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背景下的皖西民间歇后语地方性特征调查与研究

2019-12-27马启俊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皖西歇后语

马启俊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其中前一部分是假托语,后一部分是目的语,两者之间是引注关系,并且后一部分可以省去不说,因此叫歇后语。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在人民群众中流传,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习俗和惯制、经验和智慧、理想和愿望,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具有口语和方言特色。

歇后语具有明显的通俗性,属于流行于民间的汉语方言俗语的一部分。曲彦斌先生在《中国民俗语言学》中说道:“就汉语俗语事实而言,俗语是指包括口语性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品类在内的,定型化或趋于定型化的简练习用语汇和短语。”[1](P149)研究方言学、语汇学和俗语学的著名专家温端政先生也在《汉语语汇学》(商务印书馆,2005)中将俗语分为四类: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俗成语,并指出歇后语是引注式的。

歇后语还具有明显的地方性,这是因为除了一部分流传范围很广的通用性歇后语,还有更多的歇后语只能在某个比较狭小的区域内流传,其语音、语义、语用及其来源只有本地人熟知。也就是说,各地有各地的本土歇后语,外人对其往往很难理解,也难于在外地流传。即使是通用歇后语,也是先在某个地方产生和流传,然后才流传开来的。通用歇后语在各地流传时,同一歇后语各地往往会给予不同的读音,换用不同的方言词汇,对其来源和意义赋予了新的不同的解释,在用法上也会有所不同,形成了各地的异读、异文、异解和异用。还有可能各地原有的或新产生的不同说法的歇后语与某一通用歇后语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形成了通用歇后语在各地的另一类异文。这些都可以说明歇后语具有地方性特征,走的是在地化、本土化存在、运用与发展之路。

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最明显的表现是各地用本地特有的地名、物名、人名和偶发的有趣事件创造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是其他地方不可能产生的,外人如果不熟悉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掌故、自然环境,往往会莫名其妙,不得其解。因此这样的歇后语也就很难在外地广泛流传,变为通用歇后语。

歇后语往往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各地有各地的专属歇后语。我国很多地方都编有本地的方言歇后语词典,学术界对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也有所认识,各地歇后语研究也出现了一些好的成果,但是还不够全面、深入。本文尝试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背景下,开展对皖西地区民间歇后语的调查搜集与分类整理,并研究其地方性特征问题。

皖西是对地处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的俗称。六安市辖区历来有所变化,目前包括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和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以及国家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区。

我们在六安市各县区进行了长期、广泛的民间歇后语的田野调查和搜集整理,还查阅了《金寨县志》《霍山大辞典》《漫水河区域志》《叶集镇志》《姚李镇志》《六安民间故事全书》等地方史志和民间文学集成材料,从这两条途径搜集到很多在皖西各地流传的民间歇后语语料。

这些歇后语中有一部分是全国通用的歇后语,不过更多的是皖西本土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反映了皖西人独特的方言文化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地方性特征非常明显。概括而言,皖西民间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皖西本地方言土语为语言形式,自然事物、历史人文为具体内容的歇后语,体现了鲜明的皖西地域文化特征

全国各地的民间歇后语都承载了当地的地域文化,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状况、方言土语、历史人文、生产生活、风土民情、趣闻轶事,具有独特的生活环境、语言文化、民俗生活、民众性格、民众表达、地方记忆、乡土情怀等方面的认识研究价值和地域文化资料价值。皖西民间歇后语同样具有鲜明的皖西地域文化特征。

(一)运用皖西各地的方言土语构成歇后语

皖西地区的民间歇后语同六安市各县区人民群众的方言土语紧密相关,用语独特、地道,常常运用谐音双关、比喻等修辞手法加以表情达意,因此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1)利用皖西方言的语音、词汇和俗语构成的歇后语,与地方语言文化紧密结合,外地人往往很难识其音、懂其词、明其义。如“老公鸡屙屎——头一厥子”,“头一厥子”即第一泡鸡屎,比喻干事开始一下子还可以,后面就不行了。“老猫扯呼睡——一辈传一辈”,“扯呼”即打鼾,比喻习性相传。“黄鼠狼过老鼠——一代不如一代”,“过”指动物生崽。“一斧头不砍——硬凿(作)”,“凿”的方音与“作”相同,此处“作”的意思就是故意作怪,不干好事。“大拇指掏耳朵——脸有一拃厚”,“拃”(方音为zhǎ)为量词,指大拇指与食指伸开的长度单位,大约五寸长。“大椒对烧酒——辣手对辣手”,“大椒”即辣椒。“辣手”即好手。“湖北的推车——翘把(俏巴)”,“俏巴”即漂亮,好。“黄鼠狼子跟猫跑——夹骚哄”,“夹骚哄”就是瞎起哄。“磨刀不搁水——干擦(方音为cào)”,“干擦”即干起哄。“巷廊子赶猪——直来直去”,“巷廊子”即狭窄的巷道。“浓鼻子甩到南墙上——扒住不得掉”,“浓鼻子”即浓鼻涕。“一刀割掉鼻子——不知哪面朝前”,“不知哪面朝前”即不知高低前后、是非对错。“秤砣掉进鸡窝里——砸蛋了”,“砸蛋”即“完蛋”。“蛐蟮上墙——腰杆不硬”,“蛐蟮”即“蚯蚓”。

2)“脚”的皖西方音为juē,与“角”同音,因此产生了一批相关的歇后语,如“天上掉下鹅爪子——不是凡脚(角)”,“凡脚”谐音“凡角”,即普通人。“半天空掉下鹅爪子——雁脚(厌角)”,皖西人把天鹅也称为“雁”或“雁鹅”,“雁脚”谐音“厌角”,即令人讨厌的人。同样读“脚”为“juē”的还有“一板脚蹬在老鸭屁股上——呱呱叫”,“板脚”即“脚”。“六月心穿棉鞋——寒脚(角)”,“寒脚”谐音“寒角”,即可怜的人。

3)因为皖西各县区方言有别,在皖西本地也会产生一些大同小异的歇后语。如蟾蜍,皖西人有叫“癞大猴子”“癞癞猴子”“癞癞蛄子”的,也有叫“赖呆蛄”“赖呆蛄子”“赖呆猴子”“赖呆蛤蟆”的,于是出现了“癞大猴子扒秤杆——自称自”,“癞癞猴子垫床腿——硬撑棍”,“赖呆蛄养蚕——嘴供嘴”等歇后语。还有金寨县的歇后语“方瓜花炒鸡蛋——配色”,霍山县人说成“南瓜花炒鸡蛋——正配色”,霍邱县人说成“南瓜花炒鸡蛋——对色”。

(二)运用皖西各地的劳动生产、生活习俗内容构成歇后语

皖西民间歇后语与当地的生产生活习惯、民情风俗、历史掌故、人文积淀等关系密切,有的反映了真实的生产生活内容,有的利用相关的内容打比喻,说理抒情。仔细分析,都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外地人如果不了解当地的人文状况,也很难明白这些歇后语的真实意义和用途。

1)与劳动生产相关:如“墙头犁田——一趟成功”,“赶猪不拿棍子——伞(散)捣”,“人家牵牛你拔桩——尽替人顶罪”,“二十五天孵不出小鸡子——坏蛋”,“打柴卖,买柴烧——自讨苦吃”,“披着蓑衣打火——惹火烧身”,“戴着斗笠亲嘴——差一大截子”等。

2)与服饰习俗相关:如“舅奶奶花鞋——老样子”,“大街上掉了裤子——快系(会计)”,“冬瓜皮做帽子——霉上了顶”,“士林布褂子——里外蓝(难)”,“裹脚布做围嘴子——臭了一圈子”,“帽子破了边——顶好”,“光头梳辫子——没发(法)”,“皇帝剃头——不要王发(法)”等。

3)与饮食习俗相关:如“卖梨膏糖住高楼——硬熬出来的”,“锅台上睡觉——颈罐(尽管)放心”,“沙子子炒菜——石盐(实言)”,“十二只麻雀一碟子——尽是嘴(一说多嘴多舌)”,“老王家吊酒——直来直来的”,“煨罐子打酒——不像壶(乎)”,“哑巴吃汤圆子(元宵)——心里有数”,“捏着鼻子吃大葱——无可奈何”,“凉水挦(方音为xuān,拔毛)鸡——一毛不拔”等。

皖西是豆腐的发源地,皖西人擅长制作豆腐,也喜欢吃豆腐,因此关于豆腐的歇后语很多,如“老王家豆腐——抓过来就磨(扯谎)”,“咸菜烧豆腐——有盐(言)在先”,“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豆腐掉到青灰里——吹不能吹,拍不能拍(或打不能打)”,“丝线拴豆腐——不能提”,“豆腐渣掉井里——一松(怂)到底”,“豆腐渣上船——不是货(也是骂人话)”等。

4)与年节习俗相关:如“年三十晚上借刀板子(砧板)——家家要用”,“年三十晚上打个兔子——有它不多,无它不少”,“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正月十五卖门神——迟了半个月”等。

5)与游艺习俗相关:如“听书淌眼泪——替古人担忧”,“洋鬼子看戏——傻眼”,“臁疮腿看戏——站不长”,“黄瓜打大锣——一去一大截”,“菜瓜打大锣——一锤子买卖”,“花果山打锣——逗猴”,“猴子不上树——再敲一遍锣”,“胡子吹喇叭——毛鼓(估)子”,“板凳上玩麻将——打不开场面”等。

6)与婚丧习俗相关:如“小和尚娶亲——头一回”,“小家娶媳妇——挨黑进门”,“亲家母花鞋——人家的”,“寡妇死了儿子——没指望了”,“寡汉条子(单身汉)安家——一无所有”,“抬棺材掉裤子——哭的哭,笑的笑”等。

7)与民间信仰相关:如“五阎王死掉儿子——小鬼都不信”,“丈二和尚——摸不到辫梢子”,“蚊子叮菩萨——认错了人”,“白颈子老鸹(寒鸦)——张口就是祸”,“灶老爷上天——好话多讲”,“张天师求雨——尽葫芦一甩”,“龙王爷搬家——离海(厉害)”,“土地老爷欠屁股——神起来了”,“土地老爷钻煨罐子——炖神”,“肚目脐子冒烟——腰(妖)气”,“歪嘴和尚——念不到正经”,“一脚踢死麒麟——不知贵贱”,“太岁头上动土——好大胆”,“太岁头上动土——不死也要掉层皮”,“太岁道凶——恶人怕恶人”等。

8)与工匠、商业、医药习俗相关:如“剃头挑子——一头热”,“挑窑货断扁担——没一个好货(也是骂人话)”,“裁缝打架——针(真)干”,“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干”,“裁缝掉了剪子——就落尺(吃)”,“三星牙膏——老牌子”,“爆竹店失火——自己恭喜自己”,“十八岁大姐贩夜壶——不懂生意经”,“拿着膏药进竹林——见棍就贴”,“药店的甘草——作冷作热都是它”等。

9)与家庭邻里生活相关:如“清水糊亮格子——两不粘”,“瓦屋檐上水——点点落旧窝”,“屁股头子挂钥匙——管哪一门的”,“胸口插钥匙——开心”,“门旮旯的扁担——看窄了”,“麦秸草捆鸡蛋——一头塌一头抹”,“针尖对麦芒——尖对尖(吝啬)”,“两个老头打架——不凶”,“老公公背媳妇过河——累死不讨好”,“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檐(言)”,“老九的弟弟——老十(实)”,“七个人睡两头——颠三倒四”,“三个钱放两下——一是一,二是二”,“一吊钱放在门槛上——里外半吊子(讲话做事不直爽的人)”,“茅厕(厕所)缸里的搅屎棍——闻(文)不能闻,舞(武)不能舞”,“大条把(大扫帚)掉到茅缸里——闻不能闻(文不能文),舞不能舞(武不能武)”,“蹲在茅茨(厕所)里嗑瓜子——进的没有出的多”,“蹲粪坑嗑瓜子——入项少,出项多”,“茅茨里嗑瓜子——怎么张开嘴的”,“三九天睡猪槽盖冰冻——没有一面热人的”,“睡觉当皇帝——梦想好”等。

10)与地名文化相关:如“二道河甲长——管得宽”,“九里沟的保长——管得宽”,“张家湾的锣鼓——各打各的”,“苏家埠的挂面——搭上就扯”,“漫水河的桥——两道”,“下埠河的桥——两道”等。

(三)运用对著名历史人物和经典文学人物的本地通俗化评价、解释和想象构成歇后语

如“太公八十遇文王——晚得时”,“百里奚饲牛拜相——人不可貌相”,“沈万三家茅厕——没我的粪(份)”,“司马懿不带刀——就这一剑(件)”,“张飞打岳飞——无非不无非”,“猪八戒卖稻草——人没人,货没货”,“武大郎戴橡栗碗子(橡子壳子)——人不出众,帽(貌)不惊人”等。

(四)运用对动植物的本地通俗化评价、解释和想象构成歇后语

如“墙头跑马——路不长”,“乌龟过门槛——有一跤跌”,“小狗过门槛——嘴上前”,“土公蛇咬板凳腿——空出一番毒力”,“扬叉打兔子——尽赶空幌子(空当子)”,“瓦罐养乌龟——越养越缩”,“斑鸠不吃麻籽——肚里有货”,“黄鳝剁了头——不是出血筒子”,“老母猪吃火媒子——自嚼(方音为juē,觉)脆”,“小猫上锅台——熟脚”,“老猫上锅台——老熟路”,“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冠(官)”,“小孩摢(捕捉)虾子——一凼一凼来”,“反穿皮袄——装羊(佯)”,“蚂蟥叮了鹭鸶腿——死活不放扒爪经”,“蜻蜓吃尾巴——自吃自”,“麻秸打狗——两怕”,“稻草约子(捆物的绳子)打狗——两怕”,“桂花落掉叶——香棒”等。

二、对广为流传的通用歇后语做出皖西本地性的解释,并产生相关的民间故事

如裕安区民间故事《张老汉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不忘张老汉救命之恩。洪武四年春,派御史往六安州迎接张老汉进京受封。张老汉选了两只肥大的白鹅前往,走到裕溪口,白鹅一见江水,猛地挣脱绳索,跳下江去。张老汉赶忙去捉,手中只抓得两把鹅毛,只得带着鹅毛前往京城。

朱元璋见到鹅毛笑着说:“故人不相忘也,此乃‘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啊。”

后来张老汉回到六安,死后,葬在西门外的金陵塘岸,墓前立有碑。民国期间墓和残碑尚存,残碑文:“张老人太祖高皇帝故人也,其名无考。”(许正英搜集整理)[2](P45)

此则民间故事内含通用歇后语“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涉及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在皖西流浪乞讨的相关经历。

霍邱县也流传着《千里送鹅毛》的民间故事,与朱元璋在皖西活动相关的内容更为详细,其中所流传的歇后语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3](P37-39)。

再如通用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在皖西地区却有一个不一样的来源故事《讹传狗咬吕洞宾》:

人们常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其实这句话是讹传。“枸杳”是人的名字,而不是“狗咬”。

据说很早以前,吕洞宾收了枸杳为徒弟。吕洞宾对枸杳要求很严,望其艺精成道。但是枸杳偏偏看上了师傅家的丫鬟。请求师傅将其下人许配给自己,否则无心学艺。

多次下跪求师傅赐婚,师傅只得答应。但有一个条件:新婚头三夜不准进洞房,否则不许成婚。枸杳勉强答应。

果然不出所料,头一天晚上枸杳还能忍住,第二天晚上就显得恶心烦躁,第三天晚上他再也忍不住了。但师傅始终把住洞房之门,说:“不能断六欲者成不了大器也。”

枸杳知道师傅是在考验自己,因而下定决心,修炼自身,数年后成器出道,事业有成。

但是师傅吕洞宾却因火、病之灾,业败家落,举步维艰。只得远求枸杳赞助,建家复业。

枸杳对师傅的到来热情接待,虽知师傅所来之意,但不愿明说。每日高规格接待,赞助只字不提。小住数日后,师傅见徒弟仍无赞助之意,自己也不便开口,主动择日回归,徒弟也没有挽留之意。

归途中吕洞宾心中一直怨恨徒弟:忘恩负义,不恋师徒之情,负心薄情,世上少有。

怨气未消,却又听到从自己庄上传来哭声。近前一看,家人围着一具棺材号啕大哭。原来是枸杳差人送来这具棺材,说师傅暴病而亡。

吕洞宾听了火冒三丈,怒骂枸杳太缺德了,借钱不成,反而这样来咒骂戏弄师傅。一气之下,拿起斧头劈开棺材。众人一看惊呆了,棺材中装满黄金白银。并附有一信写道:枸杳不是负心郎,送你金银盖新房。途路遥远难提防,金银只好棺材装。(高先春搜集整理)[4](P321-322)

还有在舒城流传的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都不成人”及其故事《唐三藏师徒猜扁担》[5](P5-10),也是对通用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来源的独特解释,很有皖西地方特色。

三、用地方名人名言或偶发事件形成歇后语,并产生相关民间故事

皖西某些地方往往因为本地的名人名言,或有个性特征的人物的趣闻轶事、怪异言行,或偶然发生的奇事、趣事,引起人们的兴趣,遂编出歇后语及其相关故事。这些歇后语具有传奇性和幽默色彩,背后的故事是解释这种歇后语的来历和含义。这类歇后语在当地往往传为笑谈,为人所熟知和熟用,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但是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流传,也只有熟悉其背景和来历的人们才能心领神会,外地人如果不清楚这些歇后语背后的人和事,往往就很难明白其意义和用法。

如金寨县全军乡全军村流传的歇后语“熊老二打野猪——搁哪藏呢”,与当地熊氏兄弟雪天打野猪的故事有关。请看《熊老二打野猪》:

从前,全军村住着熊氏三兄弟,喜欢打猎。有一次下了一场大雪,天刚放晴,正是打野猪的好天气。老大说:“两位兄弟,咱们今天上山打野猪去。”二位兄弟极为高兴。老二虽然喜欢打猎,但生性胆小,又爱又怕。吃过早饭,兄弟三人准备好自制的土枪,背上行头上山打野猪去。寻找了大半天也没有见到野猪的踪影,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就在这时,有一条小野猪从石洞里往外爬,恰巧被胆小的老二发现了。这时候的熊老二吓得浑身颤抖,慌忙把手中的土枪扔到雪地里,大声叫喊:“俺哥,我看到一条野猪,我搁哪藏呢!”老大急忙说:“还不赶快点火炮子打呀。”老二急忙去找土枪,但这时候枪里的火药已被雪水浸湿打不响了。等二位兄弟赶来,野猪已跑得无影无踪了。后来就留下一条歇后语:“熊老二打野猪——搁哪藏呢!”(王相卫搜集整理)[6](P386)

其余类似的歇后语如六安市裕安区老石堰乡的“王老九下通知——风雨无阻”[7],裕安区西河口乡的“熊达炼抬轿——一对五里车(ju)”[2](P56-57),霍山县的“舒家模吃盐豆子——把个日子不过”[8](P588),“刘大麻子(刘铭传)打台湾——三两手工夫”[8](P588),金寨县的“赵光胤赌牌——输打赢要”[6](P32),“江八爷的徒弟——礼貌多”[9](P876),舒城县的“冯小猫发财——不是跑的”等[5](P300-301)。

据《漫水河区域志》介绍,霍山县漫水河镇的许多歇后语都有其独特的来源,与当地的人与事联系非常紧密,大多是一地一人一事,因此是外地不可能产生的。如“八块地的保长——管得宽”,“八块地”位于霍山县安家河乡梅林坪东边,新中国成立前为八块地保,该保居民移居别处后,仍归八块地保管辖,因而八块地保管辖范围较大、零乱,故出此歇后语。其他的如“何国照审案子——打你入老猴子的”,何国照是清末的县官,此人知识少,审理案件时,每遇被告不交代,便拍案说:“打你入老猴子的。”据传,有一次被告质问:“什么叫‘入老猴子的’?”把何国照问得哑口无言,成为笑话,故有此歇后语。“张家的祠堂——划大了样”,黄栗杪张姓祠堂,原设计规模很大,以后做得很小,故出现此歇后语。“漫水河公社书记——奇闻(文)”,漫水河公社1964-1971年的书记,名叫何齐文,故谐音流传,出此歇后语。“陈世昌开会——大翻身”,1949年10月2日,霍山县上土市(小地名,并非城市名。现为上土市镇)召开国庆节庆祝大会,农民代表陈世昌发言,只说两句话:“大翻身,大翻身。”故引出此歇后语[10](P358)。

有时一个人或一个地方的故事可以产生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歇后语,如裕安区独山镇流传的与隋朝末年瓦岗寨英雄王伯当有关的歇后语“王伯当卖棍子糖——硬的”,“王伯当的箭——没有错放的”[2](P79-80)。再如与霍邱县曹墩乡有关的两条歇后语“谢骙去曹墩——救灾”,“黄宾一到曹墩——刮财”[3](P219-222)。还有霍邱县过去的名门望族窦家与李家开亲,产生了三条歇后语:“陪嫁的丫鬟——趴着睡”,“小秃子与窦小姐开亲——两不愿意”,“窦家楼招亲——洋女婿”[3](P93-94)。

因为一个人而产生众多歇后语最典型的是霍山县关于“郭呆子”的12条歇后语:“郭呆子看大水——不涨不退”,“郭呆子翻是非——有一句讲一句”,“郭呆子卖祖坟——论堆数”,“郭呆子进锅洞——四门天黑”,“郭呆子认不得吊罐——黑壶(方言,义为多)”,“郭呆子认不得天窗子——吊(调)门”,“郭呆子认不得小孩子——工夫砣砣”,“郭呆子犁田——硬到拐(认怂到乖)”,“郭呆子认不得塘涵眼——大漏子”,“郭呆子卖祖宗牌子——天地寒心”,“郭呆子进祠堂——一拉表兄弟(大家都一样)”,“郭呆子认不得大水桩——虹(犟)根”等[8](P588),这些歇后语都有与之相关的民间故事同时流传。

四、皖西民间歇后语也有不健康的一面,反映了当地人语言表达与思想观念中消极落后的一面

皖西民间歇后语是皖西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创造出来的口头语言艺术产品,短小精炼,幽默生动,通俗易懂,脍炙人口,在当地人民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多种积极的作用。但是,与全国各地的民间歇后语一样,皖西民间歇后语也有其不健康的一面,是过去消极落后的思想文化的积淀,与当地人不良的语言表达习惯和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体现了其语言粗俗和思想庸俗的一面。

(一)用地方习用的骂人话形成歇后语

如“王八头当乡长——自己不正正人家”,“王七的弟弟——王八”,“当婊子喂嚼猪——人家尻俺,俺尻人家”等。皖西人爱用“王八”或“王八头”骂男人、“婊子”骂女人。

(二)用地方习用的粗话和脏话形成歇后语

如“仰巴着撒尿——焦(浇)个屌”,“打手冲子当茶喝——自尻自”,“黄泥巴糊屁股——不是屎也是屎”,“裤裆里放屁——搞两叉子去了”,“裤裆失火——危屌险(或烧鸡)”,“麻雀日(动词,表示性行为)老鹰——讲的讲,听的听”,“屁股眼子养孩子——活挣命”,“屁股上长草——欠锄(欠整,欠揍)”等。

(三)用嘲讽戏弄生理缺陷或弱势群体的内容形成歇后语

如“哑巴见了娘——没得讲的”,“两个哑巴一头睡——没得讲”,“哑巴打呵欠——要讲话”,“独眼龙看月亮——好大独星(毒心)”,“秃头上别簪子——翘(俏)皮”,“眨巴眼养瞎子——一代不如一代”,“瞎子磨刀——快了”,“瞎子摸到皇历——总是书(输)”,“瞎子赶猪——瞎哄”,“瞎子打老婆——逮住一下是一下”,“瞎子看戏——听音(或傻眼)”,“瞎子过河——你趟趟(试试瞧)”,“瞎子过河——谦(牵)虚(须)过度(渡)”,“叫花子(乞丐)死了大张嘴——穷话没讲尽”,“叫花子钻草堆——享天福”,“叫花子丢掉拐棍——受狗气”等。

从以上举例和分析来看,皖西民间歇后语优劣并存,因此我们应该加以批判地继承传播和适当地创新发展,使其能够在今天更广泛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更积极更健康的作用。

皖西民间歇后语承载了皖西地域文化,是皖西历史和文化保存、传承的载体,具有在地性、在地情怀和区域文化自觉性,有助于我们认识皖西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涵,因此既有方言俗语、民俗心理、民众性格等方面的认识价值,也有独特的资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六安市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生活的变化,许多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在弱化和消失,歇后语也不例外。皖西民间歇后语的来源和内涵渐渐不为人知,即使是本地人也未必都清楚,尤其是年轻人更是不知所云,因此很多皖西民间歇后语已经不为人所用,正在走向式微和消亡,目前面临着弱化乃至失传的危险。

在重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大力推动和广泛影响下,为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方言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传承和创新,我们急需开展对皖西民间歇后语等语言资源和口头文化的全面调查搜集、科学记录整理及其地方性特征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声数据库建设,使这些民间歇后语中的地域文化内涵为当地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经济建设、文明进步做出新的长久的贡献。

猜你喜欢

皖西歇后语
一起来说歇后语
小小书画廊
回马枪
歇后语知多少
回马枪
回马枪
回马枪
“鸡当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