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语颜色词“白”的文化内涵及误用现象

2019-12-26林振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大白现代汉语含义

林振洲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引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颜色不再只是代表物体的颜色属性,它已经与民族文化相融合,表达了一定的文化含义。但究其根源,颜色词的许多文化特征还是来自于它本身的色彩,因此色彩也就成为了人们研究颜色词的一个窗口。

1 颜色词“白”常见的文化含义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颜色词“白”解释为: “白,西方之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一,二阴数。”在现代汉语中“白”的文化含义则变得更为丰富。在百度词典中,“白”的语义主要有以下这些:

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3.清楚;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5.没有效果;6.无代价;7.象征反动;8.指丧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12.说明;告诉;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14.指地方话;15.白话;

在这些义项中,(2)(3)为褒义,(5)(6)(7)(8)(9)(11)都表示贬义的含义,从百度词典的解释我们可见,颜色词“白”的义项,同时具有褒贬两种感情色彩。

2 颜色词“白”的文化义溯源

词义的发展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等级观念、风俗习惯、外来文化的影响都会使词的意义更为丰富。

等级观念对颜色词的影响。受传统儒家礼乐制度的影响,颜色词具有区别等级尊卑的功能。汉武帝时期,开始用服饰的颜色来区别尊卑。“汉代规定,官员要着五色朝服,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而百姓和奴婢只能穿白衣,戴白巾。”到了唐朝,服装的颜色也成为了区别官职高低的一种手段。例如:“皇帝着黄袍衫;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袍衫;五品以上着绯(大红)袍;五品以下着绿袍、青袍;士兵着皂(黑)袍;未进入仕途的士子和庶人着白袍衫。”

在封建社会中,平民百姓的衣服颜色多以白色为主。因此,“白”具有卑微、低下的含义,当时没有身份地位的人被称作“白身”,而他们居住的房屋被称作“白屋”。如韦应物《采玉行》中的“官府征白丁,言采蓝谿玉”中的“白丁”和高适的《送桂阳孝廉》诗中“数经甲科犹白身”中的“白身”则指平民,没有文化、知识浅薄的人则称为“白丁”。如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就是指没有知识的人。

风俗习惯对颜色词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色为禁忌色,是办丧事时所选用的颜色,这也使白色具有了死亡、凶丧的文化含义。首先,古人认为颜色是一种“伪”的表现,选择以麻的本色(白色)作为丧服的颜色则是“去伪”,白色慢慢的成为丧服的主要颜色,“披麻戴孝”也成为广泛的民俗。其次,白色贬义的文化含义与古人注重阴阳五行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的阴阳五说里,白对应着西方,西方是日落之地,象征着黑暗、死亡,人死了叫做“上西天”、“一命归西”,所以与西相对的白色也自然成了不祥之色。

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眼中以贬义色彩居多的颜色词“白”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其感情色彩逐渐由贬义向褒义过渡。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纯洁,圣洁,忠贞和真诚的象征。西方的婚礼上,新娘通常身穿白色婚纱。到了近代,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颜色词“白”的纯洁、美好之义也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白色”表示反动、落后、保守之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白军”、“白匪”、“白区”等,这里的“白”都表示反动、落后、保守,“白”的反动含义。“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由于白色是沙皇的专用颜色,所以把当时反对苏俄、支持沙皇统治的军队称为白军、白匪;而苏俄称自己建立的政权为‘红色政权’,与白军相对。白色由此成为革命进步的对立颜色。而中国的大规模使用主要是从苏联借来的。”

3 对外汉语中颜色词“白”的文化义误用现象分析

颜色词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涵义,而这些文化内涵往往是抽象的,不便于直观地理解。因此也成为了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而白色作为汉语基本颜色之一,具有褒贬双重含义,这无疑增加了汉语学习者的难度。本文通过以下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外国学生对颜色词“白”的文化义误用现象。

3.1 以偏概全

同一个语素所组成的不同词语其含义是不同的,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所表达的含义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对外国学生来说,在学习颜色词时,常常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

例1:*我喜欢大白色。

例2:成语“真相大白”,学生会问“大白”是什么颜色,是最深的白色吗?

例1中留学生根据书中给的例句“她喜欢大红色。”造了错误的句子,把“大白”作为描述颜色深浅的词语来使用。例 2 中留学生对“白”的理解只停留在其颜色义上,忽略了其引申义。误把“大白”和“浅白”作为描述颜色深浅的词汇,从而造出“大白色”,“浅白色”等字样。然而,“大白”、“浅白”中的“白色”都是“清楚和理解”的意思,而不是颜色义,而且“大白”不单用,通常用于“真相大白”、“大白于天下”等词语中。

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颜色词加“深、浅”来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如:“深红色”、“浅红色”,“深蓝色”、“浅蓝色”等。在口语中使用“大”来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如:“大红大紫”,但“黑”和“白”却不能这样使用,要形容一样东西色泽的纯正,我们通常会用“纯白”而不用“大白”、“深白”或“浅白”。

“白”在表示颜色的程度上与其他颜色词非常不同,所以不能用红色,蓝色等颜色词来类推,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生搬硬套,以偏概全,因此一般在汉语教学时,这些差别是有必要提出的。

3.2 误加、误代

误加、误代是学习者掌握汉语不到位所犯的一些语法错误。误加是学习者不了解汉语中一些词语的隐现条件的而产生的偏误;误代是学习者在两个或几个含义相近,形式相似但用法不同的词语中造成的张冠李戴现象。

例 3:*父母养育我们很辛苦,累得头发都白花了。

例 4:*我很喜欢中国的白做饭。

例 3 中学生的目的是表达父母的头发变白了,但他错误的将“花白”写成了“白花”。在使用基本颜色词的派生词时,学生不太重视词序,经常将顺序写颠倒,“白花”中的“白”是浪费的意思,“花白”指的是黑色中的白色斑点,这其实也是一种搭配上的错误。还有“火红”、“红火”、“眼红”、“红眼”等,也是留学生常出现的错误。

在例4中,一名留学生在学习“白煮蛋”后,自创了“白做饭”一词。中国很多人喜欢吃煮鸡蛋,并把它当作早餐的必需品。顾名思义,煮鸡蛋也就是不加任何佐料,所以人们通常把它称为“白煮蛋”,这里的“白”是“没有、无,”即不添加任何材料之义。这位留学生犯此错误是因为他只按照自己的理解认为“煮”、“做”都是动词,既然可以说“白煮蛋”,那么“白做饭”也应该是正确的,但他不知道“白做”中的“白”是徒劳的意思,而且不能加宾语。

3.3 基本义与引申义相混淆

现代汉语中的语素与古代汉语中的语素含义有很大的不同,导致看似是同义词的词语实则意义相关甚远,造成理解和应用上的错误。

例5:*他很好看、白面儿,没有一点胡须。

例6:在形容一个人单纯时往往用“白纸”,但留学生通常不会理解。

例5中,学生本意是想表达白净的意思,但误解了白面儿的意思。“面”在古代是指脸,但在现代汉语中,“面”更多地代表面粉,而不是代表人的面孔,但即使是用“白脸”也是不准确的,因为“白脸”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的京剧艺术,即狡猾、多疑的人常常用白色的脸谱,所以在现代汉语中,“白脸”也是具有贬义色彩。“小白脸儿”是指依靠女性生活的男人,也含有鄙视的意味。

例6中的“白纸”不再是人们写字用的白色纸张,这里的“白”取的是“空白”、“没有”之义,所以常常用来形容孩子的天真、单纯,有时也指一个人肚中无物,呆笨、愚蠢,带有贬义色彩。

猜你喜欢

大白现代汉语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大白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虎头虎脑的“大白”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大白诞生记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