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探析
2019-12-26杭姗姗侯凤英
杭姗姗,侯凤英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媒介为人们提供了开放自由表达情感的场域。民粹主义在我国呈现出日益泛滥的趋势,并依托于新媒体进行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力度加大,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意识形态传播是主流意识形态输出的一个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1]因此,深入探讨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对于增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民粹主义的意蕴及其新样态
民粹主义产生以来,在本质上仍是一个破碎断裂的概念,[2]但专家学者究其实例总结为:它主张极端平民化倾向,表达底层民众所倡导的民主和民权,拥护平民大众利用非理性、激进的态度推动社会变革,同代表国家权威的精英阶层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来说,民粹主义是一种对精英阶层的“少数统治”的反抗。[3]民粹主义的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网络媒介的兴起促使民粹主义展现出新面貌--网络民粹主义。顾名思义,网络民粹主义是网民借助新媒体平台,运用非理性思维坚守平民利益,同代表国家权威的精英阶层进行批判和展开斗争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意的表达,但更多反映的是民粹主义者在面对社会现实时表现出的愤懑情绪及为已发声的一种话语方式。新时代网络民粹主义与其它社会思潮相结合,侵蚀和渗透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
(一)网络民粹主义以独特的网络话语体系诉求着多元化的内容
互联网使民粹主义在网络平台中开辟了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且该话语体系大多是由夸张性、虚拟性、恶搞嘲讽性的网络话语构成。正如袁婷婷所言,“它是由话语框架、话语权、话语内容构成的完整叙事结构,它的逻辑是设定一个强弱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进而把人物、事件等引向这种话语模式。”[4]即在特定的事件中,对仇视的各领域精英嘲讽和戏虐为“官二代”、“叫兽”、“砖家”等话语,并划清界限进行批判与攻击,诸多公民因此饱受网络政治语言的暴力危害。同时处于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网络民粹主义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会依据热点问题诉求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比如丛日云教授在阐述左右翼民粹主义时强调,“左翼仇富甚于仇官,虽仇官却亲近政府;右翼仇官甚于仇富,由仇官而恨乌及屋,仇及政府。”[5]
(二)网络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合流极易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
近年来,民族主义在网络空间中将它所倡导的爱国价值观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与网络民粹主义相碰撞显现出合拢之势。网络民粹主义举着民族主义的爱国旗帜在网络平台上大肆宣言其代表的为民、为国口号,例如针对韩国部署“萨德”一事盲目抵制韩国,在中美贸易战中极力主张与美国对着干,实则歪曲民族主义本质,使民族主义走向畸形。正如陶文昭教授指出:这种“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存在非友即敌的思维,借民族主义之名,提出一些极端化主张,如果实施则会使政府的对外政策处于进退失据、骑虎难下的境遇中。[6]所以,在网络民粹主义非理性思维的渲染下,民族主义的爱国行为变得极端且不稳定,容易形成狭隘的民族主义,进而干扰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
(三)网络民粹主义与消费主义相碰撞获取各自利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在我国显露头角。虽然消费主义刺激和鼓励消费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不合理的过度消费必然导致消费的异化。新媒体传播下,网络民粹主义与消费主义相碰撞,消费主义者受资本逻辑的驱使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的粉丝盈利模式功能,吸收宣传大量的民粹主义言论,在个人营销账号中打着为人民伸张正义的幌子滥发谣言,从而获得大量粉丝关注取得资本利润;相反,网络民粹主义也会利用消费主义的优势平台以反权威为特征,运用夸张言论对政府公共事件进行大肆宣扬,甚至散播捏造是非的谣言,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秩序,例如针对“红黄蓝”事件进行公开炒作等。所以,网络民粹主义同消费主义相交融,投其所好,只为在坚定自己立场的同时,获取各自的利益。
二、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指政党、政府等传播主体运用不同的传播方式或途径,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传递给国家公民,并有效引领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选择。网络民粹主义在网络空间中对意识形态传播进行侵蚀与渗透,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一)反政府权威倾向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的公信力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的公信力是指传播受众对传播主体所传播的核心思想及规范社会行为所赋予的一种信任。国家政府等机构人员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者,是公信力代表。网络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反精英阶层、反政府权威倾向,在民粹主义话语中,政府、精英针对民众的任何行为都是不恰当的、不人道的,因为民众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占有道德的制高点。[7]网络民粹主义往往借助网民参与国家治理事件做出讨论及发表见解的时机,呼吁大众反政府、反权威,还会恶意散播不切实际的观点和言论,认为国家的统治及社会的治理应基于满足社会底层民众利益的基础上进行。这种状况便加剧了平民阶层与精英阶层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极易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阻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为了避免激化平民阶层与精英阶层的矛盾,相关政府部门在排忧解难工作中,遵循着“一拖再拖”的模式,逃避问题的解决,这种行为和做法实际是在消解政府的权威,降低政府公信力,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不能产生良好的反馈效果,传播的正向效能无法实现。
(二)网民的非理性思维影响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互联网时代,网络民粹主义的构成群体大多是带有草根特性的社会中下层民众,他们教育程度低,理论学习能力差,且缺乏网络知识的专业培养和训练,对社会事物的判断往往遵从道德和情感的需要,理性思维退居其次,集体非理性的行动逻辑经常会出现在具体实践当中。[8]非理性思维是传播受众降低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网络民粹主义的非理性声音大多是来源于网民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偏激看法,往往依附在网络舆论环境下同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在其推动和渲染下,这些网络舆论的负能量便会瞬间爆发出来,甚至会影响到国家政治及法律层面的决策,侵蚀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基。一方面,活跃在互联网上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在网络环境的熏陶下,青少年群体充分运用其敏锐活跃的思维,喜欢在新事物面前挑战权威,反对灌输,倡导自由,极易加入民粹主义队伍。如此便会冲击青少年的科学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受众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三)“平民中心论”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9]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网络民粹主义表达的是对“人民”或“民众”的极端推崇,“民众观”、“平民化”或“人民崇拜”是民粹主义公认的标签。[10]从内在本质来看,网络民粹主义者将社会群体划分为多数的平民阶层与少数的精英阶层,割裂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认为平民是至高无上的,坚信并宣传平民群众应该拥有最高的主权,平民中心论是它的主要核心思想。以平民为中心,旨在侵犯少数精英阶层利益的基础上,满足大多数的社会平民阶层的利益;而我国的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民主层面来看,民粹主义的民主具有绝对性,强调大多数平民阶层的民主价值,而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目的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民粹主义的民主否定和破坏法治,为了一时的利益诉求,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进行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极端行为,而人民民主离不开法治,人民的权利需要法治来保障,由此会弱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四)网络民粹主义的多样化传播方式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新时代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方式已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和散布民粹思想。一是借舆论事件左右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向。新媒体的发展使热点事件的发生呈现井喷之势,网络民粹主义依附舆论事件繁衍生长,政府等官方媒体会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原则上,客观、公平、公正的解读并推动热点事件的解决。但网络民粹主义者的围观、参与评论、跟帖转发等试图主观解读舆论热点事件,并对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进行诋毁与诽谤,左右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向。二是借学术理论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学术理论宣传是我国主流意识传形态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开展诸多的学术活动以促进意识形态学术交流。近年来,随着民粹主义等著作的翻译传播,网络民粹主义别有用心地利用各种学术活动,借助学术理论兜售民粹主义思想,尤其受过西方价值观教育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更容易接受和追捧该思想,利用自身优势在学术领域发表肯定民粹主义价值取向的言论。长此以往,网络民粹主义将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发展路上的绊脚石,诱导和遏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三、应对网络民粹主义影响的策略
毋庸置疑,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是背道而驰的。应对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诸多负面影响,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在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合理引导及管控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
(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的阵地意识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1]应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应强化意识形态传播主体的阵地意识,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因为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强化阵地意识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在网络时代,意识形态传播主体要充分利用传播媒介的优势作用,站在时代前沿的思想高度上,敏锐感知热点事件的变化,在公共舆论面前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增强传播主体的阵地意识。传播主体还应理性分析网络民粹主义的利与弊,敢于在错误的网络民粹主义社会思潮面前亮剑发声,为网民正确认知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提供理论支撑,面对它的蔓延要坚持用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进行引领,同化其本质朝着正方向发展。
(二)加强对传播受众理性思维的正确引导
自媒体时代,网民往往缺乏教育知识背景,易受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产生阻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非理性行为。应做到:第一,组织专家学者定期在网络平台中开展传播和引导工作,对网民进行正面的教育,大力宣传科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通过榜样的力量鼓舞网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重拾信心,尤其是培养其理性的思维,理性引导,规范其政治参与,防止网民进入网络民粹主义的行列。第二,制定并优化网民参与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明确禁止网民不可操作的行为以及处罚后果;同时管理者严格把控传播内容,及时筛选过滤掉低俗文化和社会思潮等,通过制度来规范网民的参与活动,引导网民做一个理性参与政治的好公民。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使我国社会主义走出了前无古人的道路。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也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第一,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思想。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2]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拓宽政治参与途径,组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在实践中同化民粹主义平民中心论的价值观。第二,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秉承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做好人民群众之间的民主协商,多给弱势群体发声的机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减少利益冲突,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社会生长土壤,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便会有序开展。
(四)建立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型网络传播方式
习近平曾提出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大数据战略,加快推进“互联网+”战略,为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方式提供了契机。第一,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传播。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功能,构建大众化的话语体系;比如将深奥苦涩的理论转化成容易接受且通俗易懂的表达,运用现代传播媒介将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价值观念有效传播渗透至个体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逐渐普及。第二,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个性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厘清受众范围和受众特点,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增进与传播受众之间的感性传播,利用平台与媒介进行宣传,实现平等对话;进一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导地位。
总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是一项持续长久且极其重要的工作。新形势下,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诸多影响。我们要认真研究网络民粹主义,吸收借鉴其合理成分,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规律,化挑战为机遇,引领和管控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使主流意识形态更能凝聚人心,不断增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维护好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