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下大学生公正观培育路径探究

2019-12-26赵少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公正培育

赵少慧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晋城 048000)

公正一词代表了根据某些原则,对人们的某些行为所产生的评价,也被称为一种平等的社会形势,即为依据同样标准对待具有相同情况的人或事,是被社会所限制的。公正二字一般被人理解为“公平、正义”,在某些方面是与平等、自由、法治等方面有所类似。公正观的含义则是相对公平正义的看法以及个人思维、行为方式的衡量标准及体系。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将公正观作为不断追求的理念以及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表明了“公平正义”已经成为统一名词。在党的十八大中则表示:“坚持公平正义已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项内在要求”。这两方面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传承和发展,也凝聚人们共同思想的精华,促进了全面深化改革方针,实现了重要的思想战略。

1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培育大学生公正观的意义

1.1 加强大学生公正观培育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坚持改革开放及经济体制的转变,同时由于不同阶层的利益多元化使得阶层的追求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想开始涌入我国。目前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主体,同时包括功利主义、后现代主义、新保守主义等多元化公正观。这样的形式也代表了其背后的不同利益阶层的思想传播与博弈。信息时代当中,大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存在,因其具有的便捷性和交互性等,使得监督权能够广泛的行使,也打开了网络群体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渠道,能够更好的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运行。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世界中也有着大量虚假以及不客观的信息言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有一些网络水军,幕后黑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编造谎言,扭曲事实,同时引导舆论的发展,这些行为都干扰了网络社会的公平环境。大学生正处在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容易收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干扰,比较缺乏对社会各类网络思想以及不公正现象的鉴别能力。据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提出,西方复杂的思想文化浪潮以及价值观正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所以对于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是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注重点是以理服人,以德待人,通过在课堂上回应社会舆情来培养大学生对待问题的辨别分析能力,引导其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起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对于大学生的公正观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1.2 加强大学生公正观培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我国前进的发展动力,更是未来祖国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新鲜血液。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能够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能否实现。因此公正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尤为重要。据调查得知,大部分大学生都有着对公正理念的认知,但是有着多元化的趋势:多数大学生更关注于就业以及收入分配等与自身切实相关的问题,但是还有大多数学生不满于当前的社会公正状态,同时在面对社会以及校园不公正现象的时候,更多大学生选择旁观,基本没有维护公正的实践行动。这种思想意识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缺乏一定的教育指导,对于促进国家公平正义的进步缺乏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应当进一步突出明确公正价值的教育,同时,通过一些具体的社会发展案例来引导大学生在面对此类事件时做出一定的积极反应,相应社会群体对公平正义的迫切需求。

1.3 加强大学生公正观培育是健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中大学生的思维变化以及心理发展都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作为一个微型社会体系,大学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提升,更是对社会环境的重新定义和多维认同。另外,大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过程中,也将会面临很多牵扯到自身利益的难题,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公正观对此类日常问题进行阐释甚至批评。比如在校生活中的学校评优制度、奖惩制度等典型公正活动,还包括参与学校活动中的规则执行等方面。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现象的过程中,也是大学生对于公正的本质以及基本的价值观念的需求。在大学阶段,各种各样称号以及奖学金的评定与认定工作时常发生,涉及到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方面越来越多,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培育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帮助大学生在进行评奖评优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发展状态,无论是同学得奖或者自己发展优秀都应当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良好的心理发展与学生自身的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联系。

2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加强大学生公正观培育的路径

2.1 明确教学理念,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理论培育大学生公正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培育可以通过优化课程教育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理念的途径来实现,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任务,在思想政治基础课程中通过理念的深入讲解和教学实践的深入结合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公正观。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社会主义公正观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价值观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应当时刻渗透公正观的价值理念,在具体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公正观的思想教育为教学理念,通过深入阐释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下的公正观的具体社会体现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正观,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不断深化学生对公正观的理解,以校园活动中的公正客观的教学实践或者社会发展中具体的公正案例来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公正观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学生不断的理念深入教学和实例的发展阐释,将社会主义公正观深植于大学生的内心,为大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教育基础和理念推动价值。

2.2 不断深入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大学生公正观的理论指导价值

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内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笔者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强化培育可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教学方式的形式来促进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大多数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另外,课程的开展形式也导致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改革教学形式的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公正观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实践价值。例如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础教育课程,系统而全面的讲授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所包含的内容以及观点,剖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发展过程以及其所获得的历史成果。在课堂中系统的阐述更有利于学生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公正问题相结合,系统建立自身的公正认知体系脉络。在课堂上,不能局限于老师对学生的单方面知识输出,应该让老师融入进学生当中去,进行师生间的互动,由单向输出转变为多向交流的教育方式。

2.3 创建大学生公正观监评体制,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时反馈

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行为方式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理论教育导向以及自我思维意识的影响,当大学生在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时,很多时候通过自身的努力无法改善或者得到公平的对待,在此阶段获得的思想指导并不是对这一问题进行积极地处理和化解,而是当遇到此类问题时以同样的处理方式来进行不公平的处理,这些思想动态的变化和发展都表明思想教育基础课程在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中缺乏一定的指导方向和实践价值,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中,通过创建大学生公正观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时反馈来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思想指导,这一方式下的思想教学对于促进大学生整体的思想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完善的思想发展数据库,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进行系统的理论化和实践性指导,从而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对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正确引导。

通过创建一套对于大学生自身公正观发展要求以及社会需求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把社会问题转化到日常生活当中,将知识性与价值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通过分析公正观在课堂教育目的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差别,能够有效的调节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公正观”的培养模式,使得社会公平正义的概念在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扎根。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公正培育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选任好人民陪审员 让群众感受更多公平正义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