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俗语的前世今生(之四)

2019-12-27刘建农

武汉广播影视 2019年4期
关键词:俗语笑脸

刘建农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命题,人们追根溯源,审视自我,翘望未来。一句简单的话语,已然含盖了这一切的努力。于是,人们时不时会引用这句名言,使用多了后,它渐渐褪去华美的哲学外衣,只剩下光膀子的背心短裤,行走于街头巷尾。至此,这句名言就“进化”成了俗语,从笔墨痕迹变成了人们刻骨铭心的思想储备。这似乎就是俗语的形成过程。

那么,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出自哪部典籍?为何而说呢?其实,它不诞生于风花雪月的喃呢,也不成就于旧纸堆里的冥思苦想。这句话不是出自哪本书,而是写在画布上,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100多年前的题词,它是一个自杀未遂者的内心独白。这就是俗语的前世今生,也是笔者对俗语感兴趣的源头。对于常用或有歧义的部分俗语,笔者试着重新做了解读,专著近期将由湖北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

伸手不打笑脸人

“伸手不打笑脸人”,意思是,当观点、行为不同的对方已经露出笑脸,另外一方就不好出手打人了。也就是说,敌对双方,一方势弱了,另一方就应该宽宏大量不深究了。这句俗语出自近现代民间,它出自古代的一句俗语:“嗔拳不打笑面”,也可说由“嗔拳不打笑面”这句已失传的俗语演化而来。它是老俗语的变种或白话版。这类俗语很多,不过多数都是把古代俗语的丰富内涵减弱后,再翻版。

这句俗语的原版是:“嗔拳不打笑面”。谓恼怒者不拳打笑脸相迎的人。或谓对人和气可以免遭欺辱。

如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他有钱的性儿,随他说几句罢了。常言嗔拳不打笑面,如今时年尚个奉承的,拿着大本钱做买卖,还放三分和气。”《金瓶梅·第九十六回》:“他年少这般贫寒,你只顾打他怎的?自古嗔拳不打笑面。”

也有说成“嗔拳输笑面”,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还有的说成是“强拳不打笑脸”。

但《水浒传》、《金瓶梅》中的“常言”、“自古”,可见都是引用的俗语,这句俗语的出处是:宋代·云台因禅师,见《五灯会元·卷十五》:“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嗔拳不打笑面。’”

古时,江淮一带有“嗔拳笑面”之戏,双方带面具作胡人勇士状,一扮“嗔拳”,一扮“笑面”。(可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因此禅宗有“嗔拳不打笑面”之语。

在佛教中,“嗔拳”意指烦恼,“笑面”意指净心。禅师修行的家风,大致是告诫行者:若自净心,则可远离贪瞋痴慢的恶业;若不执著,则可免遭是非烦恼的侵扰。

可以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句话俗语与最初的基本义相去甚远。

明代·居顶《续传灯录·泉州云台因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嗔拳不打笑面。”佛教当初要表达的意思,与我们现在的俗语差得太远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是人们日常交往的一种较为文明的原则,不可以此作为人们的行为准绳,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依据此不免“妇人之仁”。有句话可作此俗语反证,那就是,毛泽东的名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虎毒不食子

“虎毒不食子”,狠毒的老虎都不吃自己的虎崽。这句俗语出自:唐代·聂夷中诗《过比干墓》:“殷辛帝天下,厌为天下尊。乾纲既一断,贤愚无二门。佞是福身本,忠作丧己源。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腐骨不为土,应作石木根。余来过此乡,下马吊此坟。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论。”诗中是“饿虎不食子”。

在清代以前,是以“虎毒不食儿”或“虎毒不吃儿”出现的。民国·胡朴安《俗语典》中只有“虎不食儿”一条,而民国·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中则是“虎毒不吃儿”。

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山僧失口曰:‘恶习虎不食子。’”

明代·吴承恩《西游记·二十七回》:“就一棍子打杀,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花言巧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明代·陈仲琳(或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黄明劝我‘虎毒不食儿’,你们都回来,我同你们往西岐去投见武王,何如?”

老虎是一种孤独的森林食肉动物,一般每个老虎有自己的领地,除了交配时期,从不与其他虎交往,雌虎独自生产和喂养幼虎,当幼虎成年后,雌虎将领地遗留给它,独自去寻找新领地。每个虎占领一块领地后,就会将本地所有大型食肉动物如狼、豹、熊等赶走,所谓“占山为王”。老虎以鹿、獐、野羊等食草动物(也有吃食肉动物)为食,必须有足够的猎食领地以维持生命。虎一般采取潜伏袭击的猎食方式,从猎物后方攻击,在食物严重短缺时,也会攻击人。

动物爱护幼崽是本性使然,这句俗语是人以老虎都有爱心,来警示人更该有良知。但“虎毒不食子”不是绝对的,2010年6月,在武汉动物园,虎妈妈将自己所生的三只幼虎吃掉。实际上,由于受到刺激,不止猫科猛兽如此,其他动物如兔子,某些鲨鱼、企鹅等,都有杀子、食子行为。

不如意事常八九

“不如意事常八九”,谓不合心意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这句俗语最初出自《晋书·羊祜传》:“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这其中有段故事:

西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即位后,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仍占据长江下游、福建、两广地区。晋武帝为了灭吴,派尚书左仆射羊祜(221—278年)都督荆州诸军事,以决定平吴之策。

羊祜赴任后,首先推行睦边政策,取得江汉一带民心,随后提出伐吴之计。羊祜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认为:如果能以梁州(今陕西)、益州(今四州)之师水陆并进,以荆楚(今湖南湖北)之兵进夏口,徐、扬、青、兖(今江苏、山东)四州之兵进秣陵以为疑兵,一旦突破,吴内部必生离散之心,很快即可平吴。

司马炎很赞成他的作战方略。可是当时北方边界时常受到侵扰、屡吃败仗。由于有后顾之忧,朝中一时还下不了南进伐吴的决心。羊祜又上表陈述意见,认为:南平则北必定,应速决伐吴之计。对羊祜的主张,朝中议论纷纷,武帝也动摇不定,致使计划搁浅。为此,羊祜叹道:“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后渐变成“不如意事常八九”,又加了“可与人言无二三”,含义发生了变化,表示不称心如意的事不少,但能与人讲的却是不多。形容有难言之隐。

有记载的,在宋代“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发生了变化。这句俗语的准确出处就出自宋代。现代·钱钟书编的《宋诗选注》有最详细的记载:

《别子才司令》

宋·方岳

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与人言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

梦驰铁马战城南。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自号秋崖,祁门人,有“秋崖先生小稿”。南宋后期,他的诗名很大,差不多比得上刘克庄。看来他本来从江西派入手,后来很受杨万里、范成大的影响。他有把典故成语组织为新巧对偶的习惯,例如元明以来戏曲和小说里常见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这一联,就是他的诗。

宋·辛弃疾《贺新郎·再赋海棠》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明代·高则诚《琵琶记·第三十五出》:“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奴家自嫁蔡伯喈之后,见他常怀忧闷。”清代选编的宋代诗集《白雪遗音·南词·十二时》中有:“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语人言无二三。”清代选编的《啸虹笔记》中也有这两句。

当代俗语:“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是后人杜撰的,杜撰得很没有文采,且只剩半句。民国初,胡朴安编的《俗语典》中就收录了“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语人言无二三。”两句,可见民间流传较早。

家贼难防

“家贼难防”,家里人做贼难以防范。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容易防范。现在这句俗语只剩下出处是《五灯会元》,与佛教似乎没有半点关系,其实这句俗语的出处是很有代表性的禅语,它被通俗化或庸俗化了近千年。

“家贼难防”本为禅语,宋代《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中有一句:“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什么意思?就是说,只要知道“家贼难防”,就是有不错的修行了。按佛教的说法: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谓六根的贪欲。知道内心或身体的贪欲是最难防犯的,就是有道之士了。

如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杂阿含经》卷四三谓:“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内六贼者,譬六爱欲。”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

后来,人们借佛语以解俗事,用这句偈语来指家庭内部的小偷或内奸最难防范。

如清·李渔《凤求凰·悟奸》:“这等看起来,真个是家贼难防,连星相医卜的话,都是他教导的了?”

如今,都以这句俗语来指身边人有不轨之心,其实是一大误读。

猜你喜欢

俗语笑脸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与人名有关的英语俗语
一笑脸就大
客家俗语巧诵读
俗语图文对对碰
别毁掉你迷人的笑脸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数字俗语
小绵羊和狼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