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腾年代》: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2019-12-26赵娟马琛

科学导报 2019年76期
关键词:创造精神电力机车时代背景

赵娟 马琛

作为中国首部聚焦火车工业发展的电视剧,《奔腾年代》讲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中国海归技术人员常汉卿带领其他技术人员建造技术上赶超西方的机车、实现科技兴国的故事。该剧以创新的视角填补了市场空白,让为祖国艰苦奋斗数十余载的时代英雄们走进了观众视野,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主流作品。

中国人自古就有巧夺天工的创造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秉承了这种创造精神,帶来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创新实力的增强。《奔腾年代》的人物塑造方式不落窠臼,用行动塑造角色、用台词反映时代,剧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这些各具特色的角色反映着那个时代科技探索的艰辛、彰显着科研人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们身上有着科研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即不骄不躁、勤劳务实、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永远秉持以国家利益为先的奋斗信条,为中国的科研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剧中的科研人员与各个岗位上的铁路工作者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火车头精神”,让人看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电力机车行业栉风沐雨的缩影。在中苏关系恶化的时代背景下,该剧再现了苏联连夜撤走所有电车专家、并下令“核心技术不得告诉中国工程师”的情节。此后,常汉卿需要克服的困难就具有双重性:一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攻坚问题,二是冯仕高这种过分依赖苏联专家而不愿自主研发的领导干部给他设置的种种障碍。麻烦接踵而至,给常汉卿的研究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他也一度灰心,甚至听从姐姐的建议准备出国。但最后,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最终,常汉卿带领电力机车科研人员,迎难而上,终于使“奔腾1号”迈出了自主创新的一步,第一代电力机车人乘风破浪,不断创造奇迹。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也正是依靠于此,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使中国在外国的技术孤立中,依靠自己的力量成为最亮眼的明星。电视剧《奔腾年代》对千年来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猜你喜欢

创造精神电力机车时代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和谐型电力机车检修体制的分析
论审美设计的艺术性
华丽追梦者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浅谈电力机车的维护要点
数学教学中让人文与德性洋溢
“耐热型”电力机车在亚吉铁路奔驰
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