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对提高高中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2019-12-26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高中生舞蹈

陈 霞

(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广东广州 510000)

进入21世纪,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以往令学生家长头疼崩溃的应试教育,教育的更多目的在于培养处于学业繁忙中的莘莘学子变得更加的素质优良、知识全面、品德高尚,使每一位在无涯学海中追求真、善、美这三方面和谐统一的学生实现人生全面价值的自我完善。美育是一种对学生学习极其重要的艺术,对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等审美观念都有着很大的作用。[1]舞蹈教育也属于奇妙且博大精深的一种美育,在各具特色的舞蹈艺术中,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始于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精神财富与思想结晶,它是人民群众劳动、生活、精神、面貌的映射,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来自各个民族的舞蹈教学艺术的本身散发着的生活和谐美、情感和谐美、姿态和谐美,有利于学生审美观的提高、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1 民族民间舞蹈使高中生对动作和谐美的感受得到提高

古人常说:情感过深,溢于言表,只能用歌曲来表现内心感情,当情感通过歌曲还是未能表达时,便会通过舞蹈来尽情变现。[2]舞蹈可以用其美妙的字体姿态来向观众表达感情,投递信息与技能,在舞蹈的世界中,没有地域、种族和民族之分,在心灵上,人们有着共同的感悟,形体语言上,更是有着一致的默契。在远古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语言进行沟通,而是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的表情来传递信息,包括情感和思想。外在动作美,是一种通过肢体在空间变换中向对象呈现出的身体姿态的美,是一种具有造型性质的动态美。各式各样的民族舞蹈基本动作有着其独特的动作规律和共同精神元素,高中生此时正值花季,身体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学习和观赏过程中,他们都可以很好的感受到舞蹈通过人体姿态展现出来的优美和谐韵律美,将尽管在题海中奋战的高中生的活泼、积极向上、热情的生活态度调转出来,更有益于高中生的身和心健康,培养其和谐正确的姿态动作审美观。于观众而言,动作姿态美是舞蹈艺术的第一重要审美特征,生动形象、具体鲜明的舞蹈动作更是各民族舞蹈风格的鲜明特征表现,舞蹈表演者把人们对往来的向往、心中的希冀、精神、观念柔和成了各式各样优美的姿态语言,这种姿态语言以各种形式流传,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经过时间的打磨,更显与众不同,颇有韵味。如,蒙古舞的主要特色是以五折坐、立、跪的动作翩翩起舞,跳舞者主要凭借肩膀、胳膊、手掌的弹跳、揉、扭动,以腰为轴心的前倾、后仰进行表演。若是舞者的表演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在头顶上顶一摞碗,双手各拿一灯笼或者其他道具,此时表演者手中的器具飘忽摇晃、舞姿轻盈曼妙、舞声温婉流动,画面极具和谐美感,这样的舞蹈不仅能给高中生来了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在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舞蹈动作上的审美。古往今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节奏、线条等元素都会给人一种简单明了但却大气磅礴的视觉震撼,这些非物质文化都是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目的,体现出来一种抒物言志、表情达意的动作和谐美,更好的塑造高中生的和谐审美观。

2 民族民间舞蹈使高中生对生活和谐美的感受得到提高

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它无时无刻地反应生活,映射出人们的思想与内心情感。民族舞蹈有着千年的传承,它们历久弥新,各具自己族内文化特色,是各族精神文化资源的寄托。我国地域广袤,56个兄弟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他们信仰不同,有着不同的文化思想、经济命脉、政治、宗教信仰等,这些种种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生活习性。高中生在学习和欣赏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人文、性格、军事、自然、政治等方面。如,朝鲜舞中,自古以来朝鲜民族以空中飞鸟为图腾,又信奉道教文化,“鹤”于是就被认为是天界与神仙相依的飞鸟,朝鲜舞含蓄、潇洒、隽永,于是更体现了这个民族的审美观和民族性格。民族民间舞蹈还能让高中生感受历史长河中文化的积淀,增进他们的民族进步的创新意识。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远古时候,语言还未完善、文字还没有产生在世间,带有远古特色的原始舞蹈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形式,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沟通、知识技能的传递很大部分都是通过原始舞蹈来进行,比如采集果实、外出狩猎、向异性表达爱慕等等。在我国古籍上很早就有对在原始生产与舞蹈动作紧密联系的记录,这些舞蹈动作都是对民间生产耕作、生活茶饮的细微动作描述。例如苗族民间舞蹈种类很多,其中大多数与耕田劳作、生活紧密相关,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表现生产活动的打谷舞、插秧舞、放牛舞;有表现动物动作的山羊舞、雀戏水舞;还有带有浓厚生活情趣的手绢舞、山歌舞、相亲舞等。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充满艺术,来自生活的舞蹈艺术是最美的,民族民间舞蹈对日常生活进行核更加规律化、形式化、艺术化的精彩加工,记载着人类的生活点点滴滴,呈现着每一天的情感变化。舞蹈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傣族舞蹈温柔细腻、体态轻盈;新疆舞蹈洒脱活泼、朴实奔放,各民族的舞蹈拥有有其各自独特的,在体态、构图、动作上所展现的极美动态都是极富审美价值的,可以使高中生切身体会到与古时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有更多思想精神上面的深刻交流,陶冶情操,受到熏陶,心领神会,增强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3 民族民间舞蹈使高中生对生活和谐美的感受得到提高

情感是态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情感和感受以及内心意向存在协调一致性,其也是人们对现有生活状态是否满意所产生的一种肯定或者否定的情绪表现,它是人们内心的重要组成部分[2]。情感美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生活状态,它其中蕴含着真挚、善良、纯真、等审美属性,中国有着十分宽广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56个特色民族,互相学习,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有着深厚的文化情感。中华民族将很多情感刻画在了舞蹈之中,爱国、思想、爱情、亲情、友情这些鲜明的情感无不淋漓尽致地深入到舞蹈之中。这些舞蹈在动作、内涵上面都各有特点、不同的艺术特征,但是却能和谐的融合在中华民族这个绚丽的大家庭中,求同存异,给高中生带来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和审美体验。艺术作品总是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自身的美,而舞蹈就是通过舞者的表情、身形动作来展现给大众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内容与形式上面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想要表达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都流贯于其中。比如,傣族在他们较为盛大的节日如泼水节、开门节上多会表演“孔雀舞”,也就是他们最为古老重视的舞蹈之一。傣族人民把孔雀认作是吉祥物之一,“孔雀舞”的跳动表现傣族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还有就是鄂伦族最具代表性的《黑熊搏斗舞》,该舞蹈表演者身姿矫健,眉头紧锁,前后都是在模拟与黑熊搏斗的场景,表现了鄂伦族人们英勇善战,对抗野兽时也没有半点畏惧,勇于顽强拼搏的精神。舞者往往是源于感情的抒发,将内心最本质融入于舞蹈之中,在形式上面它不但有自己的独特的美,内涵上更加赋予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单调简一的舞蹈身形现在已不是舞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更多的是将内心真实情感所展现出来。高中生不仅能欣赏到舞蹈带来的视觉美,更多的还能通过舞姿领略到舞者的生活追求和内心情感。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类别数不胜数,舞者的舞姿更有千差万别,但是在历史的发展地长河中,民族历史相互交融,早就有了共同的民族情感,如意志性格美、道德美、人性美,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社会的高度认可,逐渐就有了共同的民族情感。舞蹈艺术借助社会生产、人情事理的情态特征和情感变化,抒物言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表达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共同情感,从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衍生出来,且又加上了各民族人们之间的情感内涵的舞蹈,必定会受到高中生的喜爱,在民族民间舞蹈欣赏学习过程中高中生也会使得自己的爱国爱民正确审美观得到提升。民族民间舞蹈可以提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在生活中更好地发现美、感知美,拥有一双判断什么是正确的美的眼睛,使他们对事物有更高的审美鉴赏力[3]。

4 总结

随着当代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舞蹈的本质与核心内涵也在不断演变着,由于新文明的冲击,舞蹈的很多作用:传情、示爱、祭祀、文化传承也在不断弱化,在当代人的眼中,舞蹈大多被当做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和提高审美的方法。已经极少有人把这么健康、且极具诗情画意的方式来排忧解难、排解自己内心感情。民族民间舞蹈走进高中艺术课堂,对高中生的审美是有极大的帮助提高的,在审美原则、舞蹈感情综合原则上面均会有所改善,也是对高中生艺术教育、完整人格培养完善的最佳方式。民族民间舞蹈有很高的价值,且艺术内涵身厚。它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拥有不一样的人文情怀,且有着不一样的生活风俗习惯,每一种民族民间舞蹈不论是在服饰、内涵、动作上面都是有很强的辨识度,都是一个民族的艺术层面的文化代表。每一个高中生对审美都是有不同层面的辨识度的,需要良师益友的循循善诱,需要我们的时刻注意,不断熏陶。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高中生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学舞蹈的男孩子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