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与孝道推广
2019-12-26向福贞阎亚男
向福贞 阎亚男 杨 伟
(1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2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济南 250000)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钱穆将中国文化视为“孝”文化,“百善孝为先”,孝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维系家庭和社会和谐运转的基本法则。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善父母者孝”,就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现代社会,孝道依然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有必要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但孝道推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题。如《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里唱的“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正是反映了天下儿女孝顺父母难。当今社会,这个难题或多或少依然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着,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老人需求的变化等。孝道推行中又面临了新挑战,那么面临新问题如何应对?笔者认为要想顺利地推行孝道,要紧紧抓住处理好夫妻关系这一关键。
夫妻关系的好坏是决定家庭是否和谐的根本所在。《中庸》里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夫妇之道,为五伦之首。夫妻关系是决定一切家庭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孝道推行是家庭关系中的一种。因此和夫妻关系密不可分。概括地说,新时代在家庭中赡养好老人还是主要依靠夫妻二人的通力合作才行。所谓家和万事兴,在此就是指夫妻和睦则孝道兴盛。
首先,人们的“养儿防老”思想观念还依然存在。因此,养老需要自家的家庭成员亲自去养。是任何其他组织和机构都难以替代的。其次,国家发展的形式决定中国的养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国的老龄人口迅速增加,未富先老,社会养老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养老还是以传统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来进行过渡。再次,因人施孝情况决定养老靠家庭。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用到赡养老人身上,就是每家的家庭成员情况不同、老人的需求不同,要针对老人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孝道。在一份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如父母的家庭规模、夫妻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等。具体来看,农村家庭规模大的独生子女父母比家庭规模小的独生子女父母更倾向选择家庭养老;农村夫妻收入越高的独生子女父母比收入较低的独生子女父母更愿意选择个人养老。夫妻关系自古就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和根本。特别是当今社会家庭结构简单,子女少的情况下,夫妻关系更是家庭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主导。夫妻关系与孝道的推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夫妻关系在孝道推行中的经济功能。行孝前提是经济上要满足老人的需求。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老人的基本温饱已不成问题,但也面临一些重大疾病等突发问题,是对子女孝与不孝的重大考验。此时,如果夫妻关系融洽,夫妻恩爱,视对方父母如同自己的父母,会毫不犹豫地拿出家中的积蓄为老人治病。如果,夫妻不和,视如仇敌,夫妻情份都不在了,更不会在乎没有血缘关系的公婆和岳父母了。如果是再婚夫妻,为对方父母的付出要更打折扣了。因此,夫妻和睦是推行孝道的经济保障。
第二,夫妻关系在孝道推行中的精神功能。老人的经济需求越来越不是养老中的第一位问题了。而老人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重要了。首先,老人愿意看到儿女生活幸福,原来子女多,愿意大家庭团结,兄弟妯娌相亲相爱。现在萦绕眼前的就是儿子和儿媳,或女儿和女婿。如果小夫妻恩恩爱爱,老人就感到心安。如果夫妻总是吵架,老人就会跟着提心吊胆。老人更不愿意看到儿女离异。其次,夫妻关系能够处好,本身即是对彼此性格、品质、习惯的认可与欣赏。而这样的好性格和好习惯都是来自父母的教养。爱屋及乌,因此和睦的夫妻,同时也会尊重和孝敬对方的父母。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等抱怨对方的错都怪罪到对方父母的身上了。父母就会因为儿子或女儿的错,连带着受不到儿媳或女婿的尊重。老人也是需要尊严的。
第三,夫妻和睦是推行孝道的生活必需。老人的生活无所不包,既有体力的也有脑力的。既有男人擅长的活儿,也有女人擅长的活。夫妻有分工,非常和谐。如果夫妻关系不好,连面都不愿意见,谁还愿意在一起照顾老人。很多家庭在照顾老人时,都是各自照顾各自的老人,另外一个人置身事外,一副很生分的样子,致使照顾老人成为个人的事情,最终发展成一项负担。同时,也给老人心里增加了压力。根源是夫妻关系没有处理好。夫妻和睦是孝道推行的润滑剂。
第四,夫妻关系与孝道推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夫妻关系好的确有利于孝道的推广,反过来,夫妻孝敬老人又有利于夫妻关系的和睦。启功大师与结发妻子章宝琛一开始只是一场母亲包办的婚姻,谈不上爱情,但新媳妇从过门的那一刻起,就毫无怨言地照顾婆婆和婆姑两位老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并全力支持启功的工作。不让丈夫在照顾两位老人上担心。妻子的真诚举动深深地感动了启功,启功对妻子一生尊爱有加。当妻子过世后,很多人登门为启功再介绍对象时,都被启功坚绝拒绝。启功大师内心对妻子的深情厚意是任何其他人都代替不了的。
从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夫妻和睦的确有利于孝道传承,那么怎样做到夫妻和睦,从而有效推行孝道呢?
第一,先从夫妻缔结婚姻的时刻谈起。现在讲究男女恋爱结婚自由,不用征得父母同意,只要两人愿意就结婚。事实证明,现在的离婚率急剧上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时代,夫妻白头偕老屡见不鲜。现在的青年可以借鉴传统的经验,找对象时征求父母的意见,征得父母的同意,得到父母的祝福,婚姻才会更长久。老人的意见对儿女的婚姻很重要,他们是婚姻过来人,对婚姻生活有经验,征求父母的意见不仅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有价值,更是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的表现。儿女的婚姻大事是父母的头等大事,父母有权利参与。
第二,结婚后,恋爱关系变成了婚姻关系,爱情演变成亲情,如果想维持持久的亲密关系,就要按照正规的道路往下走。繁衍后代,有了孩子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孩子既是夫妻关系融洽的纽带,更是对父母孝顺的表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古以来,父母对子女的要求,结婚生子、抱上孙子是做父母的最大心愿。而现在有些年轻人结婚后不急于要孩子,想再玩几年,还有的要做丁克家庭。为了自己的享受,违背父母的心愿,也是不孝的表现。
第三,夫妻双方在意识上要高度重视孝敬老人的意义,并达成意见一致。把孝顺老人视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处理好对待老人和对待孩子的关系。积极为孩子树立良好家风的榜样。现在夫妻生育孩子的数量大大减少,夫妻的前半生的主要精力除了工作外,几乎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是夫妻二人的共同希望,一旦孩子长大成人,夫妻的空余时间和精力就多起来,不必像以前一样,拉扯多个孩子,一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养育孩子身上。现在可以把空闲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赡养老人身上,把赡养老人作为夫妻后半生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夫妻有共同的理想、奋斗目标更有利于夫妻关系亲密。这样,既能做到夫妻一心,又能孝敬老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赡养好双方老人完全可以成为维系夫妻后半生感情的另一条纽带。同时,也是为我们自己的老之将至积德。更是自己的儿女健康成长的学习榜样。
第四,夫妻二人应自觉远离不良嗜好,克服各种不良诱惑,努力经营婚姻关系,为推行孝道,促进家庭和谐打下坚实基础。很多不良嗜好,如丈夫吸烟喝酒无度、赌博等不良生活习惯,自然就影响夫妻感情,夫妻一双或双方经不住诱惑,搞婚外情,彼此不忠诚,更是婚姻破裂的硬伤。婚姻关系受到损伤甚至破裂,严重影响孝道推行的质量。婚姻中不仅要克服不良习惯,还要努力经营,不断更新创造夫妻感情的新意。使夫妻关系始终得有新鲜感,加深夫妻的感情。所以,婚姻关系偏离了轨道,婚姻中的其他关系就更无从谈起。
最亲亲不过父母,最近近不过夫妻。如果一个人将夫妻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处理好,那么这个人才是一个成功的人。否则,就是失败的一生。而夫妻关系又是行孝的前提,所以把处理好夫妻关系做为衡量一个人品行和能力的标准是中肯的。孝道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也是世界文明的财富。我们要用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滋养我们的信仰和灵魂。同时,中国做为一个世界大国,有能力有责任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提出中国方案。现在我们有这个文化自信,注重家庭,夫妻恩爱,推行孝道,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