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9-12-26徐桂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徐桂艳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建设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展开,同时也是振兴农村的根本所在。经济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振兴乡村战略的推动与实现。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随着改革的开放,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与进展,人民的生活温饱,吃穿住行都发生了变革,不仅物质生活丰富,精神文明也得到了大力的建设。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我国农民普遍收入增高,生活质量也显著提升,“三农”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近年来,“三农”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不断持续下降的农业生产力,农民增收空难,农村人口流失等,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亟需解决。

一、 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及时的加以解决,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

1.生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1)缺乏水利水电设施。在水里水电设置配置方面,我国农村建设一直不够完善,且已有设施也不符合国家的水利水电建设标准,此外,还存在着认为的破坏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以上多种因素的存在导致水里设施无法良好的实现抗旱、排涝等功能。水利水电功能性的缺失,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就会严重的影响农村的生产,不仅劳民伤财,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基本农田的过度破坏。作为农村的基本生存保障,农田是生产粮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我国县级政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加速工业化的发展,取得工业财政的税收支持,过度的开垦农业土地,将农业土地工业化,导致可用于农业种植的农田逐年递减,农村产出也随之不断降低,农业种植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3)缺乏相应的农业生产配套措施。在科技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农业生产的地位日益低下,社会关注的重点从农业生产转移到了其他因素的发展,因此,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措施缺乏,得不到良好的改善,导致生产基础不够坚固,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2.薄弱化的农村集体经济。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集体经济是最主要的发展措施与手段,也为改善“三农”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有效的推动、落实乡村振兴策略。但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于薄弱化,没有较强的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没有承担市场责任的能力,大多数的农村集体经济都面临着经营困难、融资困难等难题,甚至多面临倒闭,担负着沉重的债务。因此,薄弱化的农村集体经济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固发展。

3.不合理的农村土地政策。目前,农村人口流失严重,根本原因在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城市务工化,人口逐渐的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的人口构架多为妇老病弱,无法实现有效的农田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尽管我国针对合一问题实施了土地流转制度,但该制度存在并不十分的科学合理与完善,因为大多数的农村居民由于思想的制约,大都宁愿选择贫穷也不愿流转自家的土地,此外,土地流转制度还存在产权分配不清、收益分配不均、相关流转政策不公开透明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不重视农村科技力度的发展。在农村科技问题的关注与发展上,我国较发达国家有着显著的差距,不仅投入的水平较低,也远跟不上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趋势。例如:虽然我国农业部门大力宣传与推广重视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很难加以落实,且基层的农业机构没有足够的科技发展资金与资源。此外,对于农村科技发展,还存在着相关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资源资金与人才的双重缺失,不仅导致农村没有完善的科技发展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服务体系对先进科技技术的推广,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 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只有建设期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才能在根本上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应加大我国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的关注与投入,肩负起农村经济建设的责任与义务,着力于农村水利水电、通信、信息化建设、道路建设等部門的建设,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2.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集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基层的农村管理人员要提高对集体经济的认知,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发展方针,从而加速乡村振兴的建设,推动经济的发展。

(1)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从集体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应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鼓励具有实力的农民共同就集体经济发展开展合作社,例如:特色养殖、工艺品加工、特色种植合作社等,用合作社模式引导多元化的集体经济,以提高其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2)规模化的发展模式。消费产业链的规模化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农村经济的稳固发展。因此,县级政府部门应当大力推动农村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帮助,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相关社会投资,促进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有效的提升乡村振兴的实力。

(3)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从本质上来讲,支付的扶持与资助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县、乡级政府部分要积极的投身于农村信用社等农村机构的建设当中,并加强农业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政府支撑,降低农村集体经济的融资难度,确保资源、资金完善的农业集体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建设,因此,首先要提高人们对发展过程中科技力量的认知,进而加强农业科技的投入;其次,还要改革相应的科技建设体制,完善农村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先进科技的推广,对农村实施定期的劳动技能培训,不仅能让农民掌握能够良好生存的一技之长,还能提高相应的劳动生产里,促进农业的效益提升,加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主要受到设备资源短缺、资金短缺、劳动力匮乏、科技水平低下等问题的限制。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良好发展,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视,并将农村经济发展与我国民族复兴的使命齐头并进,大力扶持农村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丽芳.农村经济管理模式优化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9(25):1-2.

[2]姜海生,海丹,张筱峰.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9(15):176-177.

[3]朱令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5):8-9.

[4]王文红.浅析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9(08):117.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