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对策

2019-12-26卫红青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

卫红青

摘 要: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对肉类食品需求度大幅度提升,养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猪肉价格急剧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加强保育猪的饲养和疾病防治显得十分关键。提升保育猪饲养和疾病防治,有助于推动养猪行业规模化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进行探究,选择合适的饲养技术,制定合理的疾病防治对策落实到实处,赋予养猪产业持续发展动力。

关键词:饲养技术;保育猪;疾病防治

养猪行业的飞快发展,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养猪业稳定发展意义深远。保育猪是一种母猪断奶后长成的仔猪,需要自己寻找食物,生活方式要求较高。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需要高度关注保育猪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饲养技術,并做好疾病防治,规避疫病对保育猪健康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否则保育猪患病,则很难痊愈。基于此,通过对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相关内容研究分析,总结以往的养殖经验,提出合理的防治技术灵活运用,推动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保育猪的饲养技术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需要立足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饲养技术,在入舍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构建完善的饲养体系。在不同生长阶段,通过对猪群合理划分,选择合理的技术和手段进行饲养管理。做好猪舍卫生清洁,预防细菌和病菌滋生,进而导致保育猪感染。可以使用高压水枪来清理猪舍环境,尤其是沟槽和墙壁,保育猪经常活动的场所做好清洁工作,营造良好的猪舍环境。完善保育猪的喂养设施,定期检查和清理设施,结合保育猪习性来控制注射的温度和湿度,保证喂养设备可以正常使用,30℃最佳。

保育猪通常是群居饲养,将个头大小和质量相差无几的保育猪放在同样的猪舍饲养,如果需要加入新的仔猪,则需要充分契合环境要求。如果保育猪体积较小,可以单独放在一个环境内饲养,便于更好的喂养管理。保育猪饲养管理,锻炼保育猪的自主寻找食物的能力,定时定量喂养,保证饲料充足。自主脱离母乳喂养初期阶段,适宜控制好生长环境,调节温度、湿度,营造有助于保育猪健康生长的环境。通常情况下,保育猪居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较为严格,每头保育猪生长空间大概在0.3㎡~0.5㎡左右。如果空间过于密集,会影响到保育猪的健康生长,容易滋生细菌,患上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在冬季,控制好猪舍的温度和湿度,做好猪舍防寒保暖,有效预防保育猪患病。

二、保育猪的疾病防治措施

1.加强伤寒防治

保育猪的疾病防治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保育猪的生长健康,尤其是保育猪出生刚刚6个月左右,机体对外界细菌和病菌抵抗力较弱,患上疾病的几率较高。在换季时期,做好疾病预防,应定期清理和消毒注射环境,做好保育猪的防寒保暖工作,根据特定情况可以适当的使用抗生素,起到抗感染的作用。如果一旦发现仔猪有患病症状,应及时将其隔离观察,使用卡那霉素、青霉素和吠喃硅酮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补液盐、鞣酸蛋白和氯化钙注射液治疗,但是需要结合不同疾病对症治疗。如果发现保育猪死亡,应及时深埋处理,记录具体的死亡情况,充分清理和消毒猪舍环境,避免病毒传染爆发新的疫情,带来更大的损失。

2.气喘病防治

气喘病是一种常见的保育猪疾病,主要是通过接种疫苗防治。保育猪接种疫苗后,根据保育猪生长情况科学喂养,并做好后期的保育猪活动管理,调节饮食结构,满足保育猪生长的养分需求。结合具体情况,加入适量的其他药物,可以加快机体康复,提升治疗效果。发病症状明显的保育猪,选择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和林可霉素交替药物治疗,提升保育猪的疾病防治效果。

3.多系统衰竭综合症防治

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有效防治,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从引种开始,优良选种,避免源头上的疾病传染。根据保育猪生长情况,对于可能患上的疾病选择科学合理的免疫处理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动态调整喂药量进行控制,如板蓝根、抗生素以及黄氏多糖粉。一旦发现气喘症状严重的保育猪,可以选择冰蟾熊胆注射液肌注,如果发现病猪食欲不振,可以联合复合维生素和葡萄糖溶液治疗,刺激食欲,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4.链球菌病

仔猪患上链球菌病的几率较高,可以选择接种疫苗来防治,防治效果可观。一旦发现保育猪患病,可以选择复方磺胺嘧啶和磺胺嘧啶钠注射治疗,患病严重的保育猪,适当的加入可的松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保育猪患上水肿病的几率不高,一旦患上此类疾病,应及时转移到新的环境隔离治疗,使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和卡那霉素等肠道抗生素治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5.胃肠炎

胃肠炎是一种保育猪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尤其是在春季阶段,气候干燥,食欲不振,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会导致保育猪死亡。所以,可以适当的降低保育猪饲料量,通过抗生素治疗,补充水分,避免保育猪脱水,促使保育猪健康生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保育猪饲养管理中,由于仔猪出生后对外界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细菌和病菌感染,诱发多种疾病。所以,应该结合保育猪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饲养技术,并做好疾病防治,一旦发现疾病对症治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华志.规模化猪场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10(11):96-97.

[2]常丽.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8,23(12):61-62.

[3]谭斌奎.浅谈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5,11(07):134.

[4]杨金堂. 中链脂肪酸对高温环境下猪饲养和疾病防治的应用与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对卒中高危风险人群疾病防治KAP水平的影响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几点建议
高原驻训部队健康状况分析及疾病防治
卫生服务模式在二甲医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生猪养殖中的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