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2019-12-26彭元贞
彭元贞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 411201)
2001年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定小学科学课从三年级开课,科学技术发展对未来公民的基本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国家对科学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因此,教育部提出从2017年9月开始在小学一年级开设科学课,从而让我国的科学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始终与国际主流保持一致,即把科学教育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儿童生来就与科学有不解之缘,每个孩子都拥有“科学家思维方式”的特征,在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变显得尤为关键,因此,这一改革举措与儿童身心认知发展规律相互吻合。而把植物作为一年级第一单元的起点,与学生对植物天生具有好奇心和亲近感相呼应,为其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契机,对激发、培养和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科学兴趣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1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特点
2017年9月,教育部提出从1年级开始单独开设科学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具备实践性与综合性。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一年级科学课程设置为两大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
作为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开端,本单元将引领学生走进科学学习的大门,开启科学学习的新篇章,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儿童对植物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好奇心,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资源丰富、易得,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展现出丰收的一面,所以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就是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第一单元教材目录为:(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3)观察叶(4)这是谁的叶 (5)植物是“活”的吗 (6)校园里的植物
1.1 学习内容精选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所选择的素材都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知识重难点选取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植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其发展需求,来引导学生因物生情、生疑,让学生进入自主自觉的探求状态。
1.2 强调亲身经历、体验和直接经验的获取
遵循儿童喜欢动手实践的规律,在“做中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育心理学家揭示了儿童认知事物的规律是:行为把握一一表象把握一一符号把握,且指出这一顺序是不可逆转的。为此,教材挑选了儿童喜爱的动手活动,让学生每一课都有动手活动的机会,具体反映在每课的“动手”活动图标中,在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中培养儿童实事求是、实践创新等品质。
1.3 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尤其是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作为当代社会普遍重视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课程应该并且有机会加以培养。故教材设计的活动大都要求以同伴或小组合作完成,评价也常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
1.4 注重教材组织的结构设计和内在逻辑
教材各单元之间的横向组织是相互关联的,每个单元课程的组织,是由次级主题安排和每一课内容及活动顺序的安排组成的。次级主题(课与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联,如有的是并列关系、或者总分关系、亦或是自然顺序。另外还有各种安全图标,例如定义性、规律性、总结性的句子就会用粗体字加框呈现。各活动次序的安排也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从行为到表象再到符号等顺序来编排。在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等条件限制的背景下,本教材又多以照片、绘画和带拼音的文字呈现,而拼音会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直至取消。
1.5 学科相互渗透,促进全面发展
理解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方法。小学科学课程针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情况,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综合呈现出来,突出强调了这四个领域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发挥不同知识领域的教育功能以及对思维的综合培养;注重把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相结合、手脑并用,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2.1 第一单元教材内容来源
(1)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生命科学领域
(3)第7个主要概念:地球上生活中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4)第8个主要概念: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2.2 第一单元的板块特色
(1)聚焦:将目标集中到某一个问题,学生学习的内容相对集中。
(2)探索: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3)讨论:通过学习、实践,学习内容的事实、证据、加工形成观点的过程。
(4)拓展: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活动、实验、再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围绕这四个板块来设计)
2.3 第一单元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对1~2年级的科学探究目标要求是: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因而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教科书以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性学习,突出教师的示范和帮扶作用。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1~2年级的三个学习内容。
7.1.1 知道植物都是生物。
7.3.1 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8.1.1 说出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要达成这些学习目标,首先要让学生对生物的特征有所理解,一年级的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生物。我们也不要求学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只要求学生能够体会和认识植物“有叶”“有茎”“有根”“需要阳光、水分”“会长大”等生命特征,即一年级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是“活”的,为了“活”下去,它们有一些基本的生存需要就可以了。因此,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植物是活的”以及“怎么活下去”进行组织并展开的。
对于植物的特征,教师应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根、茎、叶等器官,知道这些器官是植物的主要器官,不同植物的器官也有差异,但都是植物生命体的组成部分,与植物能够“活”者有重要关系。“种植和照顾植物”的活动贯穿整个单元,意图是让学生通过亲自种养植物,体会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阳光,为形成“植物是活的”的认识积累经验、提供证据.但不要求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生命周期等内容。
2.4 第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共有6课,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作为单元起始课,除了明确学习的主题之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本课中的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学生观察、比较、谈论的基础之上,并通过“班级记录表”记录下来。种植并照顾一棵植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后续学习,特别是为第5课《植物是“活”的吗》做好准备。针对这一重要的体验活动,教科书会不断提示学生,“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要照顾好它们”,教师必须对此加以关注。第2课至第4课将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一棵植物到局部观察叶。第2课《观察一棵植物》遵循从整体观察到用多感官对植物的“根”、“茎”、“叶”进行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尝试引导学生用科学词汇描述植物的器官。第3课和第4课对“叶子”的观察,首先从对“种类”的认识入手,引学生认识叶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再通过对不同植物叶的比较、同种植物不同生长期叶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叶具有多样性,形成植物“有生命”的看法,课堂也由室内观察走向室外观察。这几课还将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植物和叶描述出来。在本单元中画图是描述的一种主要方式,但对学生的要求不可过高。第5课《植物是“活”的吗》指向“植物是生物”、“需要水和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这两个主要概念。在总结前4课学习发现的基础上,本课要求学生讨论和呈现植物是“活”的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植物具有的“生长”特征和“需求”特征。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将引领学生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是对第2课和第4课认识和方法的统筹运用,也是对本单元学习的整体回顾。
本单元最后还安排了供师生阅读的参考资料,意在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便利和美的感受,主要指向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本单元各课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着“植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这个主要概念展开,体现了单元学习的连贯性、综合性及概念与探究协调发展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从单元整体认识各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估标准,紧扣单元核心概念,将各课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整合为一条学习线索。设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在知识、方法、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方面有效地保证课时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完整性。