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2019-12-26加九玛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0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培养小学语文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为目前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语文课程也将口语交际作为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目前依旧存在很多语文教师不会上、上不好口语交际课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经验,从听人说、有话说、花样说、准确说、创新说五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分析现存问题并设计教学案例。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091-02

口语交际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言语活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口语交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针对课程实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于小学生要求其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对照课程标准可见,在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现状中,依旧有很多教师在口语交际课的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提出几点看法。

一、做好交际第一步,学会“听人说”

口语交际离不开听人说,在平常的教学课堂中,很多一线教师已经有倾听学生表达的意识,能够提醒自己关注学生回答。但是课堂重在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小学生在课上往往会不太关注同学表达的意见或是不能对同学的话语进行反馈。此时教师不应该只注意师生之间的倾听行为,也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听人说。

二、结合生活实际,找准话题“有话说”

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中,课堂上学生会出现为了迎合教师而修改发言内容。曾经在一节课中出现助人为乐的话题,教师就助人为乐行为询问学生的感受,所有学生都表示因为让座给老人很开心,教师也将被让座的老人各种行为解读为对学生的感谢。但是从生活实际中看,并不是完全这么理想化。这也是目前语文口语交际课中显著的问题,教师为了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强行灌输,学生难以从实际感受话题的魅力。口语交际的课程是语文与生活的桥梁,在出现助人为乐话题时可以结合现实问题。

三、开发多种形式,引发兴趣“花样说”

日常的口语交际环境复杂多样,两人的对话、小组的讨论、两队的辩论、团队的表演等等都是口语交际的形式。纵观当前语文口语交际课堂,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禁锢在座位上被要求按规矩发言。口语交际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辩论比赛或是话剧表演等形式展示一个话题,多样的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新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能够学会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充分做到生生互动。在辩论比赛以及话剧表演中,能够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以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一中的话题为例,其中一个话题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员,想清楚他们是怎么生活或变化的。教师可以利用动物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动物,两队动物即将进行足球比赛,你将怎样利用自己的能力为团队取得胜利。当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大象时,他可以用自己庞大的身軀挡住球门,通过与实际足球比赛结合,引发学生表达兴趣。

四、规范语言表达,做到“准确说”

语言的规范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方面,规范语言表达也是口语交际课的重要目的之一。准确说第一要做到音准确,小学生有的还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口语语音表达的准确性,结合语文课程内容,在低年级讲解清楚常用字词读音,小学高年级纠正学生错误读音。第二要注意学生语言语法规范性,小学生在表达时会出现语句混乱不通顺等现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表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口语交际也是语文能力的实践的一方面,教师应该纠正学生问题,助力学生做到“准确说”。

五、拓展交际时空,倡导“创新说”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一要保证时间,尊重课程安排,避免出现不上或少上口语课的情况。二要拓展口语交际的空间,认识清楚口语交际与语文的联系,口语交际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口语交际与社会的联系。口语交际不光是语文的要求,也是生活是时代的要求。教师应当通过对交际能力的培养,带给学生新思考,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达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积极倡导学生“创新说”。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关注语文素养,也应该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使学生在动态的、生活化的、实用化的氛围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听人说、有话说、花样说、准确说、创新说五个角度立体教学。

参考文献:

[1]徐景绘.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136-137.

作者简介:

加九玛(1983-),女,藏族,甘肃迭部人,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培养小学语文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