡经降旨严饬,无如积习相沿。原保大臣瞻徇情面,其附名滥列者仍复不少,如该司业所称未曾在事出力,转相乞情,滥登荐剡,甚有两处同时并保者,种种情弊深堪痛恨。”[7]又《散木居奏稿·司业集》载:“六月,请清查民人冒入旗籍,以别流品。”[8]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得罪了一些满清贵族。值得注意的是,《散木居奏稿·第一卷》中《请伤禁附保积弊折》《请清查籍旗折》《满御史保送旧列请吏部酌议樊通折》《请禁止附保积弊折》《劾尚书敬信偏》均为触动清廷固有阶级的改革提议。瑞洵作为清代贵族,却敢于与贵族利益集团对立,此等为国为民的政治品性与激扬浊清的政治担当,虽引来了政界排挤,但也获得了朝廷的肯定,不然朝廷不会任命其为科布多参赞大臣。此外,瑞洵在光绪二十年(1894)至二十七年(1901)间历任詹事府中允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日讲起居注官等职。在此期间,瑞洵积极顺应维新变法。《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传》中载:“二十四年七月,奏徧设报馆实力劝办。”[9]由此,瑞洵成为近代官方办报的第一人。

其次,从《散木居奏稿》中记述瑞洵在担任科布多参赞大臣期间所做的各项努力来看,其奏稿中所涉及的各项政治事件为目前学界开展清末边疆治理情况与我国疆域划分归属等问题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文献史料,对开展清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例如:《散木居奏稿》中记述了大量瑞洵与俄国周旋的历史文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俄官到科照约款待支应片》《拣补俄商局笔帖式折》《边界地方陆续让与俄人片》《妥筹保护俄商改设护兵折》《请将俄商局改为洋务局折》《请敕拣派谙悉俄语学片》等。在这些奏稿中,瑞洵积极奏请边疆沙俄动态,冷静判断科布多等地中俄来往商人的目的,并请朝廷加派熟悉俄语的翻译参与边疆问题的解决,这不仅体现出瑞洵身为戍边大臣冷静机敏的行事风格,也应证了当时中俄边境发生的一些摩擦。此外,目前学界最为关注的当属当时边防安全与中国疆域归属问题。黄彦震曾言:“《散木居奏稿》全面反映了这段曲折的历史,系统总结了当时清朝统治者与边疆官吏处理边疆事物的经验教训。”[10]文中“曲折的历史”就是清代末年中国科布多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奏调绥远城换防新兵到科片》《防守出力武员可否保奖片》《裁除操赏移作满兵津贴并文案处心红等项支销片》《索还借地安插蒙哈再吁明谕祗奉遵行以杜患萌而规旧制专摺沥陈摺》《新疆逃哈如係所属自应收回片》《新疆会勘借地安插逃哈似不可行未敢附和请敕再行妥筹摺》《密陈拟安置哈萨克情形片》《阿勒台山防务请敕新抚妥筹布置片》《山西换防官兵变通办理片》《绿营换防官兵到防日期暨回营官兵照案由台行走摺》《现收哈数及愿归塔哈隶科暂收片》《收哈告竣缮单驰报摺》等奏稿最能反映这一段历史样貌。

三、结语

瑞洵《散木居奏稿》是研究清末维新变法、边疆治理、中外邦交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现有历史研究的有益补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因此,为了能以史补阙,以史为鉴,学界学者应当立足魏影《散木居奏稿点校》、杜宏春《散木居奏稿校证》两部研究成果,积极开展对《散木居奏稿》原稿的分析研究,从而打开清史研究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学界大臣
国内外学界象雄文明研究述评①
中韩学界对跨国朝鲜族女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谁的头留下了
徙木立信
转危为安的大臣
一句不真不假的话
苏武守节
卖羊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