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越国钱氏“和”文化的借鉴意义

2019-12-27钱可铭

文化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钱氏吴越文化

◎钱 宁 钱可铭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钱氏委员会 福建 福州 350003)

【关键字】吴越钱氏 “和”文化 借鉴意义

吴越国王钱镠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对家族文化十分重视,他在治国中吸纳了儒、道、佛文化的养分,并结合吴越国固有的文化特点,成功地创立了吴越钱氏文化。吴越钱氏文化的精髓是“和”文化。“和”文化不仅使吴越国王钱镠个人功业光照千秋、留存于世,而且还确保了吴越钱氏家族百世兴旺、誉满天下。

一、“和”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含义

(一)“和”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

1.儒家对吴越国的主要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儒家思想普遍不受重视,唯独吴越国例外。儒学不仅影响着吴越国的治国方略,而且对吴越国的政治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吴越国崇儒的主要原因:一是要依靠中原王朝的支持,借以牵制邻国势力,就必须遵循儒家思想;二是儒学的思想有助于吴越国王的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2.道家对吴越国的主要影响

吴越国王钱镠在建国初期,道士给予了鼎力支持。钱镠执政后,其崇道的主要原因:一是借助道士神化自身,巩固统治地位;二是借助道家思想向百姓宣传伦理道德,祈求得到神灵对其军队和百姓的庇佑。道家对吴越国的影响不容忽视。

3.佛家对吴越国的主要影响

钱镠早年崇信道教,发迹后兼奉佛道。钱王崇佛的主要原因:一是有利于巩固钱氏政权,其统治能够持续近百年,崇佛政策起了一定的作用;二是丰富吴越文化。吴越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人学士的贡献,但僧侣的功劳、佛家的作用也必不可少。吴越国时代,杭州成为全国佛教文化中心与佛家对吴越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三是佛家对钱弘俶“纳土归宋”产生的影响。尤其佛道高僧延寿在宋灭南唐危及吴越之时,曾尽力劝谕钱弘俶“纳土归宋,舍别归总”。“舍别归总”意为舍弃别立一国而归中原一统。钱弘俶审时度势,采纳了延寿进言。所以,延寿的劝诫对促成吴越国“纳土归宋”,从而使其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正因为儒道佛三种文化的逐步接受和相互融合,形成了吴越国独特的文化理念,钱镠在创建钱氏文化过程中就很自然地吸纳了其中有益的思想养分,创立了钱氏“和”文化的格局。

(二)钱氏“和”文化的含义

吴越国王钱镠在治国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吸纳了儒道佛文化中有益的思想养分,从而创立了吴越钱氏“和”文化。一是吸纳了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和睦相处,同时又保持个体的差异性,并非绝对的统一,也就是说,“和”是有原则的。“和而不同”的观点不仅是孔子仁爱思想的重要延伸,更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规律。因此,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是儒家传统道德的精髓之一。二是综合了道家“清静无为”思想。清静无为是道家重要的思想。无为,道家的核心概念之一。主张天道自然无为,心灵虚寂,坚守清静,复返自然。三是秉承了佛家“和合”思想。“和合”是佛家想达到大同世界的一个指引方针思路的总结用词,其含义是要想达到大同世界,必须先使人人都心平气和,没有世间无渭的欲念,世人才能团结合作互助,创造一个充满互爱的大同世界。

从儒家的“和而不同”、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和合”可以看出讲究的是一个“和”字。钱王汲取了其中的精髓,将三者融为一体,形成了钱氏“和”文化,并巧妙地运用在齐家治国平天下过程中。

二、钱王合理妙用“和”文化的实例分析

(一)对外实施“保境”,避免对抗

吴越国地处浙江流域,地狭民众,三面环敌,对吴越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乱世中吴越国王钱镠审时度势,实施了“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即避免对抗,“以和为贵”,并始终努力实践。具体表现在:一是自己不生战事,遇外敌则全力拒敌于国门之外;二是吴越三世五王供奉中原王朝,借以牵制北方势力,保证边境的稳定。这些举措保证了几代吴越百姓和平安宁的生活。除此之外,钱镠在临终前给他的子孙们留下遗言,“凡中国之君,虽易异性,宜善事之”“要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①。这为后来的钱弘俶纳土归宋奠定了基础。

(二)对内提出“安民”造福百姓

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周边环境只是实现“安民”国策的前提。在“安民”方面,钱镠提出了爱兵恤民,莫损平民;毋得罪于群臣百姓。与此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发展经济中,兴修农田水利,畅通农业命脉。用钱镠的话来说,就是“虽值干戈扰攮之后,即兴筑塘修堤之举”。古代浙江地区的海潮灾害,在钱塘江流域尤为严重。为减轻潮汐危害、保护沿线百姓安全,历代多有修建捍海塘治水之议,但只有到钱镠主政时方才真正付诸实践。钱镠治理海潮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谋求和谐,而且也从根本上维系了钱镠的统治。

(三)对家强调“和睦”互敬互爱

吴越王钱镠在治家方面强调“莫纵骄奢,兄弟相同上下和睦”“兄弟如手足,手足断而难续”②,严守“和为贵”。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钱镠众多的儿子都能互敬互爱。钱镠有子38人,如果没有互敬互爱的家庭氛围是很难太太平平过日子的。在历朝历代中,争权夺利,特别是王位之争比比皆是。但吴越国是历代封建王朝中家庭关系处理得最好的一个国家。从推选钱镠的接班人到钱弘俶保护其兄钱弘倧,都表现出钱家互敬互爱的可贵家风。钱镠临终之际,给子孙留下的《武肃王遗训》,也一再强调“百姓安而兄弟睦,家道和而国治平矣”③,并告诫当政者:“将吏士卒,期于宽严并济,举措得宜,则国家兴隆矣”④。这从另一侧面也看出,钱镠还是比较民主的。这种帝王家族内部的民主作风,正是体现了互敬互爱的氛围。

由此可见,吴越钱王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功,主要源于对“和”文化的妙用。在三世五代的钱王治理下,吴越国社会安宁、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君民相安,从未发生过市民骚乱或农民造反。民不知战事,安心生息,丰衣足食。吴越国“富甲于天下”,执政的钱氏家族与吴越的平民百姓自然富裕安乐。所以史学家朱国帧评述说:“吴越之民,追思钱氏,百年如新”。钱氏后裔和平归宋以后仍能“福泽绵远,子孙代兴,至满江南”。这也反映三世五代钱王在位时政通人和、有恩于民,因而失去政权后的几百年间子孙继续受益,后惠无穷。

三、借鉴钱氏“和”文化的意义

(一)“和”文化必须要讲究原则性

“和”文化的“和”并非无原则的,而是在和谐之中蕴藏正气。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⑤。这里的“贵和”就有一个“礼”的原则。接着孔子又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⑥,其意思是只知道“和”很重要,于是一味地“为和而和”,没有依照礼仪的精神来节制,是不可行的。在这一方面钱镠也处理得非常恰当。所谓“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⑦这些都表明在“和”字中必须蕴含正气才能保平安,在“和”中蕴藏元气才能家和万事兴。国与国之间需要和平共处,家族内部之间需要和衷共济,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相处。借鉴钱氏“和”文化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用“和”文化巧妙处理当今社会关系

“和”文化是吴越钱氏文化的精髓。吴越国王钱镠对外坚持“保境”政策、避免对抗,对内坚持“安民”政策、努力化解各种矛盾,既减少了与邻国的摩擦斗争,又维护了国内的和平稳定,为吴越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见,“和”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颇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站在“和”的立场上,我们就可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坚持和谐共生,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在国际关系上,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主张国与国的平等关系;在国家内部关系上,则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处理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则提倡诚信、友善,不能事事以我为中心,要有全局观念。这种“和”文化理念,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借鉴“和”文化,促进家和万事兴

“和”文化讲究处事接物以温和、谦和、和谐、和衷自勉。而家和万事兴,“和”是“家兴”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吴越国王钱镠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如“兄弟相同,上下和睦”“妯娌兄弟和睦友爱”⑧,家庭成员要严守“和为贵”等。借鉴钱氏“和”文化促进家和万事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和”就是摆正位置,和睦相处。家庭内部有矛盾,是因为家庭成员的位置没有摆正。只有家庭成员位置摆正时,才会使家庭关系和谐。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始终摆在第一位,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与父母以及孩子的关系。夫妻关系摆正,其他关系也就自然而然捋顺。其次,“和”就是尊重差异、各尽所能。真正的“和”是尊重差异性,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各自的智慧。如父母的经验丰富、孩子的天真无邪、夫妻的同舟共济。当一个家庭能够凝聚各自智慧的时候,家庭就一定充满着正能量,自然不断向前迈进。最后,“和”就是阴阳互补、共同发展。家有慈母,必有严父。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贤妻良母,讲的就是阴阳互补。一个家庭只有阴阳互补的时候,才是最和谐最和睦的。反之,如果家庭成员各个脾气火爆,自然就会争吵不断。如果家庭成员过于阴柔,阳刚气不足,自然就缺乏向上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家庭,必定是阴阳互补,互相促进发展,才能长长久久。

虽然吴越钱氏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但国内对吴越钱氏“和”文化的专门探讨仍不多见,本文中很多观点还未成熟,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共鸣。

【注释】

①《武肃王遗训》,摘自陶初阳编著,《吴越钱王文化通典》,华文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243页。

②《武肃王八训》,摘自陶初阳编著,《吴越钱王文化通典》,华文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241页。

③《武肃王遗训》,摘自陶初阳编著,《吴越钱王文化通典》,华文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242页。

④《武肃王遗训》,摘自陶初阳编著,《吴越钱王文化通典》,华文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242页。

⑤出自《论语·学而》。

⑥出自《论语·学而》。

⑦《钱氏家训》,摘自陶初阳编著《吴越钱王文化通典》,华文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244页。

⑧《钱氏家训》,摘自陶初阳编著,《吴越钱王文化通典》,华文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244页。

猜你喜欢

钱氏吴越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年味里的“虎文化”
《吴越春秋》“折易”新解
钱氏家族迁徙考
谁远谁近?
吴越“双绝”的千年相逢
子孙虽愚,诗书需读——闲话《钱氏家训》
河流
吴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