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研究
——以文山学院“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为个案
2019-12-27李树翠
李树翠
(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地方高校的非遗保护教育,主要包括保护教育和传承教育。[1]据文献梳理,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模式的学者居多,但是从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非遗教育的研究较少。在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云南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今时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科技传媒手段的普及,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以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为个案,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介入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模式,以期将此推广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以多种方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一、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在高校教育的传承模式建构
(一)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的传承教育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高校的教育与传承,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高等教育的过程,也是对少数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的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高校教育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时代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于2010年纳入文山学院课程计划加以实施。该课程是三年制初等教育专业(文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分为2学分,周学时为2学时。该课程主要讲授云南各民族文化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色所在。在课程内容上归纳为七个专题。第一章“民族文化概论”以横向展开的方式,首先讲授“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史”等3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和铺垫。然后按时间顺序依次讲授“云南史前文化”“古滇文化”“两爨文化”“南诏大理文化”等云南文化史上的几大高峰,阐述各自的具体内涵、时代特色及其在云南民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再转而以“元明清云南民族文化”为主,分为元明清时期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和生产文化包括农耕、畜牧、渔猎、工矿等;民俗文化包括民居、服饰、饮食、乐舞、婚恋、节庆等;宗教文化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民间宗教、原始宗教等;精神文化包括儒学、文学、戏剧、史志、科技等若干专题,分别讲授其整体情况、历史源流、杰出代表和地方民族特色。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已有初等教育文科专业2007级至2014级共计8个年级358名学生完成此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地方高校开设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围绕学生知识拓展需求、激发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热爱与渴求、开展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云南民族文化课程在地方高校教育传承模式的建构
1.专业课程教育传承
在授课过程中,紧扣课程总目标,主要讲授七个专题。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其中伴随课堂讨论、课间发言、课后作业、课堂知识竞赛、课后分享、假期辅以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调查等活动。一般在临近期末一个月,按课程总纲要求,依据本学期课程教学内容,出三套重复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试卷。考试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院上随机抽取一套试卷印制开考,通过此方式检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前热身民族知识竞赛教育传承
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做一些少数民族知识竞赛题,开展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和同学的积极思考与发言,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课堂质量。活动内容主要是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民族知识抢答赛,每次民族知识竞赛抢答题都是从已准备好的题库中按顺序抽取10~15道题。一学期结束所有竞赛内容涉及到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方方面面,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文化、文学艺术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交通文化、医学文化等。此类活动的主要参与方式是学生自愿举手回答,尤其鼓励少数民族同学大胆参与,如在问到本民族文化类的知识时,相同民族同学表现得更为积极一些,这说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从活动效果来看,事实证明在常规教学活动中适当穿插一些民族知识竞赛,从教学方式或教学效果来看都是比较好的。主要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还可获得平时分。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增强了少数民族同学自信心。
3.课外少数民族文化实地调查传承
此传承方式围绕实地调查总目标进行,开展课外少数民族文化实地调查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让学生了解家乡民族文化发展概况,进一步挖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将来民族文化知识教育传承奠定基础。调查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源地不同,选取比较宽泛。主要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且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以某个民族展开全方位的调查,也可是某个民族某方面文化的调查。在2014年寒假期间接受此门课程学习的2012级初等教育文科班109名同学参与了调查。在调查方式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到家乡所在地,主要采取实地调研、访谈、问卷及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以自己较为熟悉的民族作为调查对象,以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为主要对象展开调查。
在临近放假时,集中学生交代相关调查事宜,为了使调查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方便,笔者统一向学生发放纸张,要求同学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确定调查题目,让同学们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笔者在假期拟定了一份调查提纲发给学生,当然只是作为参考。具体提纲还是依据学生所调查的主题而定,笔者也随时通过电话、QQ、邮箱等联系方式了解学生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及时解答。从学生交来的社会调查报告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已按要求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有条件的同学打印出文稿,部分同学是手写稿,也有极少数同学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总之,通过调查,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民族文化发展概况,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他方面的一些情况,诸如当地经济发展概况、教育现状、婚姻习俗文化,发现许多民族文化资源有待去挖掘、传承和保护。
二、云南民族文化高校教育传承的教育服务实践过程
1.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概况梳理
此阶段的传承实践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对云南民族知识概况进行梳理,包括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基本概念等的梳理,此阶段课程安排6学时。在教学设计上,围绕教学目标,本阶段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相关基础知识,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概况,知道自己本民族的由来,理解民族的定义等。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向学生介绍云南特殊地理位置、云南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云南少数民族分布概况以及分布特点。除此之外,对云南少数民族相关概念的梳理,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如:“请问有同学是少数民族的吗,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你是什么民族,是来自哪里的少数民族,大家是怎么知道自己是某某族的,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大家对本民族了解多少,会说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吗,会写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吗,对本民族的哪些文化比较感兴趣,大家能给民族下一个定义吗?”带着种种问题进入我们的第一阶段课堂。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在播放幻灯片时尽量向学生展示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风采,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采用课堂讨论法和小组讨论法,如以教室座位分布将学生分四组,对某一民族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或将同学以同一地域的民族分在一起进行讨论。
教学实践过程,在此次课程讲授中,主要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今天要讲授的内容。当问到一系列的问题时,刚开始只有三四个同学举手。笔者再次鼓励同学对本民族要有自己的自信心,不要顾及什么,这是课堂分享,可以让大家更好的认识你,走进自己的生活。经过鼓励,当第二次再提问的时候举手的同学比以前更多了,达到七、八个。笔者再次鼓励大家要有民族自豪感,要为自己是少数民族而感到荣幸,国家对少数民族发展是有政策照顾的,这是汉族同学没有的,比如在升学方面有可以获得加分的机会,在少数民族干部选拔时可以开设绿色通道,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对贫困地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同学给予500元的就业补贴,可以大胆展示自己民族风采,继续播放幻灯片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风采来启发同学对本民族的认识。此时笔者要同学们给出确切的想法,能不能自信的告诉大家我是哪个民族,这时班上所有的少数民族同学都站起来了,这说明之前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不够,民族底气不足。经过多次鼓励和引导,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接下来笔者主要讲授民族的定义,讲授之前,笔者让同学试图做出理解并进行口答,很多同学回答时比较模糊,感觉比较困难,很难说出民族的定义是什么。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的确不容易,因为在历史上各民族的出现和发展不一样,也导致学生的理解有困难。目前比较流行的关于民族的定义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其一,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其二,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此解释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讲授过程中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以上课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族共同点和差异比较形象直观的来帮助学生对民族定义的理解。比如让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同学起来分享生活中的一些事, 分享同学生活的地域文化及经济生活生产方式。最终同学们终于明白民族定义所包括的几大要素。除了让同学理解民族定义外,还向同学介绍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等基本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方方面面。
从教学效果来看,以提问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诸多问题进入课堂,这种课堂导入的方式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启发性,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民族定义时,采用积极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最终得出并理解民族的定义。
2.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专题讲授
在教学设计上,紧扣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主要结合云南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以专题形式讲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印象。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各专题内容的知识量来分配相应的课时,此阶段授课学时共28学时,相对来说,这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任务较重,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在教学方式上,主要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方式进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讲授专题知识的同时,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和需求,特别是前两次课在讲解云南文化史上的三大特色文化时,由于云南史前文化历史久远,需要查阅大量的史籍资料,因此在每次授课之前或之后都会布置学生完成一些相应的作业。如要求学生通过学校校园网查阅期刊文献来增加知识。还可以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帮助理解知识,这一部分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所以在讲授过程中会适当放慢速度。在讲授第二部分内容即元明清云南民族文化时应考虑到教学的整体安排、学时分配,所以这部分内容会略讲。只要让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和生产文化包括农耕、畜牧、渔猎等基本知识即可。此阶段的教学重点安排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基础上,即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等。从以往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更加感兴趣,笔者通过收集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的房屋居住形式、独特的各个少数民族服饰、云南当地特有的饮食风俗等,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思考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较容易接受。再有通过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赏析,学生的激情更高。在讲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知识点时,笔者往往加入课堂讨论和课堂分享,因为婚姻向来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民族最为关注的,因此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变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也形成特有的民族风俗,以同学们身临其境的一些参加婚礼的场景现象描述,与同学们分享。在此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少数民族同学都会主动站起来和大家分享当地特有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文化,胆子稍大一点的同学会上讲台来对唱情歌,这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最后一部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即在讲授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方面的知识时,主要注重讲授云南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些宗教文化,包括宗教的起源、宗教的发展、宗教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从教学效果来看,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略有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似乎更感兴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回答问题更积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较全面,而在其他方面稍弱一些。
3.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巩固
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丰富多彩,在每一个专题讲授完毕,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加以巩固复习。这个时候往往会根据本次课堂所学的知识,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适当让学生做一些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练习题,题目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民族文化常识题等,在做的过程中老师只是口念题目,即便太难的题目老师也只做适当的引导。当然这是事先准备好的比较有趣的知识,学生只用做口头回答即可,即便答错老师也不会批评学生,学生在一种非常轻松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4.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的考核
在学期末,该门课程是专业选修课,在考核的过程中主要从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期末考试等几个方面综合考核。尤其在期末考试时题型较广、内容适中、开放性题目较多,学生答题比较灵活。从历届最终考试成绩来看,大多数同学都在85分以上,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
三、云南民族文化课程在高校教育传承中的反思
非遗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服务对象通过传习可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其民族感情。[2]非遗的普及需要现代教育的介入,而这种介入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的融合。[3]从教师层面来看,通过教学活动已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完成教学目标。除了对知识的讲解,更多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研究者层面来看,课堂上所讲授的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极大的丰富了研究视角。从学生层面来看,通过八年来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年级的教学实践,“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得到学生的认可,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拓展民族知识,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