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玉米种植的新技术与应用实践

2019-12-26刘晓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玉米种植农业发展新技术

刘晓岚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品种之一,尤其在北方地区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想要玉米收成好,最关键是种植技术的更新,合理的运用新技术,对于玉米的收成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玉米种植;农业发展;新技术

北方地方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玉米不仅作为粮食储备,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是一定的能源材料,用途非常广泛。鉴于玉米的使用率非常的高,用处之广,农业相关部门在近几年在玉米种植的技术方面倾注了不少的心血,研究玉米种植的新技术,以确保玉米的产量能有效提高。玉米的种植技术在这些年来的确经历了不少的发展和改进,对于玉米种植技术的更新,不仅可以节约劳动力,而且还能使产量加倍增加,稳固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玉米种植的具体状况

目前我国尤其是北方的玉米種植量很大,玉米和人民的生活十分贴近,人们对玉米的种植给予很高的关注度。玉米种植形式和其效益与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影响玉米种植产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生长过程中不具备适宜的温度、光照等自然因素;品种不当;种植密度把握不好,会造成密度过大,影响植物进行光照、水分等;难防治的病虫害。

我国农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农业相关部门对于玉米的种植技术更新进行研究和创新,以便为玉米品种的改良,玉米产量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在政府的补贴政策下,农民也都增添了一份动力,扩大了玉米种植的规模,同时对种植的机械使用率也逐渐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的劳动力节省了不少,并且提高了种植的效率。农业相关部门对新技术进行了引进,使得农民种植户能在新技术的应用下,进行玉米种植,不仅改善了玉米种植的质量,也有利于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推动发展,同时确保玉米种植和生产环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玉米种植新技术的应用实践

1.防止病虫害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在农业的发展上,病虫害始终是非常严重的一个影响因素,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对种植人员的劳动力是一种多余的消耗。病虫害问题仅靠人工来治理,很难防治,防治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哪怕种植人员采取了防止措施,喷了药,效果也不一定明显。调查显示,病虫害发生最频繁的环节是玉米种子的栽培过程中,所以要想更高效更彻底的防治病虫害,就应该从问题最严重的环节入手,也就是玉米种子栽培这一环节入手,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一旦保证玉米种子的安全性,那么也就有效的防止了玉米种植过程的病虫害影响。在播种过程中,用包衣的方式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再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将可能出现的问题降到最低。

2.提高玉米产能

玉米的种植情况和农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了实现玉米的高产,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尤为重要。只有合理的种植方法才能保证玉米的存活率和产能,如果种植方式不合理,将会大大影响玉米的产能,使用质量较高的玉米种子进行种植,可以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增加玉米的产量。所以要想提高玉米的产能,就要有效的改进玉米种植新技术,促使幼苗的存活率和玉米种植的产量稳步提升。

3.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种植阶段分为三个,分别是:苗期、穗期、华粒期。高产栽培技术主要适用于玉米种植的后期阶段,有助于玉米种植的增产增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一步。目前更多新型的种植技术仍在推广中,比如玉米一穴多株技术等,在种子种植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作用。

4.改良玉米种子

玉米种子就像是盖楼时的地基,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决定作用,在玉米种子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玉米种植才能收获更好的产量,倘若玉米种子出现了问题未能及时防治,那就会根本上影响着玉米种植的产量。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以及幼苗的成活率这些问题上,农业部门通过对土壤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分析,以便让种子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只有因地制宜,规避风险,才能保证种子的种植效果,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避免了以前种植上的盲目性等问题。

5.晚收增产技术

鉴于玉米有时候存在密度不足、整体质量不高的情况,推迟玉米的收获期,以便提高玉米的标准化,达到稳产的效果。这一项技术对于玉米的品种选择比较重要,首先要选择可以晚收的玉米品种,需要高产紧凑型,这样才能确保晚收增产技术得到较好的成效,其次还要将种植密度合理化,施肥频率平衡化。所谓晚收,也讲究适时和精细化管理,以保证玉米全年丰收。

三、玉米种植新技术对玉米种植的推动作用

要想提升玉米的重视效率,就要合理的应用相关技术手段。现阶段对于玉米种植新技术的引进,首先是因地制宜,符合种植地的基本状况,准确的把握种植区的基本状况,这样熟悉了自然状况之后,玉米种植新技术不仅有助于玉米种植产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种植效率的提高。

玉米种植的新技术新机械对于农作物生长规律进行准确的评估,弥补了传统人工种植中的缺陷,提高了玉米种植的效率。同时,机械化的种植相比传统人工种植,不论在播种深度、播种距离上,都更加匀称和平均,这样不仅为当下的种植工作提高了效率,还为后期的工作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和保障。

玉米种植的新技术对于种植过程病虫害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病虫害带来的损失被大大防治,这也是为后期产量的提高奠定了稳固的保证,只有提升了玉米的产量,才能保证粮食储备和需求。类似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这类因地制宜要求较高的新种植技术,不论是在田间管理还是在土地的选择上,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吉林地区等适宜地区的产量有着很好提升作用,

四、结语

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推动下,农业的发展和科技产业的进步相结合,我国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完善,成效越来越高。农业相关部门对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新技术的创新,这两者的关注度都要提高,我国目前的玉米种植新技术还有可发展的空间,和高校以及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创新并多多推广更适宜的玉米种植新技术,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的更彻底,同时对于玉米种植户进行补贴,调动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将科技和农业有力的结合起来,将质量和产量都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提升幼苗的存活率和玉米的产量,将农业产业发展更加高速化、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进而使得我国以更稳固的农业大国地位来更好的发展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喜庆.试论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 36(5):100-100.

[2]于艳芬,梁晓辉.试论玉米种植的新技术与应用实践[J].农业与技术,2018(1):111.

[3]冯小青, 张俊. 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的应用实践阐释[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4):35-35.

[4]汪勇. 新技术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作用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 207(3):171-171.

猜你喜欢

玉米种植农业发展新技术
玉米夺丰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